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排行 生肖排行

身披金甲生肖虎是什么_身披金甲又如何

tamoadmin 2024-06-23 人已围观

简介1.前蜀皇帝王衍怎么死的?后人如何评价王衍?2.七大圣兽陀螺3.九司的九司简介4.披金沥沙是什么意思5.鬼门关都尉(三)6.西游记九十回讲的什么动物《西游记》第四回中描写到:长相圆眼睛,查耳朵,满面毛,雷公嘴,面容赢瘦,尖嘴缩腮,身躯像个食松果的猢狲,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踏一双麂皮靴;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

1.前蜀皇帝王衍怎么死的?后人如何评价王衍?

2.七大圣兽陀螺

3.九司的九司简介

4.披金沥沙是什么意思

5.鬼门关都尉(三)

6.西游记九十回讲的什么动物

身披金甲生肖虎是什么_身披金甲又如何

《西游记》第四回中描写到:

长相圆眼睛,查耳朵,满面毛,雷公嘴,面容赢瘦,尖嘴缩腮,身躯像个食松果的猢狲,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

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踏一双麂皮靴;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生。

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被花果山众妖尊为美猴王,玉帝封其为“齐天大圣”。花果山顶有一块仙石,困长期吸收天真地秀、日月精华,一日从中蹦出一只石猴。

他发现了花果山上的水帘洞,被众猴尊奉为王,遂称“美猴王”。他被菩提祖师收为弟子,习得了高强本领,还闯到东海龙宫,强夺了“如意金箍棒”作为自己的兵器。

扩展资料

孙悟空自学艺回山后打败混世魔王,得一口大刀,又从傲来国内以法力得大量兵器分发诸猴,但是没有一样兵器顺手。为了寻一件称手的兵器,大闹东海龙宫,终寻得如意金箍棒,又由其他三海龙王赠予凤翅紫金冠、锁子黄金甲、藕丝步云履作为披挂。

龙王怀恨在心,上报天庭,要求缉拿孙悟空。孙悟空在此时正兴旺发达、广交朋友,结拜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结拜为七兄弟。

后被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得知职位低卑后生气返回花果山,并战胜托塔天王和三太子的讨伐,迫使玉皇大帝封其为齐天大圣,并在天庭建齐天大圣府,奉旨管理蟠桃园。

因醉酒搅乱王母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躯,阴差阳错间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

之后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对其围剿亦不能将其打败,后来在与如来的打赌斗法中失利,被压在如来舍去一手化作的五行山(唐时更名两界山)下五百余年悔过自新。

后经观音点化,被唐僧救出,法号行者,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勇敢。自唐代出现西游传说,一直延续至明清,明代出现这些传说的集大成本《西游记》。孙悟空在历代的这些民间神话里,被中国人奉为神明。

百度百科-孙悟空

前蜀皇帝王衍怎么死的?后人如何评价王衍?

王灵官,本名王恶,后因萨祖师改名王善。民间信仰之一。明代享受国家祭祀的一位重要道教神仙。

王灵官在明代也是一位著名的雷神、火神,降魔之神,司掌收瘟摄毒。

王灵官全称“先天首将赤心护道三五火车王天君威灵显化天尊”。相传今河南鹿邑县前尹王人。

灵官是道教最崇奉的护法尊神。道教有五百灵官的说法,王灵官是五百灵官之首,称号为“都天大灵官”。

很多道家宫观的第一各大殿中,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神一般都是这位王灵官。进入道教的宫观,山门内的第一座殿往往为灵官殿,殿中供奉着一赤面髯须,身披金甲红袍,三目怒视,左持风火轮,右举钢鞭,形象极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惧的神仙,这就是道教的护法神将王灵官,又称火车灵官王元帅。

王灵官面对山门,额上火眼金睛,能辨识真伪,察看善恶。因此道教徒到宫观,进山门后首先朝拜王灵官,民间流传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的俗语,以表达对这位道教护法神灵的崇敬。

扩展资料

传说

明朝永乐(1403—1425)年间,杭州有个名叫周思德的道土,因为会使王灵官元帅的法术,名声显赫于京师。据《新搜神记·神考》“王灵宫”条记“周思德”行“灵官法,知祸福先,文皇帝(朱棣)数试之,无爽”。以至“招弭?除,神鬼示鬼,逆时雨,远 疾”,无所不能。

于是永乐皇帝为王灵官在禁城之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以把萨真人和王灵宫。里面塑二十六天将,以王灵宫为首。不久,永乐皇帝便得到了一个世传的灵官藤像,藤像份量很轻,永乐皇帝将其放入寝宫,“崇礼朝夕,如对宾客”。永乐帝雄武而有大略,征战一生。

每次出战,都要带上灵官藤像,作为军中的保护神。第五次出征漠北,打到金川河时,忽然藤像重得抬不动了。永乐帝祷告,答曰:“上帝有界,止此也。”不久,永乐帝果然病重,不能前行,最终病死在返京途中。可见在称史笔记 中,神明“灵验”的的故事不胜枚举,亦表明灵官信仰的深远。

宣德年间(1426—1436)明宣宗将天师庙改为火德观,并封萨真人为“崇恩真君”,王灵官为“隆恩真君”,并加封为“玉枢火府天将”,又在现内建崇恩殿、隆恩殿。成化年间(1465—1488),明宪宗改观为宫,称之为显灵宫,四季为二神更换饱眼,三年一小焚化,十年一大焚化,复换新饱服,珠玉锦绣,所费不惜。

每年的万寿圣节(皇帝生日)、正旦、冬至及二真君示显之日(九月廿三;六月十三;六月廿三日),派遣官员前往致祭。从此以后,“先天大将火车王灵官”,就取代了“华光火车马灵官”,成为道数第一殿的护法主神。

百度百科-王灵官

七大圣兽陀螺

王衍19岁即位称帝,但他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却是“荒霪无道”四个大字。其实王衍有一定的学识和才华,只不过他没把这些用在对的地方,使得前蜀走向灭亡。可能很多朋友并不了解王衍是个怎样的皇帝,前蜀为何会毁在他的手上,那这次就准备给大家介绍下王衍,看看他的为人以及生平到底是怎样的。历史上的亡国皇帝有很多,不过后人对他们的评价也不是一边倒,但王衍在后人眼里几乎就没什么好词了。

一、轻松上位

轻易得到的总不会被珍惜!王衍上位后的表现,充分证明了这条真理。

前蜀开国皇帝王建有11个儿子,但皇位却不可思议地落入幼子王宗衍之手:老大因幼年坠马落下终身残疾而自动让出太子位置,老二被册立为皇太子后因发动兵变被废为庶人,老三哥因相貌极似父皇曾被列为第一候选人但最终不了了之,老八功亏一篑关键时刻暴卒而亡,其他皇子资质平平不堪重任。所以,“方颐大口,垂手过膝,顾目见耳”的王衍凭借尊贵奇特的长相和各种利益权衡,于公元913年“以母宠得立为皇太子。”

公元918年6月,王建驾崩。19岁的皇太子王宗衍于次日继位,改名王衍,开始上演骄奢霪逸的一幕幕丑剧。

二、骄奢霪逸

王衍“年少荒霪”,将权力下放给宦官和佞臣,自己恣意霪乐。在“奉其母(皇太后徐氏)、徐妃(皇太妃姨母)同游于青城山,驻于上清宫”期间,他斥巨资令随从全部换上崭新的“顶金莲花冠,衣画云霞,望之若神仙”的道家装束。王衍本来很有几分文才,“颇知学问,能为浮艳之辞”,此时不禁技痒,创作出一曲甘州曲“自歌,而使宫人皆和之。”

尝到甜头后,王衍乐此不疲,从此令“后宫皆戴金莲花冠,衣道士服,”酒醉后摘下花冠,让发髻自然垂往两颊,在面部涂红脂粉,“号‘醉妆’”,引得国人趋之若鹜“皆效之。”

奇装异服依然无法满足王衍一颗永远追求刺激的心。他从《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中受到启发,别出心裁将平常的头巾裹成“其状如锥”的奇特样式,戴在头上遍皇宫显摆,引得内宫纷纷效仿。他喜欢“微服出游民间”,戴这样的锥形帽过于显眼,于是出宫后“好戴大帽”。

由于百姓普遍喜欢戴仅能遮顶、低头就掉的“危脑帽”,所以头戴大帽的王衍只要出现在宫外,百姓们都能“以大帽识之。”王衍觉得百姓的“危脑帽”既难看又不祥,索性诏令禁止佩戴,“因令国中皆戴大帽。”

他大兴土木营建起宣华苑,供自己和佞臣享乐。玩腻后,又诏令修建怡神亭,“与诸狎客、妇人日夜酣饮其中。”有时从日出玩到月上东山还嫌不过瘾,索性“继之以烛”继续享乐。

嘉王王宗寿无法忍受弟弟的荒霪,曾在宣华苑九日宴上,劝谏他管理好“社稷国政”,王衍置若罔闻,哥哥“言发涕流,至于再三。”王衍终于有些动心,几个佞臣却对他解释:“嘉王说的是酒话,他喜欢喝酒,喝醉了爱哭!”王衍如释重负“因翻恣谐谑。”佞臣们见皇帝如此态度,便“共以慢言谑嘲”嘉王。文武百官见皇兄进谏落个被羞辱的下场,“自是忠正之臣结舌矣。”

三、卖官鬻爵

将王衍送上帝位的皇太后姐俩见幸福生活她们的份儿,心里很是不爽。碍于身份和年龄,她们不可能参与到王衍的荒霪圈子中,但又不甘心白忙一场。于是,姐俩一合计,决定仿效汉灵帝卖官鬻爵故事,撺掇王衍公开拍卖“自刺史以下”的所有官职。

王衍一口答应,自己负责提供资源,母亲和姨妈负责拍卖。消息传出后,朝野上下有钱人群情激奋,只要朝廷公示某官职缺人,“必数人并争。”皇太后姐妹坐收渔利,让其官职以“入钱多者得之”,赚了个钵满盆满。

皇太后姐俩嫌卖官鬻爵总有名额限制,还是不能随心所欲捞钱。所以再一合计,又想出个赚钱捷径。她们让王衍下达诏令,宣布官府将在全国在各交通要道和城市四周,设立旅舍店铺,以方便百姓商旅。然后,她们承包了所有新建楼堂馆所,趁机饱中私囊,以民争利,极力搜刮民脂民膏。

王衍母子联手敛财,坑商害农,扰乱金融。上行下效,各级官吏千方百计横征暴敛。前蜀,已经坐在了火山口上。

四、劳民伤财

在京城花天酒地的日子玩腻后,王衍忽发奇想,想看看外面是世界是否很精彩,同时威慑沿途心怀不满的少数民族武装势力。于是,他仿效隋炀帝下江南,诏令组成庞大的船队北巡。经过精心准备,王衍身披金甲,头戴珠帽,手执弓箭,威风凛凛站在旗舰上,率船队从成都出发。船队首尾相连,旌旗猎猎,铠甲鲜明,延绵长达百里。

船队走走停停,游山玩水走了四个多月。阆州(今四川省东北部)官员闻讯,急忙请求圣上枉驾巡视阆州。王衍正中下怀,率船队浩浩荡荡顺江而下,但见江面“龙舟画舸,辉映江渚”,使沿途百姓大开眼界。然而,阆州官员为了拍皇帝的马屁,将皇帝驾临阆州产生的所有费用转嫁给沿途州县,州县顺理成章摊派到百姓头上。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个个“愁怨”。

荒霪无耻的王衍抵达阆州后,依然念念不忘猎艳。阆州城有个姓何的绝世美女,正在欢天喜地准备出嫁夫家。王衍一见,惊为天人,横刀夺爱,强抢为妃,装模作样“赐其夫家帛百匹”作为补偿。这个未婚夫也是个痴情种子,痛失爱妻后悲愤交加,“一恸而卒。”

五、风雨欲来

王衍能在蜀地逍遥自在,关键是中原战乱频仍,唐廷鞭长莫及。唐庄宗剿灭后梁朱温后,遣特使李严访问前蜀。

李严见成都“人物富盛”,王衍却是个只会吃喝玩乐、将“军国之政,咸委于人。”的纨绔子弟,回朝启奏唐庄宗:“王衍呆童耳,宗弼等总其兵柄,但益家财,不恤民事,君臣上下,惟务穷奢。”他建议唐庄宗火速进兵,“以臣料之,大兵一临,望风瓦解。”

唐庄宗深以为然,于是“有平蜀之心”,开始厉兵秣马,准备大举征伐前蜀。

前蜀群臣并非都是酒囊饭袋,东川节度使宋承葆就对后唐的虎视眈眈忧心忡忡,多次向王衍献计:“唐国兵强,不早为谋,后将焉救?”他请求在嘉州沿江建造五百艘战舰,募五千名水军,主动采取进攻式防御,御敌于国门之外。沉浸在享乐中的王衍却认为他纯属杞人忧天,忧人自扰,置之不理。

更可恶的是,宦官王承休因貌俊秀、颇善于狎玩,“多以邪僻奸秽之事媚其主”,深受王衍宠爱。王衍多次前往王承休府第,与其畅饮霪乐。其间,见王承休的妻子严氏“有绝色”,便灌醉王承休后与严氏私通。为了安抚王承休,王衍任命他为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天雄军节度使。

六、乞降亡国

公元925年9月,后唐庄宗派长子李继岌、名将郭崇韬“将兵六万伐蜀。”唐军携带不足十日的军粮伐蜀,把守国门的王承休虽“握锐兵于天水”,但“兵刃不举”直接缴械投降。李继岌很纳闷:“居大镇,拥强兵,何以不拒战?”王承休恬不知耻答:“惧王神威耳!”

王承休一降,后蜀国门洞开,唐军“所至州镇皆迎降”,于是就地取粮,攻击前进,打得后蜀武将争先恐后投降。

此时,王衍领衔的朝廷慰问团刚从梓潼刚抵达绵谷(今四川广元市),突闻“唐师入其境”的凶讯,王衍吓得屁滚尿流,命令王宗弼等人坚守绵谷,派王宗勋等“率兵以据唐师”,自己带着朝廷慰问团狼狈逃回成都。

唐军势如破竹,“所至,州县皆迎降。”王宗勋等人磨磨蹭蹭到达前线后,听说唐军势不可挡,吓得“望风退走”,任唐军兵不血刃长驱直入。

王衍在逃回成都途中惊魂甫定,听到王宗勋等人不战而逃的消息后,恼羞成怒,“诏宗弼诛宗勋等。”王宗弼接到诏令,不屑一顾,反而与王宗勋等合谋,先“送款于唐师”,继而干脆集体降唐。

王衍气喘吁吁逃回成都郊外时,因身边的回鹘卫队一路逃亡殆尽,又见“百官及后宫迎谒七里亭。”为显示帝王威风,他气喘匀后,令宫女们换上军装冒充回鹘卫队,雄赳赳气昂昂地拱卫自己进入京城。次日一大早,王衍召集群臣在文明殿讨论对策。群臣无计可施,君臣“相对涕泣。”

这时,已经降唐的王宗弼作为唐军前锋率部返回成都,逮捕杀死了一批政敌,把他们的头颅割下装在木匣里送给李继岌做投名状。王衍见大势已去,心如死灰,只得“上表乞降。”

李继岌兵至成都北五里升仙桥,但见后蜀“百官班于桥下,衍乘行舆至,素衣白马,牵羊,草索系首,面缚衔璧,舆榇(抬棺)于后。”李继岌“下马受其璧”,郭崇韬亲手解开王衍身上的绳索,令人烧毁棺材以示接受投降。王衍感激涕零,“率伪百官东北舞蹈谢恩。礼毕,拜,魏王、崇韬、李严皆答拜。”

王衍投降,宣告后蜀灭亡。而后唐从出兵至灭后蜀,仅用了75日,创造了“自古用兵之易,未有如此”的神话。

七、身死族灭

王衍及母亲、妻妾、降臣们被当做战利品押解到洛阳。接受唐庄宗的安排。唐庄宗在诏令上白纸黑字表示,绝对保障后蜀所有降人的生命安全,还煞有介事“列土而封”王衍为诸侯王,继续享受朝廷赐予的优厚待遇。

王衍兴高采烈,率宗族旧臣部下等数千人前往封地,于公元926年4月上旬到达秦川驿。

伶官景进为斩草除根,反复谏言将王衍一行全部。唐庄宗思虑再三,采纳建议,派特使追到秦川驿,传达圣旨“灭其族”的圣旨。王衍一行数千人顿时被杀个精光,血染秦川驿。

皇太后临刑前视死如归,面向东面高声痛斥唐庄宗:“我的儿子率整个国家投降,反而落得被灭族的下场!你身为一言九鼎的皇帝,竟‘信义具弃’!我坚信,你也祸在眼前了!”此言一语成谶,十几日后,唐庄宗因溺爱伶官激发兵变,在激战中被乱箭射死。

王衍的姬妾刘氏“鬓发如云而有色”,刽子手怜香惜玉,打算留她活命。刘氏大义凛然道:“家国丧亡,义不受辱!”毅然引颈受戮。

王衍驾崩时,只当了9年皇帝,年仅28岁。其父王建千辛万苦建立起前蜀,可谓英明神武。王衍即位后却“骄霪”、“奢纵无度”、“好酒色,乐游戏”,既不修内政,更不固边防,将父亲打下的锦绣河山拱手献给他人,心甘情愿做亡国之君以苟延残喘,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身败名裂客死他乡的可悲下场,为欧阳修《伶官传序》中那句“逸豫可以亡身”名言做出了生动注解。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九司的九司简介

其实仔细数有八个

云晓虎 圣兽哮天虎

1级:暴击猛虎陀螺 猛虎下山

2级:铁戟飞虎陀螺 虎啸声威

3级:劲爆天虎陀螺 四两拨千斤

海力布 圣兽金刚甲

1级:极光战甲陀螺 万吨压力

2级:钢臂铁甲陀螺 以逸待劳

3级:至尊金甲陀螺 守株待兔

摩多 圣兽烈焰鸟

1级:赤焰神鸟陀螺 天狐火焰

2级:银翼飞鸟陀螺 涅盘舞

3级:圣域火鸟陀螺 浴火重生

阿豹 圣兽追风豹

1级:风哮烈豹陀螺 风卷山林

2级:天极银豹陀螺 疾风如电

3级:圣斗神豹陀螺 天龙斩

雨(约翰) 圣兽神蛟

1级:翻海神蛟陀螺 蛟龙在天

杰克

1级:烈风神驹陀螺 幻影追风

大卫(巴斯) 圣兽蝙蝠

1级:钢翼蝙蝠陀螺 旋击毒刺

琳达 圣兽狂蝶

1级:银翅狂蝶陀螺 夺命狂蝶

披金沥沙是什么意思

九司、三省主理神霄府之政务,另有四府,则专司调兵遣将,制邪破狱,收摄群魔,其功能相当于兵部、刑部。《紫微玄都雷霆玉经》曰:“北极紫微大帝统御三界,掌握五雷,天蓬君、天猷君、翊圣君、玄武君分司领治,天罡神、河魁神,是为召雷檄霆之司,九天流金火铃大将军、天丁力士、六丁玉女、六甲将军,是为节度雷霆之使。九天啸命风雷使者、雷令使者、火令大仙火伯、风令火令风伯、四目皓翁、苍牙霹雳大仙,是为摄辖雷霆之神。火伯风霆君、风火元明君、雷光元圣君,雨师丈人仙君,是为雷霆风雨之主,中有三五邵阳雷公火车铁面之神,中有负风猛吏银牙耀目飚火律令大神,狼牙猛吏大判官,五雷飞捷使者,五方雷公将军,八方云雷大将,五方蛮雷使者,三界蛮雷使者,九社蛮雷使者,实司其令,用赞其权。”

神霄雷霆的主帅即为天蓬、天猷、翊圣、玄武四大元帅,合称北极四圣。《道法会元》卷一六九曰:“夫四圣元帅者,妙德贯于三界,威灵建乎八弦,为斗罡之大帅,实北帝之雄神,部辖四天丁,考召诸魔鬼。”(77)《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说:“四圣元帅,永镇玉帝殿下,统摄三界妖邪,每岁常乃降于人间,察人善功,赐人昌吉,保持帝祚,覆阴群迷,断绝恶根,增延禄寿。”其《启清咒》曰:“仰启北方四元帅,束缚群魔大圣尊。披头仗剑伟形容,百万天兵常拥护。天蓬天猷除凶恶,翊圣真武赐吉祥。臣今伏愿降灵坛,一切灾厄自消散。”并讲述了他们各自的形象。

第一是北极天蓬大元帅,他“现三头六臂之威容,运七政八灵之洪造,帝钟才震,万圣齐临;钺斧轻挥,群魔碎灭,神光赫赫,常救护于众生;真性巍巍,誓永兴于正道。”《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天蓬大元帅为嗣教外台卿,别有神局,是阴治之有司,号北极驱邪院,如世之殿师,兵府是也。其中皆是阴治主者,乃地界法官是其任也。以举仙官为任,使拯治阴魔,禁御万杀,承阳宣化,保宁山川,生育万汇,皆荷道化。”(79)同书卷二一七曰:“天蓬元帅三头六臂,赤发,绯衣,赤甲,跣足;左一手结天蓬印,右一手撼帝钟;又左一手执斧钺,右一手结印擎七星;左一手提索,右一手仗剑,领兵吏三十六万骑,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仙童玉女,羽衣赫赫,各持金剑,乘北方太玄煞气、黑气,气中有五色气,从空降坛。”《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录》亦述天蓬英武仪貌:“三头六臂,执钺斧、弓箭、剑、铎、戟、索六物,身长五十丈,黑衣玄冠金甲,领神兵三十六万众。”

考“天蓬”一名,本为星宿神之称。《道法会元》卷一七二说:“北斗九宸,应化分精,而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辅、天英、天内、天柱、天心、天禽也。谓顺支辰,总御阴阳,契合天地,主张造化,乘三明以应四时,随月建以定八节,历九宫也进退。”即是以天蓬为北斗九宸之首辅,主四时八节、阴阳造化之政。

道书中首载天蓬者为《上清大洞真经》卷二,但已演变成为道教存思之身神。文中曰:“次思赤气从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云,咽津三过,结作三神,一神伏如天蓬大将,二神待立。”并附有存思图,其天蓬大将双手抱于胸前,身披金甲,面容英俊,其形象和善可亲,乃人体脑部泥丸君的化身。《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北斗七晨,一曰九星。泥丸九宫中有帝席,魂神魄灵,分化列位,隐名曰天蓬,亦曰太微神。事见《上道禁经》、《三匝斗内文》及《紫庭秘旨大洞天书》也。”凡欲修持天蓬大法,“须平旦入室朝修,未出户之时,以净水一钟,安神尺于水钟之上,俱置天蓬元帅真形前。次安九天宝印,在水钟下。然后二手结元帅印,存见五脏分明,六甲五脏分明,六甲六丁待卫。次存九晨自北方玄虚中来罩兆顶,紫气出于泥丸后户。盖于泥丸中有天蓬大元帅,长九尺,存之分明良久。先叩齿九通,念净天地神咒。又叩齿五通,念天蓬安神咒,咽津五过。毕,再叩左齿,撞天钟;后叩右齿,鸣天磬;次叩中间二齿,击天鼓,各七通。然后微咒之,务以数多立限,若至万遍,功德满足,邪鬼魔精凶恶妖怪,闻名即去,万病千殃,传言即愈,能令枯木生花,竭水涌泉,破五鬼疫疠,降六天故气,半天五酉、山魈妖狐,随咒绝其影响矣。用印封锁鬼洞,伐戮蛟螭,通达章词,无截遏之侮,吞佩贴镇,有起死之功。”

南朝陶弘景《真诰》卷十载天蓬咒,谓此咒属北帝煞鬼大法,内隐丰都六宫鬼神名讳,“鬼有三被此咒者,眼精自烂而身即死矣,此上神咒,皆斩鬼之司名,北帝秘其道。若世人得此法恒能行之,便不死之道也。男女大小皆可行之,此所谓北帝之神咒,煞鬼之良法,鬼三被此法,皆自死矣。”天蓬大法自东晋以来,主要秘传于道教上清派中,继杨羲、郑思远、陶弘景、董大仙、北华仙人之后,初唐又有邓紫阳精通此法,并创道教北帝一派,天蓬的神格与地位亦大大提高,成为威震唐宋时期的北极四圣首辅。《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夫天蓬神咒出自《北帝玄变真经》,古今修学上道,无不先当授行。盖驱伏魔试之上法,不死致仙之径路。兼元帅真君门下有董大仙者,专于此道以成高仙,驱用直月五将,奏拜鹰犬灵章,助翼威神,斩馘小丑。及紫阳邓天师有倒持之法,七字密语,玉尺神印,流传尘世,功验难穷,无所不治。”

随着神霄派的兴起,以北极紫微大帝(北帝)为主尊的众多神灵皆被纳入神霄派神系。天蓬元帅亦成为雷部首帅,并出现了多种威猛忿怒的变相。《道法会元》卷一五六说:“祖师九天尚父五方都总管北极左垣上将都统大元帅天蓬真君,姓卞名庄。三头六手,执斧、索、弓箭、剑、戟六物,黑衣玄冠,领兵三十万众,即北斗破军星化身也,又为金眉老君后身。生于周时,孔子称卞庄子,即其神与。元帅威猛,制伏妖魔。凡行雷法,无天蓬不可以役雷神。独行雷法,无天蓬不可以显验。元帅侧有从童,或骑夔龙,部领一气都统大将军,直月五将军,飞鹰走犬二使者,无义神王,威剑神王,战伐神王,聋兵哑将,黑杀洞渊,三十万兵,三十六大天将,无鞅天仙兵吏,并在煌煌紫云火焰之中。”或显四头八臂,亦大忿怒像:“身长千尺口齿方,四头八臂显神光。手持金尺摇帝钟,铜牙铁瓜灭凶狂。手执霹雳宰镬汤,雷震电发走天光。草木焦枯尽摧伤,崩山竭石断桥梁。倾河倒海翻天地,收擒百鬼敕豪强。捉来寸斩灭灾殃,吾使神剑谁敢当。”

在天蓬元帅的摩下有一大批猛将,重要的有天罡大圣:“身长百丈,素罗衣,披发,左手掐诀叉腰,右手执剑,跣足丁立,面紫色,三目,中目光明照耀天地,顶中出气两条,一青一白,青白中复出青赤气,如丝弥布天地。”有统兵主帅混元一气都统大将王煜:“顶通天冠,皂帻,金甲,皂衣,手执弓箭、戟。”有统兵四目老翁雷霆杀伐大将陶元帅:“老人相,四目,执柱杖。左有黄判官紫公,服金花,恶相,仗剑。右有雷使者,黄衣黄巾,绿吊敦靴,玉带。”还有三十六将,如九天杀童大将,“即北斗第八星,乃是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天杀大神,青衣大袖弁冠,执戟,领兵万众,御制风颠百怪恶鬼。”高刁北翁神将,“即三洞天中三元神王、北都三杀大神,玄布缠头,皂衣大袖,左执金钟,右执玉锤,领兵万众,制御五瘟疫疠之鬼。”长颅巨兽大将,“即四天门王、四海龙王,有四万天兵将吏,人面鸟觜,头有一角虎,手执钟,龙足,领兵万众,收摄山精邪魅,制伏虫元蛇毒虫之鬼。”威剑神王大将,“即风伯雨师八风大神,五岳四渎神王,四海龙王,雷公神部八政雷兵八千人,迎云游天请雨存役之,青衣大袖弁冠,口吐青气,左执剑,右执牌,领兵制御客亡野死,依草附木百怪之鬼。”

北极四圣的第二位是天猷元帅。《太上九天延祥条厄四圣妙经》说他位居“妙有天中通明殿右,领天罡之次帅,列下土之诸侯。”“上佐北帝,下临九州,肩生四臂,项长三头,身披金甲,手执戈矛,云随步发,海逐身流,红光杳杳,紫气悠悠,雄风 ,猛雾飕飕,真气宛转,星斗回周,千神自朝,五岳巡游,金童鼓吹,玉女歌讴,名列金阙,位镇丰幽,苍禽狮子,巨海蛟虬,三十万兵,从我周游,逢妖即斩,遇鬼皆收,人遭尤善,祟遇无休,降临福气,涤荡无忧。”《道法会元》卷一七四谓其主治元景丹天府,领玄都蛟龙金龙驿吏万千,执印施符,救助万民,“气浊者以印上之,灵散者以符助之,亦可镇山川大泽魔鬼群集之所。”《太上三洞神咒》卷五亦曰:“紫微之敕,运动灵文,降行天地,帝君天蓬,紫微大帅,万神祖宗,天猷副帅,游行太空。”

四圣的第三位是翊圣元帅,亦名黑杀元帅。《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妙经》说北极翊圣黑杀大元帅,“天庭位列,总三洞五雷之号令,掌八天九地之权衡,悯造化之枢机,僚真仙之将吏,无邪不断,何鬼敢当。摄大力之妖魔,逐流星之芒怪,光华日月,威震乾坤。”其《黑杀咒》曰:“走符摄录,绝断鬼门,行神布气,摄除五瘟,左右吏兵,三五将军,雷公霹雳,电激风奔,刀剑如雨,队仗如云,手把帝钟,头戴昆仑,行绕天下,搜提鬼神,九州社令,血食之兵,不许拒逆。”《道法会元》卷一七五谓翊圣元师主治元照灵虚府,有元照灵虚府印、丁甲合同印及六丁六甲符、三天五斗符传世。《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卷上收有上清黑杀神符,并曰:“若黑杀真君闻龙蜃触符,即亲下伏之,若渡江海,用纸书佩之,不受水厄,大辟水怪,亦能镇宅,除灾驱怪。”

这位翊圣元帅因得北宋皇室的推崇,早在宋初即成为护佑宋室的大神。据王钦若《翊圣保德传》记载,建隆初年(960年)太宗命于终南山中筑上清太平宫,每逢三元、诸圣诞节,致醮祀神。于是翊圣真君经常降临,为人祛殄驱怪,灵验不可胜纪。故官吏民众不远千里,“或驰诚遥祷,或斋洁朝拜,以祈真受,时有所闻。大抵多随其性习,加以训助。人臣依于忠,人子依于孝,清淳者示之格言,贪酷者警以要道,词甚平易,颇叶音韵。”如降言曰:“尽力事君以为忠臣,浊财勿顾,邪事莫闻,整雪刑狱,救疗人民,动合王道,终为吉人。积愆为咎,必有沉沦。众生本无形之性,配有形之躯,旷劫以来,不能自悟,自有无极世界不夜之乡,混合太虚,杳冥同理。”凡此类降言,内容涉及广泛,有讲修心观空,有论炼气养生,有劝善君臣民众,充分显示了道教度人济世的一贯作风,故甚得朝野上下的信仰与祭礼。 北极四圣的最后一位即真武元帅。《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谓他乃“虚危分宿,壬癸孕灵,化身自金阙之尊,居位极玉虚之奥。玄妙极至,奚止于辅正除邪;正一所生,岂但于消魔护国。保劫终而制劫始,护群品而掌群仙,勇果全才,威神备德。”其《真武咒》曰:“干元有将,顶戴三台,披发圆象,真武威灵,助吾大道,龟蛇合影,身如山岳,四气朗清,金光赫赫,努目光明,牙如剑树,手执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见吾为血,化为紫尘,魁罡正气,是吾本身,天符通现,大保乾坤。”随着汉族民间对真武崇拜的日益普及与高涨,真武元帅后来又升格为玄武大帝、玄天上帝,成为与紫微大帝同格的大神。

记载紫微大帝及北极四圣的神迹及道法的著作颇多,如《北帝说豁落七元经》、《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经》、《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北帝紫微神咒妙经》、《上清北极天心正法》、《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北方真武妙经》、《玄天上帝启圣录》、《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等。《太上三洞神咒》卷五“紫微敕遣咒”曰:“紫微有敕,命魔摄凶,翻天撼地,震动虚空。琼魁元帅,天威天蓬,威灵气焰,万神祖宗。明元副帅,天猷天雄,自号赫奕,诸天齐功。翊圣大神,天灵太冲,内讳招摇,斩邪灭踪。真武大圣,天武天童,内名玄武,严摄北丰。北极四圣,显灵威雄,下游尘世,上登玉隆。”

今重庆大足地区珍存的道教石刻中,舒成岩第三号窟为紫微大帝窟,凿造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3年)。窟正壁上刻一大帝,面西端坐于双头龙靠椅上,坐身高1 30米,肩宽40米,他头戴平顶通天冠,头两侧垂香袋护耳,身着圆领宽袖袍服,项下佩方心曲领于胸部,双手在胸前捧玉圭,两足着云头靴搁于方形踏几上,面慈无须,此即为紫微大帝。在主像的左右二侧,各立一护法神将,身高1.45米,均头戴束发金冠,冠侧有绳系于颈,身着铠甲,横目怒目。左神将三头六臂,面容狰狞,其左上手执帝钟,右上手举一兵器(残);中二手在胸前捧住一法印;左下手置于一龙头的双角上,右下手执一方天戟,戟尖有红缨下垂。右神将为一头四臂,面黑如炭,其左上手举一法印,右上手执钺;左下手握一绢素,右下手斜持宝剑,又有一龙蹲伏其右脚旁。这就是四圣元帅中的天蓬(左)、天猷(右)元帅。

在石门山第十号三皇洞(原名圣府洞),亦为南宋石刻。主像有三,面南端坐于双龙头靠背椅上,中央主神,头载平顶通天冠,冠侧有香袋护耳,内着圆口荷叶边中单,外罩宽袖大袍,项下系方心曲领,双足着靴,踏于方形几上,双手于胸前捧玉圭。容貌年轻英俊,其造型、服饰与舒成岩紫微大帝像十分相似,此当为紫微大帝。在紫微大帝的右侧当为玉皇大帝,其脸形长方,颌下有须;左侧当为后土地祗,亦呈庄严端相。在紫微大帝头部上方的岩壁上,一字排列着三个小圆龛,每龛内各有一天尊坐像,这就是道教最高的尊神——三清道祖。主像两侧左、右壁前,各立一位护法神将,身高1.94米。二神面目狰狞,头戴束发冠,身披胸甲,脚蹬战靴,披帛绕体下垂。左像为三面六臂,其左上手举法印,右上手握帝钟;左中手在傍执弓,右中手握二箭置胸前;左下手抓住一龙的左角,右下手拄宣花斧于体侧。右像为三面四臂,其左上手于胸前持物(残),右上手于腹前拄剑(残);左下手反执一长矛,右下手握拳砸于一龙头上。毫无疑问,他们就是天蓬、天猷元帅。

此外,左壁尚有六尊立像,其中第五像眼瞪目张,额敕束发箍,脑后有双飘帛上拂,身着铠甲,左手牵右袖袍,右手在腹前仗剑,赤足立于一龟背上,龟左侧有一蛇盘曲,十分明显,这是四圣中的真武元帅。其余的五尊造像皆着官袍朝服,形容端庄严肃,如上朝面圣之状,则当为五斗真君。惜右壁造像无乎全毁,但亦可推测当为翊圣元帅与五星真君,以与左壁诸神相配。在左壁的上层,还有二十八尊较小的造像,一字排列,即当为二十八宿星神,亦属雷部诸真。《太上三洞神咒》卷三曰:“仰启皈命天蓬将,摧碎群魔大力神,严驾夔龙降道场,赫奕威光动天地。二十八宿明星主,三十六部大神王。手持金剑斩妖精,掌持宝印除凶魅。帝钟摇响震天宫,驱雷掣电走纷纭。”大足石刻中的这几组道教造像,至今已有八百六十余年的历史,其题材丰富,造像精美,系统完整,神系清晰,且与众多道经所记一一吻合,十分珍贵。尤其是紫微三帝、北极四圣的造像,是我们至今为止所见到的同类题材的最古者,亦可谓道教雷法的神圣道场,凡研究、修持雷法者,皆当朝拜顶礼之。 三清圣祖、紫微三帝之下,则为神霄九宸大帝。九宸之中,又以神霄玉清真王为主尊。《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记述说:“吾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其次则有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九天雷祖大帝,上清紫微碧玉宫太乙大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韩可丈人真君,九天采访真君,是为神霄九宸。”《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五亦曰:“九宸,曰长生大帝、青华大帝、普化天尊、雷祖大帝、太乙天帝、洞渊大帝、六波帝君、可韩真君、采访真君,即元始九气化生也,故号九宸上帝。代天以司造化,主宰万物。”这九位大神多系神霄派的新造,为神霄派雷法之本尊,总号“雷霆九宸高真”。

依道经所言,九宸上帝之中以玉清真王的神格最高,他为元始天尊的小弟。老君曾告诉五雷君等曰:“卿等当知,昔在劫初,玉清神母元君,是浮黎元始天尊之后,长子为玉清元始天尊,其第九子位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专制九霄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尊,为大帝统领,元象主握阴阳,以故雷霆之政,咸隶焉。”玉清真王自述其生平时亦说:“朕为浮黎元始天尊之子,玉清神母元君之男,玉清元始天尊之弟,太上老君之叔,儿妇日月,眷属星辰,奴婢风霆,车马云雾,出无入有,隐圣显凡,策空驾晨,乘空蹑梵,三官飚举,五帝景从,朕胡为尊,敢不自效,是故效心三界,戮力五行。”这里所说的“浮黎元始天尊”又称“元始天王”,始见于《枕中书》。内称元始天王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而生扶桑大帝、西玉母与天皇,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大庭氏、伏羲、神龙、祝融、五龙氏等是其后裔。其中扶桑大帝乃元始阳之气,主治东方,“住在碧海之中,宅地四面并方三万里,上有太真宫,碧玉城,万里多生林木,叶似桑。又有椹树,长数千丈,二十围,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名曰扶桑。宫第象玉京也,众仙无量数。玄洲方丈诸仙未升天者,在此。”据此,扶桑大帝乃元始天王之子,为东方之大神,且与神霄玉清真王没有关系。

考六朝道经《上清大洞真经》中所载诸神中有高上神霄玉清王,这当是他首见于经典。至北宋徽宗时,神霄派道士遂将其与扶桑大帝相融合,构造了一位新的尊神。《高上神霄紫书大法》序曰:“昔太空未成,元气未生,元始天王为昊莽溟氵幸大梵之祖,凝神结胎,名曰混沌。混沌既拆,乃有天地中外之气,方名混虚。元始天王运化开图,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精,分辟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万气祖母太玄玉极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长曰南极长生大帝,亦号九龙扶桑日宫大帝,亦号高上神霄玉清真王,一身三名,其圣一也。”这位一身三名的玉清真人凝神金阙,思念世间一切众生三灾八难,一切众苦,又见九幽泉丰一切罪魂受报,生死往来如旋车轮,即谐元始上帝,恳请九霄宝录,愿以其神通,悯救“三界一切众生。元始上帝即敕太皇万福真君,以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护命秘法传付下世。”一部三卷,“皆梵气成文,九天太玄云霞之书。上隐万天之禁,中隐神仙万年之法,下明治人治鬼保国宁家之道。”

元始天王的其余几位儿子,皆有封号官品职任。次子封保生大君,任东华帝君职;三子封掌命大君,任蓬莱灵海君;四子封护命大君,任蓬莱公元大帝君;五子封明皇大君,任东井大帝君;六子封非卿大君,任清都大帝君;七子封南极大君。任清灵大帝君;八子封北台大君,任中皇大帝君。所谓“九霄总梵,八帝治天”。他们禀天王、玉皇之旨,分治九霄天境及三十六天狱。九霄天境皆为元始大梵之气化生,包括神霄玉清虚皇天、丹霄南极玉文天、碧霄太虚真极天、玉霄玉灵素华天、太霄太灵真元天、琅霄素灵皓元天、紫霄九灵上极天、景霄妙灵宝华天、青霄玉华无极天。“此九霄九天,皆混洞赤文之所开化,明焕妙梵,清英紫丹,上灵之秀而成天篆真文矣。故赤文化混洞,混洞化弥罗,总天元九气之道,下复九因,至八梵真王宫,亦此文之化也。”

从《混元赤文九光之气化生九天之图》中可知,神霄天位置中央,其余八天分布八方,为元始八帝所治领域。如东华帝君“任青霄好音元真宝耀天帝”,公元大帝君“任景霄至妙变空天王”,东井大帝君“任玉霄天王”。总之,九霄天境中的元始八帝变化无穷,名号亦多。故道书曰:“七九之道,千端万化,诸天高上之玉帝,皆八王之异号。”

元始八王之中,共有二位列职九宸之帝。即除玉清真王居其首位,尚有青华大帝居其次位。《道法会元》卷三曰:“东华青华大帝,亦名东极青玄上帝寻声救苦天尊。居东极青华宫,又名东极妙严天宫。”他就是道教神系中出入地狱,解厄赐福的大神太一救苦天尊。据《太一救苦护身妙经》载,在东方长乐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一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或摄群邪,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或为天师道士,或为皇人老君,或为天医功曹,或为文武官宰,或为都天元帅,或为教师禅师,或为风师雨师,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此圣在天呼为太一福神,在世呼为大慈仁者,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在外道摄邪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渊帝君。”三界万灵众生,若遇危厄苦难,比如时遭疾疫,病痛缠绵;波浪所惊,鱼龙欲伤;值雷霹雳,风雨惊怖;六亲不和,兄弟乖疏;兵火作乱,风雨不调;邪精鬼贼,妄来所伤;胎孕不安,临产艰难;频遭枷锁,屡受冤牢;流滞地狱,未得托生,“但当存思,念诵圣号,便得解脱,出离囹圄。”

自宋代以后,道教中人对太一救苦天尊的崇拜十分流行,并深入汉族民间,得到朝廷的推重,从而成为“六御”之一。《道门科范大全集》卷二四曰:“金阙虚无三清上帝,昊天六御宸尊。”即在原有的“四御”之上增补了南极长生大帝(即玉清真王)、东极青华太一救苦天尊。救苦天尊的圣相多变,或“足蹑莲花,圆光照耀,手执柳枝净水,九头狮子,左右从随”;或“化一女子,身着火锦衬衣,披发跣足,蹑于莲花,手执金剑,圆光照耀,九头狮子口吐火焰,绕于身形。”《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中讲述了丰都罗山的九幽之狱、二十四狱、三十六狱、一百八狱及阿鼻地狱、岱岳十八地狱、八万四千幽狱的悲苦情况,宣称众多罪魂冤鬼被拘其间,“煎煮身心,骨肉溃烂,苦楚难禁,动经亿劫,不睹光明。尔时救若天尊坐九色莲座,宣说真符玉册,颁行诸狱幽境,威光遍满十方,光明普照诸狱,赦宥罪魂,普使一切产厄、血湖罪魂,脱离苦趣。得睹阳光。”“已生未生,悉遂生成之乐;前化后化,俱蒙化育之深仁。”由此可见,太一救苦天尊拯救亡魂,超度众生的功德甚大,他的地位与影响,相当于佛教中的地藏王菩萨。

神霄九宸的第三位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他的神威亦重。《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经》谓其主治玉霄府,“所统三十六天内院,中司东西华台玄官妙阁,四府六院及诸有司,各分曹局,所以总司五雷,天临三界者也。”普化天尊又号九天贞明大圣,道书谓其乃玉清真王的化身,化形而满十方,谈道而趺九凤,“三十六天之上,阅宝笈,考琼书;千五百劫之先,位上真,权大化。手举金光如意,宣说《玉枢宝经》。不顺化作微尘,发号疾如风火。以清静心而弘大愿,以智能力而伏诸魔,总司五雷,运心三界,群生父,万灵师。”“恩被十方,德沾万汇,统天三十六,天天归宰制之权;历劫千五百,劫劫轸慈悲之念。苟运寸诚而称诵,当令万愿以克从。凡所希求,悉应其感。”

白玉蟾解释说:九天乃统三十六天之总司,正出雷门,所以掌三十六雷之令,受诸司府院之印,卿师使相,列职分司。“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检押启闭,管龠生成,上自天皇,下自地帝,非雷霆无以行其令;大而生死,小而荣枯,非雷霆无以主其政。雷霆政令,其所隶焉。”故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自浮黎元始天尊生九子,“玉清真王化生雷声普化天尊,天尊以历劫应化,随时示号,本元始祖劫一气分真,乃玉清真王九霄主宰,一月四辰,监观万天,浮游三界九洲万国,赏善录愆,是为普化,至大至贵也。”在中国汉族民间,雷声普化天尊的信仰非常普遍。《历代神仙通鉴》卷四谓黄帝得道升天后,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居雷城之中,“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枢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真王之前有雷鼓三十六面,三十六神司之。凡行雷之时,真王亲击本部雷鼓一声,实时雷公雷师发雷声也。”《封神演义》载:雷部正神,乃闻仲也。因其证修大道,贞烈可悯,元始天尊特敕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之职,率领雷部二十四大护法天君。《西游记》中亦有雷声普化天尊应孙悟空之请,差邓、辛、张、陶诸师率领雷部众真,随大圣下凡施法。经过这些文艺小说的渲染,民众对雷声普化天尊的崇拜更加深入人心。

九宸之中尚有几位,如九天雷祖大帝居九天雷霆中宫,太一大天帝居紫微碧玉宫,六天洞渊大帝居洞渊中宫,可韩司丈人真人即青城丈人朱陵度命天尊,居青城可韩宫,九天采访使应元保运妙化真君居九天保运宫,又名紫玄景耀宫。他们各有神司,分理所治。如九天采访使,禀自然之气,监卸万灵,巡察三界,赏善罚恶,“佩九天采访南上真君使者金册、九元之剑,玉帝伏魔之印、九天真王之印、采访灵威摄邪之印,授北极天帝、五灵尊神、吏兵天丁之印,五百灵宫、五帝三官、三河四海、五岳四渎、九江五湖、十二河源、溪女吏兵之印,白鹤狮子拥御,青龙白虎护卫,六丁六甲侍列左右,九天仙女十二溪真陈奏乐部,扶桑大帝、阳谷神王、太极真人以为副从。”“威德备三清之法,尊崇亚天帝之位,采访之权灵通感应着于闻见,皆可考焉。则知真王乃天中贵神,所以分真宅灵,下镇洞天福地,利泽邦家,体虚皇以阐慈,代昊天而示化,累朝崇奉,缙绅信礼,士庶钦仰,灵贶昭彰。”

鬼门关都尉(三)

披金沥沙的意思是形容金子流淌下来,如同水一般顺畅。现在我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个词汇。

1.词源

披金沥沙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中,原文是“张辽身披金甲,手持银戟,如神将军一般,率领着一支骑兵从山上杀下。其军阵列整齐,如金河一般奔流而下。”后来逐渐演化为现代汉语中的“披金沥沙”。

2.形象描述

披金沥沙一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流淌的黄金,犹如水一般的顺畅与流动。同时也表达了另外一个寓意,即形容人物威武不凡、气势磅礴,使人们想起古代帝王将相所穿着的金甲银戈。

3.艺术应用

披金沥沙的形象描述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其中“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便出自于“披金沥沙”形象的描述。

4.礼仪文化

披金沥沙在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古代的婚礼、册封等隆重场合,常用黄金制成的袍服,配以鹿皮或老虎皮腰带,面甲头盔等装饰,使得人物在行动时光彩夺目。这也是为什么“披金沥沙”广泛应用在文化艺术和礼仪场合的原因。

5.现代应用

在现代生活中,“披金沥沙”这个词语也被广泛应用。例如,在商业营销中,将产品描述为“披金沥沙”的可以强调其质量和价值,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在社交场合中,使用“披金沥沙”的词汇来形容人物的气质和风度,也可以让人们产生强烈的敬意和好感。

综上所述,“披金沥沙”这个词汇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在现代生活中,它也不断地被应用和发扬光大。

西游记九十回讲的什么动物

“咚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战鼓声让青年武将条件反射地醒来。他一睁眼却发现自己居然身在鬼门关的城头上。城外黑压压的一片,尽是与人类体型相似但长着带角骷髅头的幽冥鬼军。武将两眼一扫,鬼军的旗帜不下三百面,队伍一直延绵到数里之外的一个凭空出现的巨大黑洞中。不祥的黑色死气从黑洞中溢出,在山河之间飘荡,草木沾之即枯,禽兽触之立毙,天地为之一暗。好在鬼门关有神州首席术士布下的结界,黑色死气无法渗入。

鬼门关上,戴着方相氏面具的黑袍甲士们熟练地列阵迎敌,有的操持绞车连弩与抛石机,有的以矛戟剑盾配合强弓硬弩准备白刃战。一排白袍术士在他们身后燃符念咒,为每一支箭矢注入了法力。箭头上闪着金光,跟中年术士施法时发出的光一模一样。

青年武将眨了下眼,再睁开时自己又莫名其妙地出现在鬼军阵前。他急忙去找自己的长矛应战,却动惮不得,也说不出话,但鬼军似乎也看不见他。

鬼军和鬼门关守军的战鼓都停了,还是臻朝大军的玄色战旗好看,上面绣着四圣兽,中央还有北斗七星。身为前朝末代武人,他知道十万鬼门关都尉军汇集了从臻朝百万大军的虎贲锐士,故而采用了与臻朝中左右前后五军都不同的特殊旗帜。

鬼军战阵突然让出一条过道。一辆冒着鬼火的高大战车隆隆驶来,拉车是四头怪兽白身黑尾,长着一支角,爪牙如虎,形状却似马,发出的叫声宛如战鼓之音。它们就是传说中的驳,以虎豹等猛兽为食。车上站着一个丈二高的披甲巨人,不,那不是人。灰色皮肤,肌如坚石,嘴露獠牙,双目无珠如黑洞,头发是一团鬼火,跟传说中的幽冥鬼王酷似。

看到幽冥鬼王就在眼前十步之内,青年武将不知为何反而不再恐慌,想要挺矛去刺。可还是动惮不得,腿脚不听使唤,喉舌不听使唤,身上的每一处都驱之不动。他急了,恼了,想在幽冥鬼王发现自己之前赶紧行动。可是他终究寸步难行,连一声“杀”都喊不出。对方也始终没看他一眼,就好像他不存在。

“鬼门关都尉,你只剩下数千人马,快要山穷水尽了,如何抵挡孤的十万大军?孤再问你一次,降不降?”幽冥鬼王的声音沙哑而沧桑,好像无处不在,震得大地颤抖不止。青年武将不由得在心里为鬼门关要塞捏了一把汗。

在那鬼门关的城头上,黑袍甲士与白袍术士们的身后站在三个伟岸的身影。左边的中年长髯术士穿着玉色道袍,左手倒持拂尘叉腰,右手拿着一口千年桃木做成的斩鬼剑搭在肩上,倒是更像个剑客。右边的老者鹤发童颜,胡髯与眉毛都比中年长髯术士长出许多,他正一脸风轻云淡地把握着自己那足有一尺的长寿眉,银色道袍闪闪发亮,宛如白日当空。中间的金甲武将戴着跟甲士们同样的方相氏面具,手执一根玄铁长矛,大红披风迎风招展。一金一银一玉,名将豪情、仙风道骨、任侠意气汇集在一起,让鬼门关有着凛然不可冒犯的威严。

这就是传闻中的鬼门关都尉?跟官祠里的泥塑不太像,真人更威风,只是同样看不到面具下的真容。

“想让我投降,那也简单。你问问他们愿不愿意。”穿金甲的鬼门关都尉指着守城的将士们说。黑袍甲士齐声吼道:“不降!”

玉袍长髯术士说:“呸。人鬼不相容,正邪不两立,降个屁!”所有白袍术士也跟着齐喊:“降个屁!”

玉袍长髯术士正得意地大笑,却冷不防被银袍老术士一脚踹翻,抱以一顿老拳。他连忙抱头招架道:“啊,啊。师叔公,别打,别打。在弟子面前给俺这掌门留点面子嘛。家丑不可外扬,家丑不可外扬啊。”

“你还有脸讲。”银袍老术士打得更使劲了,“看看你把宗门弟子都带成啥子流氓样了。老夫堂堂神州首席术士的老脸都被你这龟儿子掌门给丢尽了。”

“不是您老人家说修道之人应该道法自然、顺从本心么!俺照办了咋还有错了捏。?”

不说还好,银袍老术士更恼火了。“老夫是叫你学会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谁让你龟儿子去当傻子流氓术士。”他敲玉袍长髯术士的脑袋跟敲木鱼似的。

青年武将看到这一幕,大皱眉头。大敌当前,怎能分心打闹。万一幽冥鬼王趁机攻来怎么办?他刚一动念,幽冥鬼王就怒道:“喂喂喂,你们也太不把孤放在眼里了吧!”话音刚落,幽冥鬼王突然向城头投出一支标枪,竟然将鬼门关的结界给击碎了。那标枪有碗口粗,散发着黑色死气,枪尖是一颗骷髅吐出利刃的造型。

眼看标枪径直飞向银袍老术士和玉袍长髯术士,但俩人都视若无睹,没停下。身披金甲的鬼门关都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单手举起长矛一刺。只见一道金光闪过,被长矛拦下的标枪突然碎成了粉。

“都尉威武,都尉威武,都尉威武!”鬼门关守军齐声欢呼道。青年武将心想,要是能走近看鬼门关都尉的英姿就好了。果然心念一起,他突然又莫名回到了城头上。

“这是幻境么?我一定要打破它。”青年武将奋力想动起来,可还是无济于事,什么武功都使不出。

“怎么?连你也跃跃欲试了。”鬼门关都尉回头笑道。

“咦?你看得见我?”青年武将想这么问,但还是说不出声。

鬼军开始攻城了,没什么技术含量,像行军蚁一样不知死为何物地前进,组成人梯爬城。尽管失去了外围的结界,鬼门关守军依然无所畏惧。黑袍甲士们在白袍术士的支援下奋勇迎战。绞车连弩的远程打击不断破坏鬼军的阵型。在散兵的白刃格斗中,凶恶的鬼卒一碰到他们的兵器就会失去筋肉,散架成一堆碎骨。白袍术士也不断用枯木回春之术让黑袍甲士的伤口自动痊愈,并迅速恢复体力和精力。鬼军都折损上千了,守军也才阵亡不到十人。难怪他们能以少抗多这么多年。

谁知大量被打碎的鬼军骸骨在城墙下越积越多。等到骸骨碎片堆积如山时,又突然被几股阴风卷起,在空中不断交织,变成了三个伏在地上的巨骷髅。它们比城墙还高出数丈,手掌足以盖住两三个人。

巨骷髅一甩手横扫城头,打翻了不少绞车连弩。玉袍长髯术士大怒,御风凌空而行,来的巨骷髅眼前。地上的鬼军士卒纷纷朝天上射箭,却被玉袍长髯术士的拂尘打得七零八落。只见他突然化作一道绿光在巨骷髅之间窜来窜去。三个巨骷髅使劲浑身解数也打不到他,反而把彼此给打残,重新变回了骸骨碎片。

绿光冷不防飞速袭向幽冥鬼王,但被对方以开山斧“当”一声挡住。绿光拉开距离又重新冲向幽冥鬼王。双方打了几个回话,幽冥鬼王的背后突然闪出一个持剑的人影。原来玉袍长髯术士做了个分身以佯攻吸引劲敌的注意力,自己用隐身术悄悄闪到幽冥鬼王背后偷袭。

可谁知幽冥鬼王的背后突然长出了一头二臂,变出一把长刀迎击。在电光石火间的相击中,玉袍长髯术士吃了兵器短的亏,被幽冥鬼王先一步击伤。当幽冥鬼王的另一只手抡着开山斧劈来时,玉袍长髯术士突然消失了,一瞬间回到了鬼门关的城头上。

“你逞啥子能哟!只有都尉大人能跟鬼王单挑。要不是老夫刚才偷偷在你背上贴了移形换位符,你个脑壳都要掉了嗦。”银袍老术士一边给玉袍长髯术士治伤一边数落道。宗门在东海九黎郡,门人大多也是东海诸郡人,偏偏他这站在宗门巅峰的神州首席术士是西南都江郡人士,也是一奇。

幽冥鬼王可没放过追击的机会,从战车上一跃而起,脚踏一团黑气,直奔鬼门关城头来。青年武将看得真切,想大喊一声:“小心。”可还是喊不出来。但他恍然觉得,鬼门关都尉一定已经看到了。这一动念不要紧,不知怎么的,鬼门关都尉的视野跟他共享了。

鬼门关都尉足踏一朵白云,与变成三头六臂的幽冥鬼王大战。他在人类中算身材魁梧,但跟眼前的劲敌比就是个小个子。鬼门关都尉冲锋时手中的长矛突然向前伸长了数倍,直抵幽冥鬼王的咽喉。幽冥鬼王的反应不慢,用盾牌挡下了这凶狠的一击,但还没等他的另一头与两臂用长刀还以颜色,鬼门关都尉手中的长矛瞬间变成了一张硬弓,连发三支裹着金光的利箭。

幽冥鬼王以应接不暇的速度先后弹开前两支金光箭,但第三支箭不偏不倚,射断了一只持刀的手臂。长刀随即从空中坠下,在地上戳出了一个大洞,四尺长的刀刃全部没入土中,握着刀柄的断臂逐渐化作一团黑烟随风飘散。

受伤让幽冥鬼王更加狂暴。他发出一阵怪笑,恢复到一头双臂的平常形态,头上的鬼火烧得更旺了,一手持开山斧,一手持大盾牌。鬼门关都尉手中的弓又变成了一刀一盾,示意对手先攻。幽冥鬼王毫不客气地挥斧劈向鬼门关都尉的盾牌。

眼看着开山斧就要砸在盾牌上,谁知鬼门关都尉的盾牌突然变成了带着矛头的铁链,像蛇一样缠住了幽冥鬼王的斧头与手臂,矛头又冲咽喉而来。幽冥鬼王猛一张口,把矛头咬断,但他全然没能料到,此前被自己弹开的金光箭忽然又从背后袭来,击穿了其双臂。鬼门关都尉抓住对方双手残废尚未恢复的短暂时刻,一刀斩落了幽冥鬼王的头颅。

鬼门关都尉提着他的首级向全军展示。守军将士欢呼不已,疯狂进攻关城的鬼军马上就后退了,速度快得跟退潮似的。幽冥鬼王的首级怪笑道:“孤虽败,但七日之后还会再来的,看尔等还能撑到几时。嘎嘎嘎嘎。”话音未落,这颗首级也灰飞烟灭。幽冥鬼王的无头身躯也化为一阵黑色的阴风,把所有的鬼军败兵都卷入了那个巨大黑洞。黑洞旋即消失,一道日光射破重重乌云,天开了。

与鬼门关都尉共享视野的青年武将激动万分。他从臻朝末年到宵高皇元年,经历了不少恶战,但未曾见过真正的人鬼之战。他从许多老人那里听说过鬼门关都尉的强毅雄武,今日一体会,有过之而无不及。青年武将试着凭意念转换视角,把昔日战神的英姿再看清楚一些,却不知为何始终无法如愿。

“无论看多少次,能自由转换兵器的五兵战神诀都那么惊人。都尉大人不愧是大臻军神的唯一传人。”玉袍长髯术士赞叹道。

银袍老术士却皱着眉头对鬼门关都尉说:“你的伤又加剧了。还不快过来让老夫治治。”

青年武将看到鬼门关都尉的手朝脸伸来,摘下了方相氏黄金四目面具。他从银袍老术士的眼睛里看到了鬼门关都尉的映像,面具下是一个威武的白发老者,看起来有六七十岁的样子,与方才如年轻人一般矫健的身手全然对不上号,额头上的金色标记一闪一闪的。

银袍老术士一边向鬼门关都尉传输真气,一边摇头叹道:“这哪里像刚过而立之年的人哟?你带伤强行上阵,五兵战神诀这门功夫,用一次就老十岁。老夫能帮你把身体暂时回溯到十年前的巅峰状态,但你的寿元也要赔上十年,容貌也变不回去。”

“跟他们比,末将这点付出又算什么呢?”鬼门关都尉用手一指累瘫在城头上的黑袍甲士和白袍术士们说。

黑袍甲士都摘下了自己的方相氏面具,露出雪白的头发与枯树般的面容,一副油尽灯枯的模样,额头上的金色标记十分醒目。“都尉大人,我们先走一步,在那边等你。”一名黑袍甲士说道,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他们对鬼门关都尉行了最后一个军礼,带着胜利的笑容化作了无数个发光的颗粒,消散在鬼门关这片天地之间。地上落满了方相氏面具。

白袍术士也齐刷刷对银袍老术士与玉袍长髯术士行抱拳礼。“师祖,掌门,弟子先行告退。”他们化作了多道金光,朝着鬼门关都尉飞去。但在青年武将的视野中,这些金光似乎都冲着自己来了,好像注入了自己脑袋里,怪哉。

银袍老术士望着关城内空荡荡的街道说:“最后的三千甲士也耗尽寿元,去冥界了。偌大的鬼门关,就剩下咱仨、一个厨子和玄兵令了。”

“十年驱逐,十年守关。苦斗二十载,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玉袍长髯术士走到一副绞车连弩前,看着关城之下遍地鬼军尸骸,对未来忧心忡忡。

“鬼军只要没有灰飞烟灭,迟早会在幽冥复生。我们人类死后反而要变成鬼,为鬼王所驱使。”鬼门关都尉对银袍老术士一拱手说,“多亏了您老,想出了这套让烈士们死后也保持人类意识的秘法,才在幽冥陆续留下十万英灵战士,深入敌后周旋。”

银袍老术士却摇头摆手道:“可惜此法会提前燃尽将士的寿元,每在战斗受一次伤就要老十岁。这些娃崽们原本有十八二十的大好年华,仅仅为了跟鬼军拼五六次命,就自愿牺牲寿元放弃轮回,老夫再活一百岁都心痛哟。”

玉袍长髯术士说:“留在鬼门关的我门弟子都透支了性命,变成了被玄兵令掌控的英灵术士。若是不能想办法唤醒玄兵令,他们背无法参战。咱仨都用完了玄兵令的三次限额。下个月再战,该咋办?”

鬼门关都尉说:“末将还有最后的办法,只是……”他好像说了很多很多,银袍老术士和玉袍长髯术士好像跟他吵得很激烈。

可是不知为何,一直旁观的青年武将突然听不见他们说话了。青年武将努力盯着三人的嘴唇动作,试图分辨他们的交谈内容。

就在这时,银袍老术士的眼睛转向了他,诡异地一笑说:“娃崽,看够了么?该醒了。”

青年武将一惊,醒了,刚才的一切是梦,还是幻境?他发现自己正躺在都尉府的大堂上。中年术士与老年学士也躺在一边,还没睁开眼睛,似乎也被困在梦境之中。连阿卢和狸奴都睡着了。

中年术士满头冷汗地说:“师尊、师兄,不要丢下我一个人,快来救我……求陛下再给我三年,只要三年,在下一定能找到海外仙山……仙山,快看是仙山,哈哈哈哈。”

老年学士则满脸红润地笑着说:“**姐别跑啊。小生真的不是登徒子,嘿嘿。”随即又像是在梦境中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脸色骤变地说:“**姐快跑,莫回头,莫管我,逃得越远越好,一定要活下去。”

青年武将一抬头,对面的席位上坐着一位银袍散发的老人,模样跟他梦中的神州首席术士一模一样。自己所有的兵器放在老人左手边的兵器架上,黑马、青马和白骡变成的小石像也放在老人的案上。于是青年武将问:“您是……神州首席术士前辈么?”

老人把弄着自己雪白的长寿眉说:“啥子神州首席术士哟,老朽只不过是个活了两百多岁的神州第一大傻瓜。废都的娃崽,你是来找他的么?”

老人用手一指,青年武将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只见隐身在一旁的小山神现形了。小山神歪着头嘿嘿一笑,在半空中像陀螺一样飞快地转起圈来,发出耀眼的金光。金光渐渐黯淡,小山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飞速旋转的短剑形物体。

那物事终于停下来,飞到了青年武将跟前。青年武将伸手接住,竟然是一块金色的令牌。令牌正面刻着一个大大篆字“玄”,背面刻着同样大的篆字“兵”,下方还有几行小字。“玄兵之令,鬼神莫当。福祸相依,用者不祥。幸生者死,必死者生。”

“这就是传闻中的玄兵令?”青年武将问。

“对头。”

“末将不是来找玄兵令的。”青年武将一甩手腕,把玄兵令丢回给神州首席术士。

“那你是来做啥子滴哟?”

青年武将摘下了自己的方相氏面具,露出了自己那张平凡无奇的脸。“请前辈告诉末将,我……是鬼门关都尉的转世吗?”

西游记第九十回,狮子

西游记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却说孙大圣同八戒、沙僧出城头,觌面相迎,见那伙妖精都是些杂毛狮子:黄狮精在前引领,狻猊狮、抟象狮在左,白泽狮、伏狸狮在右,猱狮、雪狮在后,中间却是一个九头狮子。那青脸儿怪执一面锦锈团花宝幢,紧挨着九头狮子,刁钻古怪儿、古怪刁钻儿打两面红旗,齐齐的都布在坎宫之地。八戒莽撞,走近前骂道:“偷宝贝的贼怪!你去那里伙这几个毛团来此怎的?”黄狮精切齿骂道:“泼狠秃厮!昨日三个敌我一个,我败回去,让你为人罢了;你怎么这般狠恶,烧了我的洞府,损了我的山场,伤了我的眷族!我和你冤仇深如大海!不要走!吃你老爷一铲!”主

好八戒,举钯就迎。两个才交手,还未见高低,那猱狮精轮一根铁蒺藜,雪狮精使一条三楞简,径来奔打。八戒发一声喊道:“来得好!”你看他横冲直抵,斗在一处。这壁厢,沙和尚急掣降妖杖,近前相助,又见那狻猊精、白泽精与抟象、伏狸二精,一拥齐上。这里孙大圣使金箍棒架住群精,狻猊使闷棍,白泽使铜锤,抟象使钢枪,伏狸使钺斧。那七个狮子精,这三个狠和尚,好杀——知

棍锤枪斧三楞简,蒺藜骨朵四明铲。七狮七器甚锋芒,围战三僧齐呐喊。古

大圣金箍铁棒凶,沙僧宝杖人间罕。八戒颠风骋势雄,钉钯幌亮光华惨。斋

前遮后挡各施功,左架右迎都勇敢。城头王子助威风,擂鼓筛锣齐壮胆。主

投来抢去弄神通,杀得昏蒙天地反。知

那一伙妖精,齐与大圣三人,战经半日,不觉天晚。八戒口吐粘涎,看看脚软,虚幌一钯,败下阵去,被那雪狮、猱狮二精喝道:“那里走,看打!”呆子躲闪不及,被他照脊梁上打了一简,睡在地下,只叫:“罢了,罢了!”两个精把八戒采鬃拖尾,扛将去见那九头狮子,报道:“祖爷,我等拿了一个来也。”说不了,沙僧、行者也都战败。众妖精一齐赶来,被行者拔一把毫毛,嚼碎喷将去,叫声:“变!”即变做百十个小行者,围围绕绕,将那白泽、狻猊、抟象、伏狸并金毛狮怪围裹在中。沙僧行者却又上前攒打。到晚,拿住狻猊、白泽,走了伏狸、抟象。金毛报知老妖,老怪见失了二狮,吩咐:“把猪八戒捆了,不可伤他性命。待他还我二狮,却将八戒与他。他若无知,坏了我二狮,即将八戒杀了对命!”当晚群妖安歇城外不题。斋

却说孙大圣把两个狮子精抬近城边,老王见了,即传令开门,差二三十个校尉,拿绳扛出门,绑了狮精,扛入城里。孙大圣收了法毛,同沙僧径至城楼上,见了唐僧。唐僧道:“这场事甚是利害呀!悟能性命,不知有无?”行者道:“没事!我们把这两个妖精拿了,他那里断不敢伤。且将二精牢拴紧缚,待明早抵换八戒也。”三个小王子对行者叩头道:“师父先前赌斗,只见一身,及后佯输而回,却怎么就有百十位师身?及至拿住妖精,近城来还是一身,此是什么法力?”行者笑道:“我身上有八万四千毫毛,以一化十,以十化百,百千万亿之变化,皆身外身之法也。”那王子一个个顶礼,即时摆上斋来,就在城楼上吃了。各垛口上都要灯笼旗帜,梆铃锣鼓,支更传箭,放炮呐喊。主

早又天明。老怪即唤黄狮精定计道:“汝等今日用心拿那行者、沙僧,等我暗自飞空上城,拿他那师父并那老王父子,先转九曲盘桓洞,待你得胜回报。”黄狮领计,便引猱狮、雪狮、抟象、伏狸各执兵器到城处,滚风酿雾的索战。这里行者与沙僧跳出城头,厉声骂道:“贼泼怪!快将我师弟八戒送还我,饶你性命!不然,都教你粉骨碎尸!”那妖精那容分说,一拥齐来。这大圣弟兄两个,各运机谋,挡住五个狮子。这杀比昨日又甚不同——古

呼呼刮地狂风恶,暗暗遮天黑雾浓。走石飞沙神鬼怕,推林倒树虎狼惊。钢枪狠狠钺斧明,棍铲铜锤太毒情。恨不得囫囵吞行者,活活泼泼擒住小沙僧。这大圣一条如意棒,卷舒收放甚精灵。沙僧那柄降妖杖,灵霄殿外有名声。今番干运神通广,西域施功扫荡精。古

这五个杂毛狮子精与行者、沙僧正自杀到好处,那老怪驾着黑云,径直腾至城楼上,摇一摇头,唬得那城上文武大小官员并守城人夫等,都滚下城去,被他奔入楼中,张开口把三藏与老王父子一顿噙出,复至坎宫地下,将八戒也着口噙之。原来他九个头就有九张口,一口噙着唐僧,一口噙着八戒,一口噙着老王,一口噙着大王子,一口噙着二王子,一口噙着三王子,六口噙着六人,还空了三张口,发声喊叫道:“我先去也!”这五个小狮精见他祖得胜,一个个愈展雄才。行者闻得城上人喊嚷,情知中了他计,急唤沙僧仔细;他却把臂膊上毫毛,尽皆拔下,入口嚼烂喷出,变作千百个小行者,一拥攻上,当时拖倒猱狮,活捉了雪狮,拿住了抟象狮,扛翻了伏狸狮,将黄狮打死,烘烘的嚷到州城之下,倒转走脱了青脸儿与刁钻古怪、古怪刁钻儿二怪。那城上官看见,却又开门,将绳把五个狮精又捆了,抬进城去。还未发落,只见那王妃哭哭啼啼,对行者礼拜道:“神师啊,我殿下父子并你师父,性命休矣!这孤城怎生是好?”大圣收了法毛,对王妃作礼道:“贤后莫愁,只因我拿他七个狮精,那老妖弄摄法,定将我师父与殿下父子摄去,料必无伤。待明日绝早,我兄弟二人去那山中,管情捉住老妖,还你四个王子。”那王妃一簇女眷闻得此言,都对行者下拜道:“愿求殿下父子全生,皇图坚固!”拜毕,一个个含泪还宫。行者吩咐各官:“将打死那黄狮精剥了皮,六个活狮精,牢牢拴锁。取些斋饭来,我们吃了睡觉,你们都放心,保你无事。”主

至次日,大圣领沙僧驾起祥云,不多时,到于竹节山头。按云头观看,好座高山!但见——古

峰排突兀,岭峻崎岖。深涧下潺湲水漱,陡崖前锦锈花香。回峦重迭,古道湾环。真是鹤来松有伴,果然云去石无依。玄猿觅果向晴晖,麋鹿寻花欢日暖。青鸾声淅呖,黄鸟语绵蛮。春来桃李争妍,夏至柳槐竞茂。秋到黄花布锦,冬交白雪飞绵。四时八节好风光,不亚瀛洲仙景象。古

他两个正在山头上看景,忽见那青脸儿,手拿一条短棍,径跑出崖谷之间。行者喝道:“那里走!老孙来也!”唬得那小妖一翻一滚的跑下崖谷。他两个一直追来,又不见踪迹,向前又转几步,却是一座洞府,两扇花斑石门,紧紧关闭。门扌享上横嵌着一块石版,楷镌了十个大字,乃是“万灵竹节山九曲盘桓洞”。那小妖原来跑进洞去,即把洞门闭了,到中间对老妖道:“爷爷,外面又有两个和尚来了。”老妖道:“你大王并猱狮、雪狮、抟象、伏狸可曾来?”小妖道:“不见,不见!只是两个和尚,在山峰高处眺望。我看见回头就跑,他赶将来,我却闭门来也。”老妖听说,低头不语。半晌,忽的吊下泪来,叫声:“苦啊!我黄狮孙死了!猱狮孙等又尽被和尚捉进城去矣!此恨怎生报得!”八戒捆在旁边,与王父子唐僧俱攒在一处,恓恓惶惶受苦,听见老妖说声“众孙被和尚捉进城去”,暗暗喜道:“师父莫怕,殿下休愁,我师兄已得胜,捉了众妖,寻到此间救拔吾等也。”说罢,又听得老妖叫:“小的们,好生在此看守,等我出去拿那两个和尚进来,一发惩治。”斋

你看他身无披挂,手不拈兵,大踏步走到前边,只闻得孙行者吆喝哩。他就大开了洞门,不答话,径奔行者。行者使铁棒当头支住,沙僧轮宝杖就打。那老妖把头摇一摇,左右八个头,一齐张开口,把行者、沙僧轻轻的又衔于洞内,教:“取绳索来!”那刁钻古怪、古怪刁钻与青脸儿是昨夜逃生而回者,即拿两条绳,把他二人着实捆了。老妖问道:“你这泼猴,把我那七个儿孙捉了,我今拿住你和尚四个,王子四个,也足以抵得我儿孙之命!小的们,选荆条柳棍来,且打这猴头一顿,与我黄狮孙报报冤仇!”那三个小妖,各执柳棍,专打行者。行者本是熬炼过的身体,那些些柳棍儿,只好与他拂痒,他那里做声?凭他怎么捶打,略不介意。八戒、唐僧与王子见了,一个个毛骨悚然。主

少时,打折了柳棍,直打到天晚,也不计其数。沙僧见打得多了,甚不过意道:“我替他打百十下罢。”老妖道:你且莫忙,明日就打到你了,一个个挨次儿打将来。”八戒着忙道:“后日就打到我老猪也!”打一会,渐渐的天昏了,老妖叫:“小的们且住,点起灯火来,你们吃些饮食,让我到锦云窝略睡睡去。汝三人都是遭过害的,却用心看守,待明早再打。”三个小妖移过灯来,拿柳棍又打行者脑盖,就象敲梆子一般,剔剔托,托托剔,紧几下,慢几下。夜将深了,却都盹睡。斋

行者就使个遁法,将身一小,脱出绳来,抖一抖毫毛,整束了衣服,耳朵内取出棒来,幌一幌,有吊桶粗细,二丈长短,朝着三个小妖道:“你这,把你老爷就打了许多棍子!老爷还只照旧,老爷也把这棍子略挜你挜,看道如何!”把三个小妖轻轻一挜,就挜做三个肉饼,却又剔亮了灯,解放沙僧。八戒捆急了,忍不住大声叫道:“哥哥!我的手脚都捆肿了,倒不来先解放我!”这呆子喊了一声,却早惊动老妖。老妖一毂辘爬起来道:“是谁人解放?”那行者听见,一口吹息灯,也顾不得沙僧等众,使铁棒,打破几重门走了。那老妖到中堂里叫:“小的们,怎么没了灯光?只莫走了人也?”叫一声,没人答应;又叫一声,又没人答应。及取灯火来看时,只见地下血淋淋的三块肉饼,老王父子及唐僧、八戒俱在,只不见了行者、沙僧。点着火,前后赶看,忽见沙僧还背贴在廊下站哩,被他一把拿住扌卒倒,照旧捆了。又找寻行者,但见几层门尽皆破损,情知是行者打破走了,也不去追赶,将破门补的补,遮的遮,固守家业不题。斋

却说孙大圣出了那九曲盘桓洞,跨祥云径转玉华州,但见那城头上各厢的土地神祗与城隍之神迎空拜接。行者道:“汝等怎么今夜才见?”城隍道:“小神等知大圣下降玉华州,因有贤王款留,故不敢见。今知王等遇怪,大圣降魔,特来叩接。”行者正在嗔怪处,又见金头揭谛、六甲六丁神将,押着一尊土地,跪在面前道:“大圣,吾等捉得这个地里鬼来也。”行者喝道:“汝等不在竹节山护我师父,却怎么嚷到这里?”丁甲神道:“大圣,那妖精自你逃时,复捉住卷帘大将,依然捆了。我等见他法力甚大,却将竹节山土地押解至此。他知那妖精的根由,乞大圣问他一问,便好处治,以救圣僧贤王之苦。”行者听言甚喜,那土地战兢兢叩头道:“那老妖前年下降竹节山。那九曲盘桓洞原是六狮之窝,那六个狮子,自得老妖至此,就都拜为祖翁。祖翁乃是个九头狮子,号为九灵元圣。若得他灭,须去到东极妙岩宫,请他主人公来,方可收伏。他人莫想擒也。”行者闻言,思忆半晌道:“东极妙岩宫,是太乙救苦天尊啊。他坐下正是个九头狮子。这等说——”便教:“揭谛、金甲,还同土地回去,暗中护礻右师父、师弟并州王父子。本处城隍守护城池,走出去来。”众神各各遵守去讫。知

这大圣纵筋斗云,连夜前行。约有寅时分,到了东天门外,正撞着广目天王与天丁、力士一行仪从。众皆停住,拱手迎道:“大圣何往?”行者对众礼毕,道:“前去妙岩宫走走。”天王道:“西天路不走,却又东天来做甚?”行者道:“因到玉华州,蒙州王相款,遣三子拜我等弟兄为师,习学武艺,不期遇着一伙狮怪。今访得妙岩宫太乙救苦天尊乃怪之主人公也,欲请他为我降怪救师。”天王道:“那厢因你欲为人师,所以惹出这一窝狮子来也。”行者笑道:“正为此,正为此!”众天丁、力士一个个拱手,让道而行。大圣进了东天门,不多时,到妙岩宫前。但见——知

彩云重迭,紫气茏葱。瓦漾金波焰,门排玉兽崇。花盈双阙红霞绕,日映骞林翠雾笼。果然是万真环拱,千圣兴隆。殿阁层层锦,窗轩处处通。苍龙盘护神光蔼,黄道光辉瑞气浓。这的是青华长乐界,东极妙岩宫。主

那宫门里立着一个穿霓帔的仙童,忽见孙大圣,即入宫报道:“爷爷,外面是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来了。”太乙救苦天尊听得,即唤侍卫众仙迎接。迎至宫中,只见天尊高坐九色莲花座上,百亿瑞光之中,见了行者,下座来相见。行者朝上施礼,天尊答礼道:“大圣,这几年不见,前闻得你弃道归佛,保唐僧西天取经,想是功行完了?”行者道:“功行未完,却也将近。但如今因保唐僧到玉华州,蒙王子遣三子拜老孙等为师,习学武艺,把我们三件神兵照样打造,不期夜间被贼偷去。及天明寻找,原是城北豹头山虎口洞一个金毛狮子成精盗去。老孙用计取出,那精就伙了若干狮精与老孙大闹。内有一个九头狮子,神通广大,将我师父与八戒并王父子四人都衔去,到一竹节山九曲盘桓洞。次日,老孙与沙僧跟寻,亦被衔去。老孙被他捆打无数,幸而弄法走了。他们正在彼处受罪。问及当坊土地,始知天尊是他主人,特来奉请收降解救。”天尊闻言,即令仙将到狮子房唤出狮奴来问?”那狮奴熟睡,被众将推摇方醒,揪至中厅来见。天尊问道:“狮兽何在?”那奴儿垂泪叩头,只教:“饶命,饶命!”天尊道:“孙大圣在此,且不打你。你快说为何不谨,走了九头狮子。”狮奴道:“爷爷,我前日在大千甘露殿中见一瓶酒,不知偷去吃了,不觉沉醉睡着,失于拴锁,是以走了。”天尊道:“那酒是太上老君送的,唤做轮回琼液,你吃了该醉三日不醒。那狮兽今走几日了?”大圣道:“据土地说,他前年下降,到今二三年矣。”天尊笑道:“是了,是了!天宫里一日,在凡世就是一年。”叫狮奴道:“你且起来,饶你死罪,跟我与大圣下方去收他来。汝众仙都回去,不用跟随。”斋

天尊遂与大圣、狮奴,踏云径至竹节山,只见那五方揭谛、六丁六甲、本山土地都来跪接。行者道:“汝等护礻右,可曾伤着我师?”众神道:“妖精着了恼睡了,更不曾动甚刑罚。”天尊道:“我那元圣儿也是一个久修得道的真灵:他喊一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等闲也便不伤生。孙大圣,你去他门首索战,引他出来,我好收之。”行者听言,果掣棒跳近洞口,高骂道:“泼妖精,还我人来也!泼妖精,还我人来也!”连叫了数声,那老妖睡着了,无人答应。行者性急起来,轮铁棒,往里打进,口中不住的喊骂。那老妖方才惊醒,心中大怒,爬起来,喝一声:“赶战!”摇摇头,便张口来衔。行者回头跳出。妖精赶到外边,骂道:“贼猴,那里走!”行者立在高崖上笑道:“你还敢这等大胆无礼!你死活也不知哩!这不是你老爷主公在此?”那妖精赶到崖前,早被天尊念声咒语,喝道:“元圣儿,我来了!”那妖认得是主人,不敢展挣,四只脚伏之于地,只是磕头。旁边跑过狮奴儿,一把挝住项毛,用拳着项上打彀百十,口里骂道:“你这畜生,如何偷走,教我受罪!”那狮兽合口无言,不敢摇动。狮奴儿打得手困,方才住了,即将锦韂安在他身上,天尊骑了,喝声教走。他就纵声驾起彩云,径转妙岩宫去。古

大圣望空称谢了,却入洞中,先解玉华王,次解唐三藏,次又解了八戒、沙僧并三王子,共搜他洞里物件,逍逍停停,将众领出门外。八戒就取了若干枯柴,前后堆上,放起火来,把一个九曲盘桓洞,烧做了乌焦破瓦窑!大圣又发放了众神,还教土地在此镇守,却令八戒、沙僧,各各使法,把王父子背驮回州,他搀着唐僧。不多时,到了州城,天色渐晚,当有妃后官员,都来接见了。摆上斋筵,共坐享之。长老师徒还在暴纱亭安歇,王子们入宫各寝。一宵无话。主

次日,王又传旨,大开素宴,合府大小官员,一一谢恩。行者又叫屠子来,把那六个活狮子杀了,共那黄狮子都剥了皮,将肉安排将来受用。殿下十分欢喜,即命杀了,把一个留在本府内外人用,一个与王府长史等官分用,把五个都剁做一二两重的块子,差校尉散给州城内外军民人等,各吃些须,一则尝尝滋味,二则押押惊恐。那些家家户户,无不瞻仰。又见那铁匠人等造成了三般兵器,对行者磕头道:“爷爷,小的们工都完了。”问道:“各重多少斤两?”铁匠道:“金箍棒有千斤,九齿钯与降妖杖各有八百斤。”行者道:“也罢了。”叫请三位王子出来,各人执兵器。三子对老王道:“父王,今日兵器完矣。”老王道:“为此兵器,几乎伤了我父子之命。”小王子道:“幸蒙神师施法,救出我等,却又扫荡妖邪,除了后患,诚所谓海晏河清,太平之世界也!”当时老王父子赏劳了匠作,又至暴纱亭拜谢了师恩。三藏又教大圣等快传武艺,莫误行程。他三人就各轮兵器,在王府院中,一一传授。不数日,那三个王子尽皆操演精熟,其余攻退之方,紧慢之法,各有七十二到解数,无不知之。一则那诸王子心坚,二则亏孙大圣先授了神力,此所以那千斤之棒,八百斤之钯杖,俱能举能运,较之初时自家弄的武艺,真天渊也!有诗为证,诗曰——斋

缘因善庆遇神师,习武何期动怪狮。扫荡群邪安社稷,皈依一体定边夷。主

九灵数合元阳理,四面精通道果之。授受心明遗万古,玉华永乐太平时。3知

那王子又大开筵宴,谢了师教,又取出一大盘金银,用答微情。行者笑道:“快拿进去,快拿进去!我们出家人,要他何用?”八戒在旁道:“金银实不敢受,奈何我这件衣服被那些狮子精扯拉破了,但与我们换件衣服,足为爱也。”那王子随命针工,照依色样,取青锦、红锦、茶褐锦各数匹,与三位各做了一件。三人欣然领受,各穿了锦布直裰,收拾了行装起程,只见那城里城外,若大若小,无一人不称是罗汉临凡,活佛下界,鼓乐之声,旌旗之色,盈街塞道。正是家家户外焚香火,处处门前献彩灯。来至许远才回,他四众方得离城西去。这一去顿脱群思,潜心正果。才是:无虑无忧来佛界,诚心诚意上雷音。毕竟不知到灵山还有几多路程,何时行满,且听下回分解。

文章标签: # 王衍 # 行者 # 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