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排行 生肖排行

绘事后素形容什么生肖_绘事后素是什么生肖5

tamoadmin 2024-06-15 人已围观

简介1.绘事后素体现什么道理 绘事后素体现出什么道理2.《论语?八佾篇》|| 绘事后素3.绘事后素的两种解释4.孔子的绘事后素的启示5.绘事后素1. 关于素的四字成语大全 银装素裹、 红装素裹、 安之若素、 素车白马、 素昧平生、 素不相能、 素不相识、 训练有素、 我行我素、 素未谋面、 青蝇点素、 悬狟素飡、 威望素著、 素绠银瓶、 见素抱朴、 怀真抱素、

1.绘事后素体现什么道理 绘事后素体现出什么道理

2.《论语?八佾篇》|| 绘事后素

3.绘事后素的两种解释

4.孔子的绘事后素的启示

5.绘事后素

绘事后素形容什么生肖_绘事后素是什么生肖5

1. 关于素的四字成语大全

银装素裹、

红装素裹、

安之若素、

素车白马、

素昧平生、

素不相能、

素不相识、

训练有素、

我行我素、

素未谋面、

青蝇点素、

悬狟素飡、

威望素著、

素绠银瓶、

见素抱朴、

怀真抱素、

羔羊素丝、

艰苦朴素、

金瓶素绠、

握素怀铅、

相知有素、

持斋把素、

白马素车、

素车朴马、

皮弁素绩、

爱素好古、

积素累旧、

删华就素、

素衣化缁、

银瓶素绠

难素之学、

素面朝天、

绘事后素、

轻饶素放、

素丝羔羊、

清交素友、

好丹非素、

素门凡流、

鱼传尺素、

载一抱素、

尸禄素食、

素口骂人、

尸位素餐、

素丝良马、

素位而行、

握素披黄、

安然若素、

雁素鱼笺、

素见成事

2. 如什么如什么的四字词语大全

如胶如漆、如梦如醉、如痴如呆、如兄如弟、如火如荼、如痴如醉

1、如胶如漆rú jiāo rú qī

解释: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出处: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 孟冬寒气至》:“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译文:唯有胶和漆,黏合固结,再难分离。那么,就让我与夫君像胶和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将我们分隔

2、如梦如醉rú mèng rú zuì

解释: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出处:叶圣陶《母》:“‘我如梦如醉的离开了他。”伊揩着眼泪,继续说。”

3、如痴如呆rú chī rú dāi

解释:如:好像。形容极其迷恋某事

出处:刘兰生《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他总是站在高高的牛牯垛峰颠,如痴如呆地仰望着头顶的星空。”

4、如兄如弟rú xiōng rú dì

解释: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

出处:周 孔子编订《诗经 邶风 谷风》:“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译文:你们新婚乐融融,亲热相待如弟兄

5、如火如荼rú huǒ rú tú

解释: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出处:春秋 左邱明《国语 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译文:万人认为方阵,都白裙、白旗、素甲、白羽之箭,看上去像荼左军也这样的……,都穿着红色的衣裳,红色旗,红甲,红色羽毛的箭,看上去像火

6、如痴如醉 [ rú chī rú zuì ]

解释: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译文:见了王昭君之后,她的美貌与身姿让我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3. 什么有素四字成语

训练有素 [xùn liàn yǒu sù] 生词本基本bai释义素:平素,向来。

平时一直有严格的训练。出 处清·赵翼《廿二史札记》du:“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

显示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zhi。”例 句1. 这次实战演习的成绩说明,我们的战士是~的。

近反义词近义词行家里手 挥洒自如 训练有方反义词半路出dao家相知有素 [xiāng zhī yǒu sù内] 生词本基本释义素:向来。指一向互相了解的好朋友。

出 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六回:“他人不必论,就是段芝泉等,随从总容统多年,相知有素,今日亦未免生疑。”。

4. 如四字成语大全

谨终如始、

无论如何、

光阴如电、

铁证如山、

貌如其心、

胜友如云、

如鸟兽散、

急如星火、

如胶投漆、

倒背如流、

如醉如梦、

如火如荼、

暴雨如注、

守身如玉、

难知如阴、

中心如噎、

穆如清风、

一别如雨、

言笑自如、

安如盘石、

慎终如始、

势如累卵、

冬山如睡、

五内如焚、

适如其分、

一钱如命、

心口如一、

巧言如簧、

如获至宝、

目如悬珠

5. 成语大全带如字的四字成语

如臂使指 比喻指挥如意,没有牵制。

如不胜衣 胜:能承受,能承担。身体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

形容身体瘦弱。也形容谦退的样子。

如痴如醉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如出一口 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

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如出一辙 辙:车轮碾轧的痕迹。

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如此而已 如此:象这样;而已:罢了。就是这样罢了。

如蹈汤火 蹈:踩;汤:滚水。如同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

比喻处境艰险。 如登春台 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

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如堕烟海 堕:落。

好象掉在茫茫无边的烟雾里。比喻迷失方向,找不到头绪,抓不住要领。

如法炮制 炮制:用烘、炒等针药材制成中药。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

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如风过耳 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

比喻漠不关心,不相关涉。 如鲠在喉 鱼骨头卡在喉咙里。

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如虎添翼 好象老虎长上了翅膀。

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如花似锦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如花似玉 像花和玉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如火燎原 燎:烧;原:原野。如火在原野燃烧。

比喻声势很大,难于阻抑。 如火如荼 荼:茅草的白花。

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

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如获至宝 至:极,最。

好象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如饥似渴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象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6. 含若的四字词语

昂昂自若 爱才若渴 傲睨自若 安若泰山 昂然自若

安之若命 安之若素 被宠若惊 不绝若线 炳若观火

背若芒刺 炳若日星 辨若悬河 避之若浼 从恶若崩

沉痼自若 齿若编贝 灿若繁星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宠辱若惊

怅然若失 从容自若 从善若流 寸阴若岁 大辩若讷

大巧若拙 洞若观火 呆若木鸡 大喜若狂 大勇若怯

大直若诎 大直若屈 大智若愚 恩若再生 奉若神明

浮生若梦 风雨时若 固若金汤 功若丘山 肝心若裂

狗彘不若 甘之若素 归之若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涣若冰释

涣若冰消 欢若平生 恍然若失 化若偃草 欢欣若狂

欢喜若狂 进道若蜷 进道若蜷 交淡若水 进道若退

疾恶若雠 嫉恶若仇 举国若狂 举棋若定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噤若寒蝉 较若画一 斠若画一 矫若惊龙 敬若神明

寂若无人 矫若游龙 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惊喜若狂 举重若轻

举止自若 旷若发蒙 口若悬河 口壅若川 料敌若神

冷若冰霜 凛若冰霜 寥若晨星 燎若观火 烂若披锦

烂若披掌 凛若秋霜 烂若舒锦 了若指掌 履险若夷

明若观火 邈若河汉 邈若河山 茫然若失 面若死灰

邈若山河 命若悬丝 目若悬珠 门庭若市 判若鸿沟

翩若惊鸿 判若两人 判若水火 判若天渊 旁若无人

傍若无人 判若云泥 弃若敝屣 轻若鸿毛 契若金兰

求贤若渴 其应若响 求知若渴 趋之若鹜 趋之若骛

若敖鬼馁 若敖之鬼 若崩厥角 若不胜衣 若存若亡

若合符节 若即若离 若离若即 若卵投石 若明若暗

若明若昧 若烹小鲜 若丧考妣 人生若寄 若涉渊冰

若涉渊水 若释重负 若无其事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若有若无

若隐若现 若隐若显 若有所失 若有所思 若有所丧

若有所亡 受宠若惊 少成若性 深藏若虚 神情自若

视若儿戏 视若路人 爽然若失 色若死灰 势若脱兔

视若无睹 视死若归 视死若生 神色自若 视险若夷

神意自若 失之千里,差若毫厘 始终若一 嗒然若丧 谈若悬河

天若有情天亦老 泰然自若 坦然自若 谈笑自若 闻宠若惊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惘然若失 危若朝露 虚怀若谷 向若而叹

行若狗彘 悬若日月 心若死灰 行若无事 夕惕若厉

欣喜若狂 印累绶若 意气自若 隐若敌国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言若悬河 晏然自若 夷然自若 怡然自若

言行若一 言笑自若 雨旸时若 优游自若 指挥若定

诸若此类 昭然若揭 置若罔闻 终始若一 知子莫若父

7. 如 如 四字成语大全

如痴如醉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如火如荼 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如胶如漆 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如泣如诉 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如手如足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如兄如弟 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

如埙如箎 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比喻兄弟和睦。

如醉如痴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如痴如狂 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同“如醉如狂”。

如痴如梦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如饥如渴 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

如渴如饥 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同“如饥如渴”。

如狼如虎 形容勇猛、猛烈。

如履如临 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如梦如醉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如切如磋 比喻互相商讨砥砺。

如埙如篪 埙、篪、乐器名。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埙唱而篪和,用以比喻两物之响应、应和。

如醉如狂 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

如醉如梦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8. 什么有素四字成语

训练有素 [xùn liàn yǒu sù]

生词本

基本释义

素:平素,向来。平时一直有严格的训练。

出 处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示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例 句

1. 这次实战演习的成绩说明,我们的战士是~的。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行家里手 挥洒自如 训练有方

反义词

半路出家

相知有素 [xiāng zhī yǒu sù]

生词本

基本释义

素:向来。指一向互相了解的好朋友。

出 处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六回:“他人不必论,就是段芝泉等,随从总统多年,相知有素,今日亦未免生疑。”

绘事后素体现什么道理 绘事后素体现出什么道理

绘事后素,汉语成语,拼音是huì shì hòu sù,意思是先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出自《论语·八佾》,《考工记》。

出处如下

①《论语·八佾》:"子曰:'绘事后素。'"(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道:"'美的笑容,酒窝微动;美的眼睛,黑白传神;洁白纸上,灿烂颜色。'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底子,而后才绘画。"子夏说:"那么礼在后吗?"孔子说:"启发我的是你呀,这样才可以与你讲诗了。"--李泽厚《论语今读》)。朱熹集注:"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於素也。"

②《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

绘事后素指先有白色底子,才能进行彩绘。比喻礼乐产生于仁义之后。也比喻做事应先从简单做起,然后逐步深入。

《论语?八佾篇》|| 绘事后素

1、绘事后素体现什么道理:“绘事后素”就是“绘事后于素”,意思是画画前要先用白色打底子。这个故事的关键在“礼后乎”中,子夏指学礼应后于什么,答案是仁,孔子的意思是要现有仁心在学礼乐,所以孔子对于子夏问“礼后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他启发了自己。

2、这个故事说明了三点:

(1)在儒家的核心价值“仁义礼乐”中,孔子最看重仁,因此仁是儒家最核心的内容。

(2)孔门师生的教学不就事论事,孔子实行的是启发式教育,而不是填鸭式教育。(颜回曾说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要看懂孔门师生的对话必须看故事背后的实质内容。

(3)孔子最主要的学问是社会学和伦理学,和他讨论文学到最后也会转到伦理学和社会学。

绘事后素的两种解释

译意:

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妩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绘画先有白底,然后再用色彩绘画。”子夏又问:“这么说礼也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才产生的了?”孔子说:“卜商啊,你真是能够发挥我的思想,现在可以开始和你谈论《诗经》了。”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在《诗经·卫风·硕人篇》,诗句据说是赞美当时卫国卫庄公他的夫人庄姜的美丽。子夏读到此句就拿来向老师请教。孔子用了绘画的原理来解释,说这就像是画画时先有素白底子,再用五彩的颜色来描绘。也就是美女的好看本质上在于自身的天生丽质,再妆扮是更进一层的美。喻指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

善于思考的子夏听了孔子的话,举一反三,马上联系到仁和礼的关系,问“礼后乎?”礼也是这样吗?就是说,人先有仁德,先有忠信,然后才有礼。这种反应让做老师的很是欣喜,认为对自己有启发。孔子真的是很虚心的教授者。

因而这段主要有两个观点,一个就是“绘事后素”,先有事实的本质在,才有更进一步的绘画的创造与发展。做事情总是要先打好基础,然后才能把事情做好。人先有了内心纯洁的修养才有由内而外的外在气质。子夏更由此联想到,先有了仁德孝义,才有了礼的存在。

万事万物都有这种先后与内外的关系。这也同《大学》里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相合。

第二就是学习的延伸性。《学而篇》中子贡问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也是举一反三马上追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也是极为赏识,如此篇一样,认为可以与之谈论《诗经》了。

学习不能死板的学,要有悟性,领会文学中未尽之言,能够举一反三悟到言外之意,触类旁通。这个有时候不是说学得多、知道得多就可能做到,还是需要一种学习的灵活性,需要有一种对知识的闻一知二的延伸与拓展。

应该说还有第三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对与学生的对话中得到的启发很是坦然地明示出来,颇有一种相互促进成长的氛围。学生是喜欢这样的师长,还是喜欢奉行一言堂不容学生提出异议的师长呢?

孔子的绘事后素的启示

绘事后素的解释

《论语· 八佾 》 :“子曰:‘绘事后素。’” 朱熹 集注:“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於素也。 《考工记》 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 然后 可加文饰。”后因以“绘事后素” 比喻 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 清 曾国藩 《抄<朱子小学>书后》 :“ 仲尼 曰‘行有馀力,则以学文’,绘事后素,不其然哉?”

词语分解

绘事的解释 ∶绘画之事 ∶图画详细解释.绘画;绘画之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是以绘事图色,文辞 尽情 。” 唐 杜甫 《严郑公岷山沱江图》诗:“绘事功殊绝,幽襟兴 激昂 。” 清 昭连 《啸 后素的解释 在众色间敷以白色。《论语·八佾》:“绘事后素。” 何晏 集解 :“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一说先敷白色后施彩色。 朱熹 集注:“后素,后於素也。

绘事后素

孔子的绘事后素的启示是要先有良好的素质和品德,然后才能进行外在的修饰和学习。

一、释义

孔子的绘事后素,是指先有白色的丝绢作为底子,然后再用五彩的丝线绣出图案。这是古代刺绣的一种技法,也是孔子对《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三句诗的解释。

孔子认为,这三句诗描写了一个美女的容貌和气质,她虽然有天生的美貌和魅力,但是还需要用礼仪来修饰和完善自己,就像白色的丝绢上要绣上五彩的图案才能更加绚丽一样。

二、出处

《论语·八佾》中,孔子对子夏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意思是说,你笑得很巧妙,眼睛很美丽,如果你有了美好的品质,就更加出色了。这里的“素”就是指白色的底子,也就是人的内在美德。

三、绘事后素体现的道理

“绘事后素”就是“绘事后于素”,意思是画画前要先用白色打底子。这个故事的关键在“礼后乎”中,子夏指学礼应后于什么,答案是仁,孔子的意思是要现有仁心在学礼乐,所以孔子对于子夏问“礼后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他启发了自己。

孔子与子夏的美妙对话围绕的两大主题

1、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孔子与子夏的对话中,反复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或者知识,更是一种道德上的修养和提升。他鼓励子夏通过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智慧,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孔子还强调了学习和思考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只有通过思考和学习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他鼓励子夏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判断力。

2、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孔子与子夏的对话中还涉及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孔子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能力和兴趣爱好,因此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他鼓励子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方法,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力。他还告诫子夏要注意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力。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 ——《论语·八佾篇》

有关“素”的解释:1.素,生帛也。 2.凡物无饰曰素。 3.素,本也。

素,白致缯也。——《说文》

纯以素。——《礼记·杂记》

素 本义是没有染色的丝织品,引申为白色。

是“素”代表“礼”,还是“绘”代表“礼”呢?

南怀瑾《论语别裁》: 绘画完成以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以现在哲学的观念来说,就是一个人由绚烂归于平淡。就艺术的观点来说,好比一幅画,整个画面填得满满的,多半没有艺术的价值;又如布置一间房子,一定要留适当的空间,也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孔子的启发教育,以子夏的聪明,一听就懂,于是提出了心得报告:“礼后乎?”难道礼仪的后面还有一个“礼”的精神吗?也就是说礼的内涵比表之于外的礼仪更重要吗?

钱穆《论语新解》: 绘事后素:古人绘画,先布五采,再以粉白线条加以勾勒。或说:绘事以粉素为先,后施五采,今不从。礼后乎:子夏因此悟人有忠信之质,必有礼以成之。所谓忠信之人可以学礼,礼乃后起而加之以文饰,然必加于忠信之美质,犹以素色间于五采而益增五采之鲜明。

白话试译子夏问道:“古诗说:‘巧笑倩啊,美目盼啊,再用素粉来增添她的美丽啊。’这三句诗指的是什么呢?”先生说:“你看绘画,不也是临后始加素色吗?”子夏说:“不是说礼是后起之事吗?”先生说:“开发引起我心意的是商了。如他那样,才可和他言诗了。”

朱熹: 素,粉地,画之质也。绚,采色,画之饰也。言人有此倩盼之美质,而又加以华采之饰,如有素地而加采色也。子夏疑其反谓以素为饰,故问之。子曰:“绘事后素。”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

傅佩荣: 子夏在这里问的是《诗经》中的一句话:有一个女孩子很漂亮,天生丽质,她穿上白色的衣服就显得更加绚丽动人。白色本是很纯的颜色,所以子夏不懂,为什么一个漂亮女孩穿上白色的衣服就光彩耀目呢?孔子答说:“绘事后素。”就是说,绘画时最后上白色。现代人画画,是在白纸上涂抹斑斓的色彩;古代绘画和现代不同。就以汉墓中出土的帛画为例,这种绢帛是咖啡色的,有点像树皮的颜色。所以,古人用绢帛画画,其实是在咖啡色的底色上工作。因而,白色就是一种特殊的颜料。画画时,先上各种彩色,青色、红色、黑色、**,最后才上白色。上白色的时候,看起来是没有颜色的,但是它使其他彩色全部凸显出来。所以一个漂亮女孩本身就是彩色了,穿上白色的衣服,就显得更加漂亮了!

孔子的讲解本来已经结束了,但是,子夏忽然有了一个灵感,接着请教说:“照这样说的话,礼仪是不是后来产生的?”人性向善,本身就非常美。“礼”是形式,让人内心真诚的情感表现出来,所以,白色的礼就是让内心多姿多彩的情感有适当的表现。孔子听到这个问题立刻说,能够给我启发的就是子夏啊!为什么?因为孔子以前也没有考虑过“礼”是白色这样具体的问题。一般人都认为“礼”是彩色的,比如,朱熹的注解就说礼是彩色的。为什么朱熹会有这样的观点呢?因为朱熹是南宋学者,当时画画已经用白纸作底,再上彩色,所以,朱熹翻译这句话的时候加了一个字,“绘事后于素”,意思是,绘画的时候是在白色的底上去画上彩色。这就完全改变了孔子的原意,大错特错了。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说过,可以和两个学生谈《诗》,一个是前面介绍过的子贡。孔子与他讨论贫穷应该如何,富裕应该如何,子贡就引用《诗》里面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回应,孔子很满意。在这一章中,孔子竟然说,能给我启发的是子夏呀!就子夏的一生来看,这实在是最精彩的片段。

你更倾向与谁的解释?

文章标签: # 事后 # 孔子 # 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