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排行 生肖排行

贞观6年是公元多少年_贞观629年是什么生肖年

tamoadmin 2024-06-29 人已围观

简介1.玄奘629年是多大年纪?2.悟空大闹天宫,当时人间是什么朝代,谁做皇帝?3.公元629年是唐太宗还是唐高宗4.李渊太原起兵的两位重要谋士,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时的两位重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玄奘,玄奘这位唐代高僧出生于河南洛阳。他13岁时跟随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他远游印度。《西游记》中的唐僧,俗名陈祎,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座下二

1.玄奘629年是多大年纪?

2.悟空大闹天宫,当时人间是什么朝代,谁做皇帝?

3.公元629年是唐太宗还是唐高宗

4.李渊太原起兵的两位重要谋士,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时的两位重

贞观6年是公元多少年_贞观629年是什么生肖年

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玄奘,玄奘这位唐代高僧出生于河南洛阳。他13岁时跟随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他远游印度。

《西游记》中的唐僧,俗名陈祎,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

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唐太宗请他开“水陆大会”,又被观音菩萨选定为取经人,与唐太宗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

玄奘在贞观元年的时候一个人向西边徒步走了五万多里的路,最终到达了印度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回了真经。

玄奘取经的过程用了十七年之久,学遍了当时的大乘佛经和小乘佛经。总共给唐朝带回了150枚舍利子7尊佛像和657部佛经。

人物评价

唐僧是一个心慈面善吃斋念佛的僧人。虽然他并没有本领,但是极力想吃唐僧肉的妖魔鬼怪最终却自食其果,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因此,与其说唐僧是个师傅,倒不如说他是个地道的领导者。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为了求取真经而不惜远行,并在所到之处宣扬佛法和亲民敬君的思想。

至于唐僧虽然经历诸多磨难但总能化险为夷的原因,一则唐僧是金禅子转世,有佛祖如来和观世音菩萨的庇佑;二则唐僧能够领导好他的三个高徒,能让他们臣服于自己,告状搬来观世音菩萨或是念那紧箍咒,让徒弟们望而生畏。只要有人胆敢为非作歹或作奸犯科,必然要受严惩。

玄奘629年是多大年纪?

裴寂(573年-629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

裴寂出身河东裴氏西眷房,隋末曾任晋阳宫副监,与唐高祖交好,后参与策划太原起兵,将晋阳宫物资充作军用。唐朝建立后,裴寂担任尚书右仆射,封魏国公,曾征讨宋金刚,虽大败而回,但仍深受宠信。此后升任左仆射、司空等要职。

贞观三年(629年),裴寂受僧人法雅牵连,被免官削邑,放归原籍,后流放静州,但却率家僮讨平山羌叛乱。不久,裴寂病逝,追赠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基本介绍 本名 :裴寂 字号 :字玄真 所处时代 :隋唐时期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 出生时间 :573年 去世时间 :629年 主要成就 :唐朝第一位宰相 官职 :司空、左仆射 爵位 :魏国公 追赠 :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开唐拜相,兵败河东,备受恩宠,晚年获罪,轶事典故,华岳梦神,无愧前贤,谗杀功臣,人物评价,后世地位,个人作品,家庭成员,史籍记载,文艺形象,小说形象,影视形象,墓葬纪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裴寂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成人。他眉目清秀,姿容俊伟,十四岁时便被补任为州主簿。隋朝建立后,历任左亲卫、齐州司户参军、侍御史、驾部承务郎、晋阳宫副监。 开唐拜相 大业十二年(616年),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裴寂因与李渊有旧交,深受礼遇,经常在一起昼夜饮宴。当时,李渊次子李世民打算举兵反隋,但却又不敢对父亲直言。他私下拿出数百万钱财,交给龙山县令高斌廉,让他在时故意输给裴寂。裴寂非常高兴,与李世民的关系逐渐亲近。李世民遂以实情相告,裴寂当即应诺。 后来,裴寂私下挑选晋阳宫宫人服侍李渊。他又陪同李渊饮宴,并在酒酣之际对李渊道:“二郎(即李世民)暗中招兵买马,欲行大事。我私自让宫女侍奉您,如果事情泄露,一定会被皇帝诛杀。如今天下大乱,盗贼遍布天下。若守小节,难免一死,若举义兵,必能成事。您意下如何?”李渊则道:“我儿既已定计,就这么办吧。” 豫剧《裴寂还乡》中的裴寂 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裴寂进献宫女五百人,并将晋阳宫中的九万斛粮草、五万段杂彩、四十万领甲胄充作军用。不久,李渊开大将军府,任命裴寂为长史,赐爵闻喜县公。当时,隋朝大将屈突通坚守河东。李渊久攻不下,欲先取长安,又担心腹背受敌,为此犹豫不决。裴寂建议先攻屈突通,再夺长安,避免腹背受敌。李世民则坚决反对,认为用兵崇尚权变,权变在于神速,应该速取长安。李渊认为双方都有道理,于是留兵围攻河东,同时命李世民率军入关。同年十一月,李渊攻取长安,立代王杨侑为帝,自任大丞相,任命裴寂为大丞相府长史,进封魏国公,食邑三百户,并赐其田地千顷、甲第一所、织品四万段。 武德元年(618年),杨侑欲禅位于李渊,李渊推辞不受。裴寂率众劝进,又被李渊拒绝。他进言道:“夏桀、商纣皆有后代,但成汤、周武却没有辅佐他们。我裴寂的爵位、官职,都是唐国所封。陛下若不称帝,臣当辞官。”李渊这才同意。裴寂辞出后,命太常寺准备礼仪,择取吉日。同年五月,李渊受禅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裴寂因功被拜为尚书右仆射,成为宰相,每日还获赐御膳。当时,唐高祖每有临朝,必请裴寂同坐,散朝之后也把他留在宫中,对他言听计从,只称“裴监”,从不直呼其名。裴寂所享有的待遇,满朝文武无人能及。 兵败河东 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部将黄子英、宋金刚入侵太原,行军总管姜宝谊、李仲文相继战死,唐高祖为此忧虑不已。裴寂主动请缨,要求率军征讨,被任命为晋州道行军总管,还得到便宜行事的特权。他于九月兵至介休,因宋金刚据城抵御,遂驻军度索原(今山西介休东南介山下)。当时唐军营地缺水,山涧水路又被敌军掘断。裴寂只好移营,以寻求水源,宋金刚却趁机出兵。唐军大败,死伤惨重。裴寂疾驰一昼夜,方才逃回晋州(今山西临汾),而晋州以东的城镇则全部丢失。宋金刚又进逼绛州(今山西新绛),裴寂只得上表请罪。唐高祖下诏慰谕,又让他镇抚河东。 同年十月,宋金刚攻陷浍州(今山西翼城),军威大振。裴寂生性怯懦,没有将帅之才,缺乏捍御之策,只是命虞泰二州百姓进入城堡,又将他们的积蓄焚毁,结果却使百姓不安,人心思乱。夏县百姓吕崇茂趁机叛乱,杀死县令,回响刘武周,还将前来征讨的裴寂击败。不久,唐高祖将裴寂召回朝中,指责道:“起兵初期,你有辅佐之功,官爵已到极点。此番抵御刘武周,兵力足以破敌,却败亡至此,难道你就不感到有愧吗?”将他下狱,但不久便将他释放,对他更加优宠。此后,唐高祖每逢出巡,都要命裴寂留守长安。 备受恩宠 武德四年(621年),麟州刺史韦云起告发裴寂谋反。唐高祖命有司调查,但却查无实据。他抚慰裴寂道:“朕能取得天下,本就是您所促成的,您又岂会怀有贰心。朕之所以将您交付吏议,是想让天下之人相信您不会谋反。”他还命三位贵妃携带美食宝器到裴寂家中饮宴,至次日方回,以示恩宠。后来,唐高祖改铸钱币,又赐裴寂自行铸钱的特权,并特聘娶其女儿为赵王李元景之妃。 武德六年(623年),唐高祖擢升裴寂为尚书左仆射,并在含章殿赐宴。裴寂趁机请求道:“当初起兵太原,臣曾与陛下约好,天下平定之后准臣辞职归田。如今四海太平,请陛下准臣退休。”唐高祖极力挽留,泪下沾襟,表示要与裴寂相偕终老。武德九年(626年),唐高祖册拜裴寂为司空,赐实封五百户,命尚书员外郎每日到他府中值守。同年八月,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 贞观元年(627年),裴寂的食邑被加至一千五百户。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到南郊祭祀,命裴寂与长孙无忌同乘御辇。裴寂推辞,唐太宗道:“您有佐命之勋,无忌也效力于我,能够和我同乘一车的,除了你们二人还有谁呢?”于是同车而回。 晚年获罪 贞观三年(629年),僧人法雅因妖言获罪,裴寂也受到牵连。唐太宗免去裴寂的官职,削去他一半的食邑,让他返回故里。裴寂请求留居长安,唐太宗斥责道:“你的功劳、才学,都不足以拥有如今的地位,只是由于太上皇对你的恩宠,才位居第一。武德年间,政法方面纰漏谬误极多,地方官吏施政紊乱,你对此也应担负责任!我念及旧情,不对你施以极刑,让你回归故里,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裴寂只得返回蒲州。 电视剧《开创盛世》中的裴寂 当时,狂人信行客居汾阴(今山西万荣),常对裴寂的家僮道:“裴公有天分。”信行死后,家奴恭命将此事告诉裴寂。裴寂大惊,不敢奏明皇帝,暗中命恭命将知情的家僮杀死。恭命却背着裴寂,将家僮放走。后来,恭命因贪赃被裴寂追捕,遂向朝廷告发裴寂。唐太宗大怒,对侍臣道:“裴寂犯了四条死罪。第一,官居三公却结交妖人;第二,事发之后,愤称国家之兴是其所谋;第三,妖人称其有天分,却匿而不奏;第四,灭口。”最终将他流放静州(今四川旺苍)。 后来,静州山羌作乱,有传言认为乱军已劫持裴寂为主。唐太宗对此丝毫不信,道:“国家对裴寂有性命之恩,裴寂定不会如此。”不久果有裴寂率家僮破贼的奏报传来。他思及裴寂佐命之功,便召其回朝。但这时裴寂却已病逝,终年六十岁,后被追赠为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轶事典故 华岳梦神 裴寂年轻时家中贫困,常步行前往京师长安。他途经华岳庙,便到庙中祷告道:“我穷困至此,诚心拜谒,希望神明有灵,指出我的命运。如果富贵有望,就给我降下好梦。”当夜,裴寂梦到一个白头翁对他道:“你年过四十才能得志,最终会位极人臣。” 无愧前贤 唐高祖曾对裴寂道:“前代帝王多起于寒微,苦斗于战阵方能取得成功。我李氏本是陇西旧族,世代联姻帝室,一朝举义,四海回响,短短时间便夺取天下。您也是世胄名家出身,历居清贵显职,不是萧何、曹参等刀笔吏可与比拟。你我二人,千载之后,可无愧前贤。” 谗杀功臣 裴寂与刘文静都是唐高祖的太原元谋功臣。刘文静的才能在裴寂之上,又屡建军功,但地位却远不如裴寂,因而心中不平,常在议论朝政时与裴寂对立,彼此矛盾极深。刘文静曾在醉后口出怨言,拔佩刀劈砍厅柱,表示定要斩杀裴寂。这本是醉后的激愤之言,但却被一个失宠的姬妾听见,让兄长向皇帝告变,称他想要谋反。唐高祖将刘文静交付属吏,命裴寂与萧瑀一同审讯。萧瑀与李世民、李纲都表示刘文静并非谋反,裴寂却趁机进谗道:“刘文静的才能、谋略确实在众人之上,但生性猜忌阴险,忿不顾难,其丑言怪节已经显露。如今天下未定,外有劲敌,若赦免刘文静,必贻后患。”唐高祖对刘文静本就有猜忌之心,又听信裴寂谗言,遂将刘文静处斩,抄没其家产。 人物评价 唐朝·李渊:① 尚书令秦王世民、尚书右仆射裴寂等,或合契元谋,或同心运始,并蹈义轻生,捐家殉节,艰辛备履,金石不移。论此忠勤,特宜优异。 (《勋臣诏》) ② 尚书左仆射魏国公寂,地胄清华,风神闲悟,立志温裕,局量宏雅。爰自义旗,早参缔构,冥契所感,实资同德。譬兹梁栋,有若盐梅,翊替绸缪,庶政惟允。历居端揆,彝章缉穆,元功懋德,膺兹重望。 (《授裴寂司空诏》) 电视剧《贞观之治》中的裴寂 五代·刘昫:裴寂历任仕隋,官至为宫监,总子女玉帛之务,据仓廪兵甲之饶,喜博戏之利苟多,启举义之谋为首。谒岳神以徼福,始彰不逞之心;留贵妃以经宿,终昧为臣之道。居第一之位,乏在三之规。恃高祖之旧恩,致文静之极法。终归四罪,尚保再生,幸也。 北宋·宋祁:应龙之翔,云雾滃然而从,震风薄怒,万空不约而号,物有自然相动耳。观二子非有踔越之姿,当高祖受命,赫然利见于世,故能或翼或从,尸天之功云。文静数履军陷阵,以才自进,而寂专用串昵显。外者易乘,迩者难疏,故文静先被躁望诛,寂后坐訞言斥,诚异夫萧何、曹参云! 后世地位 总章元年(668年),裴寂等三十六位太原元从、西府旧臣被唐高宗评为第一等功臣。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评定前代功臣,裴寂等十一人被定为第一等。 建中元年(780年),裴寂、刘文静等三十四人被唐德宗定为功臣上等。 大中二年(848年),唐宣宗将三十七位功臣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内,其中就有“司空魏国公裴寂”。 个人作品 裴寂曾参与修撰《武德律》、《武德式》、《武德令》。 清朝官修《全唐文》时,将裴寂的《劝进疏》收录于其中。 家庭成员 祖父:裴融,曾任司本大夫。 父亲:裴瑜,曾任绛州刺史。 儿子:裴律师,官至汴州刺史,娶唐高祖第十六女临海公主,拜驸马都尉。 女儿:裴氏,嫁唐高祖第六子李元景,初封赵王妃,后改封为荆王妃。 孙子:裴承先,官至殿中监,最终被酷吏所杀。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七》 《新唐书·卷八十八·列传第十三》 文艺形象 小说形象 古典小说《隋唐演义》中,裴寂原是太监,曾任司礼监,后为晋阳宫监。他唆使尹德妃、张婕妤私通李渊,迫使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唐朝。除了太监的身份外,其事迹与正史基本相符。 影视形象 1992年电视歌仔戏《大唐风云录》,吕福禄饰演裴寂。 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中的裴寂 1993年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吴风饰演裴寂。 2004年电视剧《千古风流一坛醋》,李健昌饰演裴寂。 2005年电视剧《开创盛世》,谢钢饰演裴寂。 2006年电视剧《贞观之治》,戈治均饰演裴寂。 2012年电视剧《隋唐英雄》,赵建中饰演裴寂。 墓葬纪念 根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裴寂墓在临晋县(今山西临猗)东北十七里。

悟空大闹天宫,当时人间是什么朝代,谁做皇帝?

玄奘629年是27岁!

玄奘(602年~6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俗家姓名“陈祎(yī)”,“玄奘”是其法名,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公元629年是唐太宗还是唐高宗

《西游记》里最出名人物的可以说是孙悟空了,西游记开篇就是孙悟空,?讲述了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到拜师求学,大闹地府,大闹蟠桃盛会,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之后被唐僧救出,和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这样说来,孙悟空从《西游记》的开篇一直到结尾,每一次都出现过。

被压五指山五百年

大家都知道,唐僧是在贞观年间前往西天取经,当时的皇帝是唐太宗,那么西天取经的时候就是贞观元年,也就是公元627年,也就是孙悟空被唐僧从五指山救出的那一年,那么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那么往前再推五百年,那么就是公元127年,?在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之前还被太上老君关在炼丹炉里整整七七四十九天,天上一天人间一年,那么就是四十九年,那么就是公元79年。

孙悟空的性格

那么公元79年在人间正是东汉时期。也就是汉章帝建初四年。孙悟空大闹天宫,可以说是《西游记》里面的精彩桥段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剧情,也是出现在开头的部分,?虽然说孙悟空桀骜不驯,似乎在天庭众人的眼中,孙悟空目无法纪,但是不置可否,我们在心里依旧很崇拜孙悟空。

因为孙悟空的敢想敢做,是现在处于这个社会的很多人所做不到的,也是不敢想的,因为大家不可能抛弃所有,去挣自己的一口气,不能像孙悟空一样不管不顾,在这个社会的人,是羡慕孙悟空的勇气,孙悟空做出了很多人想做,却又不敢且不能的事情。

小结

事实上,不论是哪个朝代,像孙悟空这样的人是很少的,因为孙悟空去反抗了当时的那个至高无上的玉帝,又因为当时的那个时代,佛教身为我们中国一直信奉的,可以说在当时是至高无上的,?那么其实当时作者是反映出了一些东西的,它呈现出了封建社会的皇权至上,以及神权之上,没有人违抗,去反对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每个人都在被这两种极权死命的压制着,致使许多人生活在底层,因为封建世界的认知而无法反抗。

李渊太原起兵的两位重要谋士,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时的两位重

公元629年是唐太宗。

贞观(627年正月—9年十二月)是唐朝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共23年。唐太宗励精图治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着名的明君。他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在位期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

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贞观之治的影响:

1、奠定国基

贞观年间,太宗的各项善政,使官吏廉能,社会安定,人民丰衣足食,解决温饱,经济发展迅速,造成中兴局面,奠定了唐代274年的基业。

2、确立制度

贞观年间,经太宗的苦心经营,延续了隋代的多种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常平仓制等,堪称完备,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3、政风沿袭

太宗施政有方,选贤问廉能,克己纳谏,成为一种良好的政治风气。历代有为的治国者,皆追慕贞观政风而力图仿效。

4、用人唯才

太宗用人唯才,不问出身,且重修《氏族志》,以功臣代世胄,科举代门第,逐渐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门第的风气,世家豪族轮流掌政的恶习,广开平民高仕的机会,清除旧社会的观念,缓和了社会矛盾。

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古代集权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贞观之治

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时的两位重要谋士是谁

裴寂、刘文静

裴寂(573年-629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 裴寂出身河东裴氏西眷房[1] ,隋末曾任晋阳宫副监,与唐高祖交好,后参与策划太原起兵,将晋阳宫物资充作军用。唐朝建立后,裴寂担任尚书右仆射,封魏国公,曾征讨宋金刚,虽大败而回,但仍深受宠信。此后升任左仆射、司空等要职。 贞观三年(629年),裴寂受僧人法雅牵连,被免官削邑,放归原籍,后流放静州,但却率家僮讨平山羌叛乱。不久,裴寂病逝,追赠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刘文静(568年-619年),字肇仁,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唐朝宰相、开国功臣。 刘文静原为晋阳令,后联络裴寂与李世民,协助李渊起兵反隋,并奉命出使突厥。后随军南下,击败桑显和、俘获屈突通。唐朝建立后,刘文静出任纳言,成为宰相。后随李世民平定西秦薛仁杲,历任户部尚书、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鲁国公。 武德二年(619年),刘文静与裴寂产生隔阂,并于酒后狂言,结果被小妾告发谋反。唐高祖听信裴寂谗言,将刘文静处斩,抄没其家。 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时的两位重要谋士是谁

李渊太原起兵,两位重要的谋士是裴寂、刘文静。

李渊太原起兵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隋炀帝不是各种瞎折腾的话,李渊或许就以唐国公终老一生了。然而,隋炀帝就是喜欢折腾,当时征高丽的事情已经惹得人人怨恨,隋炀帝仍然是乐此不疲。转眼之间,全国各地揭竿起事者多达几十人,而李渊只是其中一个。李渊能够建立300年的大唐江山,和两位女子息息相关,是这两位女子坚定了李渊起兵的决心。如果要论起功劳的话,给这两位女子颁发特殊贡献奖一点也不为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时,李渊还是太原留守兼领晋阳宫监。隋炀帝是一个狂热的旅游爱好者,又不爱住旅馆,听说住旅馆容易被坑。隋炀帝四处游幸,也建了好多行宫,而晋阳宫就是其中的一座行宫,有钱人的玩法就是不一样。行宫里该有的都有,宫女自然不会缺,这些都是隋炀帝的私人物品,谁挪用或使用了,那可是要斩头的,李渊只是负责保管的。本来也没什么大事,可是社会上突然流传起一句谶语“桃李子,有天下”,又有说“杨氏将灭,李氏将兴”。隋炀帝听说后,怀疑?国公李浑,就把李浑全家给杀了。但是杀了李浑后,整个局势好像没有改善的样子。隋炀帝又把怀疑对象转移到了他表哥李渊身上,隋炀帝就此要召见李渊。李渊越想越怕,于是推说重病,并重金打点了隋炀帝身边的人,才暂时得以不去。

躲得过初一,到了十五怎么办?看着当时的形势,李渊常常愁叹。就在李渊得过且过的时候,底下有三个人开始行动起来了,他们分别是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副监裴寂,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他们觉得身处乱世,想图存唯有起大事一条路。问题是,万一李渊不同意怎么办?虽说赔钱的生意没人做,的买卖有人干,但起大事真的要斩头的,做还是不做,这是一个超大的问题。为了落实此事,他们三人心生一计,由与李渊私交非常好的裴寂出面实施。

第二天,裴寂作为晋阳宫副监在晋阳宫设宴,邀请李渊前往。李渊做为正监,赴宴也是正常之事。两人美酒下肚,微醉之际,突然看见两美人缓缓走来。裴寂指引两美人坐在李渊两边,重行劝酒,喝到酩酊大醉。等李渊醒来之时,发现自己和那两位美人睡在了一起。这两位女子,一位姓尹,一位姓张,都是晋阳宫的女子,换句话说,她们是隋炀帝的女人。李渊意识到自己惹上了灭门的大祸,真的被儿子李世民给坑爹了。李渊对此事寝食难安。

紧接着突厥士兵入侵马邑,李渊派兵去拦阻,但都打了败仗。不久,江都那边传来了隋炀帝的消息,隋炀帝派特使来问罪李渊兵败突厥之事。李渊更加惊恐。裴寂趁机说,睡宫女还有败于突厥这两件事情加起来是要灭族的,唐公真的要接受这样的结果吗?李渊又想起?国公李浑之死,觉得已经退无可退了,于是下定了决定,起兵图大事,就此拉开了辉煌大唐的序幕!而在这中间,那两位女子虽不是主谋,但用她们特殊的身份以及特殊的行为让李渊坚定了信心,颁发特殊贡献奖,应该没有问题吧?

李渊太原起兵读后感

李渊是唐朝第一位皇帝,他的帝位是造反得来的。

隋炀帝晚期,起义军遍地都是。这时,炀帝让李渊镇压农民起义。当时,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才18岁,李世民有胆有识, 经常和晋阳县令刘文静来往。李世民听说刘文静因受到亲人株连而被关大牢里了,就去探望,还问一问怎样推翻隋。没想到,刘文静一下看穿了李世民的心思,说如果起兵一定能成就帝业。李世民回到家,找机会向父亲李渊挑明了造反的好处,终于,李渊同意了。 最后,中国成了李氏的天下。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唐太宗的两位著名贤臣

不止两位

一、长孙无忌。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 二、李孝恭。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 三、杜如晦。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渊攻克长安时投靠李世民,得房玄龄推荐而受李世民重用,为十八学士之首。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 四、魏征。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徐世绩。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终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说贞观之前辅佐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之后以魏征第一。 五、房玄龄。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李渊起兵后派李世民进攻渭北,受温彦博推荐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被比为汉之萧何。贞观年间负责行政,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丽时被委以留守重任。 六、申公高士廉。李世民长孙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实际由高士廉抚养。高对李世民极为器重,以至主动将长孙后许配给李世民。因得罪杨广,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绝在外,直到李靖灭萧铣南巡时才得以回归。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七、尉迟敬德。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李世民坚持起用他。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角色,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础。 八、李靖。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后来戴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佑,被李渊评价为“萧、辅之膏肓”。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负责抵御突厥,成功地消灭突厥政权,战功无人可及。后来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 九、萧禹。隋炀帝萧后之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因反对出征高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举进攻,奋力抵御。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善行政,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从不“改过自新”。后来李世民评价其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十、段志玄。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首义功臣。参加李唐历次重要战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并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其人治军严谨,李世民评价为“周亚夫无以加焉”。 十一、刘弘基。隋炀帝征高丽时,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之战阵斩隋主将宋老生,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力尽被擒,李世民灭薛氏后获救。又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时战败被俘,侥幸自己逃回,随后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歼灭宋金刚。因唐朝与突厥关系恶化,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贞观年间曾随李世民征高丽。 十二、屈突通。原为隋朝大将,历仕杨坚、杨广,战功赫赫。杨广南巡江都,委以镇守都城长安的重任。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后参与唐朝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后被委派镇守洛阳。 十三、殷开山。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在进攻刘黑闼时,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 十四、柴绍。李渊之婿,娶平阳公主。李渊起兵时身在长安,侥幸逃脱追捕前往太原。参与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梁师都。 十五、长孙顺德。李世民长孙后之叔。隋炀帝出兵高丽时,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与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时,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此后功劳不显。玄武门之变充当打手角色。 十六、张亮。原为李密部下,隶属李世绩,随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世绩推荐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派其到洛阳招募私党,被元吉告发而下狱,张拒不招供掩护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贞观年间,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又揭发侯君集谋反、随征高丽而立功。 十七、侯君集。李世民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 十八、张公谨。原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荐进入李世民幕府。因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谋划而得到赏识,又在事变时充当主要打手,功劳很大。李世民登基后,以其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协助李靖灭亡突厥。 十九、程知节。本名程咬金,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 二十、虞世南。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化及江都兵变后被裹胁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尽心辅佐李世民,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 二十一、刘政会。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曾担任刑部尚书。 二十二、唐俭。唐家与李家均为北齐大臣,有世交之谊,唐俭亦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为首义功臣。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负责与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谋害”,竟奇迹般逃生。后来任民部尚书,因怠于政事贬官。 二十三、李绩。本名徐世绩。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遭窦建德进攻后,因父亲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密谋暗杀窦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佑。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进攻高丽。李世民死后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丽,终于将高丽灭亡。 二十四、秦叔宝。本为张须陀部下勇将,张死后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为瓦岗军大将。在李密与宇文化及童山之战中立下大功。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程知节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每战必冲锋在先。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 以上二十四人,比较著名。还有褚遂良。 望采纳!!!! 李渊在太原起兵时看似高明的计谋,如何促成了“玄武门之变”?

李渊借助大原兵变,为自己扩充兵力。但把兵权交给儿子李世民。

李渊太原起兵南下,战事受挫打算撤兵,李世民是怎样劝谏的?

一开始当面顶撞劝谏不力,于是他更换了一种方式,选择了私下里与父亲李渊谈谈。

通过哭帐让李渊接见了自己,并且陈述敌我双方态势说服其出兵。

李渊为何在太原起兵?

李渊本来是隋王朝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公元617年,隋炀帝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开始他也打过几个胜仗,后来看到起义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紧张起来了。李渊有四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李世民那时候刚十八岁,是个很有胆识的青年,平时喜欢结交有才能的人。人们也觉得他慷慨好客,喜欢跟他打交道。他看准隋朝的统治长不了,心里早有了自己的打算。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刘文静,十分看重李世民。李世民也把他看作知心朋友。刘文静跟李密有亲戚关系。李密参加起义军以后,隋炀帝下令捉拿李密亲友。刘文静受到株连,被革了职,关在晋阳的牢监里。李世民听到刘文静坐了牢,十分着急,赶到牢监里去探望。李世民拉着刘文静的手说:“刘大哥,我来探望,不但是为了叙叙友情,主要是想请您帮我出个主意。”刘文静早就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他说:“现在皇上远在江都,李密逼近东都,到处都有人造反。这倒是打天下的好时机哩。我可以帮您收集十万人马,您父亲手下还有几万人。如果用这支力量起兵,打进长安,号令天下,不出半年,可以取得天下。”李世民高兴地说:“您真说到我心里去了。”李世民并不害怕,说:“父亲要告就去告吧,儿才不怕死呢。”李渊当然不会真的去告发,只是叮嘱他以后别说这样的话。第二天,李世民又找李渊说:“父亲受皇上的委派,到这里讨伐反叛的人。可是眼看造反的人越来越多,您能讨伐得了?再说,皇上猜忌心很重,就算您立了功,您的处境更加危险。只有照我昨天说的办,才是唯一的出路。”李渊犹豫了许多时候,才长叹一口气说:“昨天夜里,我想想你说的话,也有道理。我也拿不定主意。从现在起,是家破人亡,还是能化家为国,就凭你啦!”李渊把刘文静从晋阳牢监里放了出来。刘文静帮助李世民,分头招兵买马。李渊又派人把正在河东打仗的另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召了回来。太原的两个副留守看到李渊父子的举动反常,想出来阻挠。李渊借口他们勾结突厥,把他们抓起来杀了。李渊又听从刘文静的计策,派人备了一份厚礼,到突厥可汗那里讲和,约他一起反隋。突厥可汗觉得这样做对他们有好处,就答应帮助李渊。李渊稳住突厥这一头,就正式起兵反隋。李渊自称大将军,派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别做左右领军大都督、刘文静做司马,又把兵士都称为“义士”。他们带领三万人马离开晋阳,向长安进军。一路上继续招募人马,并且学农民起义军的做法,打开官仓发粮给贫民。这样一来,应募的百姓就越来越多了。唐军到了霍邑(今山西霍县),遭到隋朝将军宋老生的拦击。霍邑一带道路狭隘,又正赶上接连几天大雨,唐军的军粮运输中断了。兵士中还纷纷传说突厥兵正准备偷袭晋阳。李渊动摇起来,想撤兵回晋阳去。李建成也支持他弟弟的主张。李渊这才改变了主意,取消了撤兵的打算。八月的一天,久雨刚刚放晴。唐军一早沿着山边小路,急行军来到霍邑城边。李渊先派建成率领几十个骑兵在城下挑战。宋老生一看唐军人少,亲自带了三万人马出城。李世民带兵居高临下从南面山头冲杀下来,把宋老生的人马冲得七零八落。宋老生急忙回头想逃回城去。李渊的兵士已经占了城池,把城门关得紧腾腾的。宋老生走投无路,被唐军杀了。唐军攻下霍邑以后,继续向西进军,在关中的农民军的配合下,渡过黄河。留在长安的李渊的女儿也招募了一万多人马,号称“娘子军”,响应唐军进关。李渊集中了二十多万大军攻打长安。守在长安的隋军,要想抵抗也没用了。李渊攻下长安以后,为了争取民心,宣布约法十二条,把隋王朝的苛刻法令一概废除,并且暂时让隋炀帝的孙子杨侑(音yòu)做个挂名的皇帝。第二年(公元618年)夏天,从江都传来了隋炀帝被杀的消息,李渊才把杨侑废了,自己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唐。这就是唐高祖。

隋朝(35)太原(10)

文章标签: # 李渊 # 裴寂 #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