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本周运势 本周运势

拜舞金銮殿打一生肖_拜神舞是什么舞种

tamoadmin 2024-07-06 人已围观

简介1.唐朝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简介,孟浩然和李白什么关系?2.清平乐·晨晖初转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3.诗人孟浩然的轶事典故4.孟浩然轶事典故5.气宇轩昂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6.孟浩然传文言文特别字岁暮归南山孟浩然?〔唐代〕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译文及注释译文不再在朝廷宫门前陈述已见,返归终南山我那破旧的茅

1.唐朝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简介,孟浩然和李白什么关系?

2.清平乐·晨晖初转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3.诗人孟浩然的轶事典故

4.孟浩然轶事典故

5.气宇轩昂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6.孟浩然传文言文特别字

拜舞金銮殿打一生肖_拜神舞是什么舞种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唐代〕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再在朝廷宫门前陈述已见,返归终南山我那破旧的茅屋。

没有才能才使君主弃我不用,又因多染病痛朋友也渐渐疏远。

白发渐渐增多催人慢慢老去,岁暮已至新春已经快要到来了。

心怀愁绪万千使人夜不能寐,松影月光映照窗户一片空寂。

注释

岁暮:年终。南山: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题。这里指作者家乡的岘山。一说指终南山。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汉书·高帝纪》注:“尚书奏事,渴见之徒,皆诣北阙。”休上书:停止进奏章。

敝庐:称自己破落的家园。

不才:不成材,没有才能,作者自谦之词。明主:圣明的国君。

多病:一作“卧病”。故人:老朋友。疏:疏远。

老:一作“去”。

青阳:指春天。逼:催迫。岁除:年终。

永怀:悠悠的思怀。愁不寐:因忧愁而睡不着觉。寐:一作“寝”。

虚:空寂。一作“堂”。

赏析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首联两句记事,叙述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颔联两句说理,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颈联两句写景,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尾联两句阐发愁寂空虚之情。全诗语言丰富,层层辗转反复,风格悠远深厚,富有韵味。

落第后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这首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

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只不过这时他才发觉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为有了马周“直犯龙颜请恩泽”的先例,唐天子便会代代如此;却才发现: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从这“北阙休上书”的自艾之言中倾出。明乎此,“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诸般矛盾心绪,一语道出,富有余味。

三四句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他也自赞“词赋亦颇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不谓“不才”。因此,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这一谀词,也确实含有谀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灭绝,还希望皇上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

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这是一层;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自见对世态炎凉之怨,这又是一层;说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明察自己,这又是一层。这三层含义,最后一层才是主旨。

求仕情切,宦途渺茫,鬓发已白,功名未就,诗人不可能不忧虑焦急。五六句就是这种心境的写照。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也正是由于诗人陷入了不可排解的苦闷之中,才使他“永怀愁不寐”,写出了思绪萦绕,焦虑难堪之情态。“松月夜窗虚”,更是匠心独运,它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却正衬出了怨愤的难解。看似写景,实是抒情:一则补充了上句中的“不寐”,再则情景浑一,余味无穷,那迷蒙空寂的夜景,与内心落寞惆怅的心绪是十分相似的。“虚”字更是语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

创作背景

约在公元728年(唐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唐朝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简介,孟浩然和李白什么关系?

 孟浩然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孟浩然的轶事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隐鹿门山

 孟浩然山水,喜泛舟,“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正是适应了这性情。从涧南园到鹿门山,有近二十里的水程;从鹿门山到襄阳城,有三十里的水程,泛舟往返非常便利。也许是东汉初年的习郁,修鹿门庙、建习家池给了他启示。光武帝封习郁为侯,其封邑在今宜城。习家池则是习郁的私家园林,也就是“别墅”。习郁爱山水,而这三地联结,就构成了一条非常理想的游山玩水的路线。从宜城出发,泛舟汉水到鹿门山麓,“结缆事攀践”,到鹿门庙祭祀神灵,欣赏山林景色。然后,下山登舟,经鱼梁洲到凤林山下,舍舟登岸至习家池别墅。从习家池回宜城可以泛舟,也可以沿着冠盖里骑马、乘车。习郁就是在这条线路上,享受着“光武中兴”带来的和平安宁的.生活。而孟浩然则在这如画的山水间,领略着盛唐时代的田园牧歌般的乐趣。

  转喉触讳

 关于孟浩然的:“转喉触讳”的典故历史上有四种记载:王维说、李白说、李元绂说、张说说。

  王维说

 襄阳诗人孟浩然,开元中颇为王右丞所知 。句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者 。右丞吟咏之,常击节不已 。维待诏金銮殿, 一旦, 召之商风雅, 忽闻上幸维所,浩然错愕伏床下, 维不敢隐,因之奏闻 。上欣然曰 : “朕素闻其人 。 ” 因得诏见 。上曰 : “卿将得诗来耶 ?”浩然奏闻 : “臣偶不赍所业 。 ”上即命吟 。浩然奏诏, 拜舞念诗曰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 ”上闻之抚然曰 : “朕未曾弃人, 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 !”因命放归南山,终身不仕 。

  李白说

 唐孟浩然与李白交游,玄宗征李入翰林, 孟以故人之分, 有弹冠之望, 久无消息, 乃入京谒之 。一日玄宗召李入对, 因从容说及孟浩然 。李奏曰 : “臣故人也, 见( 现)在臣私第 。 ”上急召赐对, 俾口进佳句 。孟浩然诵诗曰 :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上意不悦,乃曰 : “未曾见浩然进书,朝廷退黜 。何不云 : 气蒸云梦泽, 波动岳阳城 ? 缘是不降恩,终于布衣而已 。

  张说说

 明皇以张说之荐召浩然,令诵所作 。乃诵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帝曰 : “卿不求朕, 朕岂弃卿 ? 何不云 : 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 ”因是故弃 。

  李元绂说

 孟浩然拜访华山李相, 恰巧李元绂不在,孟浩然于是留下一首绝句而去,曰 : “老夫门前三日立,朱箔银屏昼不开 。诗卷抛却书袋内, 譬如闲看华山来 。 ”一日,明皇召俾口进佳句 。孟诵 : “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 ”何不云 : “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 ”由此不遇 。

  失约朝宗

 孟浩然四十岁时进京考试,与一批诗人赋诗作会。他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两句诗令满座倾倒,一时诗名远播。当时的丞相张九龄和王维等爱诗的京官都来和他交朋友。郡守韩朝宗先向其他高官宣扬他的才华,再和他约好日子带他去向那些人推荐。到了约定的日子,孟浩然和一批朋友喝酒谈诗,很是融洽。有人提醒他说,你与韩公有约在先,不赴约而怠慢了别人怕不行吧。他不高兴地说,我已喝了酒了,身心快乐,哪管其它事情。

清平乐·晨晖初转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人物生平 诗文少年

唐永昌元年(689年),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

唐圣历元年(698年),孟浩然与弟弟一起读书学剑。

唐景龙二年(708年),孟浩然20岁,是年前后游鹿门山,作《题鹿门山》诗。诗标志着浩然独特的诗风基本形成。

唐景云二年(711年),孟浩然23岁,与张子容同隐鹿门山。

漫游求仕

唐先天元年(712年),冬天,送张子容应考进士,作诗《送张子容进士举》,25到35岁间,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

唐开元五年(717年),游洞庭湖。干谒张说。登岳阳楼,作《岳阳楼》诗以献。

唐开元六年(718年),二月,张说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四月赴任。浩然居家,作诗慨叹清贫和失意,渴望有人向皇帝引荐。

唐开元八年(720年),暮春,浩然抱病,有赠张子容诗《晚春卧病寄张八》。九月九日,浩然与贾舁登岘山,诗酒唱和。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孟浩然36岁,韩思复任襄州刺史。卢馔为襄阳令,浩然与之为忘形之交。因玄宗在洛,便往洛阳求仕,滞洛三年,一无所获。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游洞庭襄汉,孟浩然与李白结交为好友,成莫逆之交。当年韩思复卒,天子亲题其碑。浩然与卢馔立石岘山。

唐开元十四年(726年),三月,浩然游扬州,途经武昌,遇李白。李白于黄鹤楼作诗送行。

入京不仕

唐开元十五年(727年),孟浩然第一赶赴长安进行科举考试。

唐开元十六年(728年),初春,在长安作《长安平春》诗,抒发渴望及第的心情,当年孟浩然三十九岁,然而,科举不中。同年孟浩然与王维结交,王维为孟浩然画像,两人成为忘年之交。应进士举不第后,孟浩然仍留在长安献赋以求赏识,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张说交谊甚笃。传说张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张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隐居山水

唐开元十七年(729年),孟浩然离开长安,辗转于襄阳、洛阳,夏季游吴越,与曹三御史泛舟太湖。曹三御史拟荐浩然,浩然作诗婉言谢绝,次年游玩于江南的名山古刹。

唐开元十九年(731年),孟浩然同年43岁,春,在越州有赠谢甫池诗,表示出对农事的关心。继续在江浙一带会友作诗。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孟浩然第二次前往长安求仕,不仕,当年浩然回襄阳。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韩朝宗为襄州刺史,十分欣赏孟浩然,于是邀请他参加饮宴,并向朝廷推荐他,孟浩然因考虑到上京干谒张九龄未果,认为作为刺史的韩朝宗也无法让他入仕便没有按照约定赴京。同年李白赴襄阳,和孟浩然游玩。李白走后,浩然入蜀,往游广汉。

幕府入职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浩然在荆州一带多所游览,夏,浩然患背疽,卧于襄阳,当在本年。次年病加重,多有好友探看。

终于南园

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昌龄遭贬官途过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诗歌成就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

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田园诗派,后人为了突出两人对田园诗派的突出作用也称为:“王孟诗派”。该派有陶渊明、“二谢”(谢灵运、谢I)诗之长,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风格冲淡自然。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禄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他的旅游诗描写逼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得气势磅礴,格调浑成。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比较单一。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是更多的是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在孟浩然这里,山水诗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简单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了表现手法,将山水形象的刻划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气质的展现合而为一,因而使其山水诗中形象的刻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山水诗中的形象提升为艺术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亦即‘意象’。可以说在孟浩然之前,还没有哪位诗人在山水诗中如此深深地打上作者本人性情气质的个性印记。

清淡自然的诗风

孟浩然的诗歌主要表达隐居闲适、羁旅愁思,诗风则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山水景物是南朝诗歌最重要的题材,经历长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到孟浩然,山水诗又被提升到新的境界,这主要表现在:诗中情和景的关系,不仅是彼此衬托,而且常常是水 *** 融般的密合;诗的意境,由于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谐调的成分,而显得更加单纯明净;诗的结构也更加完美。孟浩然在旅程中偏爱水行,如他自己所说: “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经七里滩》)他的诗经常写到漫游于南国水乡所见的优美景色和由此引发的情趣,如《耶溪泛舟》)

房日晰先生在《略谈孟浩然诗风的清与淡》一文中指出:“纵观孟诗,其诗风之淡,大致有三:一为思想感情的淡,没有激切的情绪的流露;二为诗意表现的淡,没有浓烈的诗意的展示;三为语言色彩的淡,没有绚丽色彩的描绘。

丰富的山水诗歌意境

孟浩然山水诗的意境,以一种富于生机的恬静居多。但是他也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如《彭蠡湖中望庐山》。清人潘德舆以此诗和《早发渔浦潭》为例,说孟诗“精力浑健,俯视一切”(《养一斋诗话》),正道出了其意兴勃郁的重要特征。盛唐著名诗评家殷[喜用“兴象”一词论诗,在评述孟浩然的两句诗时,也说“无论兴象,兼复故实”(见《河岳英灵集》)。所谓“兴象”,是指诗人的情感、精神对物象的统摄,使之和诗人心灵的颤动融为一体,从而获得生命、具有个性和活力。重“兴象”其实也是孟浩然诗普遍的特点。这通过几首不同的作品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得更清楚。《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宿建德江》这三首诗都写了江湖水景,但性格各异。第一首作于孟应聘入张九龄幕府时。他为自己的抱负能够有一试的机会而兴奋,曾写下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书怀贻京邑同好》)、 “ 故人今在位,歧路莫迟回”(《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之类诗句。正是这种昂奋的情绪,使他写下了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样气势磅礴的名句。第二、三首均作于落第后南游吴越之日,前者以风鸣江急的激越动荡之景写自己悲凉的内心骚动,后者则以野旷江清的静景写寂寞的游子情怀,它们的神采气韵是很不相同的。本之以“兴”,出之以“象”,突出主要的情绪感受而把两者统一起来,构筑起完整的意境,这是孟浩然写景诗的重要贡献。

创造性的诗歌表现

出入古近的体格饶有洒脱自在的情致,也是孟诗创造性的表现之一。孟浩然诗歌的语言,不钩奇抉异而又洗脱凡近, “语淡而味终不薄”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他的一些诗往往在白描之中见整炼之致,经纬绵密处却似不经意道出,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功力。例如他的名篇《过故人庄》。通篇侃侃叙来,似说家常,和陶渊明的《饮酒》等诗风格相近,但陶写的是古体,这首诗却是近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一联句,画龙点睛地勾勒出一个环抱在青山绿树之中的村落的典型环境。还有那一首妇孺能诵的五绝《春晓》,也是以天然不觉其巧的语言,写出微妙的惜春之情。另外,孟浩然在诗体的运用上往往突破固有程式的拘限,读来别有滋味。例如《舟中晓望》诗,平仄声律全合五律格式,但中两联不作骈偶,似古似律。胡应麟《诗薮》认为此类诗“自是六朝短古,加以声律,便觉神韵超然。”又如《夜归鹿门山歌》,这是一首歌行体的诗,但通篇只是把夜归的行程一路写下来,不事铺张。其篇制规模类似近体,并吸收了近体诗语言简约的特点,而突出歌行体的蝉联句法,读来颇有行云流水之妙。

独特的诗歌美学观

在诗歌创作的艺术形式方面,孟浩然也有其独特的见解。他主张诗歌要用形象思维,通过诗的语言塑造形象,通过形象显示诗歌的意旨。读者“弃象忘言”而得意。他在《本^黎新亭作》诗中写道:“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孟浩然借用了佛学和道家哲学中的“弃象忘言”说,提倡诗歌创作的抒情言志、表情达意不必太直露,要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孟浩然还主张作诗不必受近体格律的束缚,应当“一气挥洒,妙极自然”。《孟浩然集》有诗267首,其中五言古诗63首,七言古诗6首,五言律诗130首,七言律诗4首,五言排律37首,五言绝句19首,七言绝句8首。从中可以看出,除69首古风外,全是近体诗,而五言律诗又最多。可以说他是盛唐诗人大量写作近体诗的第一人。但这些诗大都不能算是严格合律的近体诗。如《舟中晚望》、《洛下送奚三还扬州》、《洞庭湖寄阎九》、《都下送辛大之鄂》、《与诸子登岘山》等诗,皆与五言律诗的对偶不合。但诗品家对它们的评价却相当高。严羽《沧浪诗话》就说:“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近体诗的律式,在孟浩然之前的杜审言那里已经完全成熟了。杜审言也是襄阳人,他不能不知道。那么,他为什么不沿着老杜的路子走呢?对此施补华《岘佣说诗》认为:“五言律有中二语不对者,有全不对者,须一气挥洒,妙极自然。初学人当讲究对仗,不能臻此化境。”这就是说,孟浩然五言律不合律有其深层次的美学原因。他追求自然美,是对初唐过多追求形式美的矫正。他把古风与近体来了一次整合,他的近体多为古风化的近体。将近体诗的格律精神与古风的自然平和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一种“兴象玲珑”的艺术境界。读孟浩然的诗,看不到近体格律的束缚,而是有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既接受近体格律,有不被近体格律所累,一切以自然为第一标准。

人物评价

李白《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杜甫:清诗句句尽堪传。

殷[《河岳英灵集》:浩然诗,文采丰萁,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

皮日休: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何逊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

皮日休:《郢州孟亭记》)其抒情之作,如《岁暮归南山》、 《早寒江上有怀》、 《与诸子登岘山》、《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等篇,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严羽以禅喻诗,谓浩然之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

苏轼:子瞻谓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樊泽:故处士孟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门裔陵迟,丘陇颓没,永怀若人,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绅,闻风竦动。而今外迫军旅,内劳宾客,牵耗岁时,或有未遑。诚令好事者乘而有之,负公夙志矣。

蔡传:孟浩然诗组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清代王士碌曾举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一诗作为范本: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东旭早光芒,浦禽已惊聒。卧闻鱼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

闻一多: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

轶事典故 隐鹿门山

孟浩然 *** 山水,喜泛舟,“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正是适应了这性情。从涧南园到鹿门山,有近二十里的水程;从鹿门山到襄阳城,有三十里的水程,泛舟往返非常便利。也许是东汉初年的习郁,修鹿门庙、建习家池给了他启示。光武帝封习郁为侯,其封邑在今宜城。习家池则是习郁的私家园林,也就是“别墅”。习郁爱山水,而这三地联结,就构成了一条非常理想的游山玩水的路线。从宜城出发,泛舟汉水到鹿门山麓,“结缆事攀践”,到鹿门庙祭祀神灵,欣赏山林景色。然后,下山登舟,经鱼梁洲到凤林山下,舍舟登岸至习家池别墅。从习家池回宜城可以泛舟,也可以沿着冠盖里骑马、乘车。习郁就是在这条线路上,享受着“光武中兴”带来的和平安宁的生活。而孟浩然则在这如画的山水间,领略着盛唐时代的田园牧歌般的乐趣。

转喉触讳

关于孟浩然的:“转喉触讳”的典故历史上有四种记载:王维说、李白说、李元绂说、张说说。

王维说

襄阳诗人孟浩然,开元中颇为王右丞所知 。句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者 。右丞吟咏之,常击节不已 。维待诏金銮殿, 一旦, 召之商风雅, 忽闻上幸维所,浩然错愕伏床下, 维不敢隐,因之奏闻 。上欣然曰 : “朕素闻其人 。 ” 因得诏见 。上曰 : “卿将得诗来耶 ?”浩然奏闻 : “臣偶不赍所业 。 ”上即命吟 。浩然奏诏, 拜舞念诗曰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 ”上闻之抚然曰 : “朕未曾弃人, 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 !”因命放归南山,终身不仕 。

李白说

唐孟浩然与李白交游,玄宗征李入翰林, 孟以故人之分, 有弹冠之望, 久无消息, 乃入京谒之 。一日玄宗召李入对, 因从容说及孟浩然 。李奏曰 : “臣故人也, 见( 现)在臣私第 。 ”上急召赐对, 俾口进佳句 。孟浩然诵诗曰 :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上意不悦,乃曰 : “未曾见浩然进书,朝廷退黜 。何不云 : 气蒸云梦泽, 波动岳阳城 ? 缘是不降恩,终于布衣而已 。

张说说

明皇以张说之荐召浩然,令诵所作 。乃诵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帝曰 : “卿不求朕, 朕岂弃卿 ? 何不云 : 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 ”因是故弃 。

李元绂说

孟浩然拜访华山李相, 恰巧李元绂不在,孟浩然于是留下一首绝句而去,曰 : “老夫门前三日立,朱箔银屏昼不开 。诗卷抛却书袋内, 譬如闲看华山来 。 ”一日,明皇召俾口进佳句 。孟诵 : “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 ”何不云 : “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 ”由此不遇 。

失约朝宗

孟浩然四十岁时进京考试,与一批诗人赋诗作会。他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两句诗令满座倾倒,一时诗名远播。当时的丞相张九龄和王维等爱诗的京官都来和他交朋友。郡守韩朝宗先向其他高官宣扬他的才华,再和他约好日子带他去向那些人推荐。到了约定的日子,孟浩然和一批朋友喝酒谈诗,很是融洽。有人提醒他说,你与韩公有约在先,不赴约而怠慢了别人怕不行吧。他不高兴地说,我已喝了酒了,身心快乐,哪管其它事情。

亲属关系 个人作品

孟浩然有《孟浩然集》三卷,是唐代王士源所编,该书共收藏了孟浩然二百十八首诗,199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通过该书衍生了许多作品,代表的有;明代毛晋刻本名《孟襄阳集》,亦三卷,编次与宋本不同;明代顾道洪刻本有补遗一卷,并附《襄阳外编》一卷;《四部丛刊》影印明刻四卷本;明张逊业刊二卷本,杨一统刊一卷本等。1975年 台北学生书局出版游信利《孟浩然集笺注》。1988年 巴蜀书社出版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1998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徐鹏《孟浩然集校注》。200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

史书记载

《新唐书·孟浩然传》

《唐才子传·孟浩然传》

后世影响

盛唐

陈贻梗“李、杜、王维都很敬仰孟浩然。很显然,除了人品,他们也不可能不多少受到这位开风气之先的前辈诗人的启发和影响,不可能不对他的成就表示应有的尊重。”李白、王维都是孟浩然的朋友,诗歌唱和,相互影响是可以肯定的。杜甫与孟浩然有无交往,还没有实证。不过,杜甫受孟浩然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崇儒、追求仕进的思想是一致的。杜甫特别钦佩孟浩然的诗,他的《岳阳楼》诗当是受到了孟浩然《洞庭湖》诗的影响,他的一些绝句也颇类浩然。对李白的影响归结起来有四个方面:第一,在不依附权贵的为人品格上。孟浩然憎恶权奸,唾弃趋炎附势之徒。宁肯“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也不肯立于污朝。这种品格,正与后来李白那种平交王侯、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行为是一脉相承的。第二,在任侠精神上。孟浩然《送朱大入秦》、《送吴宣从军》、《赠马四》等诗中所表现的任侠精神,在李白的诗中俯拾皆是。第三,在诗风上。孟浩然的诗中多有自己的形象,遣词用语往往突出主位。“我”、“余”、“予”屡见不鲜,如“我来如昨日”,“予亦忘机者”,“予亦离家久”,“余亦浮于海”等等,不胜枚举。李白的诗更是如此,强烈的个性,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与孟浩然相比则有出蓝之色。如“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等等,处处有我。第四,在诗体诗风上。孟浩然长于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而这也正是李白的强项。安旗先生在《李白传》中说,这是孟浩然指点的结果。在五言律诗的创作上,孟浩然有“以古诗为律诗”的特点,李白则“多类浩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律诗有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如孟浩然诗‘挂席东南望……’又‘水国无边际’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八句皆无对偶。”

孟浩然的影响,还表现在襄阳诗人的诗歌创作上。孟浩然之后,襄阳出现了不少山水诗人。有《枫桥夜泊》的作者张继,有“排青紫之念,结庐云卧,钓水樵山”的名士朱放,有为官清正、善拔人才的鲍防,有被唐玄宗誉为“诗人之首出,作者之冠冕”的席豫等。他们都是襄阳山水孕育出来的诗人,读他们的山水诗,可以明显地感到孟浩然的影响。

晚唐

晚唐文人对孟浩然的接受与传播转向了对他高洁穷蹇寒士形象的接受与传播。他们对孟浩然穷蹇的寒士形象的接受与传播,大都体现在一些零散的诗文当中。主要是以皮日休为代表的一些晚唐诗人。

宋朝

从北宋前期仁宗之时开始,到南宋灭亡之后一段时间,宋人在近三百来年的长时间中都有人在化用孟浩然诗句,或在叙事造境时学习孟浩然诗。北宋中后期文坛盟主苏轼,对孟浩然的诗有正面的响应和心灵感应般的隔代唱和。紧随苏轼之后,在“苏门四学士”之中,老大黄庭坚学孟浩然诗歌最积极,最具自觉性。南宋诗最高成就的体现者——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的尤袤、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四人。这四位大诗人,是南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者,单单是学习盛唐优秀诗人孟浩然的诗格、诗境与诗风,在他们那里也出现了一个 *** 。四大家都曾长时间奔波于仕途,失意后都乐居山水,徜徉于所居江南农村的田园之中。他们四人失意闲居的作品,都程度不同地受了孟浩然诗的沾溉。四人之中,特别是杨万里、陆游二人,不但学习孟浩然诗,甚至一举一动和动作神态也学孟浩然。

后世纪念 墓地

孟浩然墓在襄阳市襄阳城(襄城区)东风林南麓。其墓在唐德宗年间(780年~805年)有所“瘅坏”,节度史樊泽“乃更为刻碑”与“封宠其墓”。清末存土冢。现高1米余,底径约3米,保存尚好。

纪念馆

孟浩然纪念馆2003年新建,在襄阳市东南15公里处襄州区东津镇境内的鹿门山。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的鹿门寺,魏晋以来曾是佛教胜地和文人雅士的聚集地。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皆栖隐于此。鹿门寺现保存有石鹿、龙头喷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筑和宋、明、清三代碑刻,并有庞德公采药栖身洞、孟浩然亭、伏虎亭、望江亭等16个景点,群山环绕,清泉涓涓,周围的森林面积2600余亩,森林覆盖率92.5%,已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

诗人孟浩然的轶事典故

清平乐·晨晖初转

[作者] 吴则礼 ? [朝代] 宋代

晨晖初转。拜舞金銮殿。想见对扬符睿春,天语丁宁见晚。

雍容玉笋班聊,功名早上凌烟。金鼎刀圭莫惜,愿随鸡犬升仙。

吴则礼的其它作品

○ 水龙吟·秋兴

○ 虞美人·对菊

○ 玉楼春·今朝何以为公寿

○ 红楼慢(赠太守杨太尉)

○ 东风第一枝·经国谋猷

○ 吴则礼更多作品

孟浩然轶事典故

 孟浩然(689-740),汉族,唐代诗人。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诗人孟浩然的轶事典故,欢迎参考学习!

诗人孟浩然的轶事典故

  隐鹿门山

 孟浩然山水,喜泛舟,“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正是适应了这性情。从涧南园到鹿门山,有近二十里的水程;从鹿门山到襄阳城,有三十里的水程,泛舟往返非常便利。也许是东汉初年的习郁,修鹿门庙、建习家池给了他启示。光武帝封习郁为侯,其封邑在今宜城。习家池则是习郁的私家园林,也就是“别墅”。习郁爱山水,而这三地联结,就构成了一条非常理想的游山玩水的路线。从宜城出发,泛舟汉水到鹿门山麓,“结缆事攀践”,到鹿门庙祭祀神灵,欣赏山林景色。然后,下山登舟,经鱼梁洲到凤林山下,舍舟登岸至习家池别墅。从习家池回宜城可以泛舟,也可以沿着冠盖里骑马、乘车。习郁就是在这条线路上,享受着“光武中兴”带来的和平安宁的生活。而孟浩然则在这如画的.山水间,领略着盛唐时代的田园牧歌般的乐趣。

  转喉触讳

 关于孟浩然的:“转喉触讳”的典故历史上有四种记载:王维说、李白说、李元绂说、张说说。

王维说

 襄阳诗人孟浩然,开元中颇为王右丞所知 。句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者 。右丞吟咏之,常击节不已 。维待诏金銮殿, 一旦, 召之商风雅, 忽闻上幸维所,浩然错愕伏床下, 维不敢隐,因之奏闻 。上欣然曰 : “朕素闻其人 。 ” 因得诏见 。上曰 : “卿将得诗来耶 ?”浩然奏闻 : “臣偶不赍所业 。 ”上即命吟 。浩然奏诏, 拜舞念诗曰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 ”上闻之抚然曰 : “朕未曾弃人, 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 !”因命放归南山,终身不仕 。

  李白说

 唐孟浩然与李白交游,玄宗征李入翰林, 孟以故人之分, 有弹冠之望, 久无消息, 乃入京谒之 。一日玄宗召李入对, 因从容说及孟浩然 。李奏曰 : “臣故人也, 见( 现)在臣私第 。 ”上急召赐对, 俾口进佳句 。孟浩然诵诗曰 :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上意不悦,乃曰 : “未曾见浩然进书,朝廷退黜 。何不云 : 气蒸云梦泽, 波动岳阳城 ? 缘是不降恩,终于布衣而已 。

 张说说

 明皇以张说之荐召浩然,令诵所作 。乃诵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帝曰 : “卿不求朕, 朕岂弃卿 ? 何不云 : 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 ”因是故弃 。

李元绂说

 孟浩然拜访华山李相, 恰巧李元绂不在,孟浩然于是留下一首绝句而去,曰 : “老夫门前三日立,朱箔银屏昼不开 。诗卷抛却书袋内, 譬如闲看华山来 。 ”一日,明皇召俾口进佳句 。孟诵 : “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 ”何不云 : “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 ”由此不遇 。

  失约朝宗

 孟浩然四十岁时进京考试,与一批诗人赋诗作会。他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两句诗令满座倾倒,一时诗名远播。当时的丞相张九龄和王维等爱诗的京官都来和他交朋友。郡守韩朝宗先向其他高官宣扬他的才华,再和他约好日子带他去向那些人推荐。到了约定的日子,孟浩然和一批朋友喝酒谈诗,很是融洽。有人提醒他说,你与韩公有约在先,不赴约而怠慢了别人怕不行吧。他不高兴地说,我已喝了酒了,身心快乐,哪管其它事情。

气宇轩昂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导语: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比较单一。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带来孟浩然轶事典故,欢迎阅读!

隐鹿门山

孟浩然山水,喜泛舟,“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正是适应了这性情。从涧南园到鹿门山,有近二十里的水程;从鹿门山到襄阳城,有三十里的水程,泛舟往返非常便利。也许是东汉初年的习郁,修鹿门庙、建习家池给了他启示。光武帝封习郁为侯,其封邑在今宜城。习家池则是习郁的私家园林,也就是“别墅”。习郁爱山水,而这三地联结,就构成了一条非常理想的游山玩水的路线。从宜城出发,泛舟汉水到鹿门山麓,“结缆事攀践”,到鹿门庙祭祀神灵,欣赏山林景色。然后,下山登舟,经鱼梁洲到凤林山下,舍舟登岸至习家池别墅。从习家池回宜城可以泛舟,也可以沿着冠盖里骑马、乘车。习郁就是在这条线路上,享受着“光武中兴”带来的和平安宁的生活。而孟浩然则在这如画的山水间,领略着盛唐时代的田园牧歌般的乐趣。

转喉触讳

关于孟浩然的.:“转喉触讳”的典故历史上有四种记载:王维说、李白说、李元绂说、张说说。

王维说

襄阳诗人孟浩然,开元中颇为王右丞所知 。句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者 。右丞吟咏之,常击节不已 。维待诏金銮殿, 一旦, 召之商风雅, 忽闻上幸维所,浩然错愕伏床下, 维不敢隐,因之奏闻 。上欣然曰 : “朕素闻其人 。 ” 因得诏见 。上曰 : “卿将得诗来耶 ?”浩然奏闻 : “臣偶不赍所业 。 ”上即命吟 。浩然奏诏, 拜舞念诗曰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 ”上闻之抚然曰 : “朕未曾弃人, 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 !”因命放归南山,终身不仕 。

李白说

唐孟浩然与李白交游,玄宗征李入翰林, 孟以故人之分, 有弹冠之望, 久无消息, 乃入京谒之 。一日玄宗召李入对, 因从容说及孟浩然 。李奏曰 : “臣故人也, 见( 现)在臣私第 。 ”上急召赐对, 俾口进佳句 。孟浩然诵诗曰 :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上意不悦,乃曰 : “未曾见浩然进书,朝廷退黜 。何不云 : 气蒸云梦泽, 波动岳阳城 ? 缘是不降恩,终于布衣而已 。

张说说

明皇以张说之荐召浩然,令诵所作 。乃诵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帝曰 : “卿不求朕, 朕岂弃卿 ? 何不云 : 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 ”因是故弃 。

李元绂说

孟浩然拜访华山李相, 恰巧李元绂不在,孟浩然于是留下一首绝句而去,曰 : “老夫门前三日立,朱箔银屏昼不开 。诗卷抛却书袋内, 譬如闲看华山来 。 ”一日,明皇召俾口进佳句 。孟诵 : “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 ”何不云 : “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 ”由此不遇 。

失约朝宗

孟浩然四十岁时进京考试,与一批诗人赋诗作会。他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两句诗令满座倾倒,一时诗名远播。当时的丞相张九龄和王维等爱诗的京官都来和他交朋友。郡守韩朝宗先向其他高官宣扬他的才华,再和他约好日子带他去向那些人推荐。到了约定的日子,孟浩然和一批朋友喝酒谈诗,很是融洽。有人提醒他说,你与韩公有约在先,不赴约而怠慢了别人怕不行吧。他不高兴地说,我已喝了酒了,身心快乐,哪管其它事情。

孟浩然传文言文特别字

词目

气宇轩昂

发音

qì yǔ xuān áng

释义

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近义词

精神抖擞英姿焕发

反义词

没精打采垂头丧气

引用

《济公全传》第四十一回 昆山县巧逢奇巧案 赵玉贞守节被人欺 ...应。次日早饭后,把李文元带来,赵海明一看,果然生的丰神飘洒, 气宇轩昂 ,五官清秀,品貌不俗,连忙让至书房。家人献上菜来,赵海... 《济公全传》第二十二回 施妙法鬼人闹秦宅 治奇病济公戏首相 ...里面。秦相见李怀春头戴四榜逍遥巾,身穿蓝袍子大氅,篆底官靴, 气宇轩昂 ,一表非凡。连忙请到屋中,有人献上茶来。李怀春给公子秦... 《万花楼》第十五回 团圆梦力荐英雄 奉懿旨勇擒龙马 ...放走,逃入臣家。询起世家,原非微贱,乃臣世交谊侄,年纪青春, 气宇轩昂 。不想目今庞洪得知在臣处,即差兵围守于臣家,犹如抄没家... 《万花楼》第十八回 狄皇亲索马比武 庞国丈妒贤生心 ...包公领了小英雄至金銮殿,三呼拜舞已毕,圣上钦赐平身,细观狄青 气宇轩昂 ,好一位英雄好汉,便道:“御成可将你世系细细从头奏来。... 《万花楼》第二十八回 报恩寺得遇高僧 磨盘山险逸恶寇 ...左有文职范仲淹,官居礼部尚书。右坐武将杨青,年高七十八,仍是 气宇轩昂 ,年少时已随杨延昭身经百战,两臂膊犹如铁铸之坚,曾经见... 《八美图》第八回 借衣履陆府议亲 闻冲喜张家闹词 ...  夫人道:"贤侄少礼。"  又见树春一表非俗, 气宇轩昂 ,乃问道:"未知贤侄现寓何处?"  树春道:... 《八美图》第三十回 平叛寇奏凯回朝 沐圣恩诸将受封 ...马娘娘。圣上大悦,赐坐锦墩。马娘娘凤目观看,见魏烈一表非俗, 气宇轩昂 ,心中欢喜。君王问道:"卿家怎生上山学法收除妖道?可说... 《说岳全传》第五十二回 严成方较锤结义 戚统制暗箭报仇 ...  头上银盔双凤飞,狻猊宝甲衬征衣。身骑赤兔胭脂马, 气宇轩昂 貌出奇。  两个在对阵,你看我威风... 《说岳全传》第七十九回 施岑收服乌灵圣母 牛皋气死完颜兀术 ...想:“此人之言,果然不差。”再偷眼看他,见那人生得一表非俗, 气宇轩昂 ,后来必作栋梁之器。况今金主荒*无道,气数已尽,不如嫁... 《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绵上 太叔带怙宠入宫中 ...,文公喻以赵姬之意,乃拜受谢恩而出。盾时年十七岁,生得 气宇轩昂 ,举动有则,通诗书,精射御,赵衰甚爱之。后赵姬生三子,... 《前汉演义》第九回 充屯长中途施诡计 杀将尉大泽揭叛旗 ...。这九百人内,陈胜亦排入在内,地方官按名查验,见胜身材长大, 气宇轩昂 ,便暗加赏识,拔充屯长。又有一阳夏人吴广,躯干与胜相似... 《前汉演义》第三十七回 议废立周昌争储 讨乱贼陈豨败走 ...一同随来,也是不怕死的好汉,当即一体召见,共计有十余人,统是 气宇轩昂 ,不同凡俗。就中有田叔孟舒,应对敏捷,说起赵王冤情,真... 《前汉演义》第四十五回 听陆生交欢将相 连齐兵合拒权奸 ...提叙。他奉吕太后命令,入备宿卫,年龄不过二十,生得仪容俊美, 气宇轩昂 。娶了一个赵王吕禄的女儿,合成夫妇,两口儿却是很恩受,... 《后汉演义》第六十二回 起义兵三雄同杀贼 拜长史群寇识尊贤 ...矛,各置全身盔甲,配好马匹,领着徒众,往投校尉邹靖。靖见三人 气宇轩昂 ,不禁起敬,因即留居麾下,待至黄巾入境,便率三人同去截... 《七侠五义》第三回 金龙寺英雄初救难 隐逸村狐狸三报恩 ...,爬在地下磕了一个头,出店去了。包公见此人年纪约有二十上下, 气宇轩昂 ,令人可爱,因此立起身来,执手当胸道:“尊兄请了。若不... 《七侠五义》第三十一回 展熊飞比剑定良姻 钻天鼠夺鱼甘赔罪 ...张紫面皮,一部好胡须,面皮光而生亮,胡须润而且长,身量魁梧, 气宇轩昂 。丁氏兄弟亦执手道:“卢兄请了。”卢方道:“邓彪乃新收... 《隋唐两朝志传》第二十三回 凌敬义说杨义臣 ...在深而秀。松柏交翠,猿鹤相随,观之不足。忽见一人,苍颜鹤发, 气宇轩昂 ,头顶斗笠,身披蓑衣,在船上垂钓。自歌自饮,似有酒酣之... 《康熙大帝》九 飘忽忽若即又若离 笑眯眯似真却似假 ...,水晶顶子俯仰之间摇晃生光,面如冠玉,双眸炯炯,配着五络美髯 气宇轩昂 、雅俊。比较起来,刘清源反显得拘束寒酸,眼睛近视得眯着... 《康熙大帝》三十九 唯英主襟怀包天下 真名士智慧贯古今 ... 下面三千名精选的铁甲御林军哪里知道皇帝此刻的心境,一见康熙 气宇轩昂 在门楼上探出身来,山呼海啸般喊道:“万岁,万万岁!”接...

1. 文言文:《孟浩然传》翻译

(孟)浩然,襄阳人。少好节义,诗工五言。隐鹿门山,即汉庞公栖隐处也。四十游京师,诸名士间尝集秘省联句,浩然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众钦服。张九龄、王维极称道之。维待诏金銮,一旦私邀入,商较风雅,俄报玄宗临幸,浩然错愕,伏匿床下,维不敢隐,因奏闻。帝喜曰:“朕素闻其人而未见也。”诏出,再拜。帝问曰:“卿将诗来耶?“对曰:“偶不赍。”即命吟近作,诵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帝慨然曰:“卿不求仕,朕何尝弃卿,奈何诬我!”因命放还南山。

注释

好:喜欢。

节义:节操和义行。

工:擅长,善于。

鹿门山:湖北襄樊的一座山。

庞公:东汉时的隐者,曾经隐居在鹿门山。

游:游历。

称道:赞扬。

金銮:就是金銮殿。

风雅:《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后来人们也把诗歌称为风雅或者雅颂。

俄:一会儿。

幸:皇帝到某处曰幸。

床:咱们古代把坐具和卧具都可以 *** 。这里是坐具,大的可以并排坐几个人。

素:向来,一向。

再拜:拜两次,表示尊敬。

将:拿,持。

赍:带着。

奈何:为什么。

译文

孟浩然,襄阳人。年少时喜欢行侠仗义注重气节,擅长写作五言诗。他隐居在鹿门山,就是汉代庞德公隐居的地方。四十岁的时候游历到京城长安,当时许多的名士在秘书省聚会联句,孟浩然说“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大家(看了)都钦佩叹服。张九龄、王维极其称赞他。王维待招金銮殿时,有一天私下邀请他进去,商讨(谈论)诗歌的写作。过了一会儿有人报告唐玄宗来这里了,孟浩然惊慌失措,躲到了床下面。王维不敢隐瞒,就禀报皇上。玄宗高兴地说:“我一向听说过这个人可是没有见过他。”把他叫出来,孟浩然拜了两次,玄宗问:“你带着诗来了吗?”孟浩然回答说:“偶尔没带着。”就命令他吟诵一首近来写的作品。当吟诵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句子时,玄宗慨然说:“你自己不求做官,我何尝抛弃你,你为什么诬陷我?”就命令人把他放还回南山。

2. 孟浩然传的翻译和注释

原文: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后樊泽为节度使,时浩然墓庳坏,符载以笺叩泽曰:“故处士孟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门裔陵迟,丘陇颓没,永怀若人,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而今外迫军旅,内劳宾客,牵耗岁时,或有未遑。诚令好事者乘而有之,负公夙志矣。”泽乃更为刻碑凤林山南,封宠其墓。

初,王维过郢州,画浩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咸通中,刺史郑諴谓贤者名不可斥,更署曰孟亭。

开元、天宝间,同知名者王昌龄、崔颢,皆位不显。

译文: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少年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帮助患难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才游学到京师。曾经在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非常欣赏他。王维私自邀请他进到内署(王维的办公处),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床下,王维告诉了唐玄宗实情,皇帝高兴得说:“我听话所这个人却没见过,有什么害怕还要藏起来?”下令孟浩然出来。唐玄宗询问他的诗作,孟浩然又施礼,背诵自己的诗作,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皇帝说:“你不求做官,而我也未尝抛弃你,为什么要诬陷我?”因此让孟浩然回去了。采访使(官职名)韩朝宗邀孟浩然一起到京城,打算在朝堂上推荐他。正巧孟浩然家里有老朋友来,喝酒非常高兴,有人说:“你与韩先生有约定。”孟浩然斥责他说:“已经喝酒了,哪有时间管他!”最终没有赴约。韩朝宗大怒,来告别,孟浩然依然不反悔。张九龄担任荆州刺史,把他征聘在幕府中,后来幕府撤销了。开元(唐玄宗年号)末年,孟浩然背上长疮而死。

后来樊泽担任节度使,当时孟浩然的墓碑毁坏了,符载写信给樊泽说:“故隐士孟浩然,文才杰出,去世多年,后人衰落,湮没于田野之中,大家都怀念他,行路的人到此都大发感慨。上一任节度使打算为他改建一座大墓,全州的搢绅,听到消息都很兴奋。如今因为对外迫于战事,对内为宾客操劳,一拖再拖,一直没有时间。就算有好事者打算改建,也没有完成先生的宿愿。”樊泽于是在凤林山南又给孟浩然刻碑,隆重的祭奠了他的坟墓。

起初,王维路过郢州,在刺史亭画下了孟浩然的画像,因此叫此亭为浩然亭。咸通(唐僖宗)年间,刺史郑諴认为贤人的名字不能冒犯,改名为孟亭。

开元、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和孟浩然齐名的王昌龄、崔颢,官位都不高。

3. 文言文:《孟浩然传》翻译

(孟)浩然,襄阳人。

少好节义,诗工五言。隐鹿门山,即汉庞公栖隐处也。

四十游京师,诸名士间尝集秘省联句,浩然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众钦服。

张九龄、王维极称道之。维待诏金銮,一旦私邀入,商较风雅,俄报玄宗临幸,浩然错愕,伏匿床下,维不敢隐,因奏闻。

帝喜曰:“朕素闻其人而未见也。”诏出,再拜。

帝问曰:“卿将诗来耶?“对曰:“偶不赍。”即命吟近作,诵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帝慨然曰:“卿不求仕,朕何尝弃卿,奈何诬我!”因命放还南山。

注释 好:喜欢。 节义:节操和义行。

工:擅长,善于。 鹿门山:湖北襄樊的一座山。

庞公:东汉时的隐者,曾经隐居在鹿门山。 游:游历。

称道:赞扬。 金銮:就是金銮殿。

风雅:《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后来人们也把诗歌称为风雅或者雅颂。 俄:一会儿。

幸:皇帝到某处曰幸。 床:咱们古代把坐具和卧具都可以 *** 。

这里是坐具,大的可以并排坐几个人。 素:向来,一向。

再拜:拜两次,表示尊敬。 将:拿,持。

赍:带着。 奈何:为什么。

译文 孟浩然,襄阳人。年少时喜欢行侠仗义注重气节,擅长写作五言诗。

他隐居在鹿门山,就是汉代庞德公隐居的地方。四十岁的时候游历到京城长安,当时许多的名士在秘书省聚会联句,孟浩然说“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大家(看了)都钦佩叹服。

张九龄、王维极其称赞他。王维待招金銮殿时,有一天私下邀请他进去,商讨(谈论)诗歌的写作。

过了一会儿有人报告唐玄宗来这里了,孟浩然惊慌失措,躲到了床下面。王维不敢隐瞒,就禀报皇上。

玄宗高兴地说:“我一向听说过这个人可是没有见过他。”把他叫出来,孟浩然拜了两次,玄宗问:“你带着诗来了吗?”孟浩然回答说:“偶尔没带着。”

就命令他吟诵一首近来写的作品。当吟诵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句子时,玄宗慨然说:“你自己不求做官,我何尝抛弃你,你为什么诬陷我?”就命令人把他放还回南山。

4. 孟浩然传的翻译和注释

原文: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后樊泽为节度使,时浩然墓庳坏,符载以笺叩泽曰:“故处士孟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门裔陵迟,丘陇颓没,永怀若人,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而今外迫军旅,内劳宾客,牵耗岁时,或有未遑.诚令好事者乘而有之,负公夙志矣.”泽乃更为刻碑凤林山南,封宠其墓.初,王维过郢州,画浩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咸通中,刺史郑諴谓贤者名不可斥,更署曰孟亭.开元、天宝间,同知名者王昌龄、崔颢,皆位不显.译文: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少年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帮助患难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才游学到京师.曾经在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非常欣赏他.王维私自邀请他进到内署(王维的办公处),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床下,王维告诉了唐玄宗实情,皇帝高兴得说:“我听话所这个人却没见过,有什么害怕还要藏起来?”下令孟浩然出来.唐玄宗询问他的诗作,孟浩然又施礼,背诵自己的诗作,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皇帝说:“你不求做官,而我也未尝抛弃你,为什么要诬陷我?”因此让孟浩然回去了.采访使(官职名)韩朝宗邀孟浩然一起到京城,打算在朝堂上推荐他.正巧孟浩然家里有老朋友来,喝酒非常高兴,有人说:“你与韩先生有约定.”孟浩然斥责他说:“已经喝酒了,哪有时间管他!”最终没有赴约.韩朝宗大怒,来告别,孟浩然依然不反悔.张九龄担任荆州刺史,把他征聘在幕府中,后来幕府撤销了.开元(唐玄宗年号)末年,孟浩然背上长疮而死.后来樊泽担任节度使,当时孟浩然的墓碑毁坏了,符载写信给樊泽说:“故隐士孟浩然,文才杰出,去世多年,后人衰落,湮没于田野之中,大家都怀念他,行路的人到此都大发感慨.上一任节度使打算为他改建一座大墓,全州的搢绅,听到消息都很兴奋.如今因为对外迫于战事,对内为宾客操劳,一拖再拖,一直没有时间.就算有好事者打算改建,也没有完成先生的宿愿.”樊泽于是在凤林山南又给孟浩然刻碑,隆重的祭奠了他的坟墓.起初,王维路过郢州,在刺史亭画下了孟浩然的画像,因此叫此亭为浩然亭.咸通(唐僖宗)年间,刺史郑諴认为贤人的名字不能冒犯,改名为孟亭.开元、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和孟浩然齐名的王昌龄、崔颢,官位都不高.。

5. 新唐书 孟浩然传 的译文

古代诗人名人录孟浩然传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

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

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

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浩然病疹发背,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

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

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名。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孟诗不事雕饰,□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又赞叹他"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

皮日休则称:"先生之作遇景入□,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

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谢□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郢州孟亭记》)其抒情之作,如《岁暮归南山》、《早寒江上有怀》、《与诸子登岘山》、《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等篇,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

严羽以禅喻诗,谓浩然之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清代王士□推衍严氏绪论,标举"神韵说",宗尚王孟,曾举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一诗作为范本,说:"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分甘馀话》) 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引《吟谱》语)。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联,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并列,成为摹写洞庭壮观的名句。

清代潘德舆曾指出:"襄阳诗如'东旭早光芒,浦禽已惊聒。卧闻鱼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养一斋诗话》)然而这在孟诗中毕竟不多见,不能代表其风格的主要方面。

总的说来,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苏轼说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陈师道《后山诗话》引),是颇为中肯的。

孟襄阳虽为唐山水诗之始作俑者,然其成就却居王维下,何也?一 因其才气不殆,二因其诗意常未若王维高远。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 甘,此情多发之于诗,令其诗每有寒俭处。

而王摩诘一生出仕入仕,几 经周折,于世情之变体味颇深,此情发之于诗,则往往意趣清远,无迹 可寻。 虽则,孟诗亦自有其过人处。

其诗之淡远处,既上继陶潜余绪,又 不减王维。如"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 舟"等句,真可谓"清空自在,淡然有余",不愧山水诗中之佳制也。

天宝四载(745)宜城王士源辑录孟浩然诗,得218首,其书已佚。现在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较王本多45首,其中窜入有别人的作品。

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6. 新唐书(孟浩然传)求解释

1,藏:2,再一次:3,一起:4,之于 翻译: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少年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帮助患难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才游学到京师。

曾经在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非常欣赏他。

王维私自邀请他进到内署(王维的办公处),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床下,王维告诉了唐玄宗实情,皇帝高兴得说:“我听话所这个人却没见过,有什么害怕还要藏起来?”下令孟浩然出来。唐玄宗询问他的诗作,孟浩然又施礼,背诵自己的诗作,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皇帝说:“你不求做官,而我也未尝抛弃你,为什么要诬陷我?”因此让孟浩然回去了。

采访使(官职名)韩朝宗邀孟浩然一起到京城,打算在朝堂上推荐他。正巧孟浩然家里有老朋友来,喝酒非常高兴,有人说:“你与韩先生有约定。”

孟浩然斥责他说:“已经喝酒了,哪有时间管他!”最终没有赴约。韩朝宗大怒,来告别,孟浩然依然不反悔。

张九龄担任荆州刺史,把他征聘在幕府中,后来幕府撤销了。开元(唐玄宗年号)末年,孟浩然背上长疮而死。

7. 新唐书·孟浩然传的原文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

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

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

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

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

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

开元末,病疽背卒。

8. 孟浩然传的翻译和注释

《孟浩然传》翻译: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少年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帮助患难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才游学到京师。曾经在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非常欣赏他。

王维私自邀请他进到内署(王维的办公处),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床下,王维告诉了唐玄宗实情,皇帝高兴得说:“我听话所这个人却没见过,有什么害怕还要藏起来?”下令孟浩然出来。 唐玄宗询问他的诗作,孟浩然又施礼,背诵自己的诗作,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皇帝说:“你不求做官,而我也未尝抛弃你,为什么要诬陷我?”因此让孟浩然回去了。

采访使(官职名)韩朝宗邀孟浩然一起到京城,打算在朝堂上推荐他.正巧孟浩然家里有老朋友来,喝酒非常高兴,有人说:“你与韩先生有约定。”孟浩然斥责他说:“已经喝酒了,哪有时间管他!”最终没有赴约。

韩朝宗大怒,来告别,孟浩然依然不反悔。张九龄担任荆州刺史,把他征聘在幕府中,后来幕府撤销了。

开元(唐玄宗年号)末年,孟浩然背上长疮而死。 后来樊泽担任节度使,当时孟浩然的墓碑毁坏了,符载写信给樊泽说:“故隐士孟浩然,文才杰出,去世多年,后人衰落,湮没于田野之中,大家都怀念他,行路的人到此都大发感慨。

上一任节度使打算为他改建一座大墓,全州的搢绅,听到消息都很兴奋。 如今因为对外迫于战事,对内为宾客操劳,一拖再拖,一直没有时间。

就算有好事者打算改建,也没有完成先生的宿愿。”樊泽于是在凤林山南又给孟浩然刻碑,隆重的祭奠了他的坟墓。

起初,王维路过郢州,在刺史亭画下了孟浩然的画像,因此叫此亭为浩然亭。咸通(唐僖宗)年间,刺史郑諴认为贤人的名字不能冒犯,改名为孟亭。

开元、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和孟浩然齐名的王昌龄、崔颢,官位都不高。 《孟浩然传》注释: 1、少:少年时。

2、节义:义气。 3、振:救济,帮助。

4、伏:佩服。 5、俄而:不久。

6、惧:害怕。 7、再:第二次。

8、因:因此会:恰逢何惧而匿:藏。 9、浩然再拜:第二次、下一次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一起。

10、欲荐诸朝:之于。 《孟浩然传》原文: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

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

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 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

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

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

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

开元末,病疽背卒。 后樊泽为节度使,时浩然墓庳坏,符载以笺叩泽曰:“故处士孟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门裔陵迟,丘陇颓没,永怀若人,行路慨然。

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而今外迫军旅,内劳宾客,牵耗岁时,或有未遑。

诚令好事者乘而有之,负公夙志矣。”泽乃更为刻碑凤林山南,封宠其墓。

初,王维过郢州,画浩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咸通中,刺史郑諴谓贤者名不可斥,更署曰孟亭。

开元、天宝间,同知名者王昌龄、崔颢,皆位不显。

扩展资料:

孟浩然有《孟浩然集》三卷,是唐代王士源所编,该书共收藏了孟浩然二百十八首诗,199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

通过该书衍生了许多作品,代表的有:明代毛晋刻本名《孟襄阳集》,亦三卷,编次与宋本不同;明代顾道洪刻本有补遗一卷,并附《襄阳外编》一卷; 《四部丛刊》影印明刻四卷本;明张逊业刊二卷本,杨一统刊一卷本等。1975年台北学生书局出版游信利《孟浩然集笺注》。

1988年巴蜀书社出版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199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徐鹏《孟浩然集校注》。

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 李白对孟浩然的评价 孟浩然与李白交游,玄宗征李入翰林,孟以故人之分,有弹冠之望,久无消息,乃入京谒之。

一日玄宗召李入对,因从容说及孟浩然。李奏曰:“臣故人也,见(现)在臣私第。”

上急召赐对,俾口进佳句。 孟浩然诵诗曰:“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上意不悦,乃曰:“未曾见浩然进书,朝廷退黜。

何不云: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缘是不降恩,终于布衣而已。 王维对孟浩然的评价 襄阳诗人孟浩然,开元中颇为王右丞所知。

句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者。右丞吟咏之,常击节不已。

维待诏金銮殿,一旦,召之商风雅,忽闻上幸维所,浩然错愕伏床下,维不敢隐,因之奏闻。 上欣然曰:“朕素闻其人。”

因得诏见。上曰:“卿将得诗来耶?”浩然奏闻:“臣偶不赍所业。”

上即命吟。浩然奏诏,拜舞念诗曰:“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上闻之抚然曰:“朕未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归南山,。

9. 孟浩然字浩然古文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1]

给个采纳啊

文章标签: # 孟浩然 # 浩然 # 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