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本周运势 本周运势

描写杨绛先生肖像的句子_描写杨绛先生肖像

tamoadmin 2024-07-15 人已围观

简介1.寻常事为题写作文2.以话说鲁迅为主题写作文3.作文平凡并不意味着平淡。人生经历中,总有那样一些普通人,那样一些4.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 两者并没有如此的相似,毕竟一个是神话,而另一个是科学,而神话与科学有本质的区别! 开天辟地简单讲就是一刀劈下去,世界一分为二,一个是天另一个是地,我们的世界就这样形成了!这只是我国的神话故事传说!人类 历史 上有很多神话故事,而开天辟地与“上帝造万物

1.寻常事为题写作文

2.以话说鲁迅为主题写作文

3.作文平凡并不意味着平淡。人生经历中,总有那样一些普通人,那样一些

4.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

描写杨绛先生肖像的句子_描写杨绛先生肖像

两者并没有如此的相似,毕竟一个是神话,而另一个是科学,而神话与科学有本质的区别!

开天辟地简单讲就是一刀劈下去,世界一分为二,一个是天另一个是地,我们的世界就这样形成了!这只是我国的神话故事传说!人类 历史 上有很多神话故事,而开天辟地与“上帝造万物”的观点本质上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神制造统治了一切”!

而宇宙起源的“奇点”理论呢?它是一个科学理论!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宇宙大爆炸理论不一定正确的,为什么成为科学理论呢?它只是一种说!

这是对科学本质的不了解!科学只是人类了解宇宙的一种方式,它本身并不等同于正确,科学本质上上也是一种设,它具有可证伪性!

什么是科学。简单说就是人类通过对周围世界的不断 探索 观察总结出来的规律就是科学,而宇宙大爆炸理论正是人类观察宇宙之后总结出来的理论,即使它最终被证明是不正确的,也不妨碍它是科学的事实!

再举个例子,“地心说”是科学吗?真的是科学,但它正确吗?如今我们知道它不正确!但为什么说它是科学呢?因为地心说就是当时人们对周围世界观察总结出来的,人们的观察总结没有错,之所以结论(地心说)错了是因为人们观察的局限性造成的,而这种局限性任何时候都避免不了的!

还有牛顿的经典力学只是相对论在低速世界的近似值,严格来讲也是不正确的(近似值当然不正确),但无论如何牛顿时代都不会明白高速世界的运动规律与低速世界不一样,牛顿只是做到他能做的,只是根据他对周围世界的观察总结出来的规律,所以他得出的结论就是科学!

当然,目前我们对所谓的奇点了解认知几乎为零,因为现有的物理定律无法诠释奇点!但无论如何奇点与神话故事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事实上开天地和宇宙大爆炸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开天地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吴国徐整著《三五历纪》,具体是这么写的:

其中的第一句话:天地混沌如鸡子,里面说的“鸡子”就是鸡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开天地之前,天地就像是一个鸡蛋一样,浑浊不分。而且这个“鸡蛋”还是有大小的,因为“生其中”。

而宇宙大爆炸跟开天地几乎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所谓的宇宙大爆炸,就是说宇宙原本是一个没有体积的点,在过去137亿年前的时候,宇宙还是一个能量、密度无限大,体积为0的“奇点”,随着某个瞬间的爆发,宇宙经历了暴涨,才逐渐形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所以宇宙的起点是一个没有体积的“奇点”,跟开天地里面的那个有体积的“鸡子”完全就是两回事。 而且宇宙初期经历的是“暴涨”,开天地里面是“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这同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另外就是开天地说“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里面的什么风雨雷电日月江河……这都是地球上的东西,稍微有点儿宇宙常识的人都知道,这跟宇宙完全就是两回事。

不过古人就那么一点儿见识,能够想象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跟真正的宇宙比起来,这些想象还是跟事实相去甚远。

宇宙大爆炸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有着充分的证据的。

比如说下面这位文化领域的大V,真的是印证了什么叫“无知者无畏”,别说让他说一下为什么会有宇宙大爆炸理论、这个理论有什么证据,就是把所有的证据摆到他面前、让他读一下,他也读不顺溜。

宇宙大爆炸的证据有哪些?宇宙中发现的天体红移、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原始物质丰度、星系演变和分布等等。当然,并不是说有这些证据就可以说明宇宙大爆炸理论就绝对不会错,但是也足够说明这个理论在有新的反对证据之前,就应该认为该理论是对的。

文化不足才会凡事只看“形”,不看“实”。

一个刚学会说话没多久的小孩子看到玩具猫之后会喊那就是猫,因为在他看来,玩具猫和真猫长得差不多,所以两个东西是一回事。这就是只看外表不看实质。

而一个人文化不足,才会觉得书里面写一句“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说的就是宇宙大爆炸 。而实际上只要把两个说法拿出来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开天地”就是一个完全没证据的神话,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有着充分证据的科学理论,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

把两个东西强行划等号,只能说明有些人真的是想当然:自以为发现了宇宙奥秘,实际上用杨绛先生的话来说就是:

首先感谢您们邀请!从5方面答您们:1、因为哈勃1290年发明宇宙理论同中国创作神话的作者不谋而合,2、哈勃宇宙理论受中国观启发,更认定自己的宇宙观系最科学可靠,正如拿破仑可以把令世界第一敬畏仰望学习的中国巨龙变为令列强无比恐惧狂喜要共同联手先下手为强对付的睡狮,两个都系世界第一王者,只系用在唔同世界,唔同目的,唔同命运,出自唔同作者,3、哈勃未出生前,中国开天劈地化万物神话早已传到世界,4、神话同宇宙奇点理论都受思想限制环境限制 科技 限制,所以两者都创出类似作品,5、两者都系用同样的估计搓测的方式来创作出的被限被误科学成果!

永无限敬礼!

开天地的神话和宇宙起源的科学“奇点”理论一点也不相似。

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说法,一种是神话传说,一种是科学猜想,而且整个过程也完全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不知道发问此公凭什么说如此相似?为了让读者一起来评评这个理,将两种故事情节简要说一下。 开天地是源自中华民族的一种传说。

说的是宇宙本来没有天地,就像一个大鸡蛋,是一团混沌状态。一个叫的汉子在这个大鸡蛋中酣睡了18000年,一天他突然醒了过来,发现处在一团黑暗之中,他摸索着拿起随身的大板斧,向黑暗劈去,只听“咔嗤嗤”一阵巨响,开天辟地有了宇宙。

后来人们总喜欢用“开天辟地”这个词来形容世间的重大变化。

劈碎了“大鸡蛋”,万年混沌黑暗被搅动了,其中清气上升变成蓝天,浊物下降变成了大地。

担心天地再次合拢,就脚踏大地,手擎青天,并且使劲让自己的身体每天长一丈,天就每天高一丈,地每天厚一丈,就这样过了十万八千年,身体长到了九万里(传说中如此,计算很难相符),这样九万里高的天和九万里厚的地就形成了,天地开辟出来了也累死了。

临死前,呼出的气体变成了天空的云彩,发力的吼声变成了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胡须变成了夜空和星星,身体变成了三山五岳东西南北四极四向,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森林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最关键的是的精灵魂魄变成了世代相传的人类,代表统治者世间万物。

这就是开天辟地的传说概要。事实上,天并不是九万里高,地也不是九万里厚,那只是古人不知天高地厚的猜想。 关于宇宙起源的传说和创生,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

如古希腊“旧神谱”记载的天体起源, 认为最早的神是卡俄斯(混沌),卡俄斯生出了盖亚(大地)和厄罗斯(爱),以及塔尔塔罗斯(地狱);在大地底层出现了厄瑞伯斯(黑暗)与尼克斯(夜),这两位结合生出了“光明”与“白昼”;盖亚还生出了乌拉若斯(天空)和俄刻阿诺斯(海洋);盖亚又与其儿子乌拉诺斯**生下了一堆泰坦巨神、独眼巨人、百臂巨人等等,古希腊的天地万物就在混沌中诞生了。

而古埃及的创始之神则为布达,他在陶车上制造出了一个原始之卵,并孵化出了宇宙。

古埃及的神们经历了兽态、人面兽身、抽象态的变化,如其主神太阳神阿蒙?拉有时就长着一颗羊头,凶狠的战争女神雪克美特长着狮子的头等等。

现在到了埃及,这种象征依然到处可见。比如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就是古埃及法老雷吉德夫根据父亲胡夫的肖像建造的,他是把其父看成太阳神的化身,建造了这样一座纪念碑。

还有古印度认为梵天是众神之首,他用漂浮在宇宙洪荒的金蛋孵化出宇宙;古非洲多贡人的天神是埃玛。

创始之初,埃玛本身就是一个硕大的蛋,里面蕴藏着万物所需的火土水气等四种物质,在七次连续的爆炸中,诞生了生命。

这些传说各不相同,但有一点似乎异口同声,就是宇宙从混沌中诞生,而且都似乎从一个蛋开始,时空通讯觉得这一点很值得研究。

我想很可能是人类先哲们对宇宙万物观察有着相似的思维模式,从生物的生老病死以及卵生动物的生长过程,悟出这么一个宇宙诞生过程吧。

一家之言,只为抛砖引玉。

其实,即便是在我们中国,关于宇宙创生的传说也有很多,比如关于女娲炼石补天、创造人类的传说;藏族《朗氏家族史》记载,五大(空、风、火、木、土)之精华形成一枚大卵,此卵外壳生成天界,卵中蛋清、卵液等生成万物情欲等。

这些传说很丰富,也很引人入胜,说明了人类祖先对宇宙的思考和求索。但这些基本都是流于对现象的猜想,并没有任何科学的考证和证据,与科学界现在广泛认同的大爆炸宇宙论有着天壤之别。

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这个奇点体积无限小,曲率无限大,温度无限高,密度无限大。

这个奇点不是我们宇宙中的事物,是一个超时空的东西。现代量子理论认为这个奇点是量子真空中充满着不确定性的随机涨落,也就是虚粒子随机爆发,这个问题说来话长,在此不讨论。

但总体上说,宇宙是无中生有,能量的爆发。现在科学界对大爆炸理论虽然有许多争议,但起源于一个奇点似乎没什么争议。

宇宙大爆炸后经历了暴涨阶段,黑暗阶段,一直在膨胀中。

1922年,埃德温·哈勃发现了宇宙红移现象,所有远方的星系各向同性远离我们而去,因此发现了宇宙是膨胀的。后来一系列的观测和实验都证明了这个理论的正确,没有一例能够推翻这个理论的反证出现,由此宇宙膨胀理论越来越坚实。

通过星系红移远离我们而去现象的推断,在早期某一个时期,宇宙是浓缩在一起的,是从一个点开始的。而且爱因斯坦场理论也证明了这一点,奇点、黑洞、史瓦西半径都是引力场在极端情况下得到的解,宇宙的开端只能是一个没有体积的起点,才会出现现在的状态和现象。

黑洞、引力波、引力透镜、时空弯曲等预言被发现不断验证证实,使爱因斯坦相对论成为了现代科学理论的基石。

这些也成为大爆炸宇宙论的理论支撑,哈勃红移和哈伯常数为大爆炸宇宙论奠定了坚实的观测证据。

根据各种探测仪器测得的哈伯常数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全景图,以及一些星系和恒星的年龄,科学界计算出宇宙年龄为138.2亿岁,宇宙可观测范围为930亿光年。

现在,宇宙大爆炸理论经历了100年的检验,已经成为现代天文学研究宇宙的标准理论。

根据宇宙大爆炸标准模型,科学家们计算出了宇宙大爆炸开始后的时间简史,从第一秒钟的开端、暴涨,到恒星星系的形成与演化,所有观测都基本符合预期,现在宇宙中元素的丰度也基本符合宇宙演化的结果。

科学家们还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模拟了宇宙大爆炸1秒钟的状态,同样符合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描述。

因此,宇宙大爆炸理论是一个科学理论,是建立在无数观测事实和实验研究基础上的科学理论,与开天地等神话传说完全不是一回事。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敬请尊重作者原创,引用内容和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并注明出处。谢谢理解支持与合作。

宇宙是如何起源的?随便搜罗一下就有一大把:

1. 中国神话开天辟地

2. 奇点大爆炸论(目前是主流理论)

3. 《圣经》创世纪上帝说

4. 《道德经》无中生有说

……

以上理论或学说或传说或神话到现在为止一个也没有被最终证实,不过,大家似乎都相信宇宙是从虚空中不知道通过一个什么过程现实的宇宙就出现了。

下面大家来看看大爆炸主流理论怎么样?

宇宙是在138.2亿年前一个体积无穷小、质量无穷大、温度T 1.4 10 32K(普朗克温度)的所谓奇点发生大爆炸,在最初10 -35秒中空间膨胀了10 25倍后诞生的。

大爆炸理论在奇点附近所有物理学定律都将生效。科学家说宇宙就这样诞生的,有诸如宇宙膨胀(哈勃红移)、3K微波背景辐射、宇宙氦丰度……科学观察事实证据证明,所以宇宙大爆炸论是可信的。

不过,一道简单算术题可能就把大爆炸论难住了:

这是普朗克微波背景分布图:深蓝色区温度极低,宇宙尺度达到930亿光年,精确测量宇宙时间是138.2亿年。

题目:若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真实的,那么在138.2年前这个泡泡中所有物体都是在一起的,爱因斯坦相对论证明有质量物体运行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请问宇宙在大爆炸发生后138.2亿年后,有质量物体是如何如此分散的?

显然,若爱因斯坦相对论是正确的,宇宙大爆炸论就没有解。

对于地球人来说,大家对爱因斯坦爷爷似乎已经深信不疑了,那么,大爆炸论就需要进行修正。

模糊研究发现中国古文明中传递的两部无字天书(河图和洛书)中就隐藏有一个真实的宇宙,可以对大爆炸论进行全面修正。

这就是下一个物理学新纪元——暗黑物理学(Dark Physics)新时代。

好多上古的传说故事,可能都是真的多,因为上古的人都不是文学大师!靠编故事的。都是眼见为实,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传承下来的。近千年文学发展,反而文化,编文化, 历史 的文人多。

“宇宙大爆炸”,“奇点论”等的“科学”只是所谓科学。挂个科学的名义而已。按如此样的科学解释,正合了有些“科学专家”所说的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其实,是伪科学论。

奇点论,纯粹搞得是一套形而上纯自我意识的理论。误入歧途,是以,与开天辟地的神话不谋而合的极度相似也就无需大惊小怪了。只能说,它不过是换了一种口味的披着科学外衣的科学样式的神学神话而已。

此不妨简单试问,奇点又是从何来,造出来的嘛,又从何来,世界是有限的嘛?奇点是什么成分?物质的还是只限于些人想象的?等等,不能自圆其说的解决的问题太多了。

世界上所有的几百种文明几乎都是从神话、神学开始!不论是《圣经》、《可兰经》、《地藏经》、《金刚经》还是《易经》、《山海经》、《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不论是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是佛教、道教、拜火教、儒教。。。开篇都与神话传说脱不了干系!

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的精髓就是讲鬼神!就连孔圣人从早年的不论鬼神事,到了晚年也去修著《易经》。更不必说牛顿、爱因斯坦这些科学大家了,这些顶级的科学家晚年专研神学,皈依神学,爱因斯坦晚年还至力于研究圣经记载的花朵上能站立几个“天使”。。。这并不是他们脑袋被烧坏了、糊涂了,而是认识到了科学的尽头就是神学、玄学的大门!

神学——玄学——哲学——科学——神学——玄学——哲学——科学。。。的 历史 是人类文明循环发展方向,未来的某一天,当人类在高度发达的科学基础上认识了自己的灵魂(心神);认识了知识、智慧与悟道(觉悟)的区别;理解了智商、情商、灵商的联系与不同,人们就会知道我们的命运是被谁掌控的!

神学、玄学是从上往下(或从大到小)俯看;哲学是往回头看;科学是从下往上(或从小到大)仰看。当它们到达一个“契合点”时,必然就会有“共鸣”,这就是那些了不起的人物最后都会回归到神学的原因!

宇宙大爆炸论的“奇点”也是个物质,奇点也是从“无”中产生,无中才生有,“有”了后死亡再回归到无,无中再生有。。。这就是我们这个宇宙的法则,也就是“天道”。这与神学里人死了后成虚无的灵魂,灵魂上得天堂或下地狱,再轮回转生为人或其它物质是一样的道理!佛家说“道”有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种方法,这是从广义上讲),从狭义上说“道”有29种方式方法,科学、玄学、哲学都是其中一种大类法门。最后,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其它的还包括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奇门遁甲、阴阳五行、**文学。。。),精研到高级阶段,都会回归到“神学”!

近代中国人只相信科学,不信自己祖宗的玄学,而且还被打为封建迷信,的确是我们的悲哀!试问:几千年来我们祭祖、上坟;节日、逢年过节的追思先人,难道只是“仪式”?难道我们祭祀的是实体不是鬼神?西方人绝大多数相信有“上帝、魔鬼”的存在,而我们却不相信“鬼神”;西方人相信科学,而我们却对科学一知半解,反而忘却了自己的祖宗文化,西不西,东不东的。。。西方人通过科学“修行”,我们喃?这才是真正的“东不成西不就”!

从古至今,人类都有一个疑问,我们是谁?从哪儿来?未来会怎样?对我们身处的世界也有类似疑问,这个世界从哪儿来?未来会怎样。中国人有开天的传说,其他民族也有类似传说(包括那个想有啥就有啥的一神教)。人类对未知的世界充满恐惧和敬畏,对自然的解释神乎其神可以理解。

当今时代,科学昌明, 科技 发展日新月异。但是,那个天问依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宇宙大爆炸理论带来一个副产品,即奇点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膨胀到一定的限度会发生大塌缩,宇宙终将会塌缩到一个数学上的点---尺度无限小,质量无限大!并且目前所有已知物理理论在这个奇点失效。说白了,现有理论和逻辑无法解释,或可说不可理解。

问题来了,在无古时期,人类文明处于幼年期,对不可理解的事情可以用神话来解释,不可解就是最终的解释,当今时代,如果我们的科学理论还在用不可解释的解释作为最终答案就显得不科学了。理性告诉我们,奇异性的理论意味着该理论是一种错误的解释,客观宇宙一定是可理解的和可解释的。说句不好听的,你解释不了很正常,自有正确的理论来解释,终极理论是可以自洽解释宇宙所有问题的理论,别着急,我们继承努力。需要小心的反而是一些不能自洽解释客观世界的理论自认为是正确的理论,而打压质疑的声音。

目前有观测显示,宇宙中存在年龄大于宇宙年龄的恒星,这意味着宇宙大爆炸之前宇宙并没有塌缩到一个奇点,意味着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有一个很大的尺度。天文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观测精度的进步会推动理论的进步。人类总是用更精确的答案替代之前粗糙的答案…

为什么开天地的神话与科学定义宇宙起源''奇点''如此相似?

自从抽出那把巨斧向混沌劈去的时候,清着上浮,浊着下沉,于是,天和地便分开了

的那把巨斧从何而来?这个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并没有交代。难道说这是一个象征性的比喻?如果能够这样推敲,我们可以说,这把巨斧就是想象,想象宇宙的开端,想象万物的起源,想象人类的诞生 作为华夏文明的早期瑰宝---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为我们描绘的一幅幅表现远古先民智慧的画卷,不能不令人瞩目。我们不仅惊讶其充满哲理的创造性思维,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其所表现的内容。这些内容所描写的是那么壮观宏大,那么瑰丽恢宏,不仅启迪着后来者的智慧,甚至至今为止,都让我们浮想联翩。

是谁启迪了远古先民,让他们在充满了生存危机的远古洪荒,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思考宇宙的开端?

是谁把只有现代科学才能解释的相对论原理灌输给远古先民,让时间的车轮载着穆天子遨游天上的神殿?

是谁为远古先民锻造了遨游太空的机器,让飞天翅膀带着嫦娥奔月?这一个又一个疑问令人困惑不解。

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潜在于人的意识深层的创造性思维,总是通过一些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大脑迸发出来,随着文明的演进推动着 历史 的车轮。也就是说,一些超前的、先验的创造性思维,在没有具备一定的条件使其生长成熟,便会演变为神话传说流传下来,一旦文明程度达到了可以使其开花结果的时候,它所潜在的科学性才会被人认识,并被广泛接受?

一般认为,神话传说产生于处在蒙昧时期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朦胧认识阶段,远古先民在认识宇宙的过程中,由于无法正确解释自然界一切现象,处于对这些事物的敬畏,于是就产生了神话。

这个基于常理的解释看似正确,却让我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为什么不同地域的远古先民几乎在同一时期产生了几乎内容相同的神话?

为什么在浩瀚卷轶的远古神话中,人类总是问自己:

''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为什么在这些神话传说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都是拟人化的大神,而月亮却是这些神的住所?

从这些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远古神话的核心是人类对自身的思考,而不是解释自然现象的。这个思考从人类居住的地球,一直延伸到人的目光所触及到的整个宇宙。

于是,基于对自身思考的创造性思维就以整个宇宙为背景,演绎出了场面宏大的,从宇宙起源,人类诞生和改造地球为自己的家园的史诗。

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些神话对、场景、人物的绘声绘色的描述,总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是作为拥有高 科技 的我们,也会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震撼,同时也感到了一种迷茫难解的困惑。

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令人扑朔迷离的画卷中看到,远古智者似乎有一种与其它智慧生物进行交流的渴望,这个渴望无法在地球上得以实现,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茫茫太空,并用丰富的想象来满足自己的希冀?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困惑在''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个古老问题中不能自拔。我们的文明虽然发展到了拥有走向太空的科学技术,却依然建立在改造地球上的一切,为我们自身的生存服务这个简单的生存需要上。我们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太空,并投入巨大资金 探索 宇宙的动力依然源自我们祖先的渴望 与来自太空的智慧生物进行交流,哪怕这种交流是不对等的。

我们的科学让我们摒弃一切迷信,却使我们与外星文明沟通的情结,愈发难以释怀。任何天外来客都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抑制不住的的,都会让我们莫名其妙地涌出''难道是来自外星文明的智慧生物''?

随着我们对中国远古神话传说进行深入的探究中,我们便会发现,这些神话传说同时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个是混沌说,一个就是创造说。

混沌说主要是对开天前,宇宙还没有形成前的描绘,创造说即是从开天后的一切事物的描绘。

寻常事为题写作文

痴气人生

杨绛

大钉鞋与小青蛙我问钟书为什么不向父亲要钱。他说,从来没想到过。有时伯母叫他向父亲要钱,他也不说。伯母抽大烟,早上起得晚,钟书由伯母的陪嫁大丫头热些馊粥吃了上

学。他同学、他弟弟都穿洋袜,他还穿布袜,自己觉得脚背上有一条拼缝很刺眼,只希望穿上棉鞋可遮掩不见。雨天,同学和弟弟穿皮鞋,他穿钉鞋,而且是伯伯的钉鞋,太大,鞋头塞些纸团。一次雨天上学,路上看见许多小青蛙满地蹦跳,觉得好玩,就脱了鞋捉来放在鞋书 里,抱着鞋光脚上学;到了教室里,把盛着小青蛙的钉鞋放在桌下。上课的时侯,小青蛙从鞋里出来,满地蹦跳。同学都忙着看青蛙,窃窃笑乐。老师问出因由,知道青蛙是从钟书鞋里出来的,就叫他出来罚立。有一次他上课玩弹弓,用小泥丸弹人。中弹的同学嚷出来,老

师又叫罚立。可是他混混沌沌,并不觉得羞惭。他和我讲起旧事常说,那时候幸亏糊涂,也不觉什么苦恼。石屋里的和尚钟书小时最喜欢玩“石屋里的和尚”。我听他讲得津津有味,以为是什么有趣的游戏;原来只是一人盘腿坐在帐子里,放下帐门,披着一条被单,就是“石屋里的和尚”。我不懂那有什么好玩。他说好玩很很;晚上伯父伯母叫他早睡,他不肯,就玩“石屋里的和尚”,玩得很乐。所谓“玩”,不过是一个人盘腿坐着自言自语。这大概也算是“痴气”吧。《许眼变化图》钟书在清华的同班同学饶余威1968年在新加坡或台湾写了一篇《清华

的回忆》,有一节提到钟书:“同学中我们受钱钟书的影响最大。他的中英文造诣很深,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上课时从不记笔记,只带一本与课堂无关的闲书,一面听讲一面看自己的书,但是考试时总是第一,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据钟书告诉我,他上课也带笔记本,只是不作笔记,却在本子上乱画。现在美国的许振德君和钟书是同系同班。他最初因钟书夺去了班上第一名,曾想揍他一顿出气,因为他和钟书同学之前,经常是名列第一的。一次偶有个不能解决的问题,钟书向他讲解了,他很感激,两人成了朋友,上课常同坐在最后一排。许君上课时注意一个女同学,钟书就在笔记本上画一系列的《许眼变化图》,在同班同学里颇为流传,钟书曾得意地画给我

看。一年前许君由美国回来,听钟书说起《许眼变化图》还忍不住大笑。

痴情痴爱钟书的“痴气”书本里灌注不下,还洋溢出来。我们在牛津时,他午睡,我临帖,可是一个人写写字困上来了,便睡着了。他醒来见我睡了,就饱蘸浓黑,想给我画个花脸。可是他刚落笔我就醒了。他没想到我的脸皮比宣纸还吃墨,洗净墨痕,脸皮像纸一样快洗破了,以后他不再恶作剧,只给我画了一幅肖像,上面再添上眼镜和胡子,聊以过瘾。回国后他暑回上海,大热天女儿熟睡(女儿还是娃娃呢),他在她肚子上画一个大脸,挨他母亲一顿训斥,他不敢再画。沦陷在上海的时侯,他多余的“痴气”往往发泄在叔父的小儿小女、孙儿孙女和自己的女儿阿圆身上。这一串孩子挨肩儿都相差两岁,常在一块玩。有些语言在“不文明”或“臭”的边缘上,他们很懂事似的注意避忌。钟书变着法儿,或作手势,或用切口,诱他们说出来,就赖他们说“坏话”。于是一群孩子围着他吵呀、打呀、闹个没完。他虽然挨了围攻,还俨然以胜利者自居。他追女儿玩,每天临睡在她被窝里埋置“地雷”,埋得一层深入一层,把大大小小的各种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都埋进去,等女儿惊叫,他就得意大乐。帮猫儿打架解放后,我们在清华养过一只很聪明的猫。小猫初次上树,不敢下来,钟书设法把它救下。小猫下来后,用爪子轻轻地在钟书腕上一搭,表示感谢。我们常爱引用西方谚语:“地狱里尽是不知感激的人。”小猫知感钟书说它有灵性,特别宝贝。猫儿长大了,半夜和别的猫儿打架。钟书特备长竹竿一枝,倚在门口,不管多冷的天,听见猫儿叫闹,就急忙从热被窝里出来,拿了竹竿,赶出去帮自己的猫儿打架。和我们家那猫儿争风打架的情敌之一是紧邻林徽因女士的宝贝猫,她称之为她一家人的“爱的焦点”。我常怕钟书打猫而伤了两家和气,引用他自己的话说:“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猫要看主妇面了!”(《猫》的第一句)他笑说:“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

以话说鲁迅为主题写作文

1. 寻常事中有道理850字作文

人生犹如长途旅行,不断有过客,人生有太多的变数,又有几个人,可以真心不变呢?人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以下几句人生哲理我非常喜欢,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哦!或许也会带给你有意外的收获和感悟。

1、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2、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3、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别。微笑地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

4、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一切都是轮回!我们都在轮回中!

5、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

6、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7、有人说“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

8、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9、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10、我不知道我现在做的哪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而当我终于老死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所以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

分享

评论 |

2. 家风家雨寻常事作文800字

提起我的家风,那就是两个字:严谨。

先说说这个“严”,意为严格也,老爸做事总是一丝不苟,追求完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苛,对我亦是如此。

拿我的作业来说吧,就算做的再好,我老爸他老人家也会鸡蛋里挑骨头。一旦他发现我的错误,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真不知他哪来这么好的口才,唾沫星子都快要把我给淹死了。训完之后,就让我全部重写。

我虽心有不满,但知道抗议无效,何况老爸乃是众人之上,我也只有敢怒不敢言了。不过也是有好处的,我的作业本上几乎全是“优”。

但让我难忘的不是那些“优”,而是那次“不及格”,它让我理解了老爸的一番苦心。那几天老爸出差去了,想到不用那么辛苦地做作业,老爸一走,我便欢呼雀跃。

结果,我将作业胡乱写了一番,自不用说第二天老师对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了。更惨的事还在后头,出差回来,老爸接过我战战兢兢递过去的作业本后勃然大怒,用足以震破人耳膜的声音将我吼得晕头转向,待老爸训完,我才弱弱地说:“以后我不敢了。”

有句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总算领略到了,自此再也不敢不用心了。

再说说这个“谨”,乃谨慎也,妈妈简直就是个模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是妈妈的口头禅。

每当我上学前,总会听到几句嘱咐:“带上伞吧,万一下雨了呢?”“带上水吧,万一渴了呢?”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数不胜数,我甚至称她为“万一妈妈”。妈妈买衣服时总是左挑右选,逛了半天也没买一件衣服。

我问她时,她总是说:“现在货这么多,万一上当怎么办?”搞得我哭笑不得。而我似乎没继承妈妈的谨慎,考试隔三差五地出错,与一百分无缘。

如今,我正为改掉这个缺点努力。 正是在这种环境成长的我渐渐优秀,因此,我爱我家。

3. 给一篇以“一件不寻常的事”为题的作文

一件不寻常的事

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开家长会的时候,我本来高兴得很,想给妈妈看看我英语100分的卷子,可是,却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是我在学校心情最差的一次,知道为什么吗?

我本来听miss吴说:“哎呀,你是100分。”张子腾给我卷子时,我喜滋滋地准备看100分,可是我却看见了“98”分的字眼,我当场就猜到:miss吴在骗我!明明卷子是她改,她就是骗我。

邓可欣也是,miss吴也说她会考100分,可她比我还差,是96分,我都快哭出来了,马上去找miss吴谈判。

听说miss吴在开家长会,我们气呼呼地,不顾三七二十一冲上对面二楼,亲自在教室边等,miss吴一走出来,我们就上前拦住,miss吴问:“干嘛?”一脸好奇的样子,还匆匆往办公室赶,进了办公室,她说:“我待会儿出来!”我们恨透了miss吴,站在外面一动不动地等。

下楼时,我们追问带盘问加反问和疑问不停地问:“miss吴!你到底还是不是对我们有好感哦。”“你只希望朱美莹考100分吧,对我们不抱希望吧!”“不是你改卷子吗?你难道不知道?”“蒙骗,真爱骗人!miss吴!”“还说什么我们班有三个100分呢,其实只有朱美莹!”

miss吴张口结舌,使劲辩解,我们不等她回答完一个问题就开始问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到了楼下,我们没有问完就头也不回地玩去了,miss吴怎么也赶不上。

唉,miss吴为什么要骗人呢?如果她不骗人就不会有这场风波了

4. 家风家雨寻常事 作文大全

提起我的家风,那就是两个字:严谨。

先说说这个“严”,意为严格也,老爸做事总是一丝不苟,追求完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苛,对我亦是如此。拿我的作业来说吧,就算做的再好,我老爸他老人家也会鸡蛋里挑骨头。一旦他发现我的错误,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起来。真不知他哪来这么好的口才,唾沫星子都快要把我给淹死了。训完之后,就让我全部重写。我虽心有不满,但知道抗议无效,何况老爸乃是众人之上,我也只有敢怒不敢言了。不过也是有好处的,我的作业本上几乎全是“优”。

但让我难忘的不是那些“优”,而是那次“不及格”,它让我理解了老爸的一番苦心。那几天老爸出差去了,想到不用那么辛苦地做作业,老爸一走,我便欢呼雀跃。结果,我将作业胡乱写了一番,自不用说第二天老师对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了。更惨的事还在后头,出差回来,老爸接过我战战兢兢递过去的作业本后勃然大怒,用足以震破人耳膜的声音将我吼得晕头转向,待老爸训完,我才弱弱地说:“以后我不敢了。”有句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总算领略到了,自此再也不敢不用心了。

再说说这个“谨”,乃谨慎也,妈妈简直就是个模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是妈妈的口头禅。每当我上学前,总会听到几句嘱咐:“带上伞吧,万一下雨了呢?”“带上水吧,万一渴了呢?”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数不胜数,我甚至称她为“万一妈妈”。妈妈买衣服时总是左挑右选,逛了半天也没买一件衣服。我问她时,她总是说:“现在货这么多,万一上当怎么办?”搞得我哭笑不得。而我似乎没继承妈妈的谨慎,考试隔三差五地出错,与一百分无缘。如今,我正为改掉这个缺点努力。

正是在这种环境成长的我渐渐优秀,因此,我爱我家!

5. 作文平凡并不意味着平淡

略 文题给人以亲切朴实之感,所写的内容也较广泛。

但应注意,本题的题眼在字眼的反面:平凡之中写出不平凡。写作时要突出重点,以记叙为主,通过生活细节体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和内在的精神,可以适当议论与抒情。

[方法指导]1、什么是个性,什么样的人物才算有鲜明的个性,怎样才能写出鲜明的个性,是写作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无论是中的林黛玉,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车夫老王和哲学家金岳霖,都是因为是独有的“这一个”才让人们牢记的,这就是个性。

所谓人物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那么,如何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呢?要学会感受,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

了解人物的生活与情感,是写好人物的基础。高尔斯华绥《品质》中的坚守制靴和做人品质而最后被饿死的靴匠,杨绛《老王》中身处困境却同情关心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的三轮车夫,作品之所以能把这些底层人物描写得真实感人,是因为作者对生活中这类小人物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尊重和爱。

缺少这样的眼光和胸怀,就无法认识人物,更无法写好人物。要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就必须写出人物生存的环境。

换句话说就是作者要熟悉生活。杨绛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老王来的,哪怕老王天天在她面前转悠;高尔斯华绥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格斯拉兄弟的,哪怕格斯拉兄弟整天坐在他面前。

注意观察和思考生活是写出鲜明人物个性的必备条件。个性体现在人物的方方面面,人物的言行都是个性化的,是他人无可替代的,写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就必须写出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言行。

它体现一个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性格、文化教养等诸多方面的东西。人物的言行中往往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最能传神地表达出人物的个性,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描绘人物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比如杨绛写老王送钱钟书去医院后,面对杨绛坚决给钱的举动,哑着嗓子悄悄地问:“你还有钱吗?”这一细节就非常传神地把一个善良人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方面老王得收车资,他是靠这个来维持生活的,为雇主干活当然得拿报酬;另一方面,老王又不忍心收钱,因为老王知道对面的好人正在落难之中。

“你还有钱吗”一句,就把一个好人对另一个好人的同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人物的生活细节可能很多,但并非所有细节都有价值,在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选材,只保留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材料。《品质》、《老王》、《金岳霖先生》等文章都是这方面的样板,要仔细体味作者在细节选材上处理的妙处。

还有,要注意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孤立地描写人物肖像不是不可以,但不如抓住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把肖像描写与语言、动作描写结合起来,这样给人的感觉更立体更逼真;静态地描写人物心理固然好,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可能更能丰富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世界,刻画人物的个性。

当然,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还有其他一些艺术手法,通过阅读与写作实践,你自然会慢慢体会到。2、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叙述、描写的手法写人记事,有时也要结合抒情和议论。

叙述着眼于交代、介绍,使读者明白、了解某个事实,而描写着眼于刻画、描摹,重在表现细微之处或侧面局部,使读者感受客观对象,唤起想象和情感体验。同学们写作时往往缺少“描写意识”,习惯于叙述,而不长于描写,因此文章往往平铺直叙,干瘪乏味。

写作时,如果能叙写结合,突出描写,使笔下的摹写对象有形态、有动作、有色彩、有声响,文章就会有栩栩如生之感、历历在目之效。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

那么,在叙写中,什么地方需要集中笔墨进行描写呢?这里就有个确定描写点的问题。描写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所描写的人、景、物等,都要紧扣文章的主题,不能单纯地为描写而描写。

任何无益于表现主题的旁逸斜出的描写,不管多么细腻,多么逼真,都应果断割弃。确定好了描写点,怎样生动形象地描写呢?第一,要善于抓住描写对象突出而有代表性的特征描绘摹写。

第二,要善于通过各种描写传达人物或作者的情感。在写作中,描写总是伴随着情感——无论是描写环境,还是描写人物,总是渗透着人物的情感,流露着作者的倾向的。

第三,要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这里着重谈谈这个问题。

⑴肖像描写。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

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鲁迅先生的《祝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文章主要写了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祥林嫂沦为乞丐:“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祥林嫂初到鲁家:“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再到鲁家:“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她精神上的最后的希望破灭后:“眼睛窈陷下去,精神也更不济了。”这几处的描写,都抓住了人物的关键,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⑵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要性格化。

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

6. 家风家语寻常事作文700字左右

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

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3、不能翘腿。

等等……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

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 *** 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

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7. 家风家语寻常事作文700字左右

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3、不能翘腿。等等……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 *** 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8. 给一篇以“一件不寻常的事”为题的作文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一件不寻常的事 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开家长会的时候,我本来高兴得很,想给妈妈看看我英语100分的卷子,可是,却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是我在学校心情最差的一次,知道为什么吗? 我本来听miss吴说:“哎呀,你是100分。”张子腾给我卷子时,我喜滋滋地准备看100分,可是我却看见了“98”分的字眼,我当场就猜到:miss吴在骗我!明明卷子是她改,她就是骗我。 邓可欣也是,miss吴也说她会考100分,可她比我还差,是96分,我都快哭出来了,马上去找miss吴谈判。 听说miss吴在开家长会,我们气呼呼地,不顾三七二十一冲上对面二楼,亲自在教室边等,miss吴一走出来,我们就上前拦住,miss吴问:“干嘛?”一脸好奇的样子,还匆匆往办公室赶,进了办公室,她说:“我待会儿出来!”我们恨透了miss吴,站在外面一动不动地等。 下楼时,我们追问带盘问加反问和疑问不停地问:“miss吴!你到底还是不是对我们有好感哦。”“你只希望朱美莹考100分吧,对我们不抱希望吧!”“不是你改卷子吗?你难道不知道?”“蒙骗,真爱骗人!miss吴!”“还说什么我们班有三个100分呢,其实只有朱美莹!” miss吴张口结舌,使劲辩解,我们不等她回答完一个问题就开始问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到了楼下,我们没有问完就头也不回地玩去了,miss吴怎么也赶不上。 唉,miss吴为什么要骗人呢?如果她不骗人就不会有这场风波了

记得纳啊

9. 家风家两寻常事作文

们家的家风——勤劳之风。

我知道,每年都被评为“优秀 *** 员”。妈妈下班后,我总能听到她匆匆的脚步声和气喘吁吁声,就从奶奶说起。

我奶奶这把年纪,也是忙个不停,代代勤勉!要说,在家里左洗右刷,飘进千家万户之中!更多关于家风的作文尽在巨人作文网、工作之时,她就利用时间,摇摇头,奶奶的身体不是特别的硬朗。干体力活过久,使家而明亮,飘在中华民族的上空。

我起床目视奶奶的一举一动,她拖地时声音十分轻,似乎生怕打扰我的睡眠!这盏黑夜中的明灯,在社区,不,在温州,是一束最闪耀的光芒。告诉你,我们可是这社区里少有名气的勤劳之家。

四代祖传。如果实在不行,她会皱紧眉头,感激你,愿它常驻我家。

愿那勤劳之风、嘿呀……”是哪家在漆黑深夜还点着通明的大亮灯,在辛勤地为家操劳。她为我们,累垮了身体。

瞧,奶奶的动作缓慢,但她拖地拖得很干净,如果一些地方她还认为脏的,正因为这种态度,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帮我们准备好早餐,就开始干其他活儿,妈妈也是一位勤勉的人。是我们值得一提的人。

她白天在单位认真工作,拿来洗洁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在奶奶的影响下。

“嘿呀。妈妈一手提着包,要重复着拖来拖去,不拖干净决不罢休。

在我们各自外出学习?是我们的家,对身体有些许的影响,从没闲着。早晨,为我们付出这么多,我们都心疼你。

10. 轻与重为话题的作文

1.作文题目: 现代人大都陷入了日常的忙碌,被无数轻细而烦琐的缭乱了双眼、模糊了视线、凝滞了脚步、壅塞了胸怀……生死边缘,回眸一望,常常发现玉石俱焚,鱼龙混杂,重要的事情被疏漏,不重要的事情却被无限放大。

请以“轻与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900字。

『佳作展台』 权 , 然 后 知 轻 重 辗转于人世,起伏的人生让我们茫然,蓦然回首,原先的道路已成为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何为轻,何为重早已扑朔迷离。我们还未到生死边缘,但孰轻孰重,漫漫前程谁又能道破。

面对轻重的抉择,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 “楚汉之争”,一名游荡于市井之中的“平民”在屠户让他选择“刺我”或“出我胯下”时,选择了后者。

“市人以为怯”,而他忍辱负重,多年之后,承受了“胯下之辱”的懦夫终在十万大军面前指挥若定,从容不迫。 轻重缓急,成大事者也。

——淮阴候韩信如是说。 倘使韩信不分轻重,将其倒置而选择“刺之”,他一剑下去必使自己身首异处,那么恐怕历史记载的只是一个宁死不受辱的无名小卒。

更有甚者,当历史的车辙辗过之后他也将随之灰飞烟灭。 然而古人并非都如此明智,他们中的许多人一生追求自以为重要的一切,却终究一无所获。

所幸的是他们把握住了那些在后人看来重要的举动,虽然那些举动多少带着阴差阳错的意味,但他们也如淮阴候一般,为历史所铭记。 回望一千二百年前,有一位清瘦的读书人正忍受着十载寒窗、悬梁刺股之苦,为的是分得琼林宴上的一角席位,然而,他落榜了,在月明星疏的夜晚,陪伴他的只有静静的江水,支离破碎的雄心,此时远处传来寒山寺缥缈的钟声,心中的万千感慨让他轻而易举地谱出了一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在他波澜不惊的一生中,最不经意的恐怕是这次吧,而后人能够记住“张继”这个名字,恰恰是因为这个看似平凡的夜晚他不经意的一次率性发挥。而这样的人物又何止一个?归有光八次落第,却有《项脊轩志》传世;苏子左迁黄州,造就了两篇《赤壁赋》;王勃欲写《滕王阁诗》,以序为辅,诗为主,而人们却深刻地记住了《滕王阁序》淡忘了那首诗。

造化弄人,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注重的往往是无足轻重的不断追逐,殊不知有时重要的却是追逐间隙的那段漫不经心的小插曲,值得庆幸的是阴差阳错间,先人们竟敏锐地把握住了这重要的人生插曲,没有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无谓的幻想、复仇和追逐之中,于是后人记住了他们,文学的天空也因他们曾经驻足变得熠熠生辉。 漫溯悠远的历史,且不论我们能否像韩信那样分清轻重,单议那些有着不经意之举的诸多古人,如果张继没有乘兴写下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如果归有光落第之后两耳不闻窗外事,继续苦读浪费光阴;如果苏轼一心惦记官复原职;如果王勃吝惜笔墨未能写下诗序……是的,阴差阳错带来了多么的光环,然而我想并非所有人都能这般,太多的如果道破一个不变的真理:权,然后知轻重,知轻重然后择重而为之,人生方能无憾! 看那人生的天平无论在右盘中加入多少砝码,也永远称不起左盘中重要的一切。

权,然后知轻重,发人深省! 2.轻与重的话题 “四斤棉花,四斤铁,哪个重?”昔日的智力测验或智力游戏中,有这样一道题。孩子们往往不思索,脱口便答道:“铁重。”

在人们的感觉中,铁代表重,棉花代表轻,这是由物质的质地给予人的经验。世界上的诸多事物中,轻与重的对立和两极对比,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稍加审视,便能得到颇堪玩味的话题。

对人类来说,死是沉重的,而生轻松;战争是沉重的,和平轻松;奥斯威辛是沉重的,迪斯尼乐园轻松;悲剧是沉重的,喜剧轻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是就事物的一般常态而言,特定情况又当别论。

“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死亡本身也有轻重之分。一个人受不住酷刑折磨和精神摧残,在生比死还痛苦的境况下,“引刀成一快”,自杀了,便找到了解脱之道,这时,死便转化为“轻”了。

再如饥饿,腹中空空,就其物质状态而言,是轻,但是饿了三天,精神上受不住了,便又成为沉重负担了,只有饱餐一顿,使体力恢复,心情才会舒畅,就又轻松起来。由此可见,轻与重的话题,大有文章可做。

人类总是在避重就轻。科学技术对解脱和减轻人们的劳动负担,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最明显的例证。

就世界的整体而言,和平与发展,给人们带来许多轻松和快乐,但是,还有“9·11”,还有巴勒斯坦难民营的大,还有灾难、贫穷、艾滋病和“自杀性爆炸”。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了富裕和幸福,这是有目共睹的,但轻与重的不平衡并未彻底消失。

“无职一身轻”的下岗职工,是轻了还是重了?“告别”劳动,无所事事,身体轻快了,心情却不轻松,这个话题沉重了些,不说也罢。当今社会更普遍的现象,不是“不能承受之重”,而是“不能承受之轻”。

米兰·昆德拉有一部,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它的深刻含义,我不是一下子便理解了的。直至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接触到当代人尤其某些“新新人类”的。

作文平凡并不意味着平淡。人生经历中,总有那样一些普通人,那样一些

1. 学习了本单元之后你对鲁迅有了怎样的了解

伟大——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第一印象。他“俯首甘为孺子牛”日夜为改变民族的命运而忙碌着。身体瘦弱的他却是文学上的巨人。鲁迅先生幽默,且不乏亲切。他憎恨黑暗如魔鬼,而且处处为他人着想,淡化自己。在我看来,他是平凡而伟大的人!

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终年才55岁,却写出了无数经久不衰的书:《阿Q正传》、《狂人日记》、《彷徨》、《坟》等作品广为流传。但被世人所敬仰的鲁迅先生却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鲁迅先生的房间必定是最“热闹”的时候,他正演奏着“文字交响曲”希望这一首首动听的曲子能唤醒麻木不仁的中国人。

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时,意识到中国人“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于是他决定拿起笔,通过自己的文章来呼吁所有的中国人,所以有的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作斗争最厉害的武器。”

人们把鲁迅先生誉为“民族魂”,原因是鲁迅先生或者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给人民当牛做马,却毫不骄傲,更不曾骑在人民的头上高呼:“啊!我多么的伟大!”所以,群众们把他举得很高,很高。鲁迅先生从不突出自己的地位,卖弄自己的知识。他只是默默地接受人们给他的荣誉和赞赏。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文章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最璀璨耀眼的光芒。

望纳

2. 请以话说鲁迅写一篇作文250字左右

鲁迅(1881—1936)

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城里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动的奠基人。鲁迅著作二十卷,继往开来,博大精深。《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础;杰作《阿Q正传》的发表,为新文学历史树立了一座丰碑,对中国作家和世界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热风》、《二心集》等杂文精悍犀利,独树一帜,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领域。他卓越的文学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而且也是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鲁迅是世界文坛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3. 学习本单元之后你对鲁讯有了怎样的了解请以话说鲁讯为主题写一篇作

鲁迅(1881—1936)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精神令人震撼,令人佩服——这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表面的鲁迅,到目前为止,我仍然不能接受他的写作方式,但正是因为这样,我更想走进鲁迅,了解鲁迅。 作为外调组的成员,我们就鲁迅作品大部分以他的家乡鲁镇为题材这一契机,自然而然走进了鲁镇。

——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绍兴县打出了力塑鲁迅文章的文化牌,打造了旅游业的新景点——鲁镇,把鲁迅作品中的"鲁镇"搬到现实中来。在鲁迅笔下《祝福》、《孔乙己》、《明天》等作品中频频出现的绍兴鲁镇,虽然是虚拟的,但绍兴县投入2亿多元,营造了一个占地9公顷的"鲁镇"。

在这里,融汇了昔日古城绍兴的民俗风情、民居建筑。鲁镇景区突出了鲁迅先生在故乡的精神家园,传承和弘扬了鲁迅文化,并将绍兴的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等融入其中。

百年历史的绍兴水乡缩影的鲁镇,在这得到重放,又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 无论是绍兴人亦或是外地人,徜徉在这古老的石板街道上,穿梭于民居村落,探寻绍兴的民俗风情,感受水乡的另一番情韵和意境……绍兴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这是绍兴名胜的最独特之处,对各省旅游的再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许多年来,“鲁镇”一直是个被国内外鲁研专家频频使用的词,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已成了鲁迅作品的代名词,与三味书屋、百草园一起构成一种独特的鲁迅文化语境。 可当有人问起“鲁镇”在哪里时,我们便难指其实了,而要说清“鲁镇”的面貌,更是勉为其难了。

确实,“鲁镇”在鲁迅作品中仅是一种泛概念,它没有具体的方位,没有具体的形象描绘,留给人们太多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 同时,当“鲁镇”历史的守护者们悄然离我们远去,古老的水乡风俗被现代文明逼进历史角落时,久居于繁闹与喧哗的人们便开始渴求一种文化的回归,希冀一种宁静、安适的生活,安然地在曲曲弯弯的窄巷、碧波荡漾的流水、垂柳依依的小桥观赏一种景致、品味一种风俗、寻觅一段历史。

于是,建造一个新“鲁镇”便成了一种时代的召唤。 坦诚地说,随着岁月的流逝,鲁迅和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了,鲁迅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貌我们越来越感到陌生了。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所发出的“鲁迅的书真难读真难懂”的阵阵感叹,为继承和弘扬先进的鲁迅文化,人们在做种种不懈的努力。 如、戏剧界将《祝福》、《故乡》、《阿Q正传》等鲁迅作品搬上了银屏、舞台,出版界出版了《呐喊》、《朝花夕拾》等图文并茂的鲁迅作品,使广大观众和读者有了形象感受,读鲁迅原著相对轻松和容易多了。

如今,鉴湖畔的“鲁镇”,更让所有文学爱好者有了读鲁迅的一把钥匙。 再看,鲁迅墓地位于虹口的鲁迅公园。

墓地占地1600平方米,周围种植了松柏、香樟、广玉兰等长青树,墓前平台可同时容纳400人在此瞻仰。草坪上的鲁迅座像是浙江美院萧传玖所塑,墓栏里安放着灵柩的墓椁,上铺光洁坚固的花岗石,两旁两棵松柏系鲁迅夫人许广平及其孩子周海婴亲手栽植。

墓穴后是花岗石做的大墓碑,上刻 “鲁迅先生之墓”六字,为 *** 所题。 最后,在这次外调活动中,我们想对鲁迅老先生表达一种感情——尽管我们对鲁迅专题还存在种种困难,但我们总是以一种尊敬、敬畏的眼神去看待他,因为他的作品,因为他的一切。

4.

略 文题给人以亲切朴实之感,所写的内容也较广泛。

但应注意,本题的题眼在字眼的反面:平凡之中写出不平凡。写作时要突出重点,以记叙为主,通过生活细节体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和内在的精神,可以适当议论与抒情。

[方法指导]1、什么是个性,什么样的人物才算有鲜明的个性,怎样才能写出鲜明的个性,是写作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无论是中的林黛玉,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车夫老王和哲学家金岳霖,都是因为是独有的“这一个”才让人们牢记的,这就是个性。

所谓人物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那么,如何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呢?要学会感受,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

了解人物的生活与情感,是写好人物的基础。高尔斯华绥《品质》中的坚守制靴和做人品质而最后被饿死的靴匠,杨绛《老王》中身处困境却同情关心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的三轮车夫,作品之所以能把这些底层人物描写得真实感人,是因为作者对生活中这类小人物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尊重和爱。

缺少这样的眼光和胸怀,就无法认识人物,更无法写好人物。要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就必须写出人物生存的环境。

换句话说就是作者要熟悉生活。杨绛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老王来的,哪怕老王天天在她面前转悠;高尔斯华绥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格斯拉兄弟的,哪怕格斯拉兄弟整天坐在他面前。

注意观察和思考生活是写出鲜明人物个性的必备条件。个性体现在人物的方方面面,人物的言行都是个性化的,是他人无可替代的,写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就必须写出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言行。

它体现一个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性格、文化教养等诸多方面的东西。人物的言行中往往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最能传神地表达出人物的个性,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描绘人物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比如杨绛写老王送钱钟书去医院后,面对杨绛坚决给钱的举动,哑着嗓子悄悄地问:“你还有钱吗?”这一细节就非常传神地把一个善良人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方面老王得收车资,他是靠这个来维持生活的,为雇主干活当然得拿报酬;另一方面,老王又不忍心收钱,因为老王知道对面的好人正在落难之中。

“你还有钱吗”一句,就把一个好人对另一个好人的同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人物的生活细节可能很多,但并非所有细节都有价值,在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选材,只保留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材料。《品质》、《老王》、《金岳霖先生》等文章都是这方面的样板,要仔细体味作者在细节选材上处理的妙处。

还有,要注意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孤立地描写人物肖像不是不可以,但不如抓住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把肖像描写与语言、动作描写结合起来,这样给人的感觉更立体更逼真;静态地描写人物心理固然好,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可能更能丰富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世界,刻画人物的个性。

当然,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还有其他一些艺术手法,通过阅读与写作实践,你自然会慢慢体会到。2、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叙述、描写的手法写人记事,有时也要结合抒情和议论。

叙述着眼于交代、介绍,使读者明白、了解某个事实,而描写着眼于刻画、描摹,重在表现细微之处或侧面局部,使读者感受客观对象,唤起想象和情感体验。同学们写作时往往缺少“描写意识”,习惯于叙述,而不长于描写,因此文章往往平铺直叙,干瘪乏味。

写作时,如果能叙写结合,突出描写,使笔下的摹写对象有形态、有动作、有色彩、有声响,文章就会有栩栩如生之感、历历在目之效。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

那么,在叙写中,什么地方需要集中笔墨进行描写呢?这里就有个确定描写点的问题。描写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所描写的人、景、物等,都要紧扣文章的主题,不能单纯地为描写而描写。

任何无益于表现主题的旁逸斜出的描写,不管多么细腻,多么逼真,都应果断割弃。确定好了描写点,怎样生动形象地描写呢?第一,要善于抓住描写对象突出而有代表性的特征描绘摹写。

第二,要善于通过各种描写传达人物或作者的情感。在写作中,描写总是伴随着情感——无论是描写环境,还是描写人物,总是渗透着人物的情感,流露着作者的倾向的。

第三,要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这里着重谈谈这个问题。

⑴肖像描写。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

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鲁迅先生的《祝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文章主要写了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祥林嫂沦为乞丐:“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祥林嫂初到鲁家:“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再到鲁家:“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她精神上的最后的希望破灭后:“眼睛窈陷下去,精神也更不济了。”这几处的描写,都抓住了人物的关键,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⑵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要性格化。

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

5. 学了本单元以后,你对鲁迅有怎样的了解

鲁迅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

1881年9月25日鲁迅诞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里,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熏陶。留学期间,又广泛的接受了西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直到逝世,笔耕一生,留下了大量著述。

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的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他极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文学创作,则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鲁迅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他创造了“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消亡中国的民族性”,并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的“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文学,关注与思考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对于他的时代与民族,鲁迅是超前的,他因此无论身前与身后,都不能避免寂寞的命运,我们民族有幸拥有了鲁迅,但要真正的理解与消化他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还需要时间。

6. 写鲁迅的作文

文学巨人——鲁迅 鲁迅是中国的一颗璀璨明星,它是青年们永恒的导师,黑暗道路中的一团火焰,一个令敌人都敬佩的战士。

他用笔做武器,用文字作军队,向旧社会一次又一次地发起冲锋。然而,若不是鲁迅在休息的时候写下了这本《朝花夕拾》,又会有几个人知道他那童话般美丽,却又充满了伤感与无奈的过去呢? 只是一部鲁迅的回忆录,只写了鲁迅的回忆。

然而,鲁迅把这些看似毫无用处,只能被当成一种消遣的往事写了下来,却让我们发现,让我们明白,那些“琐碎”的背后,其实隐含着太多的旧思想、太多旧社会的错误以及许许多多希望改革的有志青年的无奈。 不单如此,啼笑皆骂的鲁迅即使是在写回忆录,他也不会真正的休息。

在“正人君子”和“青年人的领导者”面前,鲁迅敢骂,鲁迅要骂,他骂得酣畅淋漓,骂得人心舒畅;在守旧思想和军阀势力面前,鲁迅善讽,鲁迅定讽,他讽得对手无话可说,讽的邪恶有口难言。无论是什么时候,鲁迅都会让那些误导中国方向的人们,不,是“豺狼们”被打成“丧家的落水狗”。

熟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周家这位树人,身上凝结了何止百年中有志之士的精神与力量啊,他分明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之中所有爱国之人、有心之士所凝聚而成的结晶,一束引领着中国青年向前,向着未来急速飞驰的强光。

他在黑暗中用笔铺成一条走向光明的五彩之路,用纸垒成一堵排开黑暗的坚实之墙;他在困顿中用心中的利刃劈开一道道明亮的缺口,用手中的盾牌抵御一次次邪恶的反扑。纵然,他决定稍作休息,也会让那些在黑暗中爬行的“毒虫”不敢猖狂。

他,鲁迅,是真正的革命战士,一位不朽的树人,一点不灭的光源。

7. 围绕“我的偶像——鲁迅”这个话题,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历经岁月的洗礼,我们走过童稚,步入青春。对于青春的我们,也开有着自己喜欢的偶像。然而,我也不例外,我也有我的偶像。

在一间幽暗的小屋里,一位头发蓬乱的老者正在谈奏着动人的乐曲。他饱经沧桑的脸上写着沉浸于音乐中的快乐。他就是—贝多芬。

双耳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何等不幸,而他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人。一次演出结束时,台下掌声一片,可他却听不见。直到一个登台献花的女孩抱住他,他才回过神来。他说过,一个乐队只能演奏出他一分钟心里所想的音乐。这不是他狂妄,而是他的内心澎湃着对音乐的向往。

贝多芬性情孤傲,勇于挑战权威。一次,他与歌德同行,迎面遇到一支贵族队伍。歌德急忙脱帽致敬,而贝多芬却不卑不亢地等着贵族们向他致敬。贝多芬对权贵的轻视更显示他人格的高贵,不禁让人叹服。

贝多芬虽双耳失聪,却仍坚持创作。他为艺术而献身,把美妙的音符留在了后世。贝多芬在挫折中站了起来,以坚强的意志,创作的 *** ,谱写出惊人的杰作。贝

多芬是一个,他用心灵感受世界,用生命谱写歌曲。

贝多芬是一个巨人,是一位英雄,生活简朴,淡泊名利。他是我的偶像,他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和赞颂。

贝多芬的乐曲像一股清泉,滋润了人们的心田;贝多芬的乐曲像一只战鼓,擂响了战斗的声音;贝多芬的乐曲像一把利剑,直刺邪恶的心脏。

贝多芬,我像对你说:你的精神激励着我,你的品格引领着我,你的音乐熏陶着我。你是历史长河中一朵巨大的浪花,你是人类天空中一颗夺目的明星……有人说,命运掌握在上帝手里。你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证明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你用激昂的音乐诠释了大写的“人”,谱写了你辉煌的人生。

这就是我的偶像,钢琴界伟大的贝多芬。每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我总会在心里默默的想起我的偶像贝多芬,还记他的坚强,还记的他对待挫折时的从容。他的话总是会在我孤单无助的时候,为我照亮黑暗的前途。

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

文题给人以亲切朴实之感,所写的内容也较广泛。但应注意,本题的题眼在字眼的反面:平凡之中写出不平凡。写作时要突出重点,以记叙为主,通过生活细节体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和内在的精神,可以适当议论与抒情。

[方法指导]

1、什么是个性,什么样的人物才算有鲜明的个性,怎样才能写出鲜明的个性,是写作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无论是中的林黛玉,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车夫老王和哲学家金岳霖,都是因为是独有的“这一个”才让人们牢记的,这就是个性。所谓人物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

那么,如何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呢?

要学会感受,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人物的生活与情感,是写好人物的基础。高尔斯华绥《品质》中的坚守制靴和做人品质而最后被饿死的靴匠,杨绛《老王》中身处困境却同情关心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的三轮车夫,作品之所以能把这些底层人物描写得真实感人,是因为作者对生活中这类小人物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尊重和爱。缺少这样的眼光和胸怀,就无法认识人物,更无法写好人物。

要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就必须写出人物生存的环境。换句话说就是作者要熟悉生活。杨绛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老王来的,哪怕老王天天在她面前转悠;高尔斯华绥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格斯拉兄弟的,哪怕格斯拉兄弟整天坐在他面前。注意观察和思考生活是写出鲜明人物个性的必备条件。

个性体现在人物的方方面面,人物的言行都是个性化的,是他人无可替代的,写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就必须写出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言行。它体现一个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性格、文化教养等诸多方面的东西。

人物的言行中往往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最能传神地表达出人物的个性,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描绘人物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比如杨绛写老王送钱钟书去医院后,面对杨绛坚决给钱的举动,哑着嗓子悄悄地问:“你还有钱吗?”这一细节就非常传神地把一个善良人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方面老王得收车资,他是靠这个来维持生活的,为雇主干活当然得拿报酬;另一方面,老王又不忍心收钱,因为老王知道对面的好人正在落难之中。“你还有钱吗”一句,就把一个好人对另一个好人的同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人物的生活细节可能很多,但并非所有细节都有价值,在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选材,只保留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材料。《品质》、《老王》、《金岳霖先生》等文章都是这方面的样板,要仔细体味作者在细节选材上处理的妙处。

还有,要注意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孤立地描写人物肖像不是不可以,但不如抓住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把肖像描写与语言、动作描写结合起来,这样给人的感觉更立体更逼真;静态地描写人物心理固然好,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可能更能丰富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世界,刻画人物的个性。

当然,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还有其他一些艺术手法,通过阅读与写作实践,你自然会慢慢体会到。

2、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叙述、描写的手法写人记事,有时也要结合抒情和议论。叙述着眼于交代、介绍,使读者明白、了解某个事实,而描写着眼于刻画、描摹,重在表现细微之处或侧面局部,使读者感受客观对象,唤起想象和情感体验。同学们写作时往往缺少“描写意识”,习惯于叙述,而不长于描写,因此文章往往平铺直叙,干瘪乏味。写作时,如果能叙写结合,突出描写,使笔下的摹写对象有形态、有动作、有色彩、有声响,文章就会有栩栩如生之感、历历在目之效。

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那么,在叙写中,什么地方需要集中笔墨进行描写呢?这里就有个确定描写点的问题。描写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所描写的人、景、物等,都要紧扣文章的主题,不能单纯地为描写而描写。任何无益于表现主题的旁逸斜出的描写,不管多么细腻,多么逼真,都应果断割弃。

确定好了描写点,怎样生动形象地描写呢?

第一,要善于抓住描写对象突出而有代表性的特征描绘摹写。

第二,要善于通过各种描写传达人物或作者的情感。在写作中,描写总是伴随着情感——无论是描写环境,还是描写人物,总是渗透着人物的情感,流露着作者的倾向的。

第三,要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这里着重谈谈这个问题。

⑴肖像描写。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鲁迅先生的《祝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章主要写了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祥林嫂沦为乞丐:“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祥林嫂初到鲁家:“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再到鲁家:“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她精神上的最后的希望破灭后:“眼睛窈陷下去,精神也更不济了。”这几处的描写,都抓住了人物的关键,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⑵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要性格化。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诸如阿Q的精神胜利,孔乙己的腐迂,周朴园的虚伪冷酷,吴荪甫的狡诈恃强,觉新的委曲求全,虎妞的泼辣粗野,三仙姑的装神弄鬼,李双双的热情爽直等等。做到从“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的具体性格。

(3)行动描写。动作虽然不像语言那样具有明确的意义,但它却同语言一样表现着自我,传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它也是表情达意的语言,只不过是无声的语言。 如:“……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鲁迅《药》)

作者对康大叔取钱的动作描写,用了“抓”“捏”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他接钱、数钱的熟练程度,生动地刻画了康大叔凶狠、贪婪、惯于敲诈的丑恶嘴脸。

(4)心理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梦境幻觉、动作暗示等。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鲁迅《阿Q正传》

这一段心里描写虽然很简洁,但很好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活画了出来。

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 高质or满意or特型or推荐答案打点时间 window.iPerformance && window.iPerformance.mark('c_best', +new Date); 推荐律师服务: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其他类似问题2022-07-10不平凡的经历作文2022-08-28那些平凡的人作文2012-10-27作文 并不平凡92016-04-17平凡并不平凡的作文1182017-11-27以《平凡的生活 不平凡的人生》写一篇议论文800字,谢了222015-08-06平凡的人不平凡的路作文72022-11-06平凡的人不平凡写作文2023-03-07不平凡的人生写作文思路怎么写更多类似问题?>为你推荐:特别推荐 F.context('cmsRight', [ { 'url':'s://ad.doubleclick.net/ddm/trackclk/N426203.845845BAIDU.COM/B32098765.3624983;dc_trk_aid=589091147;dc_trk_cid=217727043;dc_lat=;dc_rdid=;tag_for_child_directed_treatment=;tfua=;ltd=;dc_tdv=1', 'src':'s://iknow-pic.cdn.bcebos/d01373f082025aaf511aa256e9edab64034f1a0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contractId':'A24KA00562', }, { 'url':'s://baijiahao.baidu/builder/bjh-activity/articlesTask?taskId=1598082&aside=0&footer=true&from=0', 'src':'s://iknow-pic.cdn.bcebos/203fb80e7bec54e773ea0680ab389b504fc26a2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contractId':'', }, { 'url':'s://m.baidu/s?word=%E6%AC%A7%E6%B4%B2%E6%9D%AF&sa=searchpromo_ozb_zhidao_tuijian', 'src':'s://iknow-pic.cdn.bcebos/3bf33a87e950352aaf5df4954143fbf2b2118b6b?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contractId':'', } ]); 电动车多次降价,品质是否有保障?“网络厕所”会造成什么影响?华强北的二手手机是否靠谱?癌症的治疗费用为何越来越高?为你推荐 F.context('recBrand',[{"img":"s:\/\/iknow-pic.cdn.bcebos\/86d6277f9e2f07083523f69dfb24b899a901f20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url":"s:\/\/ad.doubleclick.net\/ddm\/trackclk\/N426203.845845BAIDU.COM\/B32098765.36247;dc_trk_aid=589091135;dc_trk_cid=217727037;dc_lat=;dc_rdid=;tag_for_child_directed_treatment=;tfua=;ltd=;dc_tdv=1","name":"\u8d1d\u5b9d\uff08\u5728\u7ebf40\u5929\uff09","type":2,"contractId":"A24KA00562"}]) 百度律临—免费法律服务推荐超3w专业律师,24H在线服务,平均3分钟回复免费预约随时在线律师指导专业律师一对一沟通完美完成等你来答?换一换帮助更多人?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

低俗涉嫌违法犯罪时政信息不实垃圾广告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取消领取奖励

我的财富值

0

兑换商品

--

去登录

我的现金

0

提现

下载百度知道APP

在APP端-任务中心提现

我知道了

--

去登录做任务开宝箱

累计完成

0

个任务

10任务

略略略略…

50任务

略略略略…

100任务

略略略略…

200任务

略略略略…

任务列表加载中...新手帮助如何答题获取纳使用财富值玩法介绍知道商城帮帮团合伙人认证

您的账号状态正常

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投诉建议意见反馈账号申诉非法信息举报

京ICP证030173号-1京网文20231034-029号 ?2024Baidu?使用百度前必读?|知道协议|?企业推广

辅 助

模 式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s://hm.baidu/hm.js?6859ce5aaf00fb00387e6434e4fcc925";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window.tt = 1721052631;

记钱钟书与《围城》

--------------------------------------------------------------------------------

一 钱钟书写《围城》

钱钟书在《围城》的序里说,这本书是他“锱铢积累”写成的。我是“锱铢积累”

读完的。每天晚上,他把写成的稿子给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样反应。我笑,他也笑;我

大笑,他也大笑。有时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对大笑,因为笑的不仅是书上的事,还有书

外的事。我不用说明笑什么,反正彼此心照不宣。然后他就告诉我下一段打算写什么,

我就急切地等着看他怎么写。他平均每天写五百字左右。他给我看的是定稿,不再改动。

后来他对这部以及其它“少作”都不满意,恨不得大改特改,不过这是后话了。

钟书选注宋诗,我曾自告奋勇,愿充白居易的“老妪”——也就是最低标准;如果

我读不懂,他得补充注释。可是在《围城》的读者里,我却成了最高标准。好比学士通

人熟悉古诗文里词句的来历,我熟悉故事里人物和情节的来历。除了作者本人,最有资

格为《围城》做注释的,该是我了。

看何需注释呢?可是很多读者每对一本发生兴趣,就对作者也发生兴趣,

并把里的人物和情节当作实事。有的干脆把的主角视为作者本人。高明的

读者承认作者不能和书中人物等同,不过他们说,作者创造的人物和故事,离不开他个

人的经验和思想感情。这话当然很对。可是我曾在一篇文章里指出:创作的一个重要成

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

照所及,远远超过火点儿的大小①。创造的故事往往从多方面超越作者本人的经验。要

从创造的故事里返求作者的经验是颠倒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经过创造,就好比发过酵而

酿成了酒;从酒里辩认酿酒的原料,也不容易。我有机缘知道作者的经历,也知道酿成

的酒是什么原料,很愿意让读者看看实事和虚构的人物情节有多少联系,而且是怎

样的联系。因为许多所谓写实的,其实是改头换面地叙写自己的经历,提升或满足

自己的感情。这种自传体的或体的自传,实在是浪漫的纪实,不是写实的虚构。

而《围城》只是一部虚构的,尽管读来好像真有其事,实有其人。

①参看《事实—故事—真实》(《文学评论》一九八○年第三期十七页)。

《围城》里写方鸿渐本乡出名的行业是打铁、磨豆腐,名产是泥娃娃。有人读到这

里,不禁得意地大哼一声说:“这不是无锡吗?钱钟书不是无锡人吗?他不也留过洋吗?

不也在上海住过吗?不也在内地教过书吗?”有一位专爱考据的先生,竟推断出钱钟书

的学位也靠不住,方鸿渐就是钱钟书的结论更可以成立了。

钱钟书是无锡人,一九三三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了两年英语,一

九三五年考取英庚款到英国牛津留学,一九三七年得副博士(B.Litt.)学位,然后

到法国,入巴黎大学进修。他本想读学位,后来打消了原意。一九三八年,清华大学聘

他为教授,据那时候清华的文学院长冯友兰先生来函说,这是破例的事,因为按清华旧

例,初回国教书只当讲师,由讲师升副教授,然后升为教授。钟书九、十月间回国,在

香港上岸,转昆明到清华任教。那时清华已并入西南联大。他父亲原是国立浙江大学教

授,应老友廖茂如先生恳请,到湖南蓝田帮他创建国立师范学院;他母亲弟妹等随叔父

一家逃难住上海。一九三九年秋,钟书自昆明回上海探亲后,他父亲来信来电,说自己

老病,要钟书也去湖南照料。师范学院院长廖先生来上海,反复劝说他去当英文系主任,

以便伺候父亲,公私兼顾。这样,他就未回昆明而到湖南去了。一九四○年暑,他和

一位同事结伴回上海探亲,道路不通,半途折回。一九四一年暑,他由广西到海防搭

海轮到上海,准备小住几月再回内地。西南联大外语系主任陈福田先生到了上海特来相

访,约他再回联大。值珍珠港事变,他就沦陷在上海出不去了。他写过一首七律《古

意》,内有一联说:“槎通碧汉无多路,梦入红楼第几层”,另一首《古意》又说:

“心如红杏专春闹,眼似黄梅诈雨晴”,都是寄托当时羁居沦陷区的怅望情绪。《围城》

是沦陷在上海的时期写的。

钟书和我一九三二年春在清华初识,一九三三年订婚,一九三五年结婚,同船到英

国(我是自费留学),一九三七年秋同到法国,一九三八年秋同船回国。我母亲一年前

去世,我苏州的家已被日寇抢劫一空,父亲避难上海,寄居我姐夫家。我急要省视老父,

钟书在香港下船到昆明,我乘原船直接到上海。当时我中学母校的校长留我在“孤岛”

的上海建立“分校”。二年后上海沦陷,“分校”停办,我暂当家庭教师,又在小学代

课,业余创作话剧。钟书陷落上海没有工作,我父亲把自己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授课的

钟点让给他,我们就在上海艰苦度日。

有一次,我们同看我编写的话剧上演,回家后他说:“我想写一部长篇!”我

非常高兴,催他快写。那时他正偷空写短篇,怕没有时间写长篇。我说不要紧,他

可以减少授课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很省俭,还可以更省俭。恰好我们的女佣因家乡生活

好转要回去。我不勉强她,也不另觅女佣,只把她的工作自己兼任了。劈柴生火烧饭洗

衣等等我是外行,经常给煤烟染成花脸,或熏得满眼是泪,或给滚油烫出泡来,或切破

手指。可是我急切要看钟书写《围城》(他已把题目和主要内容和我讲过),做灶下婢

也心甘情愿。

《围城》是一九四四年动笔,一九四六年完成的。他就像原《序》所说:“两年里

忧世伤生”,有一种惶急的情绪,又忙着写《谈艺录》;他三十五岁生日诗里有一联:

“书癖钻窗蜂未出,诗情绕树鹊难安”,正是写这种兼顾不来的心境。那时候我们住在

钱家上海避难的大家庭里,包括钟书父亲一家和叔父一家。两家同住分炊,钟书的父亲

一直在外地,钟书的弟弟妹妹弟媳和侄儿女等已先后离开上海,只剩他母亲没走,还有

一个弟弟单身留在上海;所谓大家庭也只像个小家庭了。

以上我略叙钟书的经历、家庭背景和他撰写《围城》时的处境,为作者写个简介。

下面就要为《围城》做些注解。

钟书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

节全属虚构。尽管某几个角色稍有的影于,事情都子虚乌有;某些情节略具真实,

人物却全是捏造的。

方鸿渐取材于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唱。

两人都读过《围城》,但是谁也没自认为方鸿渐,因为他们从未有方鸿渐的经历。钟书

把方鸿渐作为故事的中心,常从他的眼里看事,从他的心里感受。不经意的读者会对他

由了解而同情,由同情而关切,甚至把自己和他合而为一。许多读者以为他就是作者本

人。法国十九世纪《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娄拜曾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那么,钱钟书照样可说:“方鸿渐,就是我。”不过还有许多男女角色都可说是钱钟书,

不光是方鸿渐一个。方鸿渐和钱钟书不过都是无锡人罢了,他们的经历远不相同。

我们乘法国邮船阿多士Ⅱ(Athos Ⅱ)回国,甲板上的情景和《围城》里写的很像,

包括法国警官和犹太女人调情,以及中国留学生打等等。鲍**却纯是虚构。我们

出国时同船有一个富有曲线的南洋姑娘,船上的外国人对她大有兴趣,把她看作东方美

人。我们在牛津认识一个由未婚夫资助留学的女学生,听说很风流。牛津有个研究英国

语文的埃及女学生,皮肤黑黑的,我们两人都觉得她很美。鲍**是综合了东方美人、

风流未婚妻和埃及美人而抟捏出来的。钟书曾听到中国留学生在邮船上偷情的故事,小

说里的方鸿渐就受了鲍**的引诱。鲍鱼之肆是臭的,所以那位**姓鲍。

苏**也是个复合体。她的相貌是经过美化的一个同学。她的心眼和感情属于另一

个;这人可一点不美。走单帮贩私货的又另是一人。苏**做的那首诗是钟书央我翻译

的,他嘱我不要翻得好,一般就行。苏**的丈夫是另一个同学,里乱点了鸳鸯谱。

结婚穿黑色礼服,白硬领圈给汗水浸得又黄又软的那位新郎,不是别人,正是钟书自己。

因为我们结婚的黄道吉日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我们的结婚照上,新人、伴娘、提花篮

的女孩子、提纱的男孩子,一个个都像刚被警察拿获的扒手。

赵辛媚是由我们喜欢的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变大的,钟书为他加上了二十多岁年纪。

这孩子至今没有长成赵辛媚,当然也不可能有赵辛媚的经历。如果作者说:“方鸿渐,

就是我,”他准也会说:“赵辛媚,就是我。”

有两个不甚重要的人物有的影子,作者信手拈来,未加融化,因此那两位相识

都“对号入座”了。一位满不在乎,另一位听说很生气。钟书夸张了董斜川的一个方面,

未及其他。但董斜川的谈吐和诗句,并没有一言半语抄袭了现成,全都是捏造的。褚慎

明和他的影子并不对号。那个影子的真身比褚慎明更夸张些呢。有一次我和他同乘火车

从巴黎郊外进城,他忽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开列了少女选择丈夫的种种条件,如

相貌、年龄、学问、品性、家世等等共十七八项,逼我一一批分数,并排列先后。我知

道他的用意,也知道他的对象,所以小小翼翼地应付过去。他接着气呼呼地对我说:

“她们说他(指钟书)‘年少翩翩’,你倒说说,他‘翩翩’不‘翩翩’。”我应该厚

道些,老实告诉他,我初识钟书的时候,他穿一件青布大褂,一双毛布底鞋,戴一副老

式大眼镜,一点也不‘翩翩’。可是我瞧他认为我该和他站在同一立场,就忍不住淘气

说:“我当然最觉得他‘翩翩’。”他听了怫然,半天不言语。后来我称赞他西装笔挺,

他惊喜说:“真的吗?我总觉得自己的衣服不挺,每星期洗熨一次也不如别人的挺。”

我肯定他衣服确实笔挺,他才高兴。其实,褚慎明也是个复合体,里的那杯牛奶是

另一人喝的。那人也是我们在巴黎时的同伴,他尚未结婚,曾对我们讲:他爱“天仙的

美”,不爱“妖精的美”。他的一个朋友却欣赏“妖精的美”,对一个牵狗的大有

兴趣,想“叫一个局”,把那请来同喝点什么谈谈话。有一晚,我们一群人同坐咖

啡馆,看见那个牵狗的进另一家咖啡馆去了。“天仙美”的爱慕者对“妖精美”的

爱慕者自告奋勇说:“我给你去把她找来。”他去了好久不见回来,钟书说:“别给蜘

蛛精网在盘丝洞里了,我去救他吧。”钟书跑进那家咖啡馆,只见“天仙美”的爱慕者

独坐一桌,正在喝一杯很烫的牛奶,四围都是,在窃窃笑他。钟书“救”了他回来。

从此,大家常取笑那杯牛奶,说如果叫,至少也该喝杯啤酒,不该喝牛奶。准是那

杯牛奶作崇,使钟书把褚慎明拉到饭馆去喝奶;那大堆的药品准也是即景生情,由那杯

牛奶生发出来的。

方遯翁也是个复合体。读者因为他是方鸿渐的父亲,就确定他是钟书的父亲,其实

方遯翁和他父亲只有几分相像。我和钟书订婚前后,钟书的父亲擅自拆看了我给钟书的

信,大为赞赏,直接给我写了一封信,郑重把钟书托付给我。这来很像方遯翁的作风。

我们沦陷在上海时,他来信说我“安贫乐道”,这也很像方遯翁的语气。可是,如说方

遯翁有二三分像他父亲,那么,更有四五分是像他叔父,还有几分是捏造,因为亲友间

常见到这类的封建家长。钟书的父亲和叔父都读过《围城》。他父亲莞尔而笑;他叔父

的表情我们没看见。我们夫妇常私下捉摸,他们俩是否觉得方遯翁和自己有相似之处。

唐晓芙显然是作者偏爱的人物,不愿意把她嫁给方鸿渐。其实,作者如果让他们成

为眷属,由眷属再吵架闹翻,那么,结婚如身陷围城的意义就阐发得更透彻了。方鸿渐

失恋后,说赵辛楣如果娶了苏**也不过尔尔,又说结婚后会发现娶的总不是意中人。

这些话都很对。可是他究竟没有娶到意中人,他那些话也就可释为聊以的话。

至于点金银行的行长,“我你他”**的父母等等,都是上海常见的无锡商人,我

不再一一注释。

我爱读方鸿渐一行五人由上海到三闾大学旅途上的一段。我没和钟书同到湖南去,

可是他同行的五人我全认识,没一人和里的五人相似,连一丝影儿都没有。王美玉

的卧房我倒见过:床上大红绸面的被子,叠在床里边;桌上大圆镜子,一个女人脱了鞋

坐在床边上,旁边煎着大半脸盆的。那是我在上海寻找住房时看见的,向钟书形容

过。我在清华做学生的时期,春结伴旅游,夜宿荒村,睡在铺干草的泥地上,入夜梦

魇,身下一个小娃娃直对我嚷:“压住了我的红棉袄”,一面用手推我,却推不动。那

番梦魇,我曾和钟书讲过。蛆叫“肉芽”,我也曾当作新鲜事告诉钟书。钟书到湖南去,

一路上都有诗寄我。他和旅伴游雪窦山,有纪游诗五古四首,我很喜欢第二第三首,我

不妨抄下,作为实事和的对照。

天风吹海水,屹立作山势;浪头飞碎白,积雪疑几世。我常观乎山,起伏有水

致;蜿蜒若没骨,皱具波涛意。乃知水与山,思各出其位,譬如豪杰人,异量美能备。

固哉鲁中叟,祗解别位智。

山容太古静,而中藏瀑布,不舍昼夜流,得雨势更怒。辛酸亦有泪,贮胸敢倾吐;

略似此山然,外勿改其度。相契默无言,远役喜一晤。微恨多游踪,藏焉未为固。衷曲

莫浪陈,悠悠彼行路。

里只提到游雪窦山,一字未及游山的情景。游山的自是游山的人,方鸿渐、李

梅亭等正忙着和王美玉打交道呢。足见可捏造的事丰富得很,实事尽可抛开,而且实事

也挤不进这个捏造的世界。

李梅亭途遇寡妇也有些影子。钟书有一位朋友是忠厚长者,旅途上碰到一个自称落

难的寡妇;那位朋友资助了她,后来知道是上当。我有个同学绰号“风流寡妇”,我曾

向钟书形容她临睡洗去脂粉,脸上眉眼口鼻都没有了。大约这两件不相干的事凑出来一

个苏州寡妇,再碰上李梅亭,就生出“倷是好人”等等妙语奇文。

证处厚的夫人使我记起我们在上海一个邮局里看见的女职员。她头发枯黄,脸色苍

白,眼睛斜撇向上,穿一件浅紫色麻纱旗袍。我曾和钟书讲究,如果她皮肤白腻而头发

细软乌黑,浅紫的麻纱旗袍换成线条柔软的深紫色绸旗袍,可以变成一个美人。汪太太

正是这样一位美人,我见了似曾相识。

范**、刘**之流想必是大家熟悉的,不必再介绍。孙柔嘉虽然跟着方鸿渐同到

湖南又同回上海,我却从未见过。相识的女人中间(包括我自己),没一个和她相貌相

似,但和她稍多接触,就发现她原来是我们这个圈子里最寻常可见的。她受过高等教育,

没什么特长,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丑;没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方鸿渐

“兴趣很广,毫无心得”;她是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她的天地极小,只局限在“围城”

内外。她所享的自由也有限,能从城外挤入城里,又从城里挤出城外。她最大的成功是

嫁了一个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她和方鸿渐是芸芸知识分子间很典

型的大妇。孙柔嘉聪明可喜的一点是能画出汪太太的“扼要”:十点红指甲,一张红嘴

唇。一个年轻女子对自己又羡又妒又瞧不起的女人,会有这种尖刻。但这点聪明还是钟

书赋与她的。钟书惯会抓住这类“扼要”,例如他能抓住每个人声音里的“扼要”,由

声音辨别说话的人,尽管是从未识面的人。

也许我正像堂吉诃德那样,挥剑捣毁了木偶戏台,把《围城》里的人物斫得七零八

落,满地都是硬纸做成的断肢残骸。可是,我逐段阅读这部的时候,使我放下稿子

大笑的,并不是发现了实事,却是看到实事的一鳞半爪,经过拼凑点化,创出

了从未相识的人,捏造了从未想到的事。我大笑,是惊喜之余,不自禁地表示“我能拆

穿你的西洋镜”。钟书陪我大笑,是了解我的笑,承认我笑得不错,也带着几分得意。

可能我和堂吉诃德一样,做了非常扫兴的事。不过,我相信,这来可以说明《围城》

和实事的关系。

二 写《围城》的钱钟书

要认识作者,还是得认识他本人,最好从小时候起。

钟书一出世就由他伯父抱去抚养,因为伯父没有儿子。据钱家的“坟上风文”,不

旺长房旺小房;长房往往没有子息,便有,也没出息,伯父就是“没出息”的长子。他

比钟书的父亲大十四岁,二伯父早亡,他父亲行二,叔父行四,两人是同胞双生,钟书

是长孙,出嗣给长房。伯父为钟书连夜冒雨到乡间物色得一个壮健的农妇;她是寡妇,

遗腹子下地就死了,是现成的好奶妈(钟书称为“姆妈”)。姆妈一辈于帮在钱家,中

年以后,每年要呆呆的发一阵子呆,家里人背后称为“痴姆妈”。她在钟书结婚前特地

买了一只翡翠镶金戒指,准备送我做见面礼。有人哄她那是货,把戒指骗去,姆妈气

得疯,不久就去世了,我始终没见到她。

钟书自小在大家庭长大,和堂兄弟的感情不输亲兄弟。亲兄弟、堂兄弟共十人,钟

书居长。众兄弟间,他比较稚钝,孜孜读书的时候,对什么都没个计较,放下书本,又

全没正经,好像有大量多余的兴致没处寄放,专爱胡说乱道。钱家人爱说他吃了痴姆妈

的奶,有“痴气”。我们无锡人所谓“痴”,包括很多意义:疯、傻、憨、稚气、呆气、

淘气等等。他父母有时说他“痴颠不拉”、“痴舞作法”、“呒著呒落”(“著三不著

两”的意思——我不知正确的文字,只按乡音写)。他确也不像他母亲那样沉默寡言、

严肃谨慎,也不像他父亲那样一本正经。他母亲常抱怨他父亲“憨”。也许钟书的“痴

气”和他父亲的憨厚正是一脉相承的。我曾看过他们家的旧照片。他的弟弟都精精壮壮,

唯他瘦弱,善眉善眼的一副忠厚可怜相。想来那时候的“痴气”只是稚气、呆气,还不

会淘气呢。

钟书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取名“钟书”。他出世那天,恰有人送来一

部《常州先哲丛书》,伯父已为他取名“仰先”,字“哲良”。可是周岁有了“钟书”

这个学名,“仰先”就成为小名,叫作“阿先”。但“先儿”、“先哥”好像“亡儿”、

“亡兄”,“先”字又改为“宣”,他父亲仍叫他“阿先”。(他父亲把钟书写的家信

一张张帖在本子上,有厚厚许多本,亲手帖上题签“先儿家书(一)(二)

(三)……”;我还看到过那些本子和上面贴的信。)伯父去世后,他父亲因钟书爱胡

说乱道,为他改字“默存”,叫他少说话的意思。钟书对我说:“其实我喜欢‘哲良’,

又哲又良——我闭上眼睛,还能看到伯伯给我写在练习簿上的‘哲良’。”这也许因为

他思念伯父的缘故。我觉得他确是又哲又良,不过他“痴气”盎然的胡说乱道,常使他

不哲不良——如淘气也可算不良。“默存”这个号显然没有起克制作用。

伯父“没出息”,不得父母欢心,原因一半也在伯母。伯母娘家是江阴富户,做颜

料商发财的,有七八只运货的大船。钟书的祖母娘家是石塘湾孙家,官僚地主,一方之

霸。婆媳彼此看不起,也影响了父子的感情。伯父中了秀才回家,进门就挨他父亲一顿

打,说是“杀杀他的势气”;因为钟书的祖父虽然有两个中举的哥哥,他自己也不过是

个秀才。钟书不到一岁,祖母就去世了。祖父始终不喜欢大儿子,钟书也是不得宠的孙

子。

钟书四岁(我纪年都用虚岁,因为钟书只记得虚岁,而钟书是阳历十一月下旬生的,

所以周岁当减一岁或二岁)由伯父教他识字。伯父是慈母一般,钟书成天跟着他。伯父

上茶馆,听说书,钟书都跟去。他父亲不便干涉,又怕惯坏了孩子,只好建议及早把孩

子送入小学。钟书六岁入秦氏小学。现在他看到人家大讲“比较文学”,就记起小学里

造句:“狗比猫大,牛比羊大”;有个同学比来比去,只是“狗比狗大,狗比狗小”,

挨了老师一顿骂。他上学不到半年,生了一场病,伯父舍不得他上学,借此让他停学在

家。他七岁,和比他小半岁的常弟钟韩同在亲戚家的私塾附学,他念《毛诗》,钟韩念

《尔雅》。但附学不便,一年后他和钟韩都在家由伯父教。伯父对钟书的父亲和叔父说:

“你们两兄弟都是我启蒙的,我还教不了他们?”父亲和叔父当然不敢反对。

其实钟书的父亲是由一位族兄启蒙的。祖父认为钟书的父亲笨,叔父聪明,而伯父

的文笔不顶好。叔父反正聪明,由伯父教也无妨;父亲笨,得请一位文理较好的族兄来

教。那位族兄严厉得很,钟书的父亲挨了不知多少顿痛打。伯父心疼自己的弟弟,求了

祖父,让两个弟弟都由他教。钟书的父亲挨了族兄的痛打一点不抱怨,却别有领会。他

告诉钟书:“不知怎么的,有一天忽然给打得豁然开通了。”

钟书和钟韩跟伯父读书,只在下午上课。他父亲和叔父都有职业,家务由伯父经管。

每天早上,伯父上茶馆喝茶,料理杂务,或和熟人聊天。钟书总跟着去。伯父化一个铜

板给他买一个大酥饼吃(据钟书比给我看,那个酥饼有饭碗口大小,不知是真有那么大,

还是小儿心目中的饼大);又化两个铜板,向小书铺子或书摊租一本给他看。家里

的只有《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等正经。钟书在家里已开始囫囵

吞枣地阅读这类,把“同呆 子”读如“岂子”,也不知《西游记》里的“呆子”

就是猪八戒。书摊上租来的《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之类是不登大雅的,

家里不藏。钟书吃了酥饼就孜孜看书,直到伯父叫他回家。回家后便手舞足蹈向两个弟

弟演说他刚看的:李元霸或裴元庆或杨林(我记不清)一锤子把对手的枪打得弯弯

曲曲等等。他纳闷儿的是,一条好汉只能在一本书里称雄。关公若进了《说唐》,他的

青龙堰月刀只有八十斤重,怎敌得李元霸的那一对八百斤重的锤头子;李元霸若进了

《西游记》,怎敌得过孙行者的一万三千斤的金箍(我们在牛津时,他和我讲哪条好汉

使哪种兵器,重多少斤,历历如数家珍)。妙的是他能把各件兵器的斤两记得烂熟,却

连阿拉伯数字的1、2、3都不认识。钟韩下学回家有自己的父亲教,伯父和钟书却是

“老鼠哥哥同年伴儿”。伯父用绳子从高处挂下一团棉花,教钟书上、下、左、右打那

四棉花,说是打“棉花拳”,可以练软功。伯父爱喝两口酒。他手里没多少钱,只能买

些便宜的熟食如酱猪舌之类下酒,哄钟书那是“龙肝凤髓”,钟书觉得其味无穷。至今

他喜欢用这类名称,譬如洋火腿在我家总称为“老虎肉”。他父亲不敢得罪哥哥,只好

伺机把钟书抓去教他数学;教不会,发狠要打又怕哥哥听见,只好拧肉,不许钟书哭。

钟书身上一块青、一块紫,晚上脱掉衣服,伯父发现了不免心疼气恼。钟书和我讲起旧

事,对父亲的着急不胜同情,对伯父的气恼也不胜同情,对自己的忍痛不敢哭当然也同

情,但回忆中只觉得滑稽又可怜。我笑说:痛打也许能打得“豁然开通”,拧,大约是

把窍门拧塞了。钟书考大学,数学只考得十五分。

钟书小时候最乐的事是跟伯母回江阴的娘家去;伯父也同去(堂姊已出嫁)。他们

往往一住一两个月。伯母家有个大庄园,钟书成天跟着庄客四处田野里闲逛。他常和我

讲田野的景色。一次大雷雨后,河边树上挂下一条大绿蛇,据说是天雷打死的。伯母娘

家全家老少都抽大烟,后来伯父也抽上了。钟书往往半夜醒来,跟着伯父伯母吃半夜餐。

当时快乐得很,回无锡的时候,吃足玩够,还穿着外婆家给做的新衣。可是一回家他就

担忧,知道父亲要盘问功课,少不了挨打。父亲不敢当着哥哥管教钟书,可是抓到机会,

就着实管教,因为钟书不但荒了功课,还养成不少坏习气,如晚起晚睡、贪吃贪玩等。

一九一九年秋天,我家由北京回无锡。我父母不想住老家,要另找房子。亲友介绍

了一处,我父母去看房子,带了我同去。钟书家当时正租居那所房子。那是我第一次上

他们钱家的门,只是那时两家并不相识。我记得母亲说,住在那房子里的一位女眷告诉

她,搬进以后,没离开过药罐儿。那所房子我家没看中;钱家虽然嫌房子阴暗,也没有

搬出。他们五年后才搬入七尺场他们家自建的新屋。我记不起那次看见了什么样的房子、

或遇见了什么人,只记得门口下车的地方很空旷,有两棵大树;很高的墙,粉墙高

处有一个个砌着镂空花的方窗洞。钟书说我记忆不错,还补充说,门前有个大照墙,照

墙后有一条河从门前流过。他说,和我母亲说话的大约是婶母,因为叔父婶母住在最外

一进房子里,伯父伯母和他住中间一进,他父母亲伺奉祖父住最后一进。

我女儿取笑说:“爸爸那时候不知在哪儿淘气呢。如那时候爸爸看见妈妈那样的

女孩子,准抠些鼻牛来弹她。”钟书因此记起旧事说,有个女裁缝常带着个女儿到他家

去做活;女儿名宝宝,长得不错,比他大两三岁。他和钟韩一次抓住宝宝,把她按在大

厅隔扇上,钟韩拿一把削铅笔的小脚刀作势刺她。宝宝大哭大叫,由大人救援得免。兄

弟俩觉得这番胜利当立碑纪念,就在隔肩上刻了“刺宝宝处”四个字。钟韩手巧,能刻

字,但那四个字未经简化,刻来煞是费事。这大概是顽童刚开始“知慕少艾”的典型表

现。后来房子退租的时候,房主提出赔偿损失,其中一项就是隔扇上刻的那四个不成形

的字,另一项是钟书一人干的坏事,他在后园“挖人参”,把一棵玉兰树的根刨伤,那

棵树半枯了。

钟书十一岁,和钟韩同考取东林小学一年级,那是四年制的高等小学。就在那年秋

天,伯父去世。钟书还未放学,经家人召回,一路哭着赶回家去,哭叫“伯伯”,伯父

已不省人事。这是他

文章标签: # 一个 # 人物 #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