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性格 生肖性格

单骑救主是成语吗?_单救驾双重归是什么生肖

tamoadmin 2024-06-25 人已围观

简介1.三国人物介绍及性格探析2.水浒传和三国演义3.四大名著其中一个小故事的缩写。(不能写草船借箭,空城计,景阳冈和猴王出世。300字以下)4.关于作文5.介绍曹操的诗文,人生,儿子,评价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顽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

1.三国人物介绍及性格探析

2.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3.四大名著其中一个小故事的缩写。(不能写草船借箭,空城计,景阳冈和猴王出世。300字以下)

4.关于作文

5.介绍曹操的诗文,人生,儿子,评价

单骑救主是成语吗?_单救驾双重归是什么生肖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顽强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钢铁般的意志是人类无形力量的源泉,哪怕艰难险阻,在它面前都将灰飞烟灭,我深刻地体验到生命的真谛和时代赋予我们年轻一代的使命,它将给予我们启示,随着时间的车轮,继续演绎出一则则钢铁炼成的故事......

《老人与海》

自信

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

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 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读书笔记《昆虫记》

法布尔

内容介绍:

《昆虫记》是以大量科学报告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的巨著,文体基本为散文,主体内容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一位饱经沧桑、追求不止的昆虫学探索者的优势,在这部巨著中得到充分发挥。十卷二百二十余篇,内容丰富自有公论;可其工程之艰难,恐怕只有作者本人才最清楚。法布尔这样说:"散文写作"可比求解方程根来得"残酷"。

好词摘录:

以讹传讹、牙慧、因袭、洗劫、杜撰、浮夸

好句摘录:

儿童是极为优秀的记忆器。

我们要讲讲这种洗劫,这是至今尚无人知晓的历史悬案。

好段摘录: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厌恶它歌声中的烦吵浮夸。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忽然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与飞鸟可以匹敌的翅膀,在温暖的日光中沐浴着。那种钹的声音能高到足以歌颂它的快乐,如此难得,而又如此短暂。

那种貌似真诚的态度是骗人的,高举着的似乎是在祈祷的手臂,其实是最可怕的利刃,无论什么东西经过它的身边,它便立刻原形毕露,用它的凶器加以捕杀。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是专食活的动物的。看来,在它温柔的面纱下,隐藏着十分吓人的杀气。

我的感想:

法布尔既为昆虫学家又是作家,在本书中用了许多说明方法及修辞手法,使《昆虫记》显得具权威性并且生动易懂,不像一般的说明文一样枯燥无味,繁琐难记,实为可贵。当然,这也离不开法布尔的辛勤努力,他凭着勇于探索的精神,因对知识的渴求,日日夜夜的钻研昆虫,他的精神也应值得我们学习

《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水浒传》: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七雄绕绕乱春秋。见成名无数,图形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刹时新月下长川,江湖桑田变古路。讶求鱼橼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西游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道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西游记读后感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个自诩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必须修读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剑影,勾心斗角,爱恨缠绵,都不适合此时阅读,于是再次翻开了《西游记》,进入了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受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语言;有人干脆把它当作道德修养小说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来,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戏之作”,是一个单纯的神话世界。我在读这本小说时常常有一种共鸣感,想必这是我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 在经历了又一个个性受制约的学期后,孙悟空这个形象完全激发了我内心潜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向往——对彻底的自由的向往。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优麒麟辖,不优凤凰管,又不优人间王位所拘束”,闯龙宫,闹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争也都是为了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我一种寻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总之,我觉得现代人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方面较为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话 如今也是一个远离神话的时代。日常生活过于现实,使充满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话绝非幼稚的产物,它有深邃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谢林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说:“神话乃是各种艺术的必要条件的原始质料。《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的颠峰,也是神话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后中国的神话文化渐渐没落了,神话不被人重视,连《西游记》也少有人问津,只有孩子们会被孙悟空征服,于是也只有孩子们抱有对未来浪漫的、梦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 “英雄”有许多不同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胸。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人。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型,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怕与一切进行斗争。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现出其英雄本色。 复读《西游记》,让我觉得其不属于一般名著的特点。我相信,也希望它永 远向大家展示着“自由、神话、英雄”三个主题,给大家带来激励和源自内心的力量。

=================

《红楼梦》读后感

作者:心月方舟 来源:不详 录入:匿名 日期:2005-2-27 字数:1516

纵观人类情恋的演变史,大体可分为史前情感史,古代情感史和现代情感史三个阶段。如果文学史正是人类情感史的一种反映再现,那么《红楼梦》一书在时代中的位置就更加清晰了。宛若一座拱桥,她正好横跨在古代情感史的终结和现代情感史的开端之上。由此看来,《红楼梦》一书和我们这个时代的距离也更加鲜明。作品呈现的古典画卷如此全面逼真地保存着过去时代的影响,使我们得以从中品位出古代人和现代人在情感领域巨大而微妙的异同。我们悲喜交加地看到,人类情感史和理性史一样是在向前进化着,尽管进化的轨迹是如此沉重而迟缓,一步一个脚印,前仆后继,包括血和生命的代价,转眼间焦头烂额,各奔东西。

现代人仍能从灰飞烟灭中感受到强烈的力与美,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共鸣的感情中正夹杂着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疏远与隔膜。这个时代一多半的男人择偶时会选择薛宝钗,至于癫狂情痴的怡红公子,失去他显赫的门第,他在一多半女人的眼里简直就是一文不值。现代人的眼泪肯定越来越少,比过去至少少一条黄河的水份。不知道这意味着情感的荒芜干旱还是精神上的愉悦幸福。人们在情感上变得聪明多变,也更加蒙昧狡猾。他们经常处于言不由衷、情感与理智相悖离的状态,胸怀理想但并不听从理想的召唤。他们有七情六欲,但往往跟情感背道而驰。如果说古典情感时代个人情爱的悲剧来自家族和社会,几无可调,但毕竟是在前进着。作品力所能及地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古典情感史划下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句号。

珠泪滚滚冲跨了红楼,雕梁画栋堆满了石头,昔日的富贵温柔埋进了荒野冢。幸亏木石前盟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设想宝、黛一旦结合接踵而来的男耕女织、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对出弹得破的宝哥哥和林妹妹而言,不啻于另一场崭新的噩梦,至于金玉良缘则不过是张有名无实的过期银票。貌合神离、行尸走肉般的夫妻生活,不是陷入了另一种苦难方式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烟般的风花雪月一去不复返了。理想和现实的双重毁灭、精神和肉体都无法取得胜利。恋爱变成病根,女人成了婆姨,男人成了女婿,大观园内一群贵族男女成了世人叹为观止的情爱玩偶。

然而,现代人并不见得会比古人轻松到那里去,相反,他们保存精神之爱的难度更大,阻力不仅来自社会,更主要来自人心本身,它蕴藏的愚蠢和激情似乎仍然大有潜力。斩断了旧问题,繁杂的新问题又在涌现,时代的问号就像一只此起彼伏的九头怪。

人类是万物之灵长,但有时结解决一个难题,却要耗费数千年之久。从《红楼梦》一书到当代文学,这近三百年的时间也许离集体解疑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时间还差很远,人们仍在迷茫,情感的艰难状态仍然是一个悬念。

《红楼梦》是那个时代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所能写出的最好的文学巨著。我们在磋叹惋惜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仍在发光的思想,正在离我们这个时代渐行渐远,早从书中不可弥补的疑难断层开始,它已经在做这种反向运动。

……

情感不会过时,过时的是情感方式。每个时代都有悲剧,不尽相同的是悲剧的性质。从这层意义上来讲,现代人需要有总结他们情感史的巨著,有的已经出现,有的仍在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静悄悄的孕育着。谁知道呢?未知的一切对创造者构成巨大的挑战和诱惑,奋斗的最终也许只是一个不完美的句号,但他们毕竟已经展开了一幅相对和谐和完整的新生活图卷。

为报答三生石畔神瑛使者的灌溉之恩,下世为人的绛珠仙子决定把一生的眼泪偿还给他。这一感人至深的引子,使得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古典美的哀婉和感伤。华丽唯美的描情绘景、工整严谨的诗词行文,无边的现实主义的写作规范……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作者都将古典文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 读《水浒传》有感

作者:匿名 来源:不详 录入:佐尔丹 日期:2005-4-6 字数:1008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

读《三国演义》有感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三国人物介绍及性格探析

1.读?水浒传?有感

读了部分的?水浒传?,使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古代英雄豪迈的气概和性格。书中刻画了许多英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武松、李逵和宋江。

武松赤手空拳地在景阳冈打虎,为他赢得了深广的声誉,也为他赢得了都头的职位。在店家喝酒和打虎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武松很多英雄气概。在店家喝酒可以看出武松坦白直爽、争强好胜、不拘一格的个性;在打虎过程中,可以看出武松顾及颜面甚于生命、颇识时务,不粗莽行事的个性。在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之后,他主动到衙门自首。在他杀了蒋门神、张都监和张团练十几口之后,甚至在墙上用血写下:“者,打虎武松也!”这可以看出武松敢作敢当的性格。但他这一次并没有自首,而是去了梁山。这就是武松,一生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尽管也曾被人利用,但终究从残酷的现实中,从迷失的自我中醒悟过来,一步一步地克服自己的弱点,渐渐地走向成熟。

李逵和宋江、武松相比是比较直来直去的。他一生忠诚于宋江,在宋江给他毒酒时,他也要追随宋江,对死没有一点怨言。在打仗时,李逵也是提着他的两柄大斧冲在最前面,从不畏惧,英勇可见。李逵对老母也十分孝顺,老母被老虎吃了之后,他一生气就杀死了4只老虎;遇见李鬼,李逵不但没有杀了他,反而给了他十两银子,让他回去孝敬父母。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李逵的孝心。李逵做过的一件事令我十分佩服,那就是在他以为宋江做了坏事之后,要惩罚宋江,甚至对他破口大骂。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李逵对“忠义”两字是把“义”字放在“忠”字的前面的。

宋江的性格主体是忠义,但他的性格是比较复杂的。他豪情仗义,喜欢结交江湖上的好汉。他十分有计谋,对人也十分仁义,所以弟兄们非常信任他。因为宋江想“招安”,导致整个梁山被利用,108名好汉被派去压制农民起义。结果只剩下了36位好汉,朝廷趁此借刀。他壮大了梁山,却亲手毁灭了梁山。因为面子,他又毒死了李逵。对于宋江,我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因为他的意愿,使整本书的结局成了悲剧。

梁山好汉聚集在梁山是因为“”,他们只是想过上平静的生活,他们与朝廷的对抗深刻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黑暗和腐败。?水浒传?使我更深入地认识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老百姓生活的艰难。

2.西游记读后感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个自诩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必须修读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剑影,勾心斗角,爱恨缠绵,都不适合此时阅读,于是再次翻开了《西游记》,进入了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受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语言;有人干脆把它当作道德修养小说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来,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戏之作”,是一个单纯的神话世界。我在读这本小说时常常有一种共鸣感,想必这是我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 在经历了又一个个性受制约的学期后,孙悟空这个形象完全激发了我内心潜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向往——对彻底的自由的向往。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优麒麟辖,不优凤凰管,又不优人间王位所拘束”,闯龙宫,闹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争也都是为了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我一种寻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总之,我觉得现代人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方面较为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话 如今也是一个远离神话的时代。日常生活过于现实,使充满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话绝非幼稚的产物,它有深邃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谢林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说:“神话乃是各种艺术的必要条件的原始质料。《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的颠峰,也是神话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后中国的神话文化渐渐没落了,神话不被人重视,连《西游记》也少有人问津,只有孩子们会被孙悟空征服,于是也只有孩子们抱有对未来浪漫的、梦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 “英雄”有许多不同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胸。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人。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型,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怕与一切进行斗争。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现出其英雄本色。 复读《西游记》,让我觉得其不属于一般名著的特点。我相信,也希望它永 远向大家展示着“自由、神话、英雄”三个主题,给大家带来激励和源自内心的力量。

3.红楼梦读后感800字(2):

被埋藏了的美人--薛宝钗

春梦随云散,花飞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须觅闲愁。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袭人等是《红楼梦》主耳目物,宝、黛二人的悲惨剧贯串一直。薛宝钗虽不是此恋爱悲惨剧的当事人,但也有着相当高的位置。

关于《红楼梦》的终局,我有甚多不满,可有人对我说,“既然你不满,林黛玉最终抱憾而亡,贾宝玉落发为僧,那你感觉,什么样的终局是完满的。”确实,我对甚为不满颦儿之死,颦儿平日也是起义人物,整天只想一展才气,违背了古时“女儿无才就是德”之说。颦儿在文中的才气是不容置疑的,我实是敬佩,也为她那种起义而佩服。可她为何不能起义至底?贾母平日疼她,更疼宝玉,他俩二人想要结为连理枝,贾母也未必对立,她竟不去争夺,偏自寻忧恼,气死了。可细细考虑,她平日多疑,即便嫁于宝玉,也难免会被气死。她又不似凤姐会借酒撒野,怎生向贾母开得了这口?她的力气是如斯菲薄,在贾府她究竟不像宝钗那样得人心。宝玉,最终识破尘凡,做了僧人。岂非做僧人真是最好的终局吗?若是如斯,世人都改为僧。我的主意太极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僧人。”预示着这一切,宛如彷佛一切皆前定,无法改动。我不满的是宝、黛二人最终仍是无法逃出命运的约束。那人又对我说,“宝玉,做僧人已不是为黛玉而做。宝玉不做僧人,还能做什么?去追求富贵荣华吗?”是啊,细度之,关于宝玉而言,这不失为最好的终局。他已淡漠名利,对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让前史重演,看着本人的子女再来演出这“红楼梦”吗?他看似没有解脱命运的约束,但命运业已不能约束住他了,他既不是为颦儿去做僧人,那就是为本人,他也不像世人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无挂念,看尽尘凡。只惋惜宝钗为人圆滑,讨人喜好,她最终最终独守空屋,也难免令人感觉有些可惜。

4.《三国演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选编的历史小说,这本小说的内容多为北宋以至明朝坊的坊间书艺人所编,经罗贯中的整理和编辑后,就成了一本中外闻名的巨着,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书中的情节是以没落王族刘备为主导,故事是讲述他在偶然机会下,遇到了关羽、张飞两位豪杰,因为志同道合,所以三人于桃园结义,故事就这样开始,而以其后约九十年的晋渡江灭吴为终,其中一些情节,如「借东风」、「捉放曹」,都是家传户晓的故事,可见此书是如何的精彩,真的令人生再三阅读的念头。

我认为书中的人物是这部小说的灵魂,主角刘、关、张三人在其漂荡中原到建立蜀国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了仁、忠、勇三种典范的英雄气概,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刘玄德携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单骑」、「张翼德大闹长板桥」等情节,而书中的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变量尽在掌握之中,不得不提的是,姜维也被描绘成忠孝智义兼具的栋梁之才,而一代军事家曹操由忠于大汉变到大奸大恶的险恶丞相的心理变化也被描写得淋漓尽致,可见这部书对人物特征刻划之精细堪称古代长篇小说之首,真千古奇书也。

而三国演义一书,由宋朝开始有书艺人用之作题材,只不过都总是没有连贯性,不过何以我会言及书艺人?其实书中也有很多宋朝的影子。

三国演义中,最为所熟悉的都算是关羽了,关羽是书中最忠之人,而当代因为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论任何读书人,都会追求忠君爱国的境界,「忠臣是英雄」这个道理令关羽与有鬼神之智诸葛亮并列,可见书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升是如何明显,相对地,奸相曹操只因「挟天子,令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这个情况大抵只会出现在尊儒的宋朝。

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是无容置疑的,但亦不是完全没有历史价值,只不过历史价值不在三国时期,而是由宋朝到明朝,因为三国演义是坊间的书籍,我们可以透过这本书了解当时的政治状况,像张飞这样的英雄出现,大抵是因为汉人在元朝时饱受欺压,百姓渴望有一位敢作敢为的英雄为之出头,张飞才会由温文儒雅宽大画家、书法家被改成敢作敢为的大老粗,而「张翼德怒鞭督邮」一事就可完全表达百姓对元朝官员的强权欺压有多大厌恶。

其实我还不知自己读了这本书多少遍,但是每次重看也有不同的趣味,更有不同的感受,我认为身为中国人,必须读中国四大名著至少一次,而四大名著中,红楼梦中有太多阴谋诡计,水浒中有太多过份豪气的情节,相比之下西游记及三国演义比较适合青少年看,不过除了文学价值外,三国演义更有助我们了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所以我极力推荐三国演义这一本好书。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三国人名大全

A

阿会喃:八十七回,孟获管下第三洞洞主,蜀军南征被张翼所擒,释后为获所杀。

B

鲍信:三回,初为济北相。剿青州黄巾军,被害。

鲍忠:五回,鲍信之弟。为华雄斩。

鲍隆:五十二回,桂阳管军校尉,猎户出身,为赵云所杀。

鲍素:一百十一回,蜀将,姜维帐下。

边让:十回,九江太守,为夏侯敦截杀。

边洪:三十八回,孙翊从人,杀孙翊后。被斩。

卞喜:二十七回,并州人,汜水关守将,善使流星锤,为关羽杀。

卞氏:六十八回,曹操妻,生曹丕等四子,被立魏王后。

步骘:四十三回,字子山,东吴谋士。

步阐:一百二十回,晋西陵太守,为陆抗杀。

邴原:六十六回,与华歆、管宁善,号为龙腹。

卑衍:一百六回,公孙渊将,为夏侯霸杀。

毕轨: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昭先。为司马懿斩

白寿:九十七回,蜀将,病亡。

C

陈蕃:一回,汉灵帝时太傅。

陈耽:二回,司徒,为十常侍害。

陈琳:二回,袁绍主簿,字孔璋。降曹。

陈宫:四回,字公台,初为中牟县令。离操后为东郡从事,后投张邈,再助吕布,为徐晃擒,杀。

陈翔:六回,汝南人,字仲麟,江夏八俊之一。

陈生:七回,襄阳人,黄祖部将,为韩当斩。

陈登:十一回,广陵人,字云龙。

陈炜:十一回,太中大夫。

陈武:十五回,字子烈,庐江松滋人。东吴将,为庞德斩。

陈兰:十五回,袁术将,

陈珪:十六回,陈登父。

陈纪:十七回,袁术将,操擒杀。

陈震:二十六回,南阳人,字孝起,袁绍谋士。归刘,

陈横:十五回,刘繇部将,为蒋钦射死。

陈孙:三十四回,江夏贼,为张飞杀。

陈氏:三十四回,刘表前妻,生子刘琦。

陈就:三十八回,黄祖将,为吕蒙斩。

陈矫:五十一回,曹将,为刘备军擒放,后为兵部尚书。

陈应:五十二回,桂阳管军校尉,会使飞叉,为赵云斩。

陈群:五十八回,字长文,治书侍御史、镇军大将军,司空。

陈式:七十一回,蜀军牙将,为夏侯渊擒,后放回。后取箕谷,兵败,为诸葛亮斩。

陈造:九十五回,魏将,为马岱斩。

陈泰:一百七回,魏尚书。

陈泰:一百七回,郭淮副将。

陈骞:一百十一回,魏安东将军。

陈俊:一百十二回,魏将。

陈元:一百二十回,羊祜部将。

程旷:一回,十常待之一。

程远志:一回,黄巾军,为关羽所杀。

程普:五回,右北平土垠人,字德谋,使铁脊蛇矛。

程昱:十回,东郡东阿人,字仲德。

程秉:三十八回,字德枢,汝阳人。东吴谋士。

程咨:四十四回,程普长子。

程银:五十八回,韩遂将,为曹军杀。

程畿:八十一回,蜀军参谋。兵败,自刎乱军中。

程武:九十二回,程昱子,参军。

岑晊:六回,南阳人,字公孝,江夏八俊之一。

岑壁:三十二回,袁谭将,为吕旷斩。

岑威:一百二回,魏镇远将军,为王平斩。

岑昏:一百二十回,吴中常侍。为众臣碎割。

成廉:十一回,吕布将。为乐进射杀。

成宜:五十八回,韩遂将,为夏侯渊杀。

成何:七十四回,于禁督将。

成倅:一百十二回,魏将。为司马昭斩。

成济:一百十四回,魏将。为司马昭斩。

曹节:一回,十常待之一。

曹操:一回,沛国谯郡人,字孟德,小字阿瞒。遇鬼惊风病故。

曹嵩:一回,操父,本姓夏侯,曹腾养子。为张闿乱军所杀。

曹腾:一回,中常侍。

曹仁:五回,字子孝,病亡。

曹洪:五回,字子廉,

曹德:十回,曹嵩之弟。为张闿乱军所杀。

曹豹:十回,吕布之泰山,为张飞杀。

曹性:十一回,吕布将,射瞎夏侯敦一眼,为其所杀。

曹氏:十六回,曹豹女,吕布次妻。

曹昂、十六回,曹操长子,张绣军杀。

曹安民:十六回,曹操侄,张绣军杀。

曹丕:三十二回,字子桓,卞氏长子。废献帝为王。后感寒疾亡。

曹植:三十四回,卞氏三子。字子建。

曹氏:六十六回,曹,献帝贵妃,伏后死,为后。

曹纯:五十一回,曹仁弟,

曹休:五十六回,大将军,大司马,兵败石亭,疽发背而亡。

曹永:五十八回,曹仁部将,为庞德杀。

曹彰:六十八回,卞氏次子,字子文。黄须儿,勇而无谋。

曹熊:六十八回,卞氏四子,曹操死不奔丧,自缢。

曹真:八十四回,大将军,大司马,字子丹,为诸葛亮气死。

曹睿:九十一回,字元仲,为甄氏生,魏明帝。遇冤魂索命,病亡。

曹遵:九十三回,曹真宗弟,为魏延斩。

曹宇:一百六回,曹丕子,燕王

曹芳:一百六回,曹睿乞养之子,字兰卿,为王。被司马师废。

曹爽:一百六回,曹真子,字昭伯,大将军,为司马懿斩。

曹羲:一百六回,曹爽弟,中领军。为司马懿斩

曹训:一百六回,曹爽弟,武卫将军。为司马懿斩

曹彦:一百六回,曹爽弟,散骑常侍。为司马懿斩

曹文叔:一百七回,曹爽从弟。

曹据:一百九回,曹睿弟,彭城王。

曹髦:一百九回,字士彦,曹霖子。高贵乡公,为王。为成济杀。

曹霖:一百九回,曹丕孙,曹髦父,东海定王。

曹奂:一百十四回,曹宇子,原名璜,字景明,司马昭立为王。为司马炎废为陈留王。

蔡邕:一回,议朗、侍中,字伯喈。王允缢死。

蔡瑁:六回,襄阳人,赤壁之战为曹操杀。

蔡阳:二十六回,曹将,为关羽所杀。

蔡氏:三十四回,蔡瑁姊,刘表妻,刘琮母。为于禁军杀。

蔡中:三十四回,蔡瑁族弟,为甘宁杀。

蔡和:三十四回,蔡瑁族弟,为周瑜祭旗。

蔡勋:三十四回,蔡瑁族弟。

蔡(王熏):四十五回,蔡瑁弟,为甘宁杀。

蔡琰:七十一回,即蔡文姬,蔡邕女。

蔡林:一百八回,吴都督,降魏。

淳于琼:三回,左军校尉,袁绍将。失乌巢,为绍斩。

淳于导:四十一回,曹仁部将,为赵云杀。

淳于丹:八十四回,吴将。

崔毅:三回,十常侍乱政辞官归庄,救献帝。

崔烈:三回,崔毅兄。死于国难。

崔勇:十三回,郭汜将,为徐晃杀。

崔琰:三十三回,字季珪,清河东武人,青州别驾,为操待为上宾。后不满操为魏王,杖杀狱中。

崔州平:三十七回,博陵人,诸葛亮友。

崔禹:八十二回,朱然部将,为张苞擒,斩。

崔谅:九十二回,魏安定太守,兵败诈降,为张苞杀。

崔夫人:一百十八回,刘谌妻。

昌豨:十八回,泰山寇,

昌奇:六十七回,杨任部将,为夏侯渊斩。

单于:三十三回,乌桓老大。

车胄:二十回,曹将,车骑将军。为关羽杀。

常雕:八十五回,曹仁将,为朱桓杀。

爨习:九十一回,蜀偏将军。

彻里吉:九十四回,西羌国王

D

董卓:二回,陇西临洮人,字仲颖。

董重:二回,国舅,骠骑将军。自刎。

董太后:二回,刘苌之妻,汉灵帝之母。为何后废害。

董旻:三回,董卓弟。

董璜:八回,董卓侄。

董母:九回,董卓母。

董承:十三回,国舅。衣带诏事发,为操杀。

董昭:十四回,济阴定陶人,字公仁,洛阳令。进言加九锡。

董袭:十五回,字元代,会稽余姚人。东吴将,濡须战,淹死江中。

董贵妃:二十四回,董承妹,为操缢死。

董和:六十四回,刘璋将,益州太守,字幼宰,南郡枝江人,

董祀:七十一回,蔡琰夫。

董衡:七十四回,曹操七军领军将校,为庞德斩。

董超:七十四回,曹操七军领军将校,为庞德斩。

董治:七十九回,治曹操陵事。

董允:八十五回,蜀黄门侍郎。

董厥:八十七回,蜀掾吏。国亡忧死。

董荼那:八十七回,孟获第二洞元帅。为张嶷擒。释后为获所杀。

董禧:九十二回,曹将,为关兴杀。

董寻:一百五回,魏司徒,谏言被废为庶人。

董朝:一百十三回,吴中书郎。

丁原:三回,字建阳,荆州刺史,为吕布杀。

丁管:四回,尚书,为董卓害。

丁奉:三十八回,庐江人,字承渊。

丁斐:五十八回,渭南县令。

丁夫人:六十八回,曹操元配,无出,被黜。

丁仪:七十九回,字正礼,与丁廙兄弟,曹植友,沛郡人,为许褚擒,曹丕杀。

丁廙:七十九回,字敬礼,与丁仪兄弟,曹植友,沛郡人,为许褚擒,曹丕杀。

丁咸:九十一回,蜀笃信中郎将。

丁立:九十七回,蜀将,病亡。

丁谧: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彦靖。为司马懿斩

丁封:一百十七回,吴将,

典韦:十回,陈留人。张绣军杀。

典满:十七回,典韦子。

邓茂:一回,黄巾军副将,为张飞所杀。

邓龙:三十八回,黄祖将,为甘宁杀。

邓义:四十回,荆州治中。降曹。

邓芝:六十五回,蜀将,降刘。义阳新野人,字伯苗,汉司马邓禹之后。为田续杀。

邓铜:九十七回,蜀将,病亡。

邓飏: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玄茂,邓禹之后。为司马懿斩。

邓艾:一百七回,义阳人,字士载,口吃。

邓忠:一百十一回,邓艾子,

邓程:一百十三回,吴官。

邓敦:一百十五回,魏前将军。为司马昭斩。

邓良:一百十八回,蜀驸马都尉。降魏。

邓贤:六十回,刘璋将,为黄忠射杀。

邓贤:九十四回,孟达甥,出首孟达。

杜远:二十七回,廖化同伴,为其所杀。

杜袭:六十六回,汉侍中。

杜袭:七十一回,夏侯渊部将,

杜琼:八十回,蜀议曹、谏议大夫。

杜路:八十二回,洞溪汉将,兵败降吴。

杜微:九十一回,蜀尚书。

杜义:九十一回,蜀裨将军。

杜祺:九十一回,蜀武略中郎将。

杜睿:一百二回,蜀将。

杜预:一百二十回,晋镇南大将军。

段珪:一回,十常待之一。为闵贡杀。

段煨:十七回,杀李傕有功封汉荡寇将军。

戴员:三十八回,丹阳督将,谋杀孙翊,为傅婴、孙高杀。

戴陵:九十九回,魏将,

窦武:一回,汉灵帝时大将军。

督邮:二回,官名。

貂婵:八回,王允歌伎,吕布妾。

党均:一百十三回,魏官,襄阳人。

朵思大王:八十九回,秃龙洞洞主,死于乱军。

带来洞主:九十回,孟获妻弟,八番部长。

大乔:二十九回,孙策妻。

E

鄂焕:八十七回,高定将,使方天戟,为魏延、王平、张翼合擒,降,封益州牙将。

俄何烧戈:一百九回,羌将。兵败自刎。

F

傅婴:三十八回,孙翊心腹,报仇后封牙门将。

傅巽:四十回,字公悌,荆州东曹掾。降曹,封关内侯。

傅干:六十六回,曹参军,字彦才。

傅士仁:七十三回,关羽将,荆州失,降吴,后归蜀为刘备剐。

傅彤:八十一回,蜀将。军败,于阵中吐血亡。

傅嘏:一百八回,魏尚书。

傅佥:一百十二回,蜀将。兵败自刎。

伏皇后:十三回,汉献帝妻。为华歆捕,操杀。

伏德:十三回,国舅。

伏完:二十回,伏皇后之父。为操杀。

樊稠:三回,董卓将,韩遂友,被李傕杀。

樊能:十五回,刘繇部将,为孙策喝死。

樊氏:五十二回,赵范嫂。

樊建:八十七回,蜀掾吏,

樊岐:九十一回,蜀武略中郎将。

费观:六十四回,刘璋妻弟,降刘,

费祎:六十五回,蜀将,降刘。字文伟,长史,

费诗:六十五回,蜀将,降刘。前部司马。

费耀:九十七回,曹真中护军大将。中计自刎。

范滂:六回,字孟博,山阳高平人,江夏八俊之一。

范康:六回,字仲真,渤海人,江夏八俊之一。

范成:十四回,洛阳令。

范疆:八十一回,张飞将,刺杀飞,降吴。后为吴送归,为张苞剐。

冯方女:十七回,袁术妻。

冯礼:三十二回,袁尚将,降曹,为审配射杀。

冯习:八十一回,蜀将。兵败,死于乱军。

冯(纟枕):一百二十回,晋臣。

封谞:一回,十常待之一。

方悦:五回,河内名将,为吕布杀。

逢纪:七回,袁绍谋士,辅袁尚,为袁谭杀。

法正:六十回,字孝直,右扶风郿人,父贤士法真。归刘,张松、孟达友。亡故。

G

郭胜:一回,十常待之一。

郭汜:三回,小名郭阿多。为伍习杀。

郭妻:十三回,郭汜妻。

郭嘉:十回,字奉先,颖川颖阴人,水土不服,死于易州。

郭图:二十二回,袁绍谋士,辅袁谭,

郭常:二十八回,某庄主,留宿关羽。

郭常子:二十八回,盗关羽马。

郭奕:三十四回,郭嘉子。

郭恩:六十九回,家中有鬼,为管辂卜出。

郭淮:七十回,太原阳曲人,字伯济,魏雍州刺史。为姜维射杀。

郭永:九十一回,安平广宗人,郭贵妃之父。

郭贵妃:郭永之女,号女王,后为曹丕后。

郭攸之:九十一回,蜀侍郎。

郭夫人:一百五回,得曹睿宠,被立后。

顾雍:二十九回,字元叹,蔡邕之徒,东吴谋士。

妫览:三十八回,丹阳督将,预占徐氏,为傅婴、孙高杀。

干休:一百十三回,吴曲阿老人。

公孙瓒:一回,刘备友。北平太守,号白马将军。为袁绍败,自焚。

公孙越:七回,公孙瓒弟,为袁绍手下乱箭射杀。

公孙康:三十三回,辽东太守,襄平人,公孙度之子,斩二袁归曹。

公孙度:三十三回,汉武威将军。

公孙恭:三十三回,公孙康弟。

公孙渊:一百六回,公孙康次子,魏辽东太守。自称燕王,反魏,为司马懿军擒杀。

公孙晃:一百六回,公孙康长子。

公孙修:一百六回,公孙渊子。为司马懿军擒杀。

甘夫人:二十二回,小沛人,刘备妻,生子刘禅。病亡。

甘宁:三十八回,字兴霸,巴郡临江人,锦帆贼,降刘表,曾救黄祖,后投吴。患痢疾出征为沙摩柯射杀。

巩志:五十三回,武陵从事,降刘备。

关羽:一回,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败走麦城,为马忠擒,斩。

关纯:七回,韩馥别驾,为文丑杀。

关定:二十八回,某庄主。

关宁:二十八回,关定长子。学文。

关平:二十八回,关定次子,学武,过继为关羽义子。败走麦城,为东吴擒,斩。

关兴:七十四回,关羽次子。字安国。病亡。

关索:八十七回,关羽三子。

关彝:一百十九回,汉寿亭侯,死于乱军。

高升:二回,黄巾军副将,为张飞所杀。

高顺:十一回,吕布将。为操擒,杀。

高览:二十二回,袁绍将,降曹。

高干:三十一回,袁绍外甥,为王琰杀。

高沛:六十一回,刘璋将。为刘备军斩。

高定:八十七回,蜀越(山隹冏)郡太守,结连孟获反,后又降蜀,封益州太守。

高翔:九十一回,蜀玄都侯。

高柔:一百七回,魏司徒。

龚景:一回,青州太守。

龚都:二十六回,汝南黄巾军。后随刘备,为夏侯渊杀。

龚起:九十七回,蜀禅将,为王双杀。

戈定:五十三回,太史慈将,刺杀张辽不成,死。

谷利:六十七回,东吴牙将,合淝救孙权。

管亥:十一回,黄巾军,为关羽杀。

管宁:六十六回,与邴原、华歆善,号为龙尾。后与歆割席坐,不仕魏。

管辂:六十九回,字公明,平原人,善周易。

管辂舅:一百六回。

官雝:九十一回,蜀典军中郎将。

苟安:一百回,蜀都尉,解粮误期,为诸葛亮杖责,降魏。

耿武:七回,韩馥长史,为颜良斩。

耿纪:六十九回,字季行,洛阳人,侍中少府,讨曹操,被斩。

葛雍:一百十回,毋丘俭将。

H

侯览:一回,十常待之一。

侯成:十一回,吕布将。降曹。

侯选:五十八回,韩遂将,降曹。

何进:一回,大将军,起身屠家,国舅,为十常侍所杀。

何顒:一回,南阳人。

何太后:二回,何进妹,贵人,生刘辩。为李儒摔死。

何苗:二回,何进弟,钩结十常侍,为乱军杀。

何仪:十二回,黄巾军,为李典擒杀。

何曼:十二回,黄巾军,为曹洪杀。

何宗:八十回,蜀祭酒。

何平:一百五回,蜀将。

何晏: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平叔。为司马懿斩

何曾:一百十九回。

何氏:一百二十回,孙皓母。

何植:一百二十回,吴司徒。

韩忠:二回,黄巾军,乱军射杀。

韩馥:五回,初为冀州刺史。

韩当:五回,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使大刀。

韩遂:十回,西凉太守,与马腾交厚,后降曹。左手为马超断。

韩暹:十三回,山贼,奉诏救驾,封征北将军,降袁术。关、张杀。

韩胤、十六回,袁术将,吕布擒,曹操杀。

韩融:十三回,汉太仆。

韩嵩:二十三回,刘表从事中郎将,归曹。加为大鸿胪。

韩福:二十七回,洛阳太守,为关羽杀。

韩猛:三十回,袁绍将。

韩莒子:三十回,袁绍将

韩珩:三十三回,幽州别驾,不降曹。

韩浩:三十九回,韩玄弟,曹将,为黄忠斩。

韩玄:五十三回,长沙太守,为魏延杀。

韩德:九十二回,西凉大将,开山大斧。为赵云杀。

韩瑛:九十二回,韩德长子,为赵云杀。

韩瑶:九十二回,韩德次子,为赵云擒。

韩琼:九十二回,韩德三子,为赵云杀。

韩琪:九十二回,韩德四子,为赵云杀。

韩祯:九十四回,蜀西平关守将。

韩暨:九十八回,魏太常卿。

韩综:一百八回,魏将, 为丁奉杀。

黄盖:五回,字公覆,零陵人,使铁鞭。

黄琬:六回,太尉,为董卓罢为庶民。

黄祖:七回,刘表心腹将,为甘宁射杀。

黄劭:十二回,黄巾军,为许褚擒杀。

黄承彦:三十七回,诸葛亮岳父。

黄忠:五十三回,南阳人,字汉升。初为韩玄将,归刘备。为马忠射伤,归营亡。

黄奎:五十七回,门下侍郎,黄琬子,为操害。

黄权:六十回,字公衡,西阆中巴人,刘璋主簿。降刘,右将军,光禄卿。兵败降魏。

黄皓:一百十二回,蜀宦官。为司马昭凌迟。

黄氏:一百十七回,诸葛亮妻。

黄崇:一百十七回,蜀将,兵败亡。

皇甫嵩:一回,中郎将,加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后被十常侍罢官。

皇甫郦:十三回,李傕同乡,

皇甫闿:一百十六回,魏将。

胡轸:五回,华雄副将,为程普杀。

胡赤儿:九回,牛辅心腹,为吕布杀。

胡邈:十三回,字敬才,侍中。

胡才:十三回,山贼,奉诏救驾,死于乱军。

胡车儿:十六回,张绣之偏将,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

胡华:二十七回,曾为汉议郎,

胡班:二十七回,胡华子,荥阳从事,救关羽。后归蜀。

胡济:九十一回,蜀昭武中郎将。

胡质:九十六回,魏东莞太守。

胡忠:一百二回,蜀将。

胡遵:一百六回,魏将,征东将军,

胡奋:一百十二回,魏将。

胡氏:一百十五回,刘琰妻。

胡烈:一百十六回,魏将。

胡济:一百十五回,蜀将。

胡渊:一百十九回,胡烈子。

胡冲:一百二十回,吴中书令。

华雄:五回,董卓将,关西人,为关羽杀。

华佗:十五回,字元化,沛国谯郡人。为曹操杀。

华歆:二十九回,豫章太守,降孙策。后为曹操用,谄魏。曾与邴原、管宁善,号为龙头。

华核:一百十九回,吴中书丞。

桓阶:七回,孙策之军吏,与刘表有旧。

桓范:一百六回,字元则,魏大司农,"智囊"。为司马懿斩。

桓嘉:一百八回,魏将,为丁奉杀。

桓彝:一百十三回,吴尚书,为孙綝杀。

郝萌:十一回,吕布将。为张飞擒,操杀。

郝昭:九十六回,魏将,太原人,字伯道。陈仓太守,病重惊亡。

和洽:六十六回,汉侍中。

霍峻:六十二回,字仲邈,南郡枝江人,蜀将。

霍弋:一百十九回,蜀建宁太守。

花永:一百十回,魏将。

汉灵帝:一回,刘苌之子,中平六年崩。

后槽:五十三回,张辽军养马后槽,刺杀张辽不成,斩。

J

蒋钦:十五回,字公奕,九江寿春人。

蒋奇:三十回,袁绍将,为张辽斩。

蒋义渠:三十一回,袁绍将。

蒋干:四十五回,九江人,字子翼,周瑜友,曹操帐下幕宾。

蒋琬: 六十三回,字公琰,零陵湘乡人,荆襄名士,归刘,

蒋济:七十五回,曹军主簿。魏太尉。

蒋延:一百八回,吴将。为诸葛恪贬为庶人。

蒋班:一百十二回,诸葛诞谋士,降司马昭。

蒋舒:一百十二回,蜀将。降魏。

蒋斌:一百十三回,蜀将。降魏。

蒋显:一百十八回,蜀太仆。

贾诩:九回,字文和,李傕谋士,降汉,魏太慰,病亡。

贾华:五十三回,东吴将。

贾逵:七十九回,汉谏议大夫,魏建威将军。

贾范:一百六回,公孙渊副将。谏言被公孙渊斩。

贾充:一百十一回,字公闾,贾逵子,司马昭心腹。

吉太:二十三回,字正平,皆呼吉平,洛阳人,太医,为操获,撞阶而死。

吉邈:六十九回,吉平长子,字文然,起事为乱军杀。

吉穆:六十九回,吉平次子,字思然,起事为乱军杀。

金尚:十七回,兖州刺史,不从袁术,为之杀。

金旋:五十三回,武陵太守,为巩志杀。

金祎:六十九回,韦晃心腹,与王必交厚,讨曹操,为乱军杀。

金环三结:八十七回,孟获第一洞元帅。为赵云杀。

靳祥:九十七回,蜀将,陇西人。

焦触:三十三回,袁熙将,降曹,为韩当斩。

焦炳:七十一回,魏将,为赵云杀。

焦彝:一百十二回,诸葛诞谋士,降司马昭。

焦伯:一百十四回,曹髦护卫。为成济杀。

姜叙:六十四回,与杨阜为姑表兄弟,抚彝将军。

姜叙母:六十四回,杨阜姑,为马超杀。

姜维:九十二回,天水冀人,字伯约。兵败诈降不成自刎。

姜冏:九十二回,姜维父,汉天水功曹,羌人乱,没于王事。

沮授:七回,袁绍谋士,被绍下狱,为操获,不降,斩。

沮鹄:三十二回,沮授之子,为张辽射杀。

句安:一百七回,蜀将。降魏。

蹇硕:一回,十常待之一。为郭胜所杀。

纪灵:十四回,袁术将,山东人,五十斤三尖刀,为张飞杀。

简雍:十八回,字宪和,涿郡人。明阴阳。

军士:六回,孙坚军,袁绍乡人,密告孙坚得玺。

K

孔(亻由):五回,初为豫州刺史。

孔融:五回,北海太守,字文举。鲁国曲阜人。为操杀。

孔宙:十回,孔融父。

孔昱:六回,鲁国人,字世元,江夏八俊之一。

孔秀、二十七回,东岭关守将,为关羽杀。

蒯良:六回,延平人,字子柔。

蒯越:六回,延平人,字异度。刘表谋士,降曹,封江陵太守。

阚泽:三十八回,会稽山阴人,字德润,献诈降书。

轲比能:八十五回,辽东鲜卑国国王。

L

刘焉:一回,幽州太守。江夏竟陵人,汉鲁恭王之后。刘璋父。益州牧,患病疽死。

刘备:一回,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祖刘雄,父刘弘。

刘元起:刘备之叔父。

刘恢:二回,代州太守。

刘陶:二回,谏议大夫,为十常侍害。

刘虞:二回,幽州牧,平寇有功,封太尉。

刘苌:二回,解渎亭侯。汉灵帝之父。

刘辩:二回,汉少帝。废为弘农王,为董卓鸩酒害。

刘协:二回,陈留王,表字伯和,灵帝中子,汉献帝,被曹丕废为山阳公。

刘岱:五回,初为兖州刺史。降曹为张飞擒,为操黜罢爵禄,

刘表:六回,荆州刺史,字景升,山阳高平人,汉室宗亲。江夏八俊之一。病死。

刘范:十回,左中朗将。

刘晔:十回,字子阳,淮南成德人。曹操谋士。

刘繇:十一回,扬州刺史,字正礼,东莱牟平人,刘岱之弟,刘宠之侄,

刘艾:十四回,汉宗正,

刘宠:十五回,汉室宗亲,太尉。

刘璋:五十九回,益州牧。字季玉。降刘备,打发去南郡公安。

刘安:十九回,猎户,杀妻食刘备,瞎搞。

刘延:二十五回,东郡太守,

刘辟:二十六回,汝南黄巾军。随刘备,为高览杀。

刘勋:二十九回,庐江太守,为孙策败。

刘子扬:二十九回,鲁肃友。

刘禅:三十四回,刘备子。小名阿斗。

刘琦:三十四回,刘表长子,病死。

刘琮:三十四回,刘表次子,降曹,为于禁军杀。

刘泌:三十六回,长沙人,汉室宗亲,樊城县令。

刘封:三十六回,原姓寇,刘泌甥,刘备义子。不救关羽,为刘备斩。

刘先:四十回,荆州别驾。降曹。

刘馥:四十八回,扬州刺史,字元颖,沛国相人,久事曹操,为操酒后杀。

刘熙:四十八回,刘馥子。

刘度:五十二回,零陵太守。

刘贤:五十二回,刘度子,为张飞捉,降。

刘磐:五十三回,刘表侄,后为长沙太守。

刘(王贵):六十回,刘璋将,为张翼杀。

刘巴:六十二回,字子初,零陵烝阳人,刘璋士。降刘,左将军。

刘循:六十二回,刘璋长子。

刘(日俊):六十五回,刘璋将,为赵云杀。

刘氏:六十八回,曹操妾,曹昂母。

刘(分阝):六十九回,太守,管辂卜之。

刘瑁:七十七回,刘焉子,娶吴氏,早?#124;。

刘永:七十七回,字公寿,刘备子,吴氏生。

刘理:七十七回,字奉孝,刘备子,吴氏生。

刘廙:七十九回,奏献帝让位。

刘琬:二十九回,汉使,曾赞孙权。

刘豹:八十回,蜀阳泉侯。

刘宁:八十二回,洞溪汉将,兵败降吴。

刘琰:九十一回,蜀车骑大将军,都乡侯。为刘禅斩。

刘敏:九十一回,蜀偏将军。

刘合:九十七回,蜀将,病亡。

刘劭:一百三回,曹将,

刘放:一百六回,魏侍中光禄大夫。

刘达:一百十回,魏将。

刘丞:一百十三回,吴将。为孙綝杀。

刘寔:一百十六回,魏相国参军。

刘(王睿):一百十八回,刘禅长子。死于乱军。

刘瑶:一百十八回,刘禅次子。

刘琮:一百十八回,刘禅三子。

刘瓒:一百十八回,刘禅四子。

刘谌:一百十八回,刘禅五子,北地王。国亡,杀妻、子,自刎。

刘恂:一百十八回,刘禅六子。

刘璩:一百十八回,刘禅七子。

刘氏:三十一回,袁绍后妻,袁尚之母。

刘氏:一百七回,曹爽妻。

李傕:三回,西凉人,为段煨杀。

李儒:三回,董卓婿,王允杀。

李肃:三回,虎贲中郎将,吕布友。斩董卓首级,后为吕布杀。

李典:五回,山阳巨鹿人,字曼成。

李蒙:九回,董卓余党。死于马超之手。

李别:十回,李傕之侄,为许褚斩。

李膺:十一回,河南尹。

李封:十一回,吕布将。为许褚斩。

李暹:十三回,李傕之侄,为许褚斩。

李乐:十三回,山贼,奉诏救驾,封征东将军。为徐晃杀。

李丰:十七回,袁术将,操擒杀。

李通:十八回,江夏平春人,字文达,操将。为马超杀。

李孚:三十二回,袁尚主簿。

李珪:四十回,刘表幕官,为蔡瑁斩。

李春香:五十七回,黄奎妾,告密被操斩。

李堪:五十八回,韩遂将,为于禁误射杀。

李恢:六十回,建宁俞元人,刘璋士。归刘,

李严:六十四回,南阳人,字正方,刘璋将,降刘,后犯错,被谪为庶人。闻亮死病亡。

李氏:七十四回,庞德妻。

李伏:七十九回,汉中郎将,令献帝让位曹丕。

李异:八十二回,孙桓之大将,为关兴杀。

还有的写不下了,你去这看看吧

四大名著其中一个小故事的缩写。(不能写草船借箭,空城计,景阳冈和猴王出世。300字以下)

1.姓名:豹子头林冲 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

主要事件: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

正面评价:忠厚老实、武艺高强、善良

反面评价:懦弱隐忍

2.姓名:黑旋风李逵

主要事迹:坐堂寿张县、为母杀四虎

正面评价:直爽、忠诚

反面评价:残暴、大老粗

3.姓名:活阎王阮小七

主要事迹:智劫生辰纲

正面评价:直爽、义气、水上功夫了得

反面评价:暂无

4.姓名:智多星吴用

主要事迹:智劫生辰纲

正面评价:足智多谋

反面评价:对宋江愚忠

5.姓名:呼保义宋江

主要事迹:杀阎婆惜

正面评价:无

反面评价:不能文不能武,出身低微形容,趋炎附势,一心出人头地流芳百世

6.姓名:小李广花荣

主要事迹:三打扈家庄

正面评价:武艺非凡尤其射箭百步穿杨

反面评价:也愚忠宋江,不值

7.姓名:浪子燕青

主要事迹:擂台胜任源

正面评价:聪明机灵,努箭高明,识时务

反面评价:暂无

8.姓名:行者武松

主要事迹:景阳岗打虎、血溅鸳鸯楼

正面评价:武艺高强、性格刚烈

反面评价:有点残暴

9.姓名:青面兽杨志

主要事迹:遗失生辰纲、卖刀

正面评价:武艺高强

反面评价:暂无

10.姓名:鲁智深

主要事迹: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野猪林救林冲

正面评价:见义勇为、武功高强、力大无穷

反面评价:无

(一)、宋江形象分析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

宋江的绰号

《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宋江却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而他每一个绰号,都表现了他在这个方面的特点,也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敦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沧 单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第五十九回 许诸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问韩遂

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第六十二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第七十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朝

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第九十八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第九十九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第一百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第一百一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第一百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第一百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第一百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第一百六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第一百七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第一百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第一百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第一百十一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第一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计斩孙綝 姜维斗阵破邓艾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第一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第一百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第一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关于作文

赤壁之战,曹操与孙刘联军陷入僵持状态,操又被周瑜侦查了个彻底,虚实尽露。此时周瑜的同窗好 友、曹操的帐下幕宾(谋士)蒋干主动请缨凭借与周瑜之旧去招降周瑜。操欣然应允。于是干驾一叶扁 舟过江来找周瑜。一见面,周瑜就故意指出蒋干是说客,干死活不承认,瑜佯信之,留之于营中,并为 蒋干大摆宴席,故意让太史慈佩周瑜剑作监酒,下令席间如谁提起军旅之事,斩之。于是蒋干并不敢提 起招降之事。宴毕,周瑜佯装大醉,拉起蒋干入帐同宿。夜间蒋干起身,看见周瑜桌上有书信,是蔡 瑁、张允(两人都是曹操手下的大将,水军都尉,不过是从刘表处刚刚降曹,因此曹操对二人颇不信 任)写给周瑜的,信中言二人要叛曹并杀操。蒋干将书信藏于怀中,第二天一早就逃回曹营向曹操汇 报。结果曹操把蔡、张都杀了。周瑜所患者,就是这两个深得水军之妙法的将军,现在除掉了,周瑜也 就赢得了很大的主动权。 当然,史实中应该没有蒋干盗书这一事件。

110

| 评论

介绍曹操的诗文,人生,儿子,评价

和红领巾的故事

红领巾,它虽然只是一块再简单不过的红色的布,但有时候,它却包含着一些特殊的意义。——题计

秋风箫瑟,落叶满地,一个金**的季节又到了。

我依旧在这个拥挤的小市场,虽然胸前早已没有那条舞动的红领巾,但是,打开封存已久的记忆,我依然能找到往事的痕迹。

那时的我,胸前还飘着鲜艳的红领巾,风一吹,它便用力扭动自己的身体,努力配合着风儿,那样子有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我经过一个小市场,看到一个外国人正在和一卖苹果的果农说着什么。

我心中猜想:那个外国人可能住在附近,他想买苹果,但是又不想去远处的商场,所以就到这个小市场,可是,他没想到人们都不会说英语,这显然令他很焦急。

我会一点英语,于是我想去帮他,可心里头不免有些担心和害怕,因为他毕竟是一个外国人呀!

就在我心里犹豫不觉的时候,我胸前的红领巾又飘了起来。我看到它,心想:如果这个外国人买不到苹果,他可能会对中国产生一个不好的印象,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个国外交流的机会。为了中外的友好,我一定要解决这件事。”

我快步走上前去,心怦怦直跳。我走到外国人身边时,鼓起勇气,和他打了一声招呼,然后我问他:“What can I do for yog?”(我能帮你吗?)不知是紧张还是水平不够,我说得不太流利,不知道他能不能听得懂?

他听到我能说英语,表现出一种十分高兴的样子,询问了果农苹果的价钱,然后告诉他:

“These apples are one yuan for a kilogram”(这些苹果一元一千克)。

他听了,马上掏出了二美元,我的问题又来了,果农知识少,不知道货币怎么换算,而我年纪小,又没有这方面的知识,这可怎么办呢?

我的英语水平又不够,没办法向他解。我灵机一动,从兜里掏出二元钱给了果农,给外国人称了二千克的苹果。

我用很简单的单词向他说明了情况,他似懂非懂,最后看了看我的红领巾走远了。

周期的人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虽然那个外国人没有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一定记住了那条红领巾,尽管他不知道它象征着什么。

这次经历,和那条红领巾,将会是我记忆中最光彩夺目的一页。

西游记读后感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个自诩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必须修读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剑影,勾心斗角,爱恨缠绵,都不适合此时阅读,于是再次翻开了《西游记》,进入了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受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语言;有人干脆把它当作道德修养小说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来,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戏之作”,是一个单纯的神话世界。我在读这本小说时常常有一种共鸣感,想必这是我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 在经历了又一个个性受制约的学期后,孙悟空这个形象完全激发了我内心潜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向往——对彻底的自由的向往。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优麒麟辖,不优凤凰管,又不优人间王位所拘束”,闯龙宫,闹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争也都是为了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我一种寻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总之,我觉得现代人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方面较为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话 如今也是一个远离神话的时代。日常生活过于现实,使充满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话绝非幼稚的产物,它有深邃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谢林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说:“神话乃是各种艺术的必要条件的原始质料。《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的颠峰,也是神话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后中国的神话文化渐渐没落了,神话不被人重视,连《西游记》也少有人问津,只有孩子们会被孙悟空征服,于是也只有孩子们抱有对未来浪漫的、梦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 “英雄”有许多不同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胸。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人。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型,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怕与一切进行斗争。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现出其英雄本色。 复读《西游记》,让我觉得其不属于一般名著的特点。我相信,也希望它永 远向大家展示着“自由、神话、英雄”三个主题,给大家带来激励和源自内心的力量。

=================

《红楼梦》读后感

作者:心月方舟 来源:不详 录入:匿名 日期:2005-2-27 字数:1516

纵观人类情恋的演变史,大体可分为史前情感史,古代情感史和现代情感史三个阶段。如果文学史正是人类情感史的一种反映再现,那么《红楼梦》一书在时代中的位置就更加清晰了。宛若一座拱桥,她正好横跨在古代情感史的终结和现代情感史的开端之上。由此看来,《红楼梦》一书和我们这个时代的距离也更加鲜明。作品呈现的古典画卷如此全面逼真地保存着过去时代的影响,使我们得以从中品位出古代人和现代人在情感领域巨大而微妙的异同。我们悲喜交加地看到,人类情感史和理性史一样是在向前进化着,尽管进化的轨迹是如此沉重而迟缓,一步一个脚印,前仆后继,包括血和生命的代价,转眼间焦头烂额,各奔东西。

现代人仍能从灰飞烟灭中感受到强烈的力与美,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共鸣的感情中正夹杂着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疏远与隔膜。这个时代一多半的男人择偶时会选择薛宝钗,至于癫狂情痴的怡红公子,失去他显赫的门第,他在一多半女人的眼里简直就是一文不值。现代人的眼泪肯定越来越少,比过去至少少一条黄河的水份。不知道这意味着情感的荒芜干旱还是精神上的愉悦幸福。人们在情感上变得聪明多变,也更加蒙昧狡猾。他们经常处于言不由衷、情感与理智相悖离的状态,胸怀理想但并不听从理想的召唤。他们有七情六欲,但往往跟情感背道而驰。如果说古典情感时代个人情爱的悲剧来自家族和社会,几无可调,但毕竟是在前进着。作品力所能及地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古典情感史划下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句号。

珠泪滚滚冲跨了红楼,雕梁画栋堆满了石头,昔日的富贵温柔埋进了荒野冢。幸亏木石前盟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设想宝、黛一旦结合接踵而来的男耕女织、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对出弹得破的宝哥哥和林妹妹而言,不啻于另一场崭新的噩梦,至于金玉良缘则不过是张有名无实的过期银票。貌合神离、行尸走肉般的夫妻生活,不是陷入了另一种苦难方式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烟般的风花雪月一去不复返了。理想和现实的双重毁灭、精神和肉体都无法取得胜利。恋爱变成病根,女人成了婆姨,男人成了女婿,大观园内一群贵族男女成了世人叹为观止的情爱玩偶。

然而,现代人并不见得会比古人轻松到那里去,相反,他们保存精神之爱的难度更大,阻力不仅来自社会,更主要来自人心本身,它蕴藏的愚蠢和激情似乎仍然大有潜力。斩断了旧问题,繁杂的新问题又在涌现,时代的问号就像一只此起彼伏的九头怪。

人类是万物之灵长,但有时结解决一个难题,却要耗费数千年之久。从《红楼梦》一书到当代文学,这近三百年的时间也许离集体解疑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时间还差很远,人们仍在迷茫,情感的艰难状态仍然是一个悬念。

《红楼梦》是那个时代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所能写出的最好的文学巨著。我们在磋叹惋惜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仍在发光的思想,正在离我们这个时代渐行渐远,早从书中不可弥补的疑难断层开始,它已经在做这种反向运动。

……

情感不会过时,过时的是情感方式。每个时代都有悲剧,不尽相同的是悲剧的性质。从这层意义上来讲,现代人需要有总结他们情感史的巨著,有的已经出现,有的仍在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静悄悄的孕育着。谁知道呢?未知的一切对创造者构成巨大的挑战和诱惑,奋斗的最终也许只是一个不完美的句号,但他们毕竟已经展开了一幅相对和谐和完整的新生活图卷。

为报答三生石畔神瑛使者的灌溉之恩,下世为人的绛珠仙子决定把一生的眼泪偿还给他。这一感人至深的引子,使得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古典美的哀婉和感伤。华丽唯美的描情绘景、工整严谨的诗词行文,无边的现实主义的写作规范……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作者都将古典文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 读《水浒传》有感

作者:匿名 来源:不详 录入:佐尔丹 日期:2005-4-6 字数:1008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

读《三国演义》有感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6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三十年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妈妈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人们大多住上了单位分的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兴奋不言而喻。

且不说现在的自动化办公条件如何先进,单说喝开水一项都不知道换了多少种热水器,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水只能是在早上锅炉房供应时间打好以保证全天的需要。现如今,坐在办工作旁,伸手就是饮水机加纯净水,冷热自斟,好不自在。

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前显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六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历史的风,吹翻起68年前的那一页。在我的眼前,历历浮现出,那冰雪覆盖的1935年,那悲痛岁月里的冷嗖嗖的日子。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张开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中华的心脏:华北大地;而此时,卑怯可笑的国民党政府,却居然畏于帝国主义的*威,成立伪政府,来满足一时的苟且偷安。

我感到了卖国者的卑鄙与可耻!

中华民族,你,陷于内忧外困之中,你的尊严倍受挑畔,你的躯体将被蹂躏。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企盼:企盼奇迹诞生;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祈祷:祈祷我们的民族,能够转危为安,能够走出泥泞与困境,驱散开这漫漫的黑云。而让我,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最感骄傲的事情是:我们从来没有失望过一次。在倍受屈辱的民族的背后,总有我们中华的优秀儿女挺身而起。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的领导下,6000愤怒的北平人们走上街头,高举着正义的旗帜,奔走呼告,勇敢地向卑鄙的暴虐宣战,向怯弱的卖国宣战。

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你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民族的脊梁;如果,如果我们的民族,没有你,它的生命将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是如何的暗淡,它将会走向何等可怕的深渊啊!你以你坚毅不挠的行动,告诉所有的居心可怕的人们:中国人是不可辱的,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中国人将为国而声、为国而战、甚至为国而死!

我也知道了,中国因你而精彩。你使我想起了,志在维新、视死如归的谭嗣同;你使我想起了,孤身一人,手举炸药包的董存瑞;你使我想起了,奋不顾身,用胸膛堵住枪口的黄继光;你使我想起了,弃医从文、疗救民心的鲁迅;你使我想起了所有为我们中华的独立崛起,探索着、痛苦着并奉献着的人们。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到中俄战争,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到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马关条约》,重若苦海的苦难,漫漫修远的长路,并没有使东方巨人从此消亡的缘故,正是因为在你们啊,我们民族最可爱的人,正是你们这些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仁人志士,所组成浴血奋战洪流,揽起狂澜,吹响起我们民族的历史的新的纪元!

六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魏国文学一直处于不显目的位置,在许多人的思维定势中: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直占据文学史的主要地位。而谈到魏国文学,自宋代以后,它总是受到歧视、贬斥,甚至受到人们的忽视。其实,魏国文学的魅力之所在,正在于文学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产生了突破和超越的伟大意义,更在于魏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它的纷繁驳杂、陆离怪诞多少令许多人难以从惯常的思维去得到清晰的解读,它的多元化和复杂性更令诸多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敬而远之,也许,这就是魏国文学一直处于被冷落和疏远地位的原因之一。若换一种眼光来看,一种文化色彩鲜明、魅力非凡、不同凡响又受到人们的冷遇,不能不说是文化的缺憾。众所周知,三国是一个动荡和战乱的时代,之所以形成文学的多元和复杂。则是社会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本时期社会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战乱频仍,朝代更替频繁繁,统治者少有精力来顾及思想文化事业。政治对文学的干预较少,思想文化呈现放任自流状态。文人对离乱生死的感叹和士子对出仕入仕的思索,更是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而佛教的传播,玄学的渗透使整个文学思潮脱离了儒家所强调的政治教化的需要。寻求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意义,回归文学自身的特点,使文学变成了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生活体验和情感,表明魏文学已逐渐成为一种非功利的纯文学创作。

魏国文学精巧机制的魅力自觉的的深层涵义是表现人。表现人的情怀、人的审美爱好;表现人的性格;重视人的任情所为,人的才性、情感、气质、风貌、格调、风度为人们所关注,最终形成了魏文人的思辨、自适、贵族士大夫风度、诗性才情等千古不衰的魅力。本文试图从魏晋文学派别的自然生成和文学人格方面入手,重新去解读魏文学的超凡,展示文学自觉的思潮,探索文人命运和文学发展的心路历程。

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是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的。联系先秦时期,文学作为人们劳动之余的一种形式,是自发产生的。在那个时代,自觉从事文学专业创作几乎是不可能的,秦汉之即,随着封建体制政权的创立,文学作为政治的附属品,是一种教化的工具被用来为政治服务的,即使是象汉赋这样的文本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用来取悦统治者而作的,那时的文学只能笼统的说是一种御用文学或宫延文学,基本上仍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建安时代,“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出现为中国文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 。 他们的诗文,各逞才藻,个性鲜明,是个人经历和才情志性的抒发。由于建安文人饱尝离乱之苦,他们高扬着建功立业, 扬名后世的政治热情,造成了当时诗歌“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特点。“慷慨”几乎成为建安文人诗作中习用的词。如曹操《短行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丕《于僬作诗》:“慷慨时激扬。”陈琳《诗》:“慷慨咏坟经。”吴质《思慕诗》:“慷慨自俛仰,庶几烈丈夫。”曹植《薤露行》:“慷慨独不群”,《野田黄雀行》:“秦筝何慷慨” ;《赠徐干诗》:“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弃妇诗》:“慷慨有馀音,要妙悲且清”等。正是建安诗歌的慷慨悲凉,体现了建安文人的鲜明个性。又如建安文人面对社会,生灵涂炭,发出了“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诗》);“良时忽一过,身体为土灰” (阮瑀《七哀诗》);“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阮瑀《诗》)的感叹。体现了他们的人生态度和对个人价值的思考,无论是曹丕将其父之悲慨淡化为哀惋,还是建安诸子或孤傲(如刘桢)或沉郁(如王粲)或舒缓(如徐干)……,他们均程度不同的折射出诗作与人格的双重投影。建安诗人多负文才,在进行诗歌创作时,打破了陈规,另辟蹊径,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如曹操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曹丕诗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建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王粲的和刘桢的诗:“仲宣躁竟,故颖出而才果,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诗歌语言方面,曹操,阮瑀诸人较为朴质,曹丕、王粲等人则较秀美;曹植既有风骨,又富文采:建安文人诗作的个性和表现,从他们的创造新动机而言,完全是一种心灵自愿的客现展示,他们敢于正视自己的主观世界,正视苦难的社会与人生,并抒发各自的情感和愿望,唱诗人自己的歌,倾诉诗人内心深处的郁闷,以及对生命感性的独特感受,才使魏国(建安)文学具有了鲜活的色彩和个性,具有了文学艺术的魅力。

[公元175年] (熹平四年)</P><P> 曹操被举为孝廉,授洛阳北部尉,再改任顿丘令,后被征召为议郎。</P><P> [公元184年] (中平元年)</P><P> 汉灵帝封曹操为骑都尉,在颍川一带(今河南禹县)镇压黄巾起义。</P><P> 因军功升迁济南相,任职三年,惩治贪官污吏、禁绝*祀。</P><P> [公元187年] (中平四年)</P><P> 曹操得罪权贵,被降为东郡太守,于是称病辞官。</P><P> 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人谋废灵帝,邀请曹操同反汉帝,曹操拒绝。</P><P> [公元188年] (中平五年)</P><P> 曹操被任命为拱卫京师洛阳的西园典军校尉。</P><P> [公元189年] (中平六年)</P><P> 董卓入朝专权,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拒绝董卓拉拢,易名出关,中途被捕,后被释放,至陈留招揽义兵,准备讨伐董卓。</P><P> 十二月,曹操起兵于己吾县(今睢县东南),兵卒五千人。</P><P> [公元190年] (初平元年)</P><P> 正月,袁术、韩馥、孔伷、刘岱、王匡、袁绍、张邈、桥瑁、袁遗、鲍信响应号召同时起兵讨伐董卓,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任奋武将军。</P><P> 二月,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诸侯联军观望不前,唯曹操孤军奋战,败于董卓部将徐荣,曹操中箭伤,力战得脱。</P><P> 诸侯联军分崩离析后,曹操拒绝袁绍拉拢,开始独立发展势力。</P><P> [公元191年] (初平二年)</P><P> 曹操引兵于东郡,大胜黑山贼白绕于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P><P> [公元192年] (初平三年)</P><P> 春,曹操剿灭黑山贼和匈奴于夫罗部。</P><P> 鲍信等人至东郡迎曹操领兖州牧,曹操进兵攻打黄巾于寿张(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之东。</P><P> 冬,曹操收黄巾军降卒三十余万,号为青州兵。</P><P> 袁绍袁术兄弟不合,公孙瓒协助袁术,命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曹操与袁绍合力攻打三路军马,获全胜。</P><P> [公元193年] (初平四年)</P><P> 春,曹操屡胜袁术,袁术败走淮北,至夏,曹操还军定陶。</P><P> 秋,曹操军征讨陶谦,连续攻下十多座城池,陶谦守城不敢出战。</P><P> [公元194年] (兴平元年)</P><P> 春,曹操父亲曹嵩被陶谦,曹操欲报杀父之仇。</P><P> 夏,曹军进攻徐州,纵军屠杀数万人,攻拔襄贲(今江苏省涟水县)。</P><P> 吕布与张邈、陈宫等攻打曹操,曹军调头与吕布大战,不敌吕布骑兵,惨败,曹操被烧伤。</P><P> 曹军与吕布军对峙百日余,吕布军粮尽退兵。</P><P> 九月,曹操回军鄄城。<BR> <BR> 十月,曹操军至东阿(今平阴县东阿镇),当年蝗灾频乱,军粮奇缺。</P><P> [公元195年] (兴平二年)</P><P> 春,曹军袭取定陶。</P><P> 夏,曹操用伏兵之计大破吕布军,吕布投靠刘备。</P><P> 八月,曹操军围雍丘(今河南杞县)。</P><P> 十月,汉献帝拜曹操为兖州牧。</P><P> 十二月,攻破雍丘,张超自杀,曹操夷张邈三族。后张邈亦被杀,兖州平定,曹军东略陈地(淮阳等处)。</P><P> [公元196年] (建安元年)</P><P> 春正月,曹操军攻取武平。</P><P> 曹操遣曹洪西迎汉献帝,因兵乱未成。</P><P> 二月,曹操进军讨破汝南、颍川黄巾军何仪、刘辟、黄郡、保曼等,汉献帝拜曹操为建德将军。</P><P> 六月,汉献帝假曹操节钺,录尚书事。</P><P> 九月,汉献帝加封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P><P> 曹操迫使汉献帝迁都许(今河南许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总揽朝廷军政大权。</P><P> 十月,曹操征讨杨奉。</P><P> 曹操让大将军与袁绍,自任司空,行车骑将军。</P><P> 曹操开始屯田。</P><P> 刘备军被吕布打败,曹操收纳刘备。</P><P> [公元197年] (建安二年)</P><P> 春正月,曹操攻打宛城,张绣投降,后又反悔,与曹军交战,曹军战败,曹操中流矢,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战死。</P><P> 曹操引兵还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后击破张绣军,归还许都。</P><P> 袁术欲称帝,曹操出兵与袁术军交战大胜;后数遭刘表、张绣军侵袭。</P><P> 十一月,曹操亲自南征到宛城,胜刘表军,攻取湖阳、舞阴。 (湖阳、宛亦为今河南湖阳、宛)</P><P> [公元198年] (建安三年)</P><P> 春正月,曹操回军许,初置军师祭酒。(中、前、左、右军师等)</P><P> 三月,曹操军围张绣于穰(今河南邓县)。</P><P> 五月,刘表遣兵救张绣,曹军前后受敌,于是深夜凿险为地道,过辎重,设奇兵,大破张刘联军。</P><P> 吕布部将高顺打败刘备,九月,曹操亲征吕布。</P><P> 十月,曹军屠戮彭城(今徐州),围攻下邳(今徐州东)。</P><P> 曹操用荀攸、郭嘉计策,决泗、沂之水灌城,一月有余,下邳城破,曹操处死吕布、陈宫等人,收降臧霸等将。</P><P> [公元199年] (建安四年)</P><P> 四月,曹操进军临河(今内蒙古临河县),大破眭固等人。</P><P> 八月,曹操进军黎阳(今今河南浚县)。</P><P> 九月,曹操返回许都,分兵守官渡。</P><P> 十一月,张绣投降,被封为列侯。</P><P> 十二月,曹操兵发官渡。</P><P> 庐江太守刘勋率众降,封为列侯。</P><P> 刘备与董承等人密谋,背反曹操,曹军刘岱、王忠部攻打刘备失利。</P><P> [公元200年] (建安五年)</P><P> 春正月,董承等人暗中谋害曹操,失败后被处死。</P><P> 曹军东征刘备,获胜,刘备投奔袁绍,曹操收降关羽、俘获刘备家小,返回官渡。</P><P> 二月,袁绍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等人攻打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袁绍引兵亲至黎阳。 </P><P> 四月,曹军北救刘延,从荀攸计策,于白马大胜袁绍军,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P><P> 袁绍军渡河追击曹军,曹操在延津南用辎重诱敌的计策大破袁绍军,斩杀文丑,还军官渡,袁绍军进保阳武,关羽回归刘备阵营。</P><P> 八月,袁绍曹操联营数十里对峙,袁绍军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曹操也做土山地道相应。</P><P> 孙策乘官渡战局动荡,意欲偷袭许都,未出兵即为刺客所杀。</P><P> 曹操用荀攸计,派徐晃、史涣焚毁袁绍运粮车队。</P><P> 十月,袁绍遣车运粮,派淳于琼等五将领兵万余人护送,宿袁绍营北四十里。</P><P> 袁绍谋臣许攸投奔曹操,献计烧粮。曹操自领步骑五千人夜袭淳于琼部,士卒皆殊死战,大破袁绍军,斩杀淳于琼等将。<BR> 袁绍派遣张郃、高览攻打曹操大营,张、高二将闻听淳于琼部被击破,投降了曹操,袁绍军大败,袁绍与长子袁谭等人仓皇北逃。</P><P> [公元201年] (建安六年)</P><P> 五月,袁绍病死。</P><P> 九月,曹操征讨袁绍二子残部,袁谭、袁尚屡败退,固守不出。</P><P> [公元203年] (建安八年)</P><P> 三月,曹军大破袁谭、袁尚军。</P><P> 四月,曹操进军邺(今安阳)。</P><P> 五月,曹军回师许都,留贾信屯黎阳。</P><P> 八月,曹操征讨刘表。袁绍二子相斗,袁谭失利,投靠曹操。</P><P> 十月,曹军复北进,袁尚军挫败。</P><P> [公元204年] (建安九年)</P><P> 二月,曹军攻打邺城。</P><P> 五月,曹操决漳水灌城,城内大半人饿死。</P><P> 七月,曹军大破袁尚援军。</P><P> 八月,邺城告破,曹操斩杀审配,哭祭袁绍,善待袁绍家眷。</P><P> 九月,曹操免去河北赋税一年,汉献帝封曹操为冀州牧。</P><P> 十二月,曹操进军南皮,整顿地方局势。</P><P> [公元205年] (建安十年)</P><P> 正月,曹操军大破袁谭,袁谭战死,曹操平定冀州。<BR> <BR> 四月,黑山贼张燕率兵卒十余万投降曹操,被封为列侯。</P><P> 八月,曹操征讨乌丸。</P><P> [公元206年] (建安十一年)</P><P> 正月,曹操军围壶关征讨袁绍外甥高干,高干败走,后被杀。</P><P> 八月,曹操军东征海贼管承部,获胜。</P><P> [公元207年] (建安十二年)</P><P> 曹操从郭嘉计,北征三郡乌丸。</P><P> 曹军受阻渤海滨,于是率军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至冷口一带),进军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P><P> 八月,登白狼山,乌桓之战曹操军大胜,斩杀乌桓王蹋顿,胡、汉降军二十多万。</P><P> 九月,公孙康杀死袁尚、袁熙,曹操统一北方。</P><P> [公元208年] (建安十三年)</P><P> 正月,曹操回到邺城,造玄武池操练水军。</P><P> 六月,曹操被封为丞相。</P><P> 七月,曹操南征刘表。</P><P> 八月,刘表病亡,幼子刘琮代位,屯居襄阳,刘备屯居樊城。</P><P> 九月,曹操军到新野,刘琮投降,刘备逃至夏口,曹操进军江陵。</P><P> 十二月,赤壁大战,曹操军不习水战,且瘟疫盛行,被孙权刘备联军大败于赤壁,被迫退军。</P><P> [公元209年] (建安十四年) </P><P> 曹操大治水军,巩固自身势力、稳定北方政局,并设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P><P> [公元210年] (建安十五年)</P><P> 冬,曹操作铜雀台。</P><P> [公元211年] (建安十六年)</P><P> 正月,太原商曜等叛乱,曹操派遣夏侯渊、徐晃围破之。</P><P> 三月,曹操派钟繇讨伐张鲁。</P><P> 马超、韩遂举大军叛乱。曹操派曹仁讨伐,马超等人屯居潼关,曹操下令严守不出。</P><P> 七月,曹操西征迎战马超军,派徐晃、朱灵等夜渡蒲孤津,据河西为营。</P><P> 曹操自潼关北渡,马超截击曹军,曹操被校尉丁斐用饵敌之计救回。</P><P> 曹操军拒渭口,多设疑兵,暗中用舟载兵入渭,造浮桥,深夜分兵结营于渭南,马超夜里劫营,被曹操伏兵击破。</P><P> 马超等屯居渭南,向曹操求和,曹操不许。</P><P> 九月,曹操进军渡渭水,离间了马超和韩遂,大胜关西军,马超败走凉州。</P><P> 十月,曹操北征杨秋,围攻安定,杨秋投降。</P><P> [公元212年] (建安十七年)</P><P> 正月,曹操回到邺城。汉献帝命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效仿汉初萧何故事。</P><P> 十月,曹操再次征讨孙权。</P><P> [公元213年] (建安十八年)</P><P> 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口,攻破孙权江西大营,俘虏孙权军都督公孙阳。</P><P> 合并中国的十四州,改为九州。</P><P> 五月,曹操被封为魏公。</P><P> 七月,曹操开始建魏社稷宗庙。</P><P> 九月,曹操作金虎台,凿渠引漳水入白沟疏通河道。</P><P> 十月,曹操分魏郡为东西部,设置都尉。</P><P> 十一月,曹操初置尚书、侍中、六卿。</P><P> [公元214年] (建安十九年)</P><P> 正月,夏侯渊与马超、韩遂大战,曹军获胜。</P><P> 三月,汉献帝使魏公位在诸侯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P><P> 七月,曹操再次征讨孙权。</P><P> 夏侯渊平定凉州。</P><P> 十一月,汉皇后伏氏被曹操废黜处死。</P><P> [公元215年] (建安二十年)</P><P> 正月,曹操之女被汉献帝封为皇后。</P><P> 三月,曹操西征张鲁。</P><P> 五月,曹军剿灭氐王窦茂军。</P><P> 七月,曹军兵至阳平,夜袭阳平关,大胜张卫军,张鲁溃逃巴中,曹操军入南郑,收复巴、汉。</P><P> 八月,孙权围合肥,张辽、李典击破孙权大军。</P><P> 十一月,张鲁投降,被封为列侯。</P><P> [公元216年] (建安二十一年)</P><P> 三月,曹操亲耕藉田。</P><P> 五月,汉献帝进曹操爵为魏王。</P><P> 十月,曹操再度征讨孙权。</P><P> [公元217年] (建安二十二年)</P><P> 二月,曹操进军屯江西郝溪。孙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曹军逼攻,孙权退走。</P><P> 三月,曹操引军北归。</P><P> 四月,汉献帝命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帝王出行的车驾、道路)。</P><P> 五月,曹操兴建泮宫。</P><P> 十月,十月,汉献帝命令魏王官帽上佩缀十二旒,坐金根车,套驾六匹马、配置五时副车,立曹丕为魏太子。</P><P> [公元218年] (建安二十三年)</P><P> 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谋反,兵败被杀。</P><P> 三月,张飞、马超不敌曹洪军,撤往汉中,蜀汉大将吴兰被杀。</P><P> 四月,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叛乱,很快被曹军剿平。</P><P> 七月,曹操治兵,西征刘备。</P><P> 九月,曹操兵至长安。</P><P> 十月,宛城守将侯音等人叛乱。</P><P> [公元219年] (建安二十四年)</P><P> 正月,曹仁部屠戮宛城,斩杀侯音。</P><P> 夏侯渊与刘备于阳平大战,被刘备军所杀。</P><P> 三月,曹操军自长安出斜谷,紧逼汉中,刘备拒守不出。</P><P> 五月,曹操引军撤回长安。</P><P> 七月,曹操以夫人卞氏为王后。</P><P> 八月,汉水暴涨,于禁被关羽打败,关羽围攻曹仁,曹操派遣徐晃去解围。</P><P> 十月,曹操自洛阳南征关羽,大军未到,徐晃已经大破关羽军,曹仁部得以解围。</P><P> [公元220年] (建安二十五年)</P><P> 正月,曹操回到洛阳,孙权袭杀关羽,献关羽首级给曹操。</P><P> 正月二十三日,曹操在洛阳去世,寿六十六岁,谥武王。</P><P> 二月二十一日,曹操被葬在高陵。

曹丕 - 历史年表

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零年)

曹丕被司徒赵温举荐,曹操认为赵温举荐他的儿子,并不是因为他真实的才能,因此使侍中守光禄勋郗虑持节奉策免去赵温官职。

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

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二一七年)

立为魏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二零年)

曹操去世,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改元建康元年。二月,以贾诩为太尉。庚午,汉献帝禅位,改元黄初,大赦。孙权遣使奉献。蜀将孟达率众降。武都氐王杨仆率种人内附,居汉阳郡。

黄初元年(公元二二零年)

十一月癸酉,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

黄初二年(公元二二一年)

春三月,加封辽东太守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夏四月,以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将军。五月,郑甘复叛,遣曹仁讨斩之。丁卯,夫人甄氏卒。秋八月,孙权遣使奉章,并遣于禁等还。丁巳,使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

黄初三年(公元二二二年)

三月乙丑,立齐公睿为平原王,帝弟鄢陵公彰等十一人皆为王。夏四月戊申,立鄄城侯植为鄄城王。闰月,孙权破刘备于夷陵。当初曹丕听说刘备率军东下,与孙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后七日,破备书到。八月,蜀大将黄权率众降。冬十月,孙权复叛。曹丕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孙权临江拒守。

黄初四年(公元二二三年)

丁未,大司马曹仁薨。六月甲戌,任城王彰薨于京都。甲申,太尉贾诩薨。

黄初五年(公元二二四年)

夏四月,立太学,制五经课试之法,置春秋谷梁博士。

黄初六年(公元二二五年)

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魏书载帝于马上为诗曰:“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从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充国务耕植,先零自破亡。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

黄初七年(公元二二六年)

丁巳,曹丕去世,时年四十。

曹熊,曹操之子,与曹丕、曹彰、曹植同为卞氏所生,早年去世,先后被追封为萧怀公、萧怀王。曹熊儿子曹炳继嗣,几年后去世,没有留下后代,国家因此取消了此爵位。

曹彰,字子文,沛国谯县人,为曹操与卞氏所生次子,其须鬓呈**。自小善于射箭御马,臂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搏斗,从不畏避险阻。年轻时便曾经多次从军征伐,志气慷慨激昂。曹操见此,常教训他说:「你这孩子就是不想读书,不慕圣道,而只喜欢骑马击剑;这能成为匹夫而已,又何足为贵呢!」于是便督促曹彰去学习《诗经》、《书经》,曹彰十分不服,便向左右诉说:「大丈夫应该好像卫青、霍去病(皆为西汉名将),带领十万军队驰骋沙漠,驱除戎狄,立大功、建封号,又岂可以只在这里作博士呢?」曹操曾问众儿子喜欢做甚么,命他们各言其志。曹彰便说:「我喜欢做将军。」曹操问:「做将军要怎样?」曹彰答道:「要披坚执锐,遇到危难时挺身而起,不犹豫回顾,身先士卒;而且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曹操听罢大笑。

<公元216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

曹彰被封为鄢陵侯。

<公元218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

夏四月,代北乌桓无(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引军往讨。临出发之际,曹操训诫曹彰道:「我与你,居家时虽为父子,受命时却为君臣,如今凡事须按照王法来行事,你千万要警戒!」叮嘱过后,曹彰起军北征,军队开入涿郡边界,突然遇上约数千骑乌桓叛军。当时曹彰军兵马未集,只有步卒千人左右,马匹也只有数百匹。于是曹彰用田豫之计,坚守要隙,力抗敌军,胡骑攻不下曹彰,便向后退散。曹彰见状,出营追之,亲身搏战,举箭射向胡骑,应弦而倒者相继不绝。战过半日,曹彰铠中数箭,但气概更加猛厉,更乘胜往北追逐,穷追猛打,直至桑干,离开代郡二百余里之遥。其时军中长史、诸将皆认为军队刚涉远地,兵马疲顿,而且此行又已受节度(军事上的调度限制),命我等不得过代郡而更往北征,所以现在实不可深进,免得做出既违令又轻敌的行为。曹彰便道:「带领军队出征,只要是有利我军的事便要做,说甚么节度呢?胡军出走未远,我们追而讨之,必能大破他们。如果因为遵从军令而放纵敌人,也不是良将所为。」于是出阵上马,号令军中:「有谁留后不出,斩。」举军追击,一日一夜便与乌桓叛军相遇,曹彰奋进击讨,果然大破敌军,斩首及生擒者累以千数。曹彰乃以比平常情况双倍的赏赐犒赏将士,将士无不喜悦。当时鲜卑轲比能带领数万骑从旁观望两军强弱,看见曹彰力战,而所攻者皆破,于是向魏军请服。北方势力悉数平定。其时曹操身在长安,召曹彰前去相见。曹彰从代北回来,经过邺城,太子曹丕向曹彰说:「卿刚刚得大功,如今往西诣见君上,最好不要矜功自伐,而该以常常自觉做得不足够的态度去应对。」结果曹彰了到长安,如太子所言,归功于属下诸将。曹操大喜,用手捋着曹彰的须说:「黄须儿竟大奇也!」

秋九月,曹操其时在汉中与蜀军鏖战,而刘备栖军于山头之上,命刘封下山挑战。曹操便骂:「你这个卖草鞋的小子,竟然派你的义子领兵来抵抗我,啊!看我叫我(亲生)的黄须儿来,让他击败你的义子。」于是下令召曹彰助战。曹彰于是日夜倍道兼进,然而西到长安之时曹操已经从汉中回来。曹操东还后,以曹彰行越骑将军,留守长安。

<公元220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 魏文帝黄初元年:

曹操到洛阳后,得了重病,使驿马往召曹彰,但曹彰未至,而曹操已经逝世了。曹丕即王位,曹彰与其它诸侯均向国归顺。文帝诏曰:「先王(指曹操)所行之道,是任用有功勋之员,亲近所亲的人,并为我带来母弟,开国承家,所以能够建树藩国以屏护大宗族人,守御外侮,折冲厌难。鄢陵侯曹彰之前受命北伐,平定北方之境,其功业可谓茂盛。现增邑五千,并前共计万户。」

<公元221年>魏文帝黄初二年:

曹彰进爵为公。

<公元222年>魏文帝黄初三年:

曹彰被封为任城王。

<公元223年>魏文帝黄初四年:

曹彰进京朝觐,其间得急病,暴毙于府邸中。追谥曰威。

曹昂是曹操长子,刘夫人所生,丁夫人所养,弱冠后被举为孝廉。

197年 曹昂随曹操南征张绣。后曹军遭受张绣的偷袭,撤退中,曹昂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于是曹操脱险,而曹昂则死于乱军之中。曹昂无子,后被追封为丰悼公、丰悼王,谥曰愍王,并将曹操的孙子、樊安公曹均的儿子曹琬过继为其后。魏文帝曹丕常言:“家兄孝廉,自其分也。”意指若曹昂不死,理应会成为嗣子,而轮不到曹丕当皇帝。

曹植十多岁时,就已经能诵读诗、论以及辞赋几十万句,善于写文章。曹操曾亲自阅读他的文章,对他说:“这是你请人代写的吧?”曹植急忙跪下说:“我可以出口成论,下笔成章,您可以当面考我,这样就不用怀疑我找人代写了。”当时铜爵台刚刚建成,曹操带着他的儿子们登到台上,命他们各自作赋一篇。曹植拿起笔来一气呵成,写得很好,曹操于是对他另眼看待。曹植性格随和,坦诚,不摆架子,不崇尚华丽的车马服饰,每次进见被问到一些难题时,都能对答如流,深受曹操的宠爱。

[211年],曹植被封为平原侯。

[214年],曹植被改封为临菑侯。曹操去攻打孙权,让曹植留守邺城,告诫他:“我当年任顿丘县令时,是二十三岁,回忆起当时的所作所为,至今仍不后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岁了,怎能不努力呢?”曹植不仅自己的才能突出,更有丁仪、丁廙、杨修等人的拥护,因此曹操对立嗣的事情犹豫不决,多次想立曹植为太子但终未实行。曹植处事任性,从不掩饰自己,饮酒不知节制;而曹丕处事处处小心,刻意掩饰自己,致使宫中众人都为让他当太子而游说,因此最终曹丕被立为太子。

[217年],曹植增邑5000户,加上先前的共10000户。曹植曾违反制度,乘车由宫中司马门而出,曹操

文章标签: # lt # gt #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