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本周运势 本周运势

酒池肉林指什么生肖_酒池肉林会享受什么生肖

tamoadmin 2024-06-05 人已围观

简介1.关于舞龙的讲究2.“酒池肉林”真的存在吗?建造“酒池肉林”的目的是什么?3.纣王的“酒池肉林”是真实存在的吗?4.酒池肉林什么意思5.酒池肉林是贬义词吗6.商代所谓的“酒池肉林”是什么意思?如果查看《史记》,就会发现在周朝的历史资料上,没有记载一点儿关于酒池的记载。那么,?酒池?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以前人们都是以群居为主,在酒出现了之后,就产生了聚众饮酒的习惯。因为一群人在一起喝酒吃肉,谈天说

1.关于舞龙的讲究

2.“酒池肉林”真的存在吗?建造“酒池肉林”的目的是什么?

3.纣王的“酒池肉林”是真实存在的吗?

4.酒池肉林什么意思

5.酒池肉林是贬义词吗

6.商代所谓的“酒池肉林”是什么意思?

酒池肉林指什么生肖_酒池肉林会享受什么生肖

如果查看《史记》,就会发现在周朝的历史资料上,没有记载一点儿关于酒池的记载。那么,?酒池?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以前人们都是以群居为主,在酒出现了之后,就产生了聚众饮酒的习惯。因为一群人在一起喝酒吃肉,谈天说地比一个人喝酒要来得更加快活。以前的人喝水是先在地上凿一个坑,然后再用手捧着这个水来喝。

后来时代慢慢过去,这种习惯也就慢慢的被大家淡忘了。而商纣王只是重新捡起了这个习惯,然后把这个坑稍微挖的大了一些,变成了一个大坑,就像一个?池子?一样,这就是?酒池?的来源了。

那么,大家可能都很好奇,?酒池?当中装的真的是酒么?其实,这里说的酒只是指?玄酒?,就是古代时候祭祀时候用到的一种酒,并非是真的酒,只是清水而已。然后将清水装在盛酒的容器里,当做酒来饮用。

所以,商纣王当时?酒池?里面的并不是酒,只是清水罢了。想一想,以前的酿酒技术还非常的不成熟,而且酿酒就需要很多的大米。当时哪有那么多的大米用来酿酒,供商纣王这样荒*享受呢?

至于说的?肉林?就是指很多的美女脱了衣服在池子当中游戏,这个还是有几分真实性的。毕竟商纣王就是荒*无度出了名的,他这样的形象也已经是深入人心了,做出这种事情也并没有什么好惊讶的。

所以,后面慢慢的?酒池肉林?这个说法就被炒起来了,让大家误以为商纣王真的是泡在酒池里面寻欢作乐。

关于舞龙的讲究

酒池肉林成语故事1

 成语:

 酒池肉林

 拼音:

 [jiǔ ch? r?u l?n]

 解释:

 原指荒*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出处:

 《韩非子·说林》和《语衡·语增》记载商纣王“酒池肉林”、“长夜之饮”。

 举例造句:

 他仗着庞大的祖产,天天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完全不事生产。

 成语故事:

 战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帝王,他整日胡作非为,不尽心朝政,是中国有名的暴君。为了惩罚那些反对他的人,他采取了很多的酷刑。他还轻信宠妃妲己的谗言,过着荒*无耻的生活。

 不仅如此,纣王还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室。为了供自己玩乐,纣王还建造了宏伟的鹿台。鹿台高千尺,宽三里。按照姜子牙的预计,这个工程要完工需要三十五年,足见其工程之浩大。纣王命北伯崇侯虎监造鹿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历时两年四个月。三十五年的工程,仅用两年四个月便完工,纣王的搜刮民财之重,可见一斑。

 纣王的生活越来越糜烂了,他还下令在沙丘平台用酒装满池子,把各种动物的肉割成一大块一大块挂在树林里,这就是所谓的“酒池肉林”,以便一边游玩,一边随意吃喝。同时又叫祼体男女互相追逐嬉戏,生活靡烂荒*至极。

 纣王的暴行终于得到了报应,最后商朝就在他手里灭亡了!成语“酒池肉林”就是从纣王的糜烂荒*的生活引申出来的,形容荒*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

酒池肉林成语故事2

 成语名称:酒池肉林

 成语拼音:jiǔ chí ru lín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极端奢侈豪华的生活。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指酒肉极多。形容极端奢侈豪华的生活。

 成语来源:东汉·班固《汉书·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

 成语造句: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们何尝是酒池肉林琼台玉食的专擅魔王?”

  酒池肉林的成语故事

 商代晚期的帝王,多是*暴之主,一味追求享受安乐。商代的贵族也多酗酒,据现代人分析推测,由于当时的盛酒器具和饮酒器具多为青铜器,其中含有锡,溶于酒中,使商朝的人饮后中毒,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商末帝纣,却是一个好色好酒的人,>称:”(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后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纵欲无度。商纣的暴政,加上酗酒,最终导致商代的灭亡。周代在商人的聚集地曾发布严历的禁酒令。

  酒字开头的成语

 酒池肉林

  包含有酒字的成语

 今朝有酒 酒池肉林 杯酒释兵 狗猛酒酸 醉翁之意 高阳酒徒 白衣送酒

酒池肉林成语故事3

 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帝王,他整日胡作非为,不尽心朝政,是中国有名的暴君。为了惩罚那些反对他的人,他采取了很多的酷刑。他还轻信宠妃妲己的谗言,过着荒*无耻的生活。

 不仅如此,纣王还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室。为了供自己玩乐,纣王还建造了宏伟的鹿台。鹿台高千尺,宽三里。按照姜子牙的预计,这个工程要完工需要三十五年,足见其工程之浩大。纣王命北伯崇侯虎监造鹿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历时两年四个月。三十五年的工程,仅用两年四个月便完工,纣王的搜刮民财之重,可见一斑。

 纣王的生活越来越糜烂了,他还下令在沙丘平台用酒装满池子,把各种动物的肉割成一大块一大块挂在树林里,这就是所谓的“酒池肉林”,以便一边游玩,一边随意吃喝。同时又叫祼体男女互相追逐嬉戏,生活靡烂荒*至极。

 纣王的暴行终于得到了报应,最后商朝就在他手里灭亡了!成语“酒池肉林”就是从纣王的糜烂荒*的生活引申出来的,形容荒*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

  酒池肉林材料

 发音jiǔ chí ròu lín

 出处《韩非子·说林》和《语衡·语增》记载商纣王“酒池肉林”、“长夜之饮”。

 解释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近义词灯红酒绿 穷奢极侈 荒*无度

 成语举例纣王听信妲己,造~,一无忌惮,朝纲不整,任意荒*。

 用 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极端奢侈豪华的生活。

酒池肉林成语故事4

  成语: 酒池肉林

  拼音: jiǔ chí ru lín

  解释: 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

 成语故事:

 商朝的殷纣王过着极其荒*奢侈的生活。他不仅大量搜刮百姓的钱财、粮食,还到处搜集珍宝玩物,装点自己的'宫室。为了享乐,纣王在沙丘这个地方,以酒为池(用酒倒成池),悬肉为林(把肉悬挂得像树林),让男男女女赤身裸体地追逐嬉戏,通宵达旦地寻欢作乐。酒池肉林由以酒为池和悬肉为林简化而来。

 酒池肉林形容生活极其奢侈、糜烂。也形容酒肉很多。

 造句

 1、说明:酒池肉林,是什么套住了我们的灵魂,空虚,欲望,沉沦。

 2、他仗着庞大的祖产,天天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完全不事生产。

 3、每晚,过着奢侈挥霍、吃喝玩乐、酒池肉林的靡烂生活……直至金融海啸。

 4、得不到的可以稳拿到手,爬不上的可以满身朱紫,吃不着的可以酒池肉林,赢不了的可以胡个满贯,当然也包括娶一个妙龄**,重新焕发青春。

 5、纣王听信妲己,造酒池肉林,一无忌惮,朝纲不整,任意荒*。

 6、这好比富翁舍弃了家里的酒池肉林而加入贫民队里来吃大饼油条;又好比帝王舍弃了上苑三千而到民间来钻穴窥墙。

 7、一个人如果夜夜笙歌,酒池肉林,就算有万贯家财,也会坐吃山空。

 8、自从他发了一笔横财之后,便过着呼朋引伴,酒池肉林的生活。

 9、他过去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但自皈依佛法后,箪食瓢饮,竟也满足。

 10、没想到他成功之后,受不了物质的诱惑,夜夜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

酒池肉林成语故事5

 注音jiǔ chí ròu lín

 典故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史记·殷本纪》行赏赐,酒池肉林。 《汉书·张骞传》

 释义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极端奢侈豪华的生活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灯红酒绿、穷奢极侈、荒*无度

 同韵词应天从民、道路传闻、东野巴人、卓然不群、治国安民、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颖悟绝人、高义薄云、雁杳鱼沉、款启寡闻。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无道,甚至用酒装满池子,把肉挂在树林里,叫做酒池肉林,让不穿衣服的男女互相追逐嬉戏,还让乐师作*声伴奏,以供他取乐。他的同族人比干劝谏他,被他所杀,还残忍地将比干的心挖了出来。

 示例纣王听信妲己,造酒池肉林,一无忌惮,朝纲不整,任意荒*。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七回

 成语例举

 ◎ 这好比富翁舍弃了家里的酒池肉林而加入贫民队里来吃大饼油条;又好比帝王舍弃了上苑三千而到民间来钻穴窥墙。

 ◎ 得不到的可以稳拿到手,爬不上的可以满身朱紫,吃不着的可以酒池肉林,赢不了的可以胡个满贯,当然也包括娶一个妙龄**,重新焕发青春。

“酒池肉林”真的存在吗?建造“酒池肉林”的目的是什么?

每逢节日庆典,我们都能看到欢腾旋跃,让人兴奋不已的舞龙。舞龙也称“龙舞”、“耍龙”、“闹龙灯”、“玩龙灯”、“龙灯会”。那么,为什么要舞龙呢?

舞龙的用意,概括起来不外乎这么几条:一为祈雨祈福,二为娱神娱己,三为彰显力量,四为兴旺人丁。

其中,祈雨祈福是最基础的。两湖一带民间传说,战国时的鬼谷子和金角老龙相遇,鬼谷子说:“据我掐算,近日有雨,城内三十六点,城外四十八点。”金角老龙有意让鬼谷子的预言落空,便利用职务之便,让城内下了四十八点,城外下了三十六点,结果城内不少老百姓死于水患。后来玉皇大帝问罪,金角老龙受到贬黜。为了赎罪,老龙便在每年的新春到来之际,逐门逐户地向老百姓鞠躬赔礼,并承诺一年的风调雨顺。于是,人们便据此传说,用竹条铁丝、绸缎纱布扎制成彩龙,每逢年节舞耍一番,表达欢快喜悦之情,也寓意老龙臣服,天随人愿。四川铜梁一带的传说也异曲同工:东海龙王患腰痛病,变成一个老头上岸求医。大夫通过把脉知其非人,便让其恢复原形,并从其腰间捉出一条蜈蚣。龙王病愈后,以泄露天机为谢:言人们只要照它的样子造一条龙四处舞游,便能保雨水及时,五谷丰成。

舞龙祈雨在先秦时期已开始流行,到汉代已具相当规模,形式也多有讲究。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载,汉代人春旱求雨舞青龙,炎夏求雨舞赤龙或黄龙,秋季求雨舞白龙,冬天求雨舞黑龙。这些龙长达数丈,每次出动五至九条不等。

后世的舞龙,大都包含有祈雨祈福的意味。如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山区的“龙头蚕身灯”。该灯由“龙”的头和“蚕”的身与尾组成。制作考究,形体小巧,头尾能曲能伸,宛转灵活。竹圈联成蚕身,绳索系其内,白布蒙其外,外用红绿彩环缠身,由三个舞技出众的民间艺人分别持头、腰、尾三个部分执耍。“龙头蚕身灯”一般都是成对出行。出灯前,每对灯都要下到江边“吸水”,然后才沿门沿户祝福吉祥。为什么要“吸水”呢?很好理解,龙吸饱了水,才能保证雨水充足。

南方一些地方流行舞草龙枣由柳条、青藤、稻草扎成,夜晚舞耍时,龙身上满插香火,因而又称“香龙”、“香火龙”。舞龙结束时,还要在喧天的锣鼓鞭炮声中,恭恭敬敬地将草龙送到江河溪潭之中。其用意也是让龙回龙宫,以保佑一方地面风调雨顺。

以娱神娱己为目的舞龙可追溯到汉代的“鱼龙曼延”。《汉书·西域传赞》载:“孝武之世……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颜师古解释说,巴俞都卢、海中砀极都是歌舞名,而“鱼龙”,则是由人装扮成一种来自西域的巨形珍兽枣舍利之兽,先在庭前舞蹈戏乐,然后到殿前激水,水花飞溅中,化作一条巨大的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目”。然后,再化作身长八丈的黄龙,“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故又名“黄龙变”。由此看来,“鱼龙”,当是一种由人装扮成巨鱼和巨龙进行表演的大型舞蹈。由于巨鱼和巨龙之间有一个“变”的问题,因此在表演时,可能还需要幻术、布景、烟雾等来配合。

那么,“曼延”又作何解释呢?“曼延”也作漫衍、曼衍、蔓延等,是古代一种大兽的名字。据说这种大兽“似狸,长百寻”,可以“仿此演为百戏。”古代八尺为一寻,百寻就是八十丈。因而《西京赋》中有“巨兽百寻,是为曼延”之句,薛综注曰:“作大兽,长八十丈,所谓鱼龙曼延也。”由此推断,“曼延”是“假作兽以戏”,是由人扮演成各种巨兽的舞蹈。“鱼龙”当是其中典型的主要的一种,因而称作“鱼龙曼延”。

东汉张衡在《西京赋》、李尤在《平乐观赋》中都有对“鱼龙曼延”的生动描述。从中可以看到,作为汉代的大型歌舞,“鱼龙曼延”集合了当时最高水平的演员阵容以及布景、道具和特技,可谓规模宏大,幻象纷呈。除中心节目“巨鱼变巨龙”外,还有由人扮装的熊、虎、猿猴、大象、大雀、大龟、大蟾蜍及其它不知名的奇兽参与演出。

史料之外,还可以从汉代画像石上找到“鱼龙曼延”的影子。如铜山洪楼发现的乐舞百戏画像石,山东沂南出土的角抵百戏画像石,上面都有鱼龙作舞的图像。

“鱼龙曼延”从汉至唐,延续了将近七八百年的时间,唐以后,整体上逐渐失传,后世传留下来的,只是其中的部分节目。民间的龙舞、狮子舞、麒麟舞等,可视作对“鱼龙曼延”的传承和演变。

灯与龙的结合,大约起始于宋时。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道:“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这样的龙灯,即是我们所说的放置在那里专供人们观赏的龙形灯饰。问题是龙是一个能行走、善飞腾的神物,总不能呆到那儿不动啊,况且无论宫廷还是民间,自古都有舞龙的传统。既然舞,就不光在白天舞,晚上也要舞,晚上舞就离不开灯,因此大凡舞之龙,都通称“龙灯”。

“龙灯会”一般在佳节、盛会时举行,场地选在长街广场、村头湾边开阔平坦的地方。龙的品种丰富多彩,有竹龙、木龙、荆龙、草龙、布龙、纱龙、纸龙;有由荷花和蝴蝶组成的“百叶龙”,用刨花扎成的“木花龙”,用铁皮卷成的“铁皮龙”,等等。

龙灯各地都有。四川省铜梁县的龙灯比较出名。国庆50周年大典上的金色巨龙,就出自这个县。铜梁龙灯有“正龙”:头大、胫长、节内点灯,以灯光取代烟火,玩时比较安全。还有用竹编作龙骨,纸扎龙头,布做龙脊,借助灯火而起舞的“彩龙”;用皮纸或绢绸做皮,彩绘鳞甲,龙身能伸缩转动的“肉龙”或“蠕龙”;天旱时求雨,舞时可泼水的“黄荆龙”;用白花扎成,用来祭祀亡灵的“孝龙”;用稻草扎成,插入竹竿,执持起来耍舞的“草把龙”;以及由孩子们耍舞的,用一棵棵大白菜插上竹竿,点燃红烛,中间串以绳索的“菜龙”,等等。

铜梁人舞龙有不少讲究。过去沿袭汉代的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现在逢年过节舞彩龙,舞到人家门前就暂时停下来,龙头频点向主人拜年祝福,然后再上下翻腾,左盘右旋。这时,主人必须鸣放鞭炮以示欢迎,并有所答谢:裹着钱的“红包”或糖果香烟等。

广东佛山人也喜欢舞龙。四五十年代,佛山龙多是用一把把雨伞连接再绘上图案的“伞龙”,或用稻草扎成的“草龙”,做工比较简单。现在的佛山“彩龙”,用竹篾、铁丝做骨架,龙头、龙尾用纸糊,龙身蒙丝绸,配以金属镜片、铝金纸、剪纸、绒球做装饰,造型美观,色彩艳丽。佛山彩龙的品种多样,有金龙、烟花龙、火龙、彩灯龙、坐龙、卧龙等。近年来,“机械龙”、“电脑龙”也走进佛山彩龙的行列。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龙能喷出水柱和肥皂泡,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佛山彩龙出游时很壮观,旌旗、日月旗前边开路,塔灯、鲤鱼、龙珠作引,然后才是张牙舞爪的龙,龙后面跟着锣鼓音乐。舞龙者在锣鼓音乐的伴奏下,表演盘龙、跳龙、扣龙门、穿龙尾、龙过桥、玉龙盘柱、二龙戏珠、蛟龙漫游、巨龙腾空等舞蹈造型。香港回归期间,九龙各界举办“万尺金龙献瑞祥活动”,其高10米、长9米、宽3米,重一吨多的巨型龙头就是由佛山工艺社承造的。佛山彩龙近年来还走出国门,远渡重洋,出现在墨尔本、夏威夷、温哥华、伦敦、路易港等地的街头广场上。

陕西省汉中地区的“板凳龙”也很有特色。此“龙”源于一个传说:一位以打卖草鞋为生的老人,收养了两女一男三个孙子。某年春节,有钱人家的孩子舞龙灯,欢天喜地。三姊弟十分羡慕。回到家中后,聪明的小弟看到爷爷打草鞋用的长凳子,一端系着未打完的草鞋,活像一只龙头,就高兴地喊:“看这草鞋凳,活像一条龙!”两姊妹一看确实像,三个人就各举起凳子的一条腿舞了起来。他们舞得开心,村邻们发现后也觉得有趣,就领他们到街道上去舞。从此,“板凳龙”这个民间舞蹈便形成和流传开来。

“板凳龙”制作简单,用一块长凳木板,雕刻成龙的样子,一头为龙头,一头为龙尾。龙鳞是画在色纸或彩绸上,然后贴上去的。三只木腿分别安在龙肚的两端,都可自由活动。舞时挑选两女一男,装成青春男女,身上披红挂绿,男的头上围白毛巾,女的头上插花朵。三个人各握一只板凳腿,两个女的舞龙头,一个男的舞龙尾,三人密切合作,舞出“龙翻身”、“龙滚水”等种种花样。

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十六个成员的大家庭,同汉族一样,各少数民族也都与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许多动人的关于龙的传说和各种各样的龙舞。如云南彝族的“牵手跳龙门”,阿昌族的“舞白象青龙”,苗族的“接龙舞”,仡佬族的“打花龙”等。这些龙舞,大多欢快活泼,轻松有趣,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色彩。

除了祈雨祈福,娱神娱己之外,舞龙还有彰显力量的作用。人们相信,歌之唱之,可以召唤龙的神灵;舞之蹈之,可以模仿龙的神态;有歌有舞,既可以使神龙欢愉喜悦,也可以使自身秉赋龙性。同时,通过舞龙,也使舞龙人的力量得以显示。这里有几层意思:一是舞龙本身是一个“力气活”,那些由腾跃、翻滚、盘回、穿插、耸立等构成的诸多套路、造型,不出大力就完不成。二是龙是力量的集合、力量的象征,自然界的诸多动物和天象,都将自己的力量投赋在了龙的身上。舞龙也就是显天力,显天力的同时也显了人力。第三,不排除对龙的“调侃”和“不敬”。由于龙既是自然力的象征,也是帝王皇权的象征,常常以张牙舞爪、狰狞蹈厉、耀武扬威、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神圣不可侵犯的面目出现,使芸芸众生不得不以敬畏的心态相对待。现在好了,机会来了,老百姓可以借助舞龙出出气了,可以按龙头、折龙身、揭龙尾,尽情地把这个帝王之象折腾、戏耍、嘲弄一番了。

四川铜梁、广东丰顺等地流行的“烧龙”,就含有多重意味。铜梁人认为,烧龙是为了送龙上天,龙上天后才能负起职任,及时地兴云布雨。于是,在龙灯会达到高潮时,狂欢的人们,或点燃鞭炮朝龙身上扔,或释放焰火喷龙,或把熔炉里滚烫的铁水倒出来,让四溅的火花烧龙……丰顺人烧龙源于一则传说:很早以前,一条火龙来到丰顺地面,此龙浑身喷火,致使禾苗焦枯,田地干裂。一对年轻夫妇领着大伙凿山引水,渠成水到之时,火龙赶来破坏,烧死了年轻夫妇,也烧干了水源。年轻夫妇的儿子继承父母遗志,外出学法三年,归来后和火龙苦战三天三夜,终于以毒攻毒,用神火将火龙烧死,自己也力尽而亡。从此这一带风调雨顺,再也没有闹过旱灾。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当地老百姓便年年举办烧龙活动。所烧之龙一般用竹纸扎成,长15米到20米,龙身扎满鞭炮。经过引龙出海、请龙、戏龙耍龙等程式,直到鞭炮放完,龙体烧尽为止。有的地方做得更干脆更彻底:在龙身里装满土火药、土烟花,耍到最热闹的时候,一把火点着,只听“轰隆”一声响,龙嘴喷火,龙尾冒烟,龙身开裂燃烧枣我们的龙神,就在震耳的镲锣鞭炮声和喧天的欢呼惊叹声中渐渐地化为一团团灰烬。

稍稍分析,我们就会明了烧龙是集祈雨祈福、娱神娱己和彰显力量为一体的综合性习俗。因为所烧之龙,既是水神或火神,也是帝王之象,通过烧龙,既能送龙上天,让其负起布雨的责任;也能产生十分壮观的场面,让目睹者喜闻乐见;还能体现一种力量,正胜邪,善胜恶,受压迫的民众反抗、戏弄皇权的力量。

兴旺人丁是舞龙的深一层寓意,其根据是“灯”与“丁”的谐音象征。中国民间有元宵节做“桔灯”(谐“吉丁”)、“添灯”(谐“添丁”)、用面粉捏制“十二生肖灯”(生肖和生育关系密切)、“送灯”(谐“送丁”)、“偷灯”,尤其是偷庙里的“莲灯”(谐“连丁”)、“迎花灯”(谐“迎花丁”)、“接灯”、“还灯”、“完灯”(小孩长到十二岁时,由舅家送最后一次灯),以及“上灯棚”、“穿灯脚”、打“点仔灯”、挂“子孙灯”、燃“照岁灯”等习俗。这些灯俗,都含有繁盛人丁,兴旺家族,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求吉祈福的寓意。

龙灯也是灯,是“灯”就谐“丁”。而且,龙是中华民族的图徽,是力量的象征,龙灯也就寓意着“龙丁”枣谁不希望自己的家里出一个“龙子”呢?这样,在全国各地的舞龙活动中,常有一些和“龙丁”相关的程式、讲究、说词。

浙江奉化流行“盘龙灯”枣龙灯队“盘”到子孙众多的大户人家,放“百子炮”;盘到小户人家,放三只连响炮。放炮者不能将炮蹲在地上放,认为炮一蹲地,就意味着这家子孙是“泥坯子”;要将炮提在手中放,寓意“龙子”一步登天。盘到新屋落成的人家,要让这家的妇女“摸龙须”和“龙角”(象征性地与龙交会),让其小孩“钻龙门”(和“登龙门”意同,认为钻过“龙门”就有了成“龙”的希望)。龙灯不会白舞,钱呀物呀,总是需要的,而且多多益善。平时生活再节俭的人家,这个时候一般都表现得慷慨大方。

湖南湖北一些地方,人们相信龙灯对生育有利。在龙灯舞到门前时,那些多年求子不得的妇女,往往加钱加物,让“龙”绕一绕自己的身体,并让一个小男孩骑到龙背上绕着厅堂转一圈,扮演一番“麒麟送子”。对此,有人还作了这样一首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如纸龙好,能作麒麟送子来。”安徽伙县流行中秋节小儿舞草龙,有孩子的人家都愿意让娃娃们出来舞一舞,没有孩子的人家怎么办呢?找机会用新灯烛去换插在龙头上的灯烛,据说这样做便能得“龙子”之兆。

浙江东阳、金华、贵州桐梓等地的龙灯会,有“分子息”(舞完龙灯会分灯或分糖果礼物)、“挂红”(村主或族长给龙头上披挂红绸被面)、“抢红”(谁家将此被面抢购到手,谁家就子孙兴旺)、“产龙蛋”(舞龙者进屋后,将两个红鸡蛋送给主人,让主人放到被窝里)、“放圆宝”(将逗耍龙灯的“圆宝”在家中存放一年,来年灯会前奉还)等节目。因为人们祈求子息、兴旺人丁的愿望代代传承,这些节目也就常演不衰。

纣王的“酒池肉林”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上酒池肉林是真实存在的,它的作用就是供君王与妃子进行享乐之用。

我们最早知道酒池肉林这个词,就是因为商朝最后一位君王商纣王。特别是看过《封神榜》这部电视剧的人,更是记忆深刻。商纣王为了享乐而建造了一个大水池,里面全部倒满了酒,水池旁边挂满了各种动物的肉,专门作为男女嬉戏之用。这也让我们感觉到了商纣王的荒诞奢靡。

其实商纣王执政初期时,他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君主。那时的他雄心壮志,努力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的生产力。这使得商朝的经济渐渐的繁荣。同时在国力强盛之后,他攻打东夷,把中原地区与江淮地区连成一片,促进了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可惜好景不长,在取得了一定成绩之后,商纣王渐渐的懈怠下来。开始只顾享乐,不理朝政。渐渐地他开始胡作非为,残暴成性,同时建造华丽的宫殿,供自己享用。酒池肉林就是他奢靡成风下的产物。

据史料记载,酒池肉林位于现在的河北广东一带,但考察之后却并没有发现酒池肉林的踪迹。反而在河南偃师商城发现了一个古池。古池宽20米,长约130米,有1.5米深。古池的四壁都是由石块构成,两边连接了水渠通往城外。

考古专家认为,这个池子不是用来为周围提供水源而建的。因为四周多处都有水井,人们完全可以就近进行取水,而不必要跑到水池这边。经考察认为这就是古代专门供君王享乐用的池子,这也间接的证明了酒池肉林的存在。

商纣王后期的荒*无道,使得商朝灭亡。而酒池肉林也变成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些人生活*乱奢靡,胡作非为。

酒池肉林什么意思

纣王的酒池肉林应该不是假的,以下是个人的一点理解:

历史有记载说纣王曾经是一个力大无比,天资聪颖的帝王。登基之时,是一个勤于政务,体恤百姓,大力发展农桑,开疆拓野,也是个野心勃勃的帝王。

在帝业旺盛时期,苏部落发生叛变,纣王亲自率兵马出征讨伐。苏部落酋长为了护住部落子民,就向纣王进贡了当家花旦苏妲己和无数牛羊等贡品。

而苏妲己姿色出众,舞姿翩翩,身段妖娆,纣王特别迷恋苏妲己。为了讨得美人欢心,不惜苛捐杂税,收各种奇珍异兽于殿中,修建鹿台,一起仰望星空,摘星星,满足苏妲己登高望远,远眺家乡,与仙人对话的愿望。

苏妲己喜爱听新鲜出炉的曲子,纣王就让乐师作出荒*荡人魂魄的靡靡之音,终日沉迷酒色美色乐色的享乐之中,荒于朝政。

为了与苏妲己一起更好的作乐,还修建了偌大的"酒池肉林",终日更是以酒为池,以肉为林,让男女在其中裸身追逐嬉戏,荒*无度。据说,此酒池足有二三十里,大到可以容纳三四千人一起坐着喝酒。可见其规模有多大!

纣王一改登基时的模样,变得特别昏庸荒*无道,不听谏言的纣王,变本加厉,荒于朝政,不免激起民愤,不满纣王的诸侯也是想要揭竿而起讨伐纣王,而纣王为了震慑各大诸侯和百姓,据说还听苏妲己奇思妙想开创了残酷的”炮烙之刑”,启用此刑来严惩背叛者。

纣王残忍无道,荒*无度,最后是败于牧野之战,逃上鹿台,带上传世宝玉,自焚而死,后被周军发现,取其头悬挂白旗示众。后来,商朝也被周王朝取代。

酒池肉林是贬义词吗

酒池肉林的意思:原指荒*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译文:以酒为水池,肉为林,荒*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极端奢侈豪华的生活

近义词灯红酒绿、穷奢极侈、荒*无度、酒绿灯红

扩展资料:

酒池肉林的近义词

1、灯红酒绿

解释: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

译文: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说奢侈糜烂的生活好吗?

2、穷奢极侈

解释:穷:极;奢、侈:奢侈。极端奢侈,尽量享受。形容挥霍浪费,荒*腐化。

出自:汉·刘向《后汉书·陆康传》:“末世衰主,穷奢极侈。”

译文:极端奢侈,尽量享受。

3、荒*无度

解释:荒:荒唐;*:*乱;度:限度。形容征逐酒色,生活糜烂。

出自:汉·杨恽《报孙会宗书》:“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

译文:人生行乐罢了,等待富贵何时。这一天,拂衣而感到高兴,奋袖摆布,跺脚舞起,如果荒*无度,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商代所谓的“酒池肉林”是什么意思?

酒池肉林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奢侈荒*的生活方式。

1、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历史故事,描述的是殷纣王沉迷酒色,荒废国事,以致亡国。在这个成语中,“酒池”指的是酿酒的池子,表示酒的来源非常丰富;“肉林”则是指悬挂着肉块的树林,形象地表达了殷纣王对肉的贪欲。

2、从字面上看,“酒池肉林”形象地揭示了奢侈荒*的生活方式。在古代社会中,酒和肉都是高档的享受品,大量地消耗这些物品往往与浪费、放纵等负面行为联系在一起。因此,“酒池肉林”这个成语逐渐成为形容生活奢侈荒*、放纵无度的代名词。

3、在现代汉语中,“酒池肉林”仍然被广泛使用,但通常带有贬义色彩。它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沉迷于酒色、荒废事业、不负责任的人或者行为。这种用法暗示了这种生活方式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如身体健康的损害、道德品质的下滑以及社会责任的缺失等。

4、当然,“酒池肉林”这个成语也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中被用作中性词,例如在描述古代历史事件或者文化现象时。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都被视为一个贬义词。

酒池肉林造句

1、在那个繁华的朝代,皇帝们常常在酒池肉林中尽情享受,忘记了人民的疾苦。

2、他的生活就像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酒池肉林,每天都在醉生梦死中度过。

3、那个富商的府邸里,酒池肉林的景象让人瞠目结舌,无法想象他的财富有多庞大。

4、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能够过上那种酒池肉林的生活,不再为生活所困扰。

5、那个纨绔子弟整天只知道在酒池肉林中挥霍,完全不顾家族的破产。

6、他的生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酒池肉林,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和美酒供他享用。

7、那个贪官污吏的家里,酒池肉林的景象让人震惊,他的贪婪让人唾弃。

8、他的人生就像是一场无尽的酒池肉林,每天都在享受着物质的满足。

9、那个暴发户的生活方式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酒池肉林,每天都在尽情享受。

10、他的生活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酒池肉林,每天都在醉生梦死中度过。

11、那个富二代的生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酒池肉林,每天都在尽情享受。

12、他的人生就像是一场无尽的酒池肉林,每天都在享受着物质的满足。

13、那个贪官污吏的生活方式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酒池肉林,每天都在尽情享受。

14、他的生活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酒池肉林,每天都在醉生梦死中度过。

15、那个富二代的生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酒池肉林,每天都在尽情享受。

酒池肉林  jiǔ chí ròu lín

〖解释〗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出处〗《史记·殷本纪》:“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汉书·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

〖例〗纣王听信妲己,造~,一无忌惮,朝纲不整,任意荒*。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七回

〖事例〗

历代晚期的帝王,多是*暴之主,一味追求享受安乐。商代的贵族也多酗酒,据现代人分析推测,由于当时的盛酒器具和饮酒器具多为青铜器,其中含有锡,溶于酒中,使商朝的人饮后中毒,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商末帝纣,却是一个好色好酒的人,<<史记·殷本纪>>称:"(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后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纵欲无度。商纣的暴政, 加上酗酒,最终导致商代的灭亡。周代在商人的聚集地曾发布严厉的禁酒令。

以酒误事误国的例子在古代不可胜数,楚恭王与晋国的军队战于鄢陵,楚国打了败战,楚恭王的眼睛也中了一箭,为准备下一次战斗,召大司马子反前来商量,子反却喝醉了酒,无法前来。楚恭王只得对天长叹,说"天败我也"。将因酒误了战事的子反杀了。只得班师回朝。帝王因酒误事有时也是好事,如齐桓公因为醉酒,将帽子丢了, 齐桓公为此事感到羞耻,于是三天都不上朝,恰逢粮荒,管仲只好自作主张,打开公家的粮仓,救济灾民。灾民欣喜若狂,当时流传的民谣说:(齐桓公)为什么不再丢一次帽子啊!。

酒池肉林考证

1.商纣王时期酒池肉林的确存在

新华网北京7月22日电(记者战艳 桂娟)考古专家们在商代第一个都城--河南省偃师商城内发现规模庞大的石砌水池遗迹,证实商代帝王池苑确实存在。《史记》中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考古专家们在偃师商城内发现的“池”,经研究与史籍记载相近,是供商代帝王娱乐的池苑。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说,夏商帝王沉溺于宫室陂池,以前只见于古代文献记载,而今在偃师商城内发现大型人造水池,不仅印证了古文献记载之确实,而且相当直观地揭示了商代早期帝王池苑的规模。该水池于1999年被发现,长约130米,宽约20米,现有深度为1.5米,四壁用自然石块垒砌而成,池底内凹,水池两端各有一条水渠通往宫城外,与城外护城河相通。

学者们基本否定了水池主要是用来“提供水源”的说法。杜金鹏说,在偃师商城各个宫殿建筑附近有多处水井,说明人们可就近汲取井水,更重要的是,在水池附近也有多口水井,使用年代与水池相同,井内出土了大量汲水用的陶器。水井与水池并列而存,可证明水池的主要用途不是提供生活用水。

杜金鹏说,但大型水池的存在,无疑会提高附近地下水位,从而间接地起到了“提供水源”的效果,也可用来防火、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

在偃师商城大水池南岸,还发现了临水建筑的遗迹。杜金鹏说:“结合古代文献中关于夏、商帝王拥有池苑的记载,偃师商城宫池内的大型水池,应是早商帝王池苑的主体部分。而早商池苑已有一定规模,不像是萌芽中的形态,在夏代应当有其更原始的形态。因此,中国古代帝王池苑的出现,最迟可推定在夏、商交替之际。”古代并不缺乏山川秀美、林木茂盛之地,为何还要人工造池筑景?学者们认为,夏商时期,国与国之间矛盾冲突相当频繁,而国内利益集团之间,也是争斗不断,帝王们往往深居高墙水壕之中求安,失去了接触自然景观的机会,因此开始建造人工山水。

商代池苑的确认虽有赖于偃师商城的发掘,但是商代池苑的最初发现,却是在郑州商城。那里出土的两个水池遗址,曾一度被认为是“提供生活用水的蓄水池”。偃师商城建于公元前1600年,于1983年被发现。遗址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宽约750米,内有宫殿、庙宇、祭祀场所、青铜作坊、供水和排水系统等,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并经过大规模发掘的商代都城遗址。

2.商纣王让男女裸奔的真实原因

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纣王)好酒*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唯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益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 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在后人眼里,商纣王的这种“裸奔”癖好是无法容忍的,纣王也因此成了*荡君王的代言人。

其实,纣王让男女在沙丘苑囿里裸奔,未必就是*荡。古代有“欢乐谷”的遗俗,为的是解决未婚男女的性问题。周代时,也依然组织男女于桑林里“奔”。《周礼》规定:“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在一年中的某些特定季节,周朝官方就会指定某些地方作为欢乐谷,令未结婚的男女聚到此处,结识性伴侣,不必履行结婚手续就可同居。

原始人类没有婚姻一说,也就无婚姻制度的产生。到了氏族社会,才开始采用集体群婚制,即一个氏族的男性或女性集体嫁到另一个氏族。这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族群繁衍和防止乱LUN导致族群退化而形成的一个习俗。再到私有制社会,才有了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固定夫妻关系,于是也就产生了婚姻制度。

男子是私有制社会的主体,产生于私有制的婚姻,与人的财产关系密切相关,女子也被看作男子的财产之一。在商周时代,婚姻制度并不完善。那些“奔者”的同居关系并不稳定,他们在某个地方同居一段时间后,等到下一次欢乐谷开放的时节,可能又会跑去挑选新的性伴侣。换句话说,因为他们没有建成稳定的长期的家庭关系,而他们的同居关系又是临时的,他们随时有重新挑选性伴侣的权利。

从考古发现,商周时代的坟墓,半数以上都是单墓,仅有一个商周人孤睡在坟墓里,很少见双墓或合墓的。这也说明当时结婚组建家庭的事例还不甚普遍,结婚也还不够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沿袭着原始社会时期的习俗,不婚或群婚,单身跟历史风俗有着关系。原始社会时期,是没有结婚的习惯的。

譬如屈原在《天问》中说,大禹“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说的就是大禹和涂山女没有履行结婚手续和组建家庭,就在台桑“通”,“嗜不同味,而快朝饱”。后来还生下了个孩子启。《史记》里也有大禹“予不子”的记载,大禹从涂山女手中把孩子抢回来。也断定不了孩子就是他的,因为涂山女也是自由的,可以跟其他的人发生关系。

那么,纣王让百姓“大聚乐戏于沙丘”,“使男女裸相逐其间”,这其中的“沙丘”,有可能就是一个被官方指定的欢乐谷,是当时的一个习俗而已。说纣王*荡也许并不是最客观的说法,是用了现代人眼光去看待古代的问题,是不科学的。

文章标签: # 酒池肉林 # 纣王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