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本周运势 本周运势

隋唐釉陶十二生肖俑特征_隋唐陶俑特点

tamoadmin 2024-06-01 人已围观

简介1.唐三彩仕女俑的特征2.唐三彩都有那些分类?每种特征是什么?3.洛阳唐三彩详细资料大全4.隋代的陶瓷特点有哪些?5.古人陶俑对中国泥塑有什么影响6.唐代随葬的三彩陶器哪些俑物形象塑造的最好?五颜六色、璀璨多姿的颜色釉陶瓷,凝聚着中国古代陶瓷工匠的聪明才智,或热烈、或奔放、或沉稳、或雅静,体现出土和火的艺术的真谛。漫长的历史岁月沧桑积淀于缤纷的色彩之中,唐代多彩;宋代理性;元代辉煌;明清华丽。象大

1.唐三彩仕女俑的特征

2.唐三彩都有那些分类?每种特征是什么?

3.洛阳唐三彩详细资料大全

4.隋代的陶瓷特点有哪些?

5.古人陶俑对中国泥塑有什么影响

6.唐代随葬的三彩陶器哪些俑物形象塑造的最好?

隋唐釉陶十二生肖俑特征_隋唐陶俑特点

五颜六色、璀璨多姿的颜色釉陶瓷,凝聚着中国古代陶瓷工匠的聪明才智,或热烈、或奔放、或沉稳、或雅静,体现出土和火的艺术的真谛。漫长的历史岁月沧桑积淀于缤纷的色彩之中,唐代多彩;宋代理性;元代辉煌;明清华丽。象大树的年轮一样,述说着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切,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尤其是元、明、清颜色釉陶瓷,不但色彩斑斓,而且成为中国陶瓷的主流品种之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大特征。 广义的宗教观念,包括对自然和先祖的崇拜祭祀行为,从远古时代即已盛行。历代皇朝还规定了祭祀的礼仪制度,其中包括祭器。明代洪武二年,朱元璋就下令:今后“凡祭器皆用瓷”,自此,陶瓷祭器就成为明清两代官窑的主要品种,烧造数量巨大,作工十分精细。明清皇家祭祀十分频繁,所祀内容有:圜丘、方泽、宗庙、社稷、朝日、夕月、先农;太岁、星辰、风云、雷雨、岳震、海渎、山川;历代帝王、先师、旗纛、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寿星等。其中土地、宗庙、社稷、山川为天子亲祀,其余遣官祭告。各种祭祀活动及不同的位置中,需配用不同的颜色釉陶瓷。如天坛正位用青色;地坛正位用**;朝日坛用红色;夕月坛用月白色;先农坛、天神坛、太岁坛正位用白色等。

许多颜色釉的名称,也与祭祀相关。如有名的“霁红”,其本意应为“祭红”,清蓝浦《景德镇陶录》论述颇详:“霁红也,肆考纪明厂窑作祭红,沈阳唐公记今厂器作霁红,而陶俗皆做济红,其实祭红为是。盖宣窑造此,初为祭效日坛用也,唐窑纪霁红,由宣窑霁青推写耳。”由此可知,霁红原为祭红,是唐英将其改写为“霁红”的。“霁”与“祭”同音,只是前者更能显示文采而已。“霁蓝”、“霁青”等名,在纷杂的文献中也常称“祭蓝”、“祭青”,均与宗教祭祀相关。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严格的等级制度,也决定着颜色釉陶瓷的生产和使用。明清两代官窑生产的颜色釉瓷器,民窑不许生产,如果违犯此规,严重者杀头。《明英宗实录》卷一六一记载,正统十一年(1446年)时下令:“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瓷器……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赀,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以告者,连坐。”如此严酷的法律,保证了皇家对颜色釉瓷器的垄断,提高了官窑颜色釉瓷器的身价,也限制了民窑颜色釉瓷器的发展。

在皇宫中,颜色釉瓷器的使用,也有严格的等级之分。清《国朝宫史》卷十七记载: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黄釉器;皇贵妃用黄釉白里器;贵妃用黄地绿龙器;嫔妃用蓝底黄龙器;贵人用绿地紫龙器;常在用绿地红龙器。由此可知颜色釉的使用,在等级上是多么森严。官窑严格控制着颜色釉瓷器的生产,为防治技术外传,甚至连残次品都送往京城处理。乾隆八年(1743年),唐英曾奏“请定次色瓷器变价之例以杜民窑冒滥折”,建议黄釉及五爪龙瓷器的残次品,押运京城处理。乾隆朱批:“黄器如所请行。五爪龙者,外边常有,仍照原议行。”残次品押运京城,虽然在经济上有些浪费,但却保证了皇家对黄釉器的垄断。

以上可以看出森严的等级制度对颜色釉瓷器的影响,一方面是限制了它向民间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皇帝的严格要求,促使颜色釉瓷器经过精工细作,使产品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均匀纯正釉色的烧成,除釉料配方和烧成等因素外,施釉工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根据不同的造型和釉色品种,元代以后景德镇陶工发明了多种施釉方法,如一般的碗、盘用蘸釉法,大件器物用浇釉法,方器则用笔榻法。为保证釉色均匀,一般颜色釉多用吹釉法,宣德及康熙的洒蓝、嘉靖的回青、康熙的豇豆红等,其特殊的装饰效果,均与吹釉法相关。清人龚鉽诗赞曰:

看他吹釉似吹箫, 小管蒙纱蘸不浇。

坯上周遮无渗漏, 此中元气要人调。

古代陶工用的吹管,是当代喷枪的前身。二者的作用完全相同,能保证釉料均匀地附于器物外壁之上,烧成匀净的釉色。各种施釉工艺均有特殊功能,它们是颜色釉的工艺基础,也是精湛的制瓷工艺的具体表现之一。

颜色釉有高温、中温和低温之分,色釉品种至雍正时,已达数十种之多。但决定颜色釉的呈色剂却只有铜、铁、钴、锰、钛、锑、金等几种金属氧化物,尤其是前三种,是中国传统釉色的主要呈色剂。同一种金属氧化物,利用温度和焰性改变其分子结构,可烧出不同的色釉品种。如氧化铜在氧化焰中可烧成绿色,如果在还原焰中可烧成红色。而铁的氧化物,在还原焰中可烧成青绿色,在氧化焰中可烧成**或酱色。如果提高氧化铁的含量,再配上钴、锰等金属氧化物,更可烧成黑色。这其中的奥妙,取决于釉料配方的调整和烧成技术的纯熟程度。古代勤劳智慧的陶工,在实践中准确地掌握了各种釉料的变化,得心应手地调制出各种釉料配方,纯熟自如地驾驭了烧成技术,创造出数十种色彩缤纷的颜色釉。这种精湛的制瓷工艺,至今仍令世人叹为观止。 釉陶

颜色釉瓷器色彩缤纷,五颜六色的色彩变化能使人从中品味出深沉的文化内涵,后人一向推重宋瓷,而宋瓷的主流就是单一的颜色釉瓷,五大名窑均以釉色取胜。元、明、清颜色釉瓷更显示出高雅的审美情趣,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条:

1、巧妙地利用缺陷,反丑为美

釉面的裂纹、斑点等,本都是烧成的缺陷,但经陶工之手,反丑为美,均能成为极富装饰性的特殊颜色釉品种。如哥窑的大小开片,本是因釉的收缩率大于胎的收缩率而出现的一种严重缺陷,但陶工巧妙地应用这种缺陷,使之形成各种有规律的大小纹片,妙趣横生,耐人寻味。明清仿哥窑产品很多,直接继承了这种传统。再如清雍正时出现的窑变花釉,本是仿钧釉不成功时,釉面出现的人工难以控制的窑变现象,但陶工善于取势,顺其自然流淌,反而创出变化万千的窑变花釉的新品种。再如豇豆红釉的绿斑点,厂官釉的黄斑点,均是烧成时出现的缺陷,但陶工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反增加了釉色的韵律变化,令人回味无穷。

2、 均匀中的变化

均匀纯正是颜色釉的基本要求,但中国传统颜色釉追求的却是均匀纯正中的变化,以自然的工艺变化,增添颜色釉的韵律和节奏感。如宣德红釉棱形洗,外壁施均匀纯正的红釉,但口沿及棱角处却露出胎体本色的洁白色,十分整齐规整,俗称为“灯草口”、“出筋”,红白分明,对比强烈,使均匀纯正的釉色给人一种富有韵律的美感。再如雍正青釉鱼篓罐,外壁施用粉青色釉,呈色均匀稳定,但仿鱼篓的弦纹却使釉色产生了一种节奏感。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均可说明中国传统颜色釉在完成均匀纯正的基本要求后,追求均匀中的变化,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3、 釉色与造型的统一

不同的釉色,配用相适应的造型,方能充分体现釉色本身的美感。元、明、清颜色釉产品十分重视釉色与造型的统一。如高温铜红釉有霁红、郎窑红和豇豆红之分,其特征分别为沉稳、奔放、素雅。传世品中沉稳的霁红釉多与大小适中的瓶、壶、炉、洗等结合;浓艳奔放的郎窑红则多与大件的瓶、罐等相结合;素雅柔润的豇豆红则与小巧的瓶、洗、盒、水丞等文具相结合。再如窑变花釉,色泽浓烈,传世品中多为大、中件的陈设用瓷。而胭脂红釉色泽淡雅柔和,传世品中均为小件的碗、盘、瓶等等。总之,色彩丰富的颜色釉,与相适应的造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恰如其分地表现出颜色釉的天然丽质,体现出中国传统颜色釉高雅的审美情趣。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看出颜色釉斑斓的色彩中,极富观赏情趣,使人引发高雅的审美体验,领悟到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就是颜色釉陶瓷受人喜爱的根本原因,也是它能成为中国陶瓷主流产品之一的关键所在。

唐三彩仕女俑的特征

主要是陶塑,也有一些瓷塑、泥塑、木雕和石雕。陶俑中,除一般陶质或施彩绘外,也有釉陶俑。特别是这一时期创制出一种三彩俑,器表施有黄、绿褐、蓝、黑等彩釉,胎色有红、白2种,其烧成温度较瓷器略低,以釉色绚烂多变而受人喜爱(见唐三彩)。隋至初唐的俑群中,人物形态的塑造处于由南北朝向盛唐的过渡阶段,还常常显露出北齐、北周时期形成的地方特征。镇墓武士俑仍继承着以前的按盾伫立的姿态;镇墓兽姿态呆板地蹲坐在地上;侍女长裙曳地,面容呆滞,缺乏生气。盛唐时期,俑群的塑造风格一变,人物形体趋向肥满丰腴,造型准确,姿态传神。镇墓武士改作天王状,全装甲胄,体态雄健,足踏小鬼,风仪威猛。镇墓兽也从蹲坐改为挺身直立状,伸臂,鬃毛飘张,狰狞可怖。女侍的形象最为传神,高髻长裙,面容丰腴,显示出唐代崇尚的杨玉环式的美感。造型比例准确,姿态颇为生动,轮廓曲线富于变化,代表了唐代人物圆雕的高度成就。至于动物雕塑,也极传神,特别是骏马和骆驼。骏马体态劲健,或伸颈嘶鸣,或缓辔徐行,或昂首伫立,神骏异常,加上马具华丽,釉色晶莹,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同时唐俑中还不乏造型生动而富有想像力的佳作,如体高达58.4厘米的驼背上,驮载着成组的乐队和正在翩翩起舞的舞蹈家。再如将威猛的狮子,塑成蹲坐在地上,以后肢搔颈的憨态,逗人喜爱。此外,也有的俑生动地显示了当时的生活习俗,如西安十里铺出土的三彩对镜梳妆俑、杨思□墓出土抱有成套兵器的武士石雕(见杨思□墓雕塑)、韦□墓出土的骑马击球俑、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庖厨操作泥俑和舞狮子、演杂技的泥俑,都极生动传神,从不同角度反映出那时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还应指出,俑群制作的目的,并不是供人观赏的艺术雕塑,而是埋进坟墓的明器,因此它只能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唐代雕塑的成就。陕西礼泉县出土的唐代彩绘釉陶载物骆驼及牵驼俑。

唐三彩都有那些分类?每种特征是什么?

唐三彩仕女俑的特征为:面庞丰润,娟秀的双眼微眯,下颌微抬,以优美的角度向上仰视。

三彩女立俑为唐朝的文物,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通高44.5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三彩仕女俑的特征为:面庞丰润,娟秀的双眼微眯,下颌微抬,以优美的角度向上仰视。

红唇微启,甜美的微笑中似乎充满着对生活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遐想。她站姿优雅,身段袅袅婷婷,穿落地长裙,轻薄的衣裙与丰腴肥美的体态完美结合在一起,衣裙自然流畅的丝绸质感和优美的曲线条,充分体现出唐代女性的柔美、端庄、矜持、风雅和高贵。

唐三彩简介

唐三彩(Tang Tri-Color Glazed Ceramics),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洛阳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并且沿用,享誉中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唐三彩女立俑

洛阳唐三彩详细资料大全

1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 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故种姿态。至于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徵;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著色彩鲜艳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

2 唐三彩特征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的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做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唐三彩

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驰名中外的唐三彩,一直到文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但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

唐三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

隋代的陶瓷特点有哪些?

唐三彩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属于唐代生产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其精湛的烧制技艺,不朽的艺术价值,是凝聚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洛阳唐三彩 分类 :陶瓷 地区 :洛阳市 简介,诞生背景,产地,首发地,主产地,特点,工艺,特色,影响,发展,地位, 简介 中国古代传统陶瓷艺术中的瑰宝,始于南北朝,盛于唐,洛阳为主要产地。唐三彩是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牡丹石之乡是闻名于世的洛阳龙门石窟东十余公里万安山下的偃师市寇店镇五龙村,此镇因宋朝名相寇准在此住宿而得名,而牡丹石就深藏在万安山的褶皱中。据专家考证,牡丹石的形成是在15亿年前的地壳运动中,由晶体状的中基性火山熔石随其他岩浆流动混合而成。其基本的岩石是等同于大理石硬度的石质,那些或散或聚的晶体则是相当于玉石质量硬度的石质,在自然时光的打磨下,牡丹石集山川之灵秀,汇诗情画意之美韵,成为美石中的奇葩。 诞生背景 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也在中国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三彩诞生于唐代是有其文化渊源的。首先,成熟的陶瓷技术是唐三彩诞生的物质基础;其次,唐代盛极一时的厚葬之风是促成其诞生的直接导向;第三,唐代各个领域的历史文化是孕育其最好的艺术养料。唐三彩的诞生也是三彩釉装饰工艺的诞生,是釉彩装饰和胎体装饰结合的过程。辉煌璀璨的唐三彩,其绚丽斑斓的艺术效果在雕塑精美、造型生动的俑上得到了完美的发挥和淋漓尽致的展现。 产地 首发地 邙山位于洛阳北面、横卧黄河之南,是块风水宝地,汉唐以来成为著名的墓葬区,因而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民谚。这里历朝古墓交叉重叠,“几无卧牛之地”。最早发现唐三彩是在清末,清 *** 兴建开封至洛阳的铁路工程穿过邙山脚下,破坏了此处的无数古迹,而唐墓中出土的珍贵遗物中未曾一闻的唐三彩便就此问世。 唐三彩 “唐三彩”这个名词在史料中没有记载,直到民国初年北平南琉璃厂的市面上,突然从外地流入大量这些釉色鲜艳的人物、马驼、器皿等陶器,以黄、绿、白色为多见,还有红、褐、蓝、紫等色,无论单彩、两彩或多彩,都造型生动,釉彩艳丽,引起轰动。古董商私下称其为唐三彩。“三”是个极数,用以形容多彩陶也甚恰当,所以这个名词也很快为陶瓷家所接受,人们遂以唐三彩命名这类陶器,沿用至今。同时唐三彩也引起了罗振玉等一批学者的研究,证明这些色彩美丽的古物确为唐代遗物。 主产地 洛阳出土了大量的唐三彩陶器,离洛阳不远的河南巩县就是烧制唐三彩的故乡。距巩县县城约10公里的大、小黄冶村,在唐代烧制以黄釉为主的三彩器,故称黄冶(瓷)。据窑址出土的标本分析,巩县窑三彩的特点是:除少数红陶胎为普通陶土烧成外,多数是比较纯净的白色高岭土,因烧成温度的差异,呈白色或粉红色。烧成温度较瓷器略低,在800℃-1000℃之间,其中三彩俑的烧成温度900℃左右,三彩器皿的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黄冶村是发现最早的烧制唐三彩窑址。 洛阳唐三彩多集中于隋唐东都城的四郊,即城北邙山,城南关林和龙门,城西谷水一带。在偃师、孟津、伊川等地的唐墓中也多有出土。从发掘资料的综合研究得知,洛阳唐三彩出现在武则天至中宗时期(公元684—709年)的墓葬中,玄宗开元天宝初期以后的唐墓中很少见到。这个时期正当唐朝国力最强盛的时候,朝政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特点 唐三彩主要用作陪葬明器,有俑像类和生活器皿类。俑像类主要有人物俑和动物俑。人物俑题材广泛,主要有妇女、文吏俑、武士俑与天王俑、镇墓兽等。这些俑神形兼备,以其题材刻画出其不同的性格和特征。贵妇则面部胖圆,肌肉丰满,梳各式发髻,著彩缬服装。文官则彬彬有礼,武士则勇猛英俊,胡俑则高鼻深目,天王则怒目凶狠。制作这些人物俑时,为了增强人物形象的质感,采取了“开相”工艺:对人物的头部多不施釉,仅涂以白粉;在唇和面颊上,添加朱红;对眼眸、眉睫、胡须、巾帽或花钿等,用墨或彩色来描画,以增强写实效果。 唐三彩女俑取材于唐代社会活生生的女性人物,有立俑、坐俑、乐舞俑、乐唱俑、骑马俑、对镜梳妆俑等,着重表现唐代妇女姿态自由、面容丰腴、肌肤细腻、双手纤巧、两足丰柔的形象。唐代妇女喜欢装点,唐三彩女俑诸如额黄、眉黛、朱粉、口脂、花钿、妆靥等饰容方法无所不有,发式也新颖多变,有单高髻、双卵髻、倭坠髻、两丫髻、刀髻、宝髻、椎髻、螺髻、鹦鹉髻等。这些女俑的服饰简洁、明快,多著翻领窄袖襦衫,胸部袒露,身系裙带,衣领有圆、方、斜、直、鸡心等,表现出当时妇女装饰多样化的时尚,展现了唐代女性的精神风貌。女俑的造型,早期的清秀,后期的丰腴,以唐中宗时期为过渡。 文吏俑是唐朝社会文臣的形象,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裕的生活条件。但“伴君中如伴虎”,所以这些人物文静端庄、思绪深沉、气派不凡,虽说衣帽齐整、峨冠博带,仍不能掩饰内心的惶恐。武士俑,是唐王朝武装力量的缩影,多为英俊潇洒的年轻战士,有的站立,有的骑马,拉弓射箭,这些大多是初唐的造型。到武则天时出现佛教中金刚造型的天王俑。武则天和唐中宗时期,武士俑和天王俑并见,以后则只见天王俑。 唐三彩 镇墓兽源于古代传说中的方相神,是山川精怪,有驱除邪恶的法力。镇墓兽在初唐时期塑成人身蹄足;到武则天时出现兽身、鸟翼、蹄足,有兽面或人面两种。因其造型奇异可怕,加上光怪陆离的釉彩,在坟墓这种特定环境中,会使人有恐怖的感觉。 唐三彩器胡人、乐舞、杂技俑中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唐人生活的多样化,丰富化,可谓千姿百态,色彩纷呈。再现了唐代盛世时中原与边疆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中外频繁交往的情景。 工艺 首先是对胎料进行选择和加工 洛阳出土的唐三彩大多采用比较纯净的高岭土加工而成,这种矿藏洛阳周围便有出产。这种土质较为细腻,可塑性强,成型后不易开裂、变形,是制作各种陶器上等的材料。选用的矿土需要经过挑选、舂捣、研磨、淘洗、沉淀、揉搓、捏练、陈腐等系列工序加工成备用的陶泥,然后才能使用。从出土的器物胎体来看,唐代的工匠们对胎料的选择不是很精,胎质中含有石英颗粒等矿物杂质。 唐三彩常见的成型方法有三种,即雕塑、模制和轮制。制作一件器物往往使用两种以上方法。工匠们首先要进行细致的构思设计,再用专门雕塑工具用陶泥进行雕塑创作,经反复修改后,最后成型。制模,是将雕塑成型的作品进行分割、翻模。简单的造型分割较少,甚至少到只需一、两件模具。复杂的造型如天王俑、镇墓兽、形态各异的马、建筑模型等往往需要翻制的模具较多。对于不规则部位还需要有套模,因此这类造型模具往往多达十几件。模具分单模、合模两种。单模适用于器物上装饰用的贴花、堆塑等小附属档案。合模是用两个半模压制后对接粘合而成,适用于各种人物、动物和一些生活器皿。工匠们首先将经过揉搓和陈腐过的软硬适中的陶泥放入模子用手按压,其厚度根据制作物体的大小灵活掌握,然后用泥浆粘接合模,等到模具里的陶泥本身有一定的强度时,取出粘接组装成型,并用专用刀具将粘合部位修平,用手指抿抹,用毛笔或毛刷蘸水修饰。技术好的工匠能够使胎体均匀,薄厚适中,黏合过的部位天衣无缝,宛若一体。轮制,适宜于制作器体呈圆形的器皿,如日用器皿中的杯、盘、碗、碟、豆、瓶、炉、壶、罐等,但也有一些扁圆体、椭圆体、不规则体等器物采用合模制法。 唐三彩 一件成型的器物需要彻底阴干才能进行素烧,这样可以避免高温烧制过程中胎体变形和开裂。唐三彩一般需要两次焙烧,第一次经过1000℃~1100℃左右的温度将胎体烧坚,取出后施釉,再入窑经过800℃~900℃温度釉烧,胎体上的釉料开始融化,釉汁熔融流动相互浸润,形成斑斓的色彩。 唐三彩 唐三彩的施釉方法常用的有两种 即分区施釉法和点彩施釉法。分区施釉法是在不同部位涂上不同的釉色,几种釉色同施在一件器物上,釉色之间的组合和交融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效果。点彩施釉法,是用毛笔在器物的一些部位点上大小一致或不一致、或点状、或块状的点,或带状线条。有的排列整齐,有的自然随意,经过高温熔融,釉彩的流串和交融,形成奇幻的画面,虚虚实实,斑斑驳驳,如晚霞,如梦境,形成一种自然天成的美术风格。 唐三彩最成功的地方是它多变的釉彩和精美的造型。经过对出土三彩的釉的成分进行检测,发现三彩釉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铅和金属呈色剂。唐代工匠们经过百千次的试验,成功地掌握了不同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并配制出了不同色泽的釉料。在釉料中加入石英和铅粉,以氧化铅为助溶剂,适量加入铜、铁、钴、锰、锑、铬等成分,经过800℃~900℃的温度,便还原成了各种色彩。例如铜的氧化物呈现绿色,铁的氧化物呈现黄或黄褐色,钴的氧化物呈现蓝色,锰的氧化物呈现紫色或黑色。工匠们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以及产生特殊的色彩,经过对各种金属矿料比例的调配,在这些釉色的基础上又成功地烧制出了褐红、橙黄、淡青、翠绿、深绿、天蓝、赫色、茄紫等色彩。釉彩之间相互流淌交融,创造了唐三彩艺术辉煌华丽的时代风格。 二、洛阳唐三彩的鉴定近几年来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唐三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唐三彩来源的逐渐枯竭和市场价值的攀升,于是出现了许多赝品。至于唐三彩赝品何时开始出现,一般认为是民国时期。笔者所在单位洛阳市文物交流中心的前身是洛阳博物馆文物复制工厂,因此有机会对唐三彩的制作工艺以及唐三彩的鉴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洛阳市文物交流中心曾经征集到一些民国仿制的唐三彩,除了胎体与唐代三彩略有区别外,从造型到釉色很难与唐代三彩区分开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洛阳唐三彩仿制品的制作主要集中在市区北面邙山上的孟津县朝阳到南石山村一带,这里生产的三彩以工艺品为主,还制作一些仿制品,但做过旧后真正达到以假乱真程度的并不多。之所以造成鉴定困难,主要原因是人们接触唐三彩真品的机会太少。笔者通过长期实践,认为唐三彩的鉴定主要从造型、釉色、胎体、工艺这四个方面入手。 唐三彩 (一)造型唐三彩是唐代工匠在特定历史时期创作的,与当时社会风俗、生活环境、审美意识、制作材料、工艺水平分不开,因此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均能表现出生动逼真的神态,生活气息浓郁。从出土的唐三彩来看,唐代工匠雕塑水平非常高而且技艺娴熟,人物、动物比例协调,形象生动。人物的面部、五官、表情、身姿、手势变化有致,各种动物或静、或动,神完气足,形态自然传神。仿制品的制作,一是按原物,二是按,三是在原型上创新,四是臆造。制作者虽然在造型上下了一番工夫,有的与原物相似,但由于雕塑者功底欠缺,再加上制作者与唐代工匠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以制作出来的只能形似而达不到神似,往往造型生硬,缺少变化。如制作的俑类往往比例上不协调,面部呆滞,线条生硬,有的线条过于规整。唐代三彩圆形器物的底足一般呈“飞棱”状,并在棱尖外修一刀,这在碗、盘、瓶、执壶、钵等器物上最常见,而仿制品往往缺少这道工序。 (二)釉色唐三彩埋入地下,历经千余年,受土壤环境和土壤中化学物质如酸、碱等的侵蚀,光亮夺目的光泽已变得柔和莹润,釉面的开片均匀细小,有规律,开片四边微微上翘,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片与片之间的间隙有锈蚀的银沁,类似于汉代绿釉陶壶的泛铅现象。用肉眼直接观察,从侧面看釉面的表层,生成一种像蝇翅一样薄薄的一层,开片之间像是鼓起的线条,这即是唐三彩的“包浆”。仿制品为了去除釉面耀眼刺目的光泽,往往采用氢氟酸去光,再用碱中和,因此看上去很生涩。近几年来,制作者也研究烧制出了釉面开小片的方法,但开片坚硬,有的过于细碎,有的纹路杂乱无章,开片往往产生个别纹线过长的现象,釉面无蝇翅“包浆”。有的虽然也制作上了一层银片或出现五色虹光,但像是浮在釉面上的一层薄雾,很浅薄,而且不牢固。 唐三彩 唐三彩 (三)胎体洛阳出土的唐三彩,胎料中含有微量的铁质。因烧成温度和炉内气氛的差异,烧成后的胎体颜色有白色、淡粉色或淡**等多种,胎质不是很精,胎质中含有像是石英的微小颗粒,并有其他矿物杂质。从胎体坚实度来看,有的因烧成温度高,胎体比较坚硬;有的因烧成温度低,胎体硬度小一些,胎体较疏松,釉层容易剥落。仿制品的制作,一种是采用加工现代三彩工艺品的胎体材料,即纯净的高岭土,没有经过特殊配料加工,烧成后胎体洁白细腻,比较坚硬,杂质少,叩之声音响亮,手感较重,与唐代三彩区别较大。另一种选用的材料也是高岭土,采用与古代相近的工艺对胎料进行加工,制作者挖空心思,在胎料中加入少量石英粉和其他物质,经过精心配制,烧成后无论从硬度、胎色还是疏密度都与唐代三彩接近,区别开来有一定难度。 (四)工艺唐三彩的制作一般采用先雕塑,后翻模,再按坯,最后粘接组装。同时采用轮制和捏制的方法,无论是在俑类和器物类都留下了这些工艺痕迹。人物、动物多为分段制模,用手按坯,用陶泥粘接。从出土实物来看,这些痕迹非常明显,仔细观察这些三彩身体内部的胎面上,许多都留有唐代工匠的指印。扁圆体三彩器物如扁壶等,侧面基本都有对接及刀削痕。再如钵、罐、瓶、水注、盘、碗等采用轮制法,制作过程中留下的细小弦纹清晰可见。仿制品有的采用注浆工艺,器物胎体上看不到捏塑和轮制以及合模泥粘工艺,其制作方法与真品迥然不同,成品手感较轻。圆型器物有的是在注浆或模制成型后放在转盘上,利用转盘的旋转用工具划出一道道轮制的痕迹,但弦纹看上去线条不自然。有的采用与唐代相类似的模制按坯工艺制作,但组合后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器皿都显得笨拙,比例不协调,线条生硬。还有的过于精雕细做,画蛇添足,让人感觉不到唐代三彩的神韵。通常情况下唐三彩人物俑凡是没有衣物遮住的皮肤均不施釉,如人物的脸部、颈部、手部,一般采用彩绘。头发、眉毛、眼睛、胡须、巾帽等用黑色,口唇和面颊用朱红。人物的五官、须眉描绘的细致入微。这些彩绘历经千年颜色已经变淡变薄,且渗入胎体。仿制品的彩绘颜色鲜艳清晰,看上去比较浮,勾画的线条不干净利落,人物表情显得呆滞,所用笔法描绘的往往不到位,与真品有一定的差别。 特色 唐三彩在唐代是多彩铅质釉陶产品的概称,盛得于初唐。它的釉彩有黄、绿、褐、蓝、黑、白等色。所以它的确切而又符合实际的名称应该是“唐代彩色釉陶器”。但又因这种彩色釉陶是以白、绿、黄三种颜色为其主要色调,所以人们习惯地称它为唐三彩。我国古代有以三、五为多数的意思,因此三彩也有多彩的含义。其珍品大批发掘于九朝古都的洛阳,故又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当时的陶瓷除一些日用品与陈设品外,三彩釉还大量套用于陶俑、陶马等作为殉葬品的明器上。 "唐三彩"的艺术特点,不仅表现在雕塑艺术上,更突出的是色彩绚丽灿烂。“唐三彩”在釉彩上使用了我国独有的流串工艺,在煅烧过程,制陶艺人利用铅釉流动性强,烧制时候往下流淌的特点,把施釉技巧和装饰手法互相结合,造成色泽典雅富丽的艺术效果。制陶艺人用黄、褐釉表现马和骆驼的鬃毛,用蓝、绿表现人物的肌肉,……这完全是中国绘画中的“随类赋彩”在雕塑上的套用,生动的雕塑作品再加上这些自然缤纷的色彩,终于构成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唐彩色釉器。 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唐三彩制作工艺复杂,以经过精细加工的高岭土作为坯体,用含铜、铁、钴、锰、金等矿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并在釉中加入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为助剂。先将素坯入窑焙烧,陶坯烧成后,再上釉彩,再次入窑烧至800℃左右而成。由于铅釉的流动性强,在烧制的过程中釉面向四周扩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润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驳绚丽的色彩,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影响 唐三彩不仅贵在釉色浓艳瑰丽,而且骆驼、马和人物等的造型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气息,当时的国际场上,唐三彩就已负有盛名,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之一。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出土了大量唐三彩,古董商们将其运至北京,受到了国内外古器物研究者的重视和古玩商的垂青。之后,洛阳地区不断有唐三彩出土,数量之多、质量之美,令人惊叹。 发展 唐三彩的复制和仿制工艺,在洛阳已有百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艺人们的研制,唐三彩工艺技术逐步完善,烧制水平不断提高,使"洛阳唐三彩"的工艺技巧和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国际市场上,唐三彩已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品,曾在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上被评为优秀旅游产品,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唐三彩大马、骆驼等曾作为国礼,赠送给5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 *** 首脑。 地位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传统陶瓷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因其以黄、绿、褐(或红、绿、白)3种釉色为主而得名,在烧制过程中由于铅釉的流动,各色均呈现出浓淡的层次或各色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绚丽多彩的色釉。唐三彩最能体现大唐的盛世风采以及大唐文化的雄浑博大的气度,无论是在造型、装饰,还是在烧制工艺方面,都闪烁著中国古代社会鼎盛时期的艺术光辉。上世纪初年唐三彩在洛阳首次发现,出土的唐三彩多集中于唐代两都:长安、洛阳。

古人陶俑对中国泥塑有什么影响

在中国陶瓷史上,隋朝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至唐代,北方形成了以刑窑为代表的白瓷系统,南方则有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系统,一青一白两大瓷窑系统并驾齐驱,形成“南青北白”之说。同时“釉下彩瓷”与“花瓷”、“三彩陶器”等有特色的制瓷工艺也相继出现。

隋代白釉高足杯

隋唐时代,全国统一,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进入了高度发展时期,陶瓷生产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隋代历时甚短,立国仅39年即亡。但它的历史地位,犹如秦对立两汉,为后继王朝—唐建立统一大帝国创造了条件。

隋代青釉印花带盖唾壶

同样,在陶瓷史上,隋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基于隋代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瓷器生产便能既继承北方青瓷的传统风格,也吸收了南方青瓷的特点,故南北青瓷得以融合与发展,形成了隋代青瓷的一大特征。

隋代瓷窑的分布也改变了南北朝时期瓷器生产的格局,使南北方瓷器生产可以并驾齐驱的向前发展。

隋代白釉罐

隋代处于两晋南北朝和唐代之问,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孕育着我国瓷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一一唐代瓷器巨大成就的到来,这一时期的陶瓷业相对前代可以说比较发达,瓷器的生产继承了北方青瓷的传统风格,又吸收了南方青瓷的特点,烧制出的器物品种明显增多。

白瓷生产也较多,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陶瓷器造型基本上继承了南北朝的风格,但又有所变化,变得更加饱满。隋代制瓷的中心仍在南方,但已有逐渐向北转移的趋势。隋代制瓷业的突出表现就是北方的瓷业有了新的发展。

隋代淮南窑青釉划花莲瓣纹四系盘口瓶

隋以前烧瓷窑场主要都集中在长江以南和长江上游的四川地区,北方的烧瓷窑场极为稀少,入隋以后,南北方瓷业才开始了飞跃性的发展,窑场及其烧制的瓷器明显增多,各种花色、风格、样式的瓷器开始呈现,形成各竞风流的局面。

隋代越窑青釉瓜棱执壶

隋代瓷器的工艺技术取得许多成就,超越前代。瓷泥一般都经过淘洗,且掌握了控制原料中铁元素比例的技术。

隋代淮南窑青釉印花高足盘

隋瓷主要用支具支托叠烧。支具支托叠烧时,器物在窑内直接接触火焰,受窑内烟火熏染,釉面不匀,而且往往还粘上许多烟灰窑渣。

但这时已出现了筒形匣钵,虽未马上得到普及与发展,却也标志着烧瓷技术的又一次飞跃,逐渐使得瓷器制作与造型发生了很大变化,胎壁由厚重趋向轻薄,底足由平底、饼形足变为玉璧形底、圈足,釉面不受窑内烟熏污染,从而保持了色泽的纯净,也使器物造型趋向于轻巧、精美。

隋代青釉模印塑贴四系罐

隋代的主要器型有:盘口壶、鸡头壶、带系罐、瓶、高足盘、佣等,其造型有较鲜明的时代特征。

鸡头壶:盘口较南北朝时更高,颈更细长,颈部加饰几道弦纹。腹部更为瘦长,鸡头却趋向写实而且较靠近颈部。龙柄、带系。

隋代青釉盘口壶

盘口壶:体形较南北朝时的大,盘口更高,颈较长较直,腹更瘦长,有4—6个条状系。

罐:北方流行的罐多为四系、直口、无颈,罐身近椭圆形,腹中部凸起一道弦纹。南方流行的罐多为六系或八系,直口、无颈、丰肩,罐身瘦长。

隋代青釉兔纽莲瓣纹权

瓶:小盘口,颈较细长,腹略呈椭圆形。高足盘:有些文献上称作浅盘圈足豆,这是隋代特有的器型。浅盘,口微外撇,盘心平坦,常有阴线圈纹,并留有几个支烧痕。高足呈喇叭状。

白瓷俑:面部清瘦,身体细长,同唐代肥胖的俑有明显的区别。

唐代随葬的三彩陶器哪些俑物形象塑造的最好?

陶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在中国美术史和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俑,《礼记?檀弓》曰:“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小仁。”郑玄解释其中“俑”字说:“俑,偶人也,有面目肌发,有似于生人。”这说明“俑”的最初含义应该是指具有人物形象的雕塑,以后“俑”的含义外延不断扩大,逐渐将动物的形象也包括在内,形成我们今天所说的“俑”的概念。

中国古代陶俑的产生始于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们用泥塑的各种人物和动物形象作装饰,当时的陶塑人像并不是古代文献中所诠释的俑,而是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以及其他更为复杂的宗教观念有关。至殷商时期,出现了作为人殉替代品的“俑”,自此,陶制的俑开始成为中国古代陶塑艺术的主体。随着历史的推移,陶俑雕塑艺术在风格上经历了秦的博大雄健、汉的朴拙豪放、唐的瑰丽大气、宋的淡雅含蓄以及元明的粗率衰落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目前考古发掘所见最早的陶俑,是1937年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商代晚期王室墓葬中出土的三个带手枷的陶制人物俑,俑的尺寸不大,头发盘起,男俑双手被枷于背后,女俑双手被枷于胸前,面部表情忧郁,据推测其身份应该是奴隶或是战俘。这三件陶俑用于随葬其作用应与人殉是相同的。

陕西是中华民族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不断被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古代陶俑雕塑艺术的认识。目前,陕西地区时代较早的陶俑有陕北黄陵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像,但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陶俑应是铜川市枣庙乡春秋晚期秦墓中出土的彩绘泥俑。泥俑分为侍卫、侍仆和动物俑三类,用红胶泥捏塑而成,未经焙烧。这批泥俑沿袭了商周时期陶塑作品的风格,庄重有余而活泼不足。

战国时期的陶俑有1954年宝鸡市李家崖出土的乐俑,1995年咸阳市塔尔坡秦墓出土的2件彩绘骑马俑。后者属于战国晚期,以捏制的方法制成,未经烧制,仅仅表现出俑的用途及其身份,且造型稚拙,在雕塑艺术上较为原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发天下刑徒七十余万,穿治骊山,为自己构筑陵寝。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在秦始皇陵东侧陪葬坑陆续发掘出大批陶兵马俑,其数量之多、个体之美,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都堪称奇迹。它们一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兵强马壮、叱吒风云、横扫六合、统一中国的历史画面,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秦代的陶俑艺术已经达到了中国陶俑艺术的第一个高峰。

秦代陶俑摆脱了商周陶俑的呆滞和战国陶俑缺乏活力的面貌,以写实见长,在艺术风格上开创了活泼开朗的现实主义先河。工匠们将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域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各具特色,显示出我国古代雕塑艺术日趋成熟。秦武士俑比例准确、机警聪敏、骁勇威猛、形象逼真;百戏俑造型生动、魅力四射;文吏俑儒雅拘谨、温文儒雅、憨厚朴实、独树一帜。马的塑造也颇具特色,主要表现为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使用了不同的雕塑手法。马的头部塑造多变而细腻,面颊用大刀刮削,使颌骨突出、颌角分明;马的眼皮、鼻翼和嘴唇用阴线精雕细刻;马四肢的塑造运用线面结合,棱角分明,强健有力;马的身躯肌腱隆突、肌丰骨劲,背脊结实有力,形象而生动地再现了秦马的神骏。总之,秦代陶俑明快洗练、浑厚宏大的艺术风格,为汉唐陶俑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制作工艺上,秦俑以捏制和模制为主,并运用了粘贴、刻划、彩绘等多种制作手法,几乎包含了陶俑制作的所有工艺,以后陶俑的制作基本上都以此为基础。因此,秦俑在我国雕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代是中国古代陶俑艺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一方面国家的强大,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扩大为陶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观念的盛行,则极大地推动了陶俑的制作和使用。从考古资料看,汉代陶俑的种类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男女侍俑外,还有武士俑、骑马俑、文官俑、武官俑、歌舞伎乐俑、百戏俑等,此外陶畜禽俑在汉代大量出现,如马、牛、羊、猪、犬、鸡、鸭、鹅、鸟等,总之,后世所见各种陶俑在这一时期基本上都已经出现。

西汉前期陶俑的制作明显地继承了秦代注重细节刻画、明快洗练的写实风格。1965年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的陶兵马俑群,1991年咸阳汉景帝阳陵从葬坑出土的大量陶俑,是汉代前期陶俑的代表。杨家湾汉墓是汉高祖长陵的陪葬墓,是目前所发现的西汉时期研究价值极高的兵马俑群,出土的彩绘陶俑有骑兵俑、步兵俑等,具有规格整齐划一、工艺精良、塑造精美的特点。汉景帝阳陵陪葬坑出土的陶俑则生动真实地反映了“文景之治”时期社会生活尚简朴实的浓郁风气。这两批陶俑都明显表现出了官府作坊陶俑制作的特征。

西汉中后期,陶俑的制作完全摆脱了官府手工作坊陶俑风格的束缚,陶俑艺术呈现出一种新风貌。如陶俑的取材更加广泛,反映追求享乐的各种陶塑以及表示地主阶级占有财富的奴婢和家畜形象等在汉墓中普遍发现。人物的塑造注重内在神韵的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总体艺术风格粗犷豪放,注重追求简洁明快的动态美。

东汉陶俑艺术在继承西汉写实风格的基础上,又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寓巧于拙的简朴豪放的艺术风格。东汉陶俑形象的塑造,不刻意追求形体比例的准确和对细节的精雕细琢,而是通过大轮廓剪影式的雕塑形式来表现塑造对象的内在神韵。此外,东汉陶俑题材也更加广泛,各种乐舞俑、杂技俑、百戏俑大量出现。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战争频繁的纷乱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迁徙和汉族人民的南下,促使了全国范围内的民族大融合,表现在陕西地区陶俑雕塑艺术上就是南北方特色兼有的独特时代风格。

这—时期最为重要变化是新的随葬礼仪制度的确立,陶俑的造型和俑群的构成都有了新的模式,并且逐渐成为制度。这种新的模式对后世影响极大,以后历代随葬陶俑的种类和内容大都基本沿袭这种丧葬制度而没有太多的变化,偶有变化也多随朝代更替在随葬陶俑的组合上有一些增减调整。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新的埋葬制度中随葬陶俑大体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镇墓俑,包括武士俑、天王俑、镇墓兽和十二生肖俑。

第二类是以牛车和鞍马为中心的出行仪仗俑,包括文官俑、武官俑、男女骑马俑、乐俑以及随行载物的马、骆驼、驴等。

第三类是家内侍仆俑,包括男女侍俑、伎乐歌舞俑。

第四类是庖厨明器及动物模型,有猪、狗、鸡等。

从全国范围来看陕西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不是很多,较重要的是1953年西安南郊草场坡1号墓的发现 ,此墓出土陶俑达120余件,随葬陶俑内容与种类与新模式极为吻合,特别是甲骑具装俑的出土更显重要,它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同类俑中时代较早的。所谓“甲骑具装”,即人和马都披铠甲的重装骑兵。此类武士俑的出土,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骑兵装备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的历史大背景。1982年陕西安康市长岭南朝墓出土的一批陶俑,则反映了当时庄园经济生活中普通百姓的风貌,与陕西关中地区的陶俑在造型风格上迥然不同。

西魏、北周的势力范围以今天的陕西、甘肃和宁夏地区为主,统治中心在长安,因此这一时期的主要墓葬基本上集中在陕西地区。其代表是汉中崔家营西魏墓和咸阳国际机场北朝墓出土的陶俑,这批陶俑观赏价值极高,每一件俑塑都运用了熟练的雕塑手法,制作精良,造型别致。

唐代是中国古代陶俑雕塑艺术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高峰,陶俑艺术在此时大放异彩,无论从数量和质量、创作题材和创作手法上都比秦汉时期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三彩俑的出现更加丰富了陶俑的表现力,唐代陶俑所包含的丰富社会内容以及艺术上华丽灿烂的风采,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推向了顶峰。

依据考古资料,陕西地区唐墓内随葬陶俑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期为隋至初唐,即隋文帝至唐高宗末年。这一时期盛行以牛车为中心的出行仪仗俑群。

第二期为盛唐,即武则天至唐中宗时期。这一时期仍以出行仪仗俑群为主,只是牛车的位置逐渐被马或骆驼所代替,形成了以乘马或骆驼为中心的仪仗俑群。

第三期为中唐,即唐睿宗至唐肃宗时期。这一时期出行仪仗俑群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表现家居生活的男女侍俑等。

第四期为晚唐,即唐德宗至唐末。陶俑数量和种类锐减,其它材质的俑数量增多。

上述各期陶俑组合的变化,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盛衰以及丧葬习俗、审美观念和社会风尚的演变。

从唐墓出土的陶俑来看,初唐时期的陶俑制作工艺较前代有了显著的提高,表现手法和雕塑技巧日趋娴熟,对于人物外形和神情的刻画细致入微,表达准确,人物形象清秀俊美。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出土的陶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盛唐时期陶俑的形象塑造以肌丰骨柔为特征,崇尚一种以丰腴为美的美学风格,这种美学风格贯穿整个盛唐时期,不仅影响到了女俑的塑造,甚至影响到了男俑乃至胡人俑的塑造。1959年西安中堡村唐墓出土的三彩女俑就是这一时期陶俑丰腴为美风格最典型的体现。这种审美意识一直延续到中唐元和年间以后才逐渐消失。

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为盛唐以前的雕塑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仪仗、出行、狩猎、装扮、侍奉、歌舞、旅行、商贾、劳作、饲养等等尽入陶俑造型,陶俑人物形象极为丰富,男女老少、胡汉异族、文官武将、高官显贵、侍仆胡商、乐师舞娘呼之欲出,就连马、驼、驴、牛、狗、狮、鹰、豹等动物也是栩栩如生。可以说,唐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几乎都被工匠们独到的眼光和神奇的雕刀所囊括,他们在创作时既注重外形的刻画,又注意对人物及动物的性格特征的把握,将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强烈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中晚唐时期陶俑虽然仍具有大唐盛世的风范和余韵,但也逐渐显现出一种颓唐的面貌,陶俑题材、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陶俑制作粗简,程式化趋向日益浓厚。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陶俑雕塑的衰落期。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最为发达的时期,对自然界的更多认识使人们的丧葬观念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这一时期使用木质明器和焚烧纸明器习俗的兴起,使得墓葬随葬陶俑大大减少。尽管这一时期纸制明器的出现与使用对陶制明器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汉唐以来的陶俑雕塑传统依然存在,陕西旬邑县1965年和1978年出土的精美儿童俑就是这种传统艺术的延续。此外,当时理学思想的兴起,也对陶塑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1984年安康市白家梁出土的女侍俑所具有的婉约含蓄的风格,就是对理学影响下宋代陶俑艺术风格鲜明而生动的注解。

元代陶俑的制作粗率,这是因为,一方面纸制明器的继续流行,另一方面则是深受蒙古族丧葬习俗的影响。蒙古族素以深埋不坟为传统,所以一般不用俑来随葬,只有部分汉族和少数契丹族官僚仍以陶俑随葬。元代陶俑主要出土于陕西和四川,陕西以西安曲江池西村元至元二年(1266年)段继荣夫妇墓、长安县韦曲村泰定三年(1326年)贺氏墓、宝鸡元墓等出土的元俑为代表。陕西元俑都为深灰胎,不上釉,在技巧和制作方法上尚有一定的艺术水准,风格写实,种类有男女侍俑、骑马俑、骆驼俑、马俑等,大部分俑的形象为蒙古族人和胡人。在陶俑的组合上,五代、宋时颇为盛行的神煞俑已消失,人物面貌多具有少数民族及域外文化色彩。

明代随葬器物中瓷制明器几乎完全代替了陶制明器的使用,陶俑仅见于分封各地的藩王墓和一些高级官僚的墓中。陕西出土明代陶俑最重要的墓葬是1986年长安县韦曲朱公镀墓和1990年长安县简王井乡明简王墓。后者出土的300多件彩绘仪仗陶俑,俑的脚底部多有墨书标明其身份,真实地反映了明朝初年藩王贵胄在丧葬上所恪守的礼仪制度。

陶俑作为一种随葬品,是古代人丧葬观念的产物,它不仅直接反映着当时的丧葬习俗和丧葬礼仪制度,同时它又是历史和社会生活的一种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产、生活、对外交流等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是对文献资料的形象补充。从艺术角度来看,陶俑是以古代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雕塑艺术品,它不仅真实地塑造了各个时代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国家民族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昭显着历代人们对于美的理解,通过历代陶俑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各个时代雕塑艺术发展的水平和时代审美风尚的演变。

目前,文物和艺术品收藏热方兴未艾。在收藏过程中,由于利益因素的驱动,我们见到的文物难免鱼目混杂,陶俑作为一个主要门类更是如此。所以,无论是国家文博机构还是社会团体及自然人,对所要收藏的陶俑均应进行全面、认真的鉴别。目前古玩市场上的陶俑和三彩俑以假充真的仿制品多来自陕西和河南,常见的是用新土或石膏等做胎再施彩绘或釉,这类假俑较粗糙,易辨别。还有用古墓里的泥土或汉砖粉末制胎后,再上釉施彩,这类陶俑需要认真辨识。总之,只要从造型、陶胎、彩绘、釉色、工艺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和仔细鉴别,就不难做出正确的判断。由于陶俑的质地较脆,彩绘容易脱落,收藏后在保藏上更要注意用科学方法进行养护,只有这样才能够较长久地保存并体现其历史及艺术价值。

唐代盛行厚葬,三彩陶器主要用作随葬的明器,其中以人物俑和动物俑塑造的最为精彩。人物俑中有贵妇人、文官俑、男女侍俑、胡俑、武士俑和天王俑、十二生肖俑。动物俑中包括马、骆驼、牛、羊、狗、鸡、鸭等品种。

文章标签: # 唐三彩 # 陶俑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