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排行 生肖排行

民窑青花十二生肖小碗_民窑青花碗价值

tamoadmin 2024-06-24 人已围观

简介1.罗文波的青花陶瓷潮州瓷器中国广东潮州及附近县镇所产的瓷器。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陲潮汕平原的韩江两岸,历史上是瓷器的主要产地和出口地。市郊有飞天燕瓷土矿,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构成了潮州瓷器发展的基本条件。唐代潮州已生产青白釉瓷器。宋代,城东的笔架山水东窑生产规模更大。明、清时期,主要产地在枫溪,相继有彩瓷出口,至康熙年间更具规模。1915年,潮州彩瓷在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奖。1950年以后,生产规

1.罗文波的青花陶瓷

民窑青花十二生肖小碗_民窑青花碗价值

潮州瓷器

中国广东潮州及附近县镇所产的瓷器。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陲潮汕平原的韩江两岸,历史上是瓷器的主要产地和出口地。市郊有飞天燕瓷土矿,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构成了潮州瓷器发展的基本条件。

唐代潮州已生产青白釉瓷器。宋代,城东的笔架山水东窑生产规模更大。明、清时期,主要产地在枫溪,相继有彩瓷出口,至康熙年间更具规模。1915年,潮州彩瓷在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奖。1950年以后,生产规模继续扩大,质量迅速提高。1986年潮州瓷器分别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和保加利亚国际博览会金质奖。潮州已成为包括采矿、陶瓷生产、陶瓷机械制造、陶瓷科研与教学在内的陶瓷综合产区。

潮州瓷器瓷质纯净、细腻,釉色有白、青、影青、黄、酱色等。瓷制品包括日用瓷、艺术陈设瓷、建筑及工业陶瓷,其中以艺术陈设瓷著称。瓷塑、通花、瓷花是潮州市枫溪镇独特的高级艺术品。瓷塑人物、动物、盆景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工艺精细,造型大方,线条优美。这些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工艺瓷也称作美术瓷,潮汕的工艺瓷有两个种类,一种是瓷塑,一种是彩瓷。

瓷塑在潮汕的起源,可以追溯得很久远。1976年,揭阳新亨出土一个骨灰罐。罐有盖,盖顶塑一朵莲花。罐的正面有长方开门框,门楣有桃花浮雕纹饰,门两边塑着武士装束的门神,戴盔披甲,持斧执剑,眼圆嘴方,神态威武。门框两侧罐腹各贴一条盘龙,龙背上方分列十二生肖神像,着袍执笏,躬身而立,龙和神像都是高浮雕。罐足为三层仰莲浮雕。这个骨灰罐,《揭阳文物志》说是南朝时期的产品,时间可能定得过早。佛山、南海、新会等地出土过不少同类器物,造型装饰,都与揭阳的这个骨罐相似,是唐代佛山窑的产品。韶关唐代张九龄墓出土的十二生肖陶俑的造型,与此罐十二生肖神像也相同。这个骨罐,应该是唐代的制作。这个罐的装饰,已经包括了潮汕近现代瓷塑人物、动物和花卉三个类型。不过,骨罐为陶质,也不一定是本地产品;真正可以算得上潮州工艺瓷塑的,年代最早应该是笔架山窑产品。

宋代笔架山窑的瓷塑,有捏塑和雕贴两类。除了为炉、壶、盂、罐一类日用器皿装饰之外,作为观赏瓷器制作的,还有西洋狗、狮子、人像和佛像。现在收藏在潮州市博物馆的一批宋窑西洋狗,头大身短,双耳圆而垂,神态各异。制坯的艺人捏、雕兼用,手法极简练而能传神,造型技巧相当高明。该馆收藏的另一件宋窑瓷塑,是被命名为“麻姑献寿”的妇人像。人像作半跪姿势,双手抱罐,体型健壮,面容饱满。睑和手部用很明净的线型塑出,略带图案化,却准确而生动。衣服的褶纹简单而自然。从这些佳作看,宋代潮州窑瓷塑的工艺水平不低。

但是,宋代潮州窑的瓷塑工艺,与晚清以来潮汕的瓷塑工艺,并没有传承关系。随着元代笔架山窑口的废弃,明代海外贸易和佛教信仰的衰退,瓷塑在潮汕近乎绝迹。到清代同治年间开始复兴。但当时的潮州瓷塑,以佛像和小型的动物玩具为主,而且使用印模生产,带着浓厚的商业色彩,工艺水平不高。一直到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扶植下,以潮州枫溪为代表的潮汕瓷塑才真正复兴,出现一批瓷塑艺术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枫溪瓷塑,以仕女人物和堆塑通雕花篮、贴花通雕花瓶最有特色。

枫溪瓷质地细腻,色泽洁白,宜于塑造仕女人物。艺术家们利用这一特点,精心设计、着意雕琢,所塑造的仕女人物造型娇俏婀娜,线条明快流畅,釉彩莹润洁雅,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枫溪的仕女人物瓷塑,轻盈精巧,体现出一种阴柔的美,一种秀美。它是否也在某一个角度上,体现了现代潮汕文化的性格?

堆塑通雕花篮和贴花通雕花瓶实际上只是一种类型。它吸收了潮汕其他民间工艺美术——例如木雕和石雕的携刻镂空手法,制成通雕花瓶或者花篮,再堆贴用装饰土制作瓷花,烧制而成。枫溪堆塑通雕花篮,以1979年制作的大型作品“春色长在大花篮”为代表作。这件作品高1.2米,直径80厘米,玲珑通透的通雕花篮中,堆塑了600余朵缤纷盛开的瓷花,瓣薄如纸,芯细如丝,色彩淡雅,如春色宜人。1982年,花篮送到德国展览。参观者无不惊叹这件作品的巧夺天工,称誉它是“永不凋谢的鲜花”。现在,“春色长在大花篮”作为地方特色工艺的代表作品,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内。

彩瓷指用彩绘对瓷器进行装饰,有釉上彩、釉下彩、粉彩等形式。潮汕彩瓷用于餐具、茶具这些日用瓷的装饰,但更能体现其特点的,还是花瓶、壁挂、立屏一类高档陈设瓷器的制作。

潮汕彩瓷的产生时间还很难明确断定,只能约略说这是清代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工艺。明代嘉靖年间到清代初期,潮汕的瓷窑生产的基本上是碗、盘等日用青花瓷器。民间艺人摹仿中国水墨画的技法,用毛笔蘸着青花色料,在瓷坯上绘画花卉、山水、人物、鸟兽,题写诗词,配以锦纹、菊瓣、缠枝花一类花纹。青花瓷器的生产,为彩瓷工艺的发展积累了必要的技巧经验。到清代中叶,潮州制瓷艺人开始生产彩瓷。潮州彩瓷引进了江西景德镇的三彩、五彩、粉彩和广州的积金彩等技艺,并从本地其他民间工艺种类吸取营养,逐渐形成自己清新鲜丽的特色。

潮汕彩瓷按彩绘形式的不同,大体可以分成诗画、开光、满彩和金地万花四个大种类。诗画式,是在白地瓷器的一方器面上绘画,而在相对的另一个面题写诗词。诗情画意,相映成趣。开光式即在器型的主要部位空出一飞寸或多个白瓷面,白瓷面采用亚字形、果形、花形、瓶形、鱼形、书形或者扇形的形状,称为开光。开光瓷面,绘以书画,它的外围,则用不同色彩的锦地纹饰或图案花边衬托。满彩多用于大件花瓶的装饰。它的特点,是用均匀、饱满的构图,在瓶坯上绘满纹彩,不论从哪一个角度,都可以观赏。金地万花则在瓷器正中部位绘上主要图样,图样周围加满陪衬纹饰,再填上金地,将整个瓷面完全覆盖。金地万花具有色彩鲜艳、富丽堂皇,构图匀称而主次分明的艺术特色。

到清末,潮州彩瓷业发展较快,府城和枫溪一共有彩瓷作坊二十多间,从业艺人有三百余人。潮州的彩瓷工艺完全成熟,它接近于广彩,又具有自身特色,南洋商人在订购中国瓷器的时候,把它称为“潮彩”,以示与广彩有所区别。这一时期,潮彩的名师和精品也出现了。宣统二年(1909),潮彩艺人廖集秋创作“百鸟朝凤”盘,许云秋、谢梓庭创作的人物盘碗,在南京举行的南洋劝业会上都获得了好评。80年代以来,潮汕彩瓷工艺更上一层楼,作品连连获奖。最骄人者,有广东省潮州市彩瓷总厂研究所集体制作的“堆金牡丹花鸟三百件天球花瓶”。这件作品采用潮彩勾勒、洗染、填色技法和釉上堆金工艺,二次烧制而成。瓶颈和瓶脚用满彩花纹图案装饰,瓶体用工笔描绘出8朵怒放的牡丹花,叶绿花红,花枝上,白头翁栩栩如生。花和叶的边缘用金线条堆起。整个花瓶,清雅与繁富,淡远素朴与金碧辉煌,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赏心悦目,富有浓厚地方特色和较高艺术欣赏价值。在1986年莱比锡世界春季博览会上,这件潮州彩瓷代表作获得了金质奖章.

罗文波的青花陶瓷

没有青灰底上的浓褐色青花。象耳瓶一般是元末明初才有的。

据粗略统计,全世界收藏的元青花典型器,目前大致为300多件。流散在中国本土以外的“总共不过200件左右”(日本三上次男著《陶瓷之路》文物出版社年版)。这些元青花分别藏于“英国、法国、美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阿曼、日本、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国”,其中,以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和伊朗阿德比尔寺院“收藏最多,前者收藏70多件,后者收藏30多件。国内收藏有120件左右,且大部分是1969年以后陆续出土的”(吕成龙《元代青花瓷器识鉴》,2004年第2期《故宫博物院院刊》)。

然而近年来,市场上的元青花却成百上千甚至数以万计地出现。有些藏家,两三年里就可寻觅到“正至型”元青花数十件。台湾一位收藏家手中的元青花,简直富可敌国,在其2004年年底出版的16开豪华本图案中,各式元青花精品总数达270余件,远远多于伊朗和土耳其两国所藏。而市面上类同“大卫德瓶”的标准器,据2004年第5期《收藏家》介绍:“投送与‘至正型’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同类器物的稿件纷至沓来,天津、陕西、大连、苏州都有投稿,据目前所见,已出现五对同类瓷瓶(图4)。这五对瓷瓶看与‘至正型’标准器完全相同,区别只是颈部有铭文或没有铭文(闪淑华《祁门古陶瓷厂与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其实,从看,笔者认为这类貌似大卫德瓶的“至正型器”,在纹饰上的漏洞还是可以找见的。例如,该瓶颈部蕉叶的边线,被画成几乎呈对等的双边线、且双边线内留白;主题龙纹的颈脖竟粗壮如蛇,有别于元龙的细颈、细脖特征。这些,明显属于破绽。至于上文中提到的五对“大卫德瓶”,爱好者手中实有数字远不止这些,因为更多“大卫德瓶”的持有者,对拥有超级藏品则秘而不宣,怀着所谓“闷声大发财”的心理。

元青花为何失踪

目前,有关元青花的讨论非常红火。让诸多有识之士大惑不解的是,对于中华民族的这么一大笔珍贵遗产,炎黄子孙以前怎么就视而不见,还要有劳外国学者来指教,其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实际上,这都是明太祖惹的祸,由于洪武皇帝当时采取高压手段,竟使明清两代近30个皇朝的臣民、乃至我们父辈,在以往600年里,只知有明青花而不知道有元青花!

中国历史上,秦朝时曾出现过“焚书坑儒”闹剧,上世纪七十年代也发生过“破四旧”悲剧。那么,在明代立国之初的华夏大地上,是否有过类似的愚蠢行为?答案是非常肯定的。无数事实表明,曾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誓言蛊惑人心的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对于蒙元文化的载体元青花必定大开了杀戒,而且当时的声势、“万众响应”的轰轰烈烈程度,很可能一如文革时期我们所经历过的“革命”运动,亦是那般波澜壮阔。这样说,基于以下几方面既成事实:一、自明朝建立后,元青花为何只存在于地下、存在于天高皇帝远的国外,而中华大地(地面)上则无影无踪、几乎不见传世品。二、皇宫内承传有序的汉唐至宋元的各式名瓷中,为何独独没了元代青花,若不是明太祖下令剿灭又有谁敢;若不是发生过全国性的惊天动地“声讨”,又怎会波及到内宫。三、知识分子为何违心、连成书于洪武二十一年的我国第一部综述全国名窑的瓷器史专论《格古要论》也不讲真话,面对色泽靛蓝美丽的元青花,作者不以为然地概述为七个字:“白底蓝花者,甚俗”。四、洪武朝官窑器为何要置传统纹饰固有的“共性”于不顾,执意同前朝(元代)花纹较劲(参见下一节):你右我左;你下我则上。这番意识形态上的针尖对麦芒,意味着什么?而这一同清王朝在纹饰上跟前朝情意绵绵(明末与清初的许多青花瓷,由于纹饰上的过分相近,其年代常让人难以辨识)和在款识上跟前朝卿卿我我(清三代的不少民窑精品、包括一些官窑器,常常无所顾忌地署以各式“大明”年号寄托款)大相径庭的情景,又说明了什么?上述种种现象,只存在一种解释,那就是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出于政治动机,把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元青花,尤其是一些精美的至正型器,斥之为“异端”,并施行了一项不见史载的野蛮摧残,才导致元青花从中华大地上突然蒸发,才让代代相传相袭的纹饰语言(亦即传统纹饰),在元明时分,出现了骤变。

朱元璋是中国“文字”始作俑者(《辞海》“文字狱”),一条人命抵不上一个谐音的历史由此开启。又冒天下之大不韪,让十二生肖中的“猪”(谐音“朱”)从明朝消失。洪武十三年五月,为撤销丞相这一职务、让皇帝能直接统辖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胡惟庸案的15000人做了朱元璋皇权扩张的冤魂”。据中国明史学会理事毛佩琦教授说,“《明史》还记载说,胡惟庸被处死时,‘反迹尚未暴露’”,而丞相“胡惟庸被定罪的‘通蒙古’、‘通倭寇’这两条‘反迹’,却是在十年以后,亦即在洪武二十三年时发现的”(2005年9月27日、中央十台《百家讲坛》、中国人民大学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朱元璋之胡蓝冤狱》)。由上可知,朱元璋不但荒唐,还对蒙古旧统治者怀有非常深刻的偏见。因而,对于亮丽的元青花瓷,心胸狭窄的明太祖表现出独特“雅趣”,并最终在全国范围内把元青花砸个稀巴烂,再踩上一脚让它永世不得翻身,也就在所难免了。

有关明代建御窑厂的时间,史料上有洪武二年和洪武三十五年两种说法。笔者以为,耿宝昌先生的推断甚合客观。即明代御窑厂的建立,当在洪武二年。原因不仅仅“照第二种说法,则推断出洪武时期无官窑瓷器;现在一般认可第一种说法(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P9页)”,还因为朱元璋办事向来雷厉风行,一部210卷《元史》不足两年时间便由宋濂等人于洪武三年“匆促成书”。而立御窑厂造洪武瓷封杀元青花,不但较修元史简单又见效快,还可通过社会上层堂而皇之广告天下黎民。这等要事,显然是越早越好,岂能坐等三十年而不求朝夕。

大相径庭的元末明初青花瓷

元青花,以“至正型”器为典范,还包括“延祐型”和一些形、纹简陋,销售层次较低的青花瓷(图5)。为提高“目鉴”科学性,本文在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公私藏品,就元青花与洪武瓷的区别,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1、大花大叶,叶为满色,但花朵不填满色,且外部绘有较明显的空白边线。山石、海水、人物、动物纹等(图6)亦相类,纹饰内露白。明洪武朝,花卉纹多为大花小叶,菊花使用增多,造型规矩,花心均以网格纹为饰,花心至花瓣通常分三层,两层与四层的少见。

2、缠枝莲叶,“叶形多呈葫芦状,或有一至五个尖瓣”(孙瀛洲)。洪武时,葫芦形叶子不如元瓷的规矩,叶子的尖瓣呈三至七个不等,器物的质量,一般以叶子画四个尖瓣的为精;多数葫芦形叶子涂满色,少量的叶脉留白;葫芦叶形体瘦弱,不及元代粗壮,但造型活泼、多姿。

3、变形莲瓣边饰,有的为一组(如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有的画二组(图7),构成上下对应的仰、覆莲瓣纹装饰。除盘以外,其他型器上的莲瓣,均呈单体形式排列,莲瓣间留有空隙,互不相连。明洪武时,除部分执壶和盏托的变形莲瓣边饰为单体形式排列外,瓶、罐、盘及碗的莲瓣纹边饰,大多呈并拢(共边)型(图8),并贯穿于明清两代。

4、蕉叶纹,多数作分开状(图9),叶与叶之间留有空隙,少量为并拢型或叶与叶呈重叠状。明洪武以重叠状多见,偶见有分开的。宣德以后,蕉叶纹几乎不见有分开的,大都呈并拢重叠状。此外,元代蕉叶的主脉无不以浓笔的粗线条表示;入明后,蕉叶的主脉均予以留白,呈中空型。这一留白画法,同元代蕉叶主脉的粗实线条,在视觉上泾渭分明,对比非常醒目(图8)。

5、如意云头纹(亦称“云头纹”、“云肩纹”、“垂云纹”)。云头与两云脚相交之尖头指向,大多呈前后相背形态(图10),即如意云纹两云脚间的尖头,与云头的尖头,方向相反,很少有例外。而洪武,如意云的头与脚的尖头指向,方向大多一致(图8、图11),很少有例外,并沿袭至永宣。然而,自成化起,如意云头的两尖头既有朝向一致的,亦有相背的,并无常规。

6、回纹边饰。由互不相连的单体回纹组成(图9)。有的回纹呈规矩的方形,有的为变形回纹,有的画成减笔式回纹。明洪武时,回纹边饰无不为一正一反两方相连的形式排列组成(图8、图11)。明永乐以两方连为主,同时又出现一笔环连式的回纹边饰。宣德以后,除少数边饰仍作一正一反两方相连排列外,多数回纹边饰呈整圈一笔环连式,并延续至清末。

7、龙纹。元代青花瓷器上,画龙的不少。龙躯细长,且细颈、细腿、细爪和尖尾巴(偶有火焰式大尾),体态轻盈。头较小,长鹿角,张口、吐舌,龙的下腭有须,上颌一般无须,但至正十一年铭标准器的龙上颌有双须,而此类带双须现象,在元青花件的其他龙纹图案上十分少见。龙身鳞片分两种,以网状细鳞片(图12)多见,以留白的鱼鳞纹片少见,后者龙纹更加精美(如青花云龙纹象耳瓶)。龙有背鳍,腹下通常无横纹带。胸与背部常饰有火焰状飘带。肘部有长毛三至四根或一撮。龙爪以三爪、四爪居多,五爪极为罕见。

8、元青花立件中的玉壶春瓶与出戟尊,其内口沿部位,常常加绘一道卷草纹(图9)或云头纹(图13)边饰。入明后,此类内边饰现象,起初仍存在于明洪武朝玉壶春瓶(图8)上,洪武以后消失。

9、元代纹饰采用平涂法,“有的则是在浓笔边线内施以淡色”(孙瀛洲),小件器上为一笔点画,这就是所谓“一支笔”的画法。从明成化起,以“二支笔”工艺见长,即构线与填色是分别完成的。“明代青花多是填色或素描。这种技法上的不同,也可以作为划分元、明青花瓷器的旁证(孙瀛洲)”。

10、元代瓷胎,同明代后期及清代瓷胎相比较,有硬中见柔的感觉。“胎质淘炼得不如明清瓷细致,因而在砂底处多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图14 1),并在底足、口边与缩釉露胎处(图14)呈现火石红色”(孙瀛洲)。

11、除执壶、玉壶春瓶(图13)外,器物的底部一般露胎。涩底上往往粘有釉斑,这是时代风貌。“把杯、把碗底足内部多不挂釉,个别的在高足的里部挂半截釉”(孙瀛洲)。大罐的口部通常施釉,小罐的口部(口端)多露胎(图14)。梅瓶原本都带盖,盖内不施釉(图10),这亦是特征,仿制品却常在盖内也施釉。

12、罐的造型多数为口大足小,不同于明清罐的口小足大或口足大小相偌形制。碗、碟、杯的圈足较小,足墙较宽、较厚,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有的器物底部可见明显的旋坯痕,个别有粘砂现象。碗、碟、杯圈足的底心常见凸乳,俗称“脐”,为元瓷特征之一。

13、大件器的胎体普遍厚重坚实,小件器的胎体都较薄,胎体甚至薄于后世明朝同类器。而仿制品则不然,小件器亦显得很厚实。

14、除露胎较高的一些立件外,元代小罐、小瓶近底足处(胫部)常见指印痕(图14)。指印痕通常呈三个,系工匠捏着浸釉或刷釉时所遗,多见于元至明代中期。

15、入土之物,于器内的修胎痕(类似竹丝刷痕)上最容易出现土蚀痕迹。由于元器的内壁多数为荡釉,而竹丝修胎痕处的釉最薄,故土蚀痕迹常常以竹丝般的条状出现。土沁斑是否自然、分布是否合理,辨伪时值得重视。

罗文波1971年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是百年老瓷号“罗炳升造”第四代传人。中国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师从国家级大师陆如、罗学正、方复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西省陶瓷协会理事,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会理事,现就任景德镇市民窑青花艺术研究院,任院长职务。

2009年创作设计的“老茶花”作品代表景德镇参加北京国庆60周年辉煌成果展,并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赞许。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后荣获国家专利证书。2013年创作“十二生肖花瓶”在义乌文化博览会上获得银奖。其作品充分学习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将古朴高雅清新的装饰技法运用其陶瓷作品之上,以朴素凝练的绘画语言叙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罗文波自幼酷爱绘画艺术,苦学釉下青花绘画,擅长青花花鸟、山水及民间传统青花的装饰。长期从事青花艺术研究工作,其创作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并获得各界人士的好评。作品先后在全国、省、市参展评比中多次获得殊荣。并多次被省、市媒体做过专题报道。

文章标签: # 元青花 # 潮州 # 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