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本周运势 本周运势

全国各地生肖牛戳邮局_牛年生肖邮票官方原地邮局

tamoadmin 2024-07-05 人已围观

简介1.邮戳该如何收集?2.关于邮票的资料3.邮政历史的简介4.邮戳该如何收集鸿雁传书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

1.邮戳该如何收集?

2.关于邮票的资料

3.邮政历史的简介

4.邮戳该如何收集

全国各地生肖牛戳邮局_牛年生肖邮票官方原地邮局

鸿雁传书

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苏武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外交官,而“鸿雁传书”一时亦被传为美谈,这只虚拟的大雁就从此成为了中国邮政翩翩展翅的象征的雏形

这个你可能不需要 不过我还是写一下,可以只看上面的

古今传递信息的故事

烽火

在中国古代,为了传递军事情报,人们曾设立过烽火台,利用火与烟传递信息。烽火台白天烧狼粪,夜间点柴草。传说烧狼粪时有很大的浓烟直冲蓝天,在白天比火光更易被人发现,因此烽火有时又被称为狼烟。当发现敌情时,燃起烽火,台台相传,一直传到军营。在2700多年前,中国周朝时的烽火告警系统就已经很完备了。

马拉松长跑是为了报信

在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要传递信息只能靠两条腿或骑马。马拉松长跑项目,就是为了纪念一位2000多年前为传送捷报而牺牲的英雄设立的。公元前490年,希腊军队在马拉松平原击退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军队的入侵。传令兵菲迪皮茨一口气从马拉松镇跑到首都雅典报告喜讯,当他跑完42.195千米的路程,赶到雅典广场说完捷报之后,就精疲力竭,倒地而死。为了纪念这位战士的英雄事迹,1896年,在世界第一届奥运会上,他跑过的距离被作为一个长跑比赛项目列入运动会。

用驿站传递信息

文字的发明促进了人们的交往,从此通信也就开始了。中国远在周朝时就建立了专门传递官府文书的驿站,通过骑马将文书一个驿站接一个驿站地传递下去,同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驿邮制度,以实现快速、准确的通信。秦代统一六国后,就将驿站信息传递系统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确定下来。驿邮是以骏马每小时奔跑15千米左右的速度传递信息,来实现远距离通信的。在当时这已经很快了。

信鸽和信猴

为了传递信息,古时候的人们还想出了许多奇异的方法,比如漂流瓶、信号树、信鸽和信猴等等。

在尼日利亚贝喀萨地区,人们用猴子送信。人们将母猴和子猴分别关在两地,并时常将母猴带去寻找子猴,使母猴认得路线。当人们需要通信时,将信装在竹筒里绑在母猴身上,放它出去寻找子猴,母猴总能将信送到目的地。

信鸽从古至今,一直是有效的信息传送工具。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鸽仍有用武之地。在战争中,通信联络至关紧要。然而一旦爆发核战争,核爆炸产生的强烈电磁辐射将使现有的各种电子通信系统陷于瘫痪,但信鸽仍能自由飞翔。瑞士军队训练培育出了能双向投书的信鸽。这些信鸽不再传送传统的文字书信,而是携带着装在胶囊里的计算机芯片,内中的密码情报也只能在专门的装置上阅读,保密性极高。信鸽甚至有可能成为特种通信兵。

邮局的出现

一般认为,邮局是波斯王居鲁士大帝创立的。居鲁士统治着一个疆土广袤的大帝国,由使者传递书信和信息已经不能适应帝国的需要。为此,他建立了一个由许多驿站组成的邮递行政部门,这便是最早的邮局。这些驿站间隔一定的距离,负责照料每日跑完一站路的驿马。

中国在很早以前就有了邮政制度,到唐代基本完善。元朝还整顿了连接东西方的驿站传递制度。

公元前31年,罗马人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仿照这样的机构,建立了公共驿站。站里备有喂足草料的驿马和供过往官员住宿的客房。

在中世纪,罗马式邮局已经消失,修道院遍布欧洲。修道院之间的通信通过使用称为撀尥祭瓟的羊皮纸卷进行。第一个修道院在纸卷上写上他们的传言,送达的各修道院再加上他们的传言,从而使纸卷越来越长。例如,传送圣·维落尔修道院院长死讯的纸卷长达9.5米,宽0.25米。人们称之为修士邮局。

大清邮局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5年),是清代上海地区十三家主要的通邮站之一。经历了民营的信局-外国邮局-文报局-海关邮政-大清邮政等不同阶段。他是目前华东地区唯一留存的清朝邮局遗址,也是近代中国邮政历史的缩影。

1878年(清光绪四年),烟台“华洋书信馆”在周村设立分馆,是为淄博地区大清邮政 机构的前身。1900年底,周村大清邮局开办。1902年,博山二等大清邮局设立,附 设八陡、西冶街2处代办所,并设信柜5处,有村镇信差2人,另有通沂水、王庄信差2人 ,通莱芜、泰安信差4人。1904年,临淄西关广顺号、卫生堂药店设邮政代办处。翌年 ,桓台设三等邮局,张店、索镇设分局。张店大清邮政分局设在原张店街里东四街,为商家 代办,办理信件和汇兑业务。时周村、淄川、新城(桓台)索镇、张店等局隶属济南总局, 博山、临淄、金岭、淄河等局隶属青州总局。

辛亥革命以后,“大清邮局”改称“中华邮局”。邮局内部设邮务员、邮务佐、邮差、局役 四级。原张店大清邮政分局,迁至南北街。

1919年1月,临淄中华邮局在临淄城建立,始为三等邮局,翌年10月升为二等邮局, 乡间设辛店、淄河店、孙娄店、西古城4处分柜。1920年8月设立桓台县邮局(三等局 )、张店邮局(三等局,后升为二等)、周村邮局(二等局)、博山邮局(二等局)。桓台 县邮局在北石桥、曹村扒头桥设信柜,属商家代办。

1921年,博山邮局增设村镇巡外邮差2人,分南北2路,3日巡行一周。西河、源泉、 八陡、夏庄、邢家庄均设信柜。

1924年,张店中华邮局改为二等二级局,租用民房3间,经营汇票、保价信、平信。南 定亦设邮政局。

1926年,张店邮局迁至原张店二马路(今西一路),并增设包裹邮寄等业务。同时在福 胜里、卫固设置信箱,马尚、卫固分别设立邮寄代办所,办理小额汇兑业务。

1931年,辛店分柜升为辛店邮局。

1943年,铁山、卫固、石桥设邮政代办所,后改为邮务所,办理小额汇兑业务。

1945年,张店、南定均为二等乙级邮局。张店邮局配有局长1人,邮务值2人,信差3 人,苦力4人。昌城、马尚亦设有邮政代办所。

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中华邮局”即被战时邮局接收。直到今天的网络通讯,电子邮件。

最早的信封

在信封诞生之前,为了保守信件秘密,人们颇伤脑筋。古希腊人为了寄信,先把奴隶的头发剃净,在头皮上写信,等头发长好,再将信寄出。收信人把奴隶的头发剃光就可读到信的内容。公元前10世纪,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人以制好的粘土板作信纸,刻上信的内容,然后装进陶器烧好,收信人必须打破陶器才能得知信的内容。

中国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代,常见的书信是木牍。木牍一般长1尺约0.33米,故也叫尺牍。信封用木板制成,呈鲤鱼形,一底一盖夹在尺牍的外面,木板上刻上三道线槽,用绳子捆绕三圈,然后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线端或交叉处加以检木,封上粘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这种木板可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信封。

中国火漆传入欧洲后,封漆成为通信保密的法宝。1820年,英国书商布鲁尔在海滨度假时发现不少**和女士热衷写信,但又怕信中内容被人知道,于是设计了一批信封。这是世界上第一批纸质商品信封。1844年,伦敦出现了第一台糊信封的机器。从此,纸质信封风行全球。

信封上的邮戳

如今,邮戳的主要用途是盖销邮票。然而邮戳却比邮票早问世400多年。15世纪30年代,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邮局首先使用了邮戳。当时只是在邮件上盖个小图章,注明收寄邮件的地名。此后又出现了邮资已付的邮戳,但都没有具体的日期。

1661年,英国邮政总局局长比绍普,为了检查和考核邮递员是否及时传递邮件,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日期的邮戳,从而使邮戳趋于完善,一直沿用至今。这枚邮戳比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出世早179年。

1879年,中国清朝政府开办了大清邮局,使用的是八卦邮戳。八卦邮戳只表示地名,不表明日期。后来的邮戳上才逐渐加上年代日期的标记。不过,邮戳上的纪年比较特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采用公元纪年。

进入20世纪后,邮戳的种类不断增多,除了日戳外,还有邮资已付戳、纪念戳、免费军邮戳、旅游胜地纪念戳等10余种。

最早的一便士邮票

在比绍普发明带日期邮戳之前的1365年,法国巴黎市邮政局为了对付日益增多的因拒付邮费而积压的信件,受邮戳的启发,印行了一种特制的小纸片。纸片上没有图案,只印有字样。这种印有邮资已付戳记的小纸片,便是最早的邮票。

爱尔兰人詹姆斯·查默斯在1834年印制出世界上最早的邮票,而实施是在1838年英国的邮政大臣罗兰·希尔爵士改革邮政之后。希尔规定全国邮资标准一律按半盎司收一便士,并发行了一便士的邮票。

在邮票上打孔

1847年,英国人亨利·亚瑟发明了第一台邮票分剪设备。最初,这台设备只能裁剪邮票。一年后,发明人对这种机器进行了改进,制造出能打一排小孔的穿孔机。1854年,第一枚齿孔邮票穿孔机诞生了。

信箱

1650年前后,巴黎已有邮局,负责与外省和外国的通信邮务,而巴黎市内的居民之间却无法进行通信联系。为此在1653年,法国人德维莱耶第一次把一些用来放信的箱子挂在主要街道拐角处的墙壁上作为信箱,弥补了这个缺陷。在市内居住的居民只要把已付邮费的票据贴在信封上,就可以就近把信投入信箱,邮局的职员每日三次开箱收取。

1692年,巴黎共有6个这样的信箱,1723年有7个,1740年有12个,到了1780年已经增加到500多个。

明信片

1861年,美国的约翰·查尔顿在费城发明了明信片。之后,一个名叫哈里·李普曼的商人对明信片的设计加进了装饰,进行公开发行并申请了专利。预付邮资明信片不用再贴邮票。这种明信片是由奥地利维也纳伊施塔特军事学院的伊曼纽尔·赫尔曼首先发明的。1869年10月1日,预付邮资明信片首次在世界上发行,其表面为淡**,上附一张面值2克莱泽的邮票。明信片可以对亲属、友人等表示问候、祝贺、抱歉等等,是其他通信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至今还在大量使用,并且种类越来越多,装饰越来越具有艺术性,给人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如生日贺卡、学生贺卡、结婚贺卡等等。今天,明信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邮政的专用颜色

世界各国邮政的专用颜色是按照本国的传统和习惯设定的。如英国用红色,美国用灰色,中国用绿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49年12月举行的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上,曾讨论了邮政专用颜色问题,认为绿色象征了和平、青春和繁荣,所以作出决议,规定人民邮政采用绿色为专用色。

国际邮件是怎样邮递的

世界各地大小邮局约654000家,国际邮件每天达10亿份。世界邮政联盟169个会员国的数百万名邮务人员在为送信工作服务。那么国际邮件是如何传递的呢?例如一个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皮斯里弗工作的人,星期一写信给住在法国南部尼斯附近的朋友。邮差当天下午收集好邮件送到镇上的邮局。邮务人员把本地邮件跟寄往加拿大其他地方的邮件分开,又把国际邮件分为太平洋以西的和太平洋以东的两大类。晚上,邮件都装上货车运往160千米外的大草原城。第二天早上两类国际邮件装上货车又运往480千米外的省会埃德蒙顿,从埃德蒙顿邮局运往机场。在机场,西行邮件空运到温哥华,东行邮件运往多伦多。邮件到达多伦多后按目的地所属的国家分类,这个过程到星期四才完成。星期四晚上,国际班机从多伦多飞往巴黎,在星期五早上到达。

在巴黎,邮件由机械化系统处理。编码机根据邮区号码加上条码,指明信件最后由哪里派送。另一部机器按行政区把信件一一分类。信件沿输送带送往邮袋,邮袋再经货车、火车和飞机送到马赛和尼斯。尼斯的邮务人员把信件分类,星期六早晨把邮件运往邮局,由邮差送到他朋友的家。

全球快递服务

普通邮递服务不够迅速,因为邮务人员要处理数以亿计邮件,派送速度慢,邮件要数天甚至数星期才送达目的地。20世纪60年代后期,各地的公司都遇到迅速运送邮件的大难题,国际快递公司应运而生。商业机构派飞机前往世界各地,大多数可在24小时内到达。空运快递服务公司采用最新科技,预定货运班机和客机机位,以便随时选用最快捷的路线。大规模的快递公司以电脑储存世界各地班机升降的时间表,不少公司还自置飞机和直升机,所有快递公司都有专用车队,置备小货车和摩托车,逐户收取和派送邮件。

美国最大的快递公司1989年拥有飞机418架,平均每天处理邮件14万份。欧洲快递公司可在第二天把邮件送抵欧洲其他地区,欧洲以外的地方则在两天内送到。美国快递公司能在即日或翌日把邮件送到国内的目的地。

快递的邮件大多是信件或者小邮包,利用快递服务运送制成品的厂商也日渐增多。在70年代,快递业的总营业额每两三年增长一倍,1990年年总值约达40亿美元。

用火箭快递邮件

美国一家公司别出心裁地创造,它设备简单,比宇航火箭的造价低得多。它用火箭的弹头舱传递邮件,载重量为10千克,火箭到达目的地上空后,火箭舱门自动开启,将邮件用降落伞射出,然后用无线电通知当地邮局来接收邮件。火箭穿过大气层航行,速度很快,从纽约到伦敦只需50分钟。这家公司现已正式接受邮政业务。

电子信使

电子信使是一种特定规格的信件,投入电子信箱后,信件就被自动拆开,通过光电器件逐字逐句地扫描,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这样,文字图像信息就通过传真机传到远方,而信件原稿能自动销毁。同时,收信函传真机就把接收到的电信号还原成光信号,用摄影方法,把发信人的手迹记录在标准信件上,自动封口,然后输出一封地址、姓名、信函内容与寄发信件一模一样的信函。无论相隔多远,电子信使只花几十秒钟就可完成整个传递过程。

1980年6月7日,第一封从伦敦通过卫星,在短暂的1分钟内跨越大西洋,到达加拿大的多伦多。当地邮局收到电子信后,以特快传递方式递交给了收信人。

邮戳该如何收集?

一般在邮局邮票销售窗口有当日的纪念邮戳,自己盖就可以了。

自己邮寄给自己的话,是有两个邮戳,一个是收寄戳,一个是落地戳,落地戳只有在收纪念封前由邮局分拣员分拣后盖的,一般人是盖不到的,必须走完整个邮寄过程,一般首日封的过程是两个戳,但是邮局不会保证在邮寄过程中不损坏首日封的品相。

首日封是会盖戳的,没有空白之说。

市内有两个邮局邮政支局带有“龙”字的,可以在两个邮局分别盖,也可以同时盖在一张首日封上,但是要有落地戳的话,就必须分开两个封。

关于邮票的资料

邮戳是邮局盖在实寄邮件上的各类邮政戳记,包括邮政日戳、纪念邮戳和风景邮戳、内部业务用戳、宣传邮戳等。是邮政史的反映。收集邮戳是集邮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收集邮戳首先应当明确收集目的。如果是为了组编邮政史邮集,就应该对邮政部门所使用过的戳记广为收集,以便精心筛选,沙里淘金。如果是为了欣赏戳的艺术性和造型的美就要把精力放在收集纪念邮戳和风景邮戳上。特别是每发行新邮票时,邮票总公司和地方邮票公司总要刻制纪念戳。这种由邮政部门批准的,兼有邮票发行首日和纪念双重意义的戳记,收集起来,日积月累,就是一幅有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精美画卷。由于这种收集主要目的是欣赏戳印的设计艺术,因此,非戳类的纪念戳(纪念图章)也可一起收集。

邮戳的种类非常多,根据个人的喜好喜欢哪类就去收集哪类,否则收集不过来。收集的渠道可以购买,可以与各地邮友互寄交流,也可以到回收站购买整批的。一些比较热门的:少数民族地名戳,生肖地名戳,邮资机戳,邮资已付戳,机要戳,宣传戳,风景日戳。风景日戳只能和集邮者交流,或者去当地邮局请求盖戳。一般的信上是没有的。

1、普通日戳:指各级邮政业务部门日常使用的邮戳,就是通常用的普通组合戳,戳记表明收、发邮件的年、月、日、时间和地点,有的带有编号,如1号戳、2号戳或其他标识等等。一般的邮件上大多用此邮戳。

2、宣传戳:为宣传或纪念某一事件、事物而使用的邮戳,多数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其中一些有字钉可以更换时间,有的没有字钉时间是刻上去的不能更换只限当天使用,有的宣传戳只有宣传内容而无时间,可分普通日戳组成双联戳,也可分独立的组合戳。

3、纪念戳:是一种时效性极强的有特定纪念文字或图案的邮戳,以及经邮政部门同意由集邮公司使用的新邮首日戳,同时还包括专设临时邮局使用的也刻有特定纪念文字,图案的邮戳。重大节日纪念戳、重大事件纪念戳等等都属于此类。

4、临时戳:为宣传或纪念某一事件临时使用刻制,上面刻有“临时”或“临”字样。

5、专用邮戳:指邮局的专业部门或专设邮局所用的邮戳,其中前者如挂号、航空等标识性戳盖上后表明邮件的属性但无时效概念,也不能销票;后者如轮船邮局、火车邮局、流动邮局或临时邮局等戳,除了均刻有专用方面的字样外;同时也标明收件的日期、时间,甚至地点、船号、行车线路等等。

6、指示戳:指盖在邮件上向接收邮局或收件人说明情况或处理意见的戳记,也称“通知性邮戳”,其中以欠资戳、退件戳最为多见。

7、代资邮戳:指盖在邮件上表示邮资已付的邮戳,它包括注明“邮资已付”、“邮资总付”及盖有相应邮资数值等形式。有与日戳构成双联形式的,也有单独使用的。又可分为手盖戳和机盖戳两类,还有盖在纸上或印在纸上再粘到邮件上的“代票”形式。近些年来电子邮资机可以给出多种面值的邮资签条,其上还印有一些花纹、图案,也很受欢迎,有一些国家颇有取代普通邮票的势头。

8、内部邮戳:凡是不在公众正常使用的邮件上盖用的邮戳,多属于内部邮戳。如邮政公事戳、军邮邮戳、机要通信邮戳等等。内部邮戳也可分为普通、专用、纪念、代资等。

如果想用戳来组编一个专题戳集,那就要根据主题巧妙地构思,从大量邮戳中细细挑选。比如要组编一部百家姓戳集,那就必须大量收集邮政日戳,从中筛选出打头字带有赵、钱、孙、李?字样的邮戳。

收集邮戳的方法,可以用邮戳纪念卡贴上邮票,请求有关邮局加盖;也可以大量收集实寄过的旧信封,从中挑选戳印清晰完美的收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旧信封上所贴邮票比较珍贵,或者有较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特殊的纪念意义,还是不要剪为好。因为收藏这样一枚珍贵的实寄封,远比收藏一枚有用的戳要珍贵得多,它可以在很多类别的邮集中派上用场。

邮政历史的简介

邮票知识

(一)邮票图案:指邮票票面,一般由与邮票发行目的相关的图案、国名、面值 、说明文字及边饰等组成。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图案都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自已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地理、自然风光及珍贵的动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邮票图案。全世界已经发行30多万种邮票,图案的内容包罗万象。集邮者通过收集研究邮票图案能获得丰富的百科知识。因此,邮票图案是集邮者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邮票上的国名: 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国空或地区的名称。一般都以文字、缩写字母来表示国名。如:日本邮便、中国人民邮政。美国采用缩写字母USA、苏联采用缩写字母CCCP来表示国名。还有些国家用特殊符号来表示,如英国早期邮票采用英王头像作标志。英国现行的纪念邮票印有英女王头像以代替国名。识别邮票上的国名,可以了解有关国家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识。

(三)邮票面值: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邮资金额及货币单位。世界各国大多以表示邮票面值的阿拉伯数字和本国货币单位组成邮票面值。如美国普通信函邮资为22美分,邮票面值即由阿拉伯数字22和C分组成。中国人民邮政普通信函邮资为8分,邮票面值由阿拉伯数字8和分组成。也有一些国家发行无面值邮票,如军用邮票、公事邮票等。我国1938年晋察冀边区发行的抗战军人纪念邮票和1943年淮南区发行的“平”、“机”、“快”及“稿”字邮票都属于无面值免资邮票。美国自1978年至1985年间陆续发行一组无面值邮票,票面上印有“A”“B”“C”“D”字样,分别代表面值15、18、20、22美分。这是因为美国邮政部门要市调整信函邮资,但在印制邮票时,新的信函邮资未最后确定,不能往邮票上印新面值;但若在邮资确定后再印,邮票又无法供应。因此,才发行这种无面值的代字邮票。研究邮票面值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币值变化的情况。

(四)邮票上的齿孔:为了方便邮票的撕开,在整张邮票的各枚之间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后,单枚邮票边缘凹进的半圆形部分称孔,凸出的部分称齿,合称为齿孔。英国黑便士邮票问世时没有齿孔,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必须用剪刀一枚一枚剪开。 直到1854年英国才出现打齿孔的邮票。根据齿孔的形态,齿孔分为:光齿、毛齿、盲齿和漏齿。光齿:是在邮票打孔后,齿孔中的圆形纸屑完全脱落,孔洞边缘光洁,称光齿。毛齿:齿孔中纸屑未完全脱落,孔洞边缘不光洁,呈毛状,称毛齿。盲齿:在邮票打孔后,只有印痕,齿孔中的纸屑没有脱落,孔未通透,称盲齿。漏齿:应该打孔而漏打齿孔的,称漏齿。齿孔度数,是表示齿孔的量度,测量方法是把邮票放在量齿尺上,看在2厘米的长度内有几个齿和几个孔。如一枚邮票有12个齿和12个孔,那么这枚邮票的齿孔度数就是12度;如有11个齿和12个孔,那么这枚邮票就是11 1/2度。测量齿孔度数的方法是法国集邮家勒格拉于1866年提出的,一直沿用至今。测量齿孔度数是研究邮票的一项内容,也是鉴别邮票真伪和区分不同版次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邮票的齿孔大多数是11度、11 1/2度、12 1/2度和14度。

(五)邮票的版铭:在整张邮票纸边上印有邮票编号、版号、张号、色标、设计者和印刷厂名等,统称版铭。版铭是研究邮票的重要资料,因此,很多集邮者都喜欢收集带版铭的邮票。如:我国1981后4月29日发行的J63《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日本》邮票,在整张纸边上印有鸡、金鱼、风筝、天坛、蝴蝶等各种图案以及印有邮票名称、设计者、印刷厂名、版号、张号、色标等等。这些版铭被集邮家看作是重要的集邮资料。有的邮学家说,这是印刷厂送给集邮者的礼物,是研究邮票版式和邮票印刷的重要依据。

(六)邮票上的水印:邮票是预付邮资的凭证。为了防止伪造,在造纸过程中,用特殊方法加压在纸里的一种标记,称水印。水印是一种无色标志,多为简单图案。在一整张邮票上,只有一个水印图案叫全张水印。水印图案在全张邮票中重复出现叫复式水印,水印的图案多种多样,如皇冠、太阳、月亮、太极图等等。英国于1840年5月6日发行的黑便士邮票上就是以皇冠为图案的水印。1885年我国大清邮政发行的小龙邮票和1898年发行的蟋龙邮票是以太极图为图案的水印。邮票上的水印很容易识别,在阳光或灯光下仔细看邮票背面就能发现。对不太明显的水印,可在邮票背面略喷一点汽油,水印立即会呈现出来。汽油挥发快,对邮票和背胶并无损害,有经验的集邮家一般都 采用这种办法识别邮票上的水印。水印是研究和鉴定邮票真伪以及版别、发行年代的重要依据。

(七)邮票上的志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在票面底部印有邮票发行序号和年代,称志号。如1952年7月7日发行的,《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在邮票底部左边印有“纪16.4—1”“纪16”表示这套邮票是纪念邮票的第16套;“4—1”表示这套邮票有4枚,这是第一枚。邮票底部右边印有“(78)1952”,(78)表示管枚邮票在纪念邮票里的总编号,“1952”是这套邮票的印制年代。我国首次便使用“纪”字头发行邮票,是从1949年10月8日的纪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始,到1967年3月10日纪124《向32111英雄钻井队学习》邮票止。其间共发行“纪”字头的纪念邮票124套。特种邮票的表示方法与纪念邮票相同,只是将“纪”字改训“特”字。从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发行的邮票取消了这种志号。从1970年8月至1973年10 月发行的邮票,在邮票底部左边又印上新编的连续号,右边印有印制个代。例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邮票底部左边的“(1)”,是连续编号,“1970”是印制年份。从1974年开始,邮票编号又使用“J”表示纪念邮票,“T”表示特种邮票。例如,1974年5月15日发行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底部左边印有“J1(3—1)”,“J”表示纪念邮票,“1”是第一套。(3—1)表示这套邮票共3枚,这是其中第一枚。邮票底部右边印有“1974”是印制年份。邮票志号是新中国邮票上特有的标志。这种志号对收集邮票很方便,不必查看邮票目录就能了解每枚邮票的印制年份、全套枚数、总编号。

(八)邮票品相: 集邮的人都非常讲究邮票品相。所谓邮票品相,就是邮票的相貌。衡量一枚邮票的品相有以下几点:新票:票面完整,没有破损,没有折痕,图案端正,颜色鲜艳,不褪色变色;齿孔完整,不缺角;背胶完好。 旧票:票面完好,不揭薄,邮戳清晰,邮戳销于邮票一角(约占票面的1/4左右),这样的邮票为上品;邮戳轻印不损害票面美观为中品;邮戳重油影响图案美观为下品;如果是研究邮戳,以全戳为好,要能看见邮戳上的地名、年、月、日、时。这主要由收藏的目的来定。在收集邮票时要注意邮票品相,不要用手抓取邮。用手抓取邮票易折角断齿。手上有汗,接触邮票会使票面失去原来的光泽。要使用镊子。集邮用的镊子尖端扁平、圆滑、无绣、松紧适度。邮票品相好坏,是相对而言的。一般的邮票容易得到,就可以挑选。凡是图案相同的,可以比较一下品相好坏,尽量把品相次的剔出去,把好的收藏起来。如果一枚邮票极为难得,能收藏一枚已经很珍贵了,对品相则不必苛求。倘若非品相好者不取,那么,就很难如愿以偿了。常见的邮票品相不佳有以下几种:(1)破损 在撕邮票时,用力过猛,把邮票边缘撕破(在分撕邮票时,按照齿孔多折几次,用力要均匀,不宜过猛)。(2)折痕 在用镊子夹取邮票时,用力不均,造成折痕。信销票的折痕大多数是因为贴票时或在信件传递过程中受折而出现的(一般的软折痕用水浸泡后重新压平,可以消除)。(3)齿孔不全 齿孔短缺,有部分漏齿、缺齿、断齿。(4)揭薄 在揭取邮票时,由于浸泡不透,造成票背纸质受伤变薄或揭成两层。(5)擦伤 信件在邮递过程中,邮票画面被磨损。(6)霉点 邮票受潮或背胶变质引起发霉,形成霉点或黑色斑点。(7)墨渍 墨水或墨汁被弄到邮票上(把食盐放在热水里,将邮票浸泡一下,墨渍会褪去)。(8)油墨过浓 盖戳时油墨过浓,使邮票图案弄得模糊不清。(9)指纹 用手拿取邮票时,手指上的油渍或汗液弄脏了画面。(10)褪色 邮票长时间受灯光或太阳光照射,使原刷色褪色或变色(注意邮票不宜长时间被强光照射)。为了保持邮票清洁、完好、美观,对以上容易损伤邮票品相的可能性要防止。

邮戳该如何收集

邮政在我国也是具有很久历史的一个机构,你对于这些的机构的可了解有多少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邮政历史的简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邮政的历史

 古代邮政 一般是指邮驿.邮驿是人类占代政府为传递官方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机构。邮是指步传,驿是指马传,邮驿引申为传递信。件邮驿的重要特征是为官方传递文书,而不为民众传递信件. 目前认为,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邮释的国家;据美 古代邮政一般是指邮驿.邮驿是人类占代政府为传递官方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机构。邮是指步传,驿是指马传,邮驿引申为传递信。件邮驿的重要特征是为官方传递文书,而不为民众传递信件.

 目前认为,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邮释的国家;据美国《林氏世界邮票年鉴》记载,早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第三王朝就建立邮驿。在埃及考古发现的绘画上,有驿使向法老呈交信件的场面。公元前10世纪,亚述帝国建立了以亚述城为中心的石砌释道,在其沿途设立驿站,驿道的遗迹至今尚存。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建立一了由骑兵担任信使的很完善的邮释系统。强盛的古罗马帝国(公元前30-公元395年)继承了波斯帝国的邮驿制度,邮驿已成为国家军事和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西方诊语称?条条道路通罗马?,反映了古罗马罗马帝国驿道的发达,在当时已是,?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后汉书?西域传》)。古罗马帝国的邮驿制度一直沿用至1433年。

 地处东亚的中国在邮驿建设方面有自己的独创性。即使从有确凿文字记载的殷商算起,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连?、?来归?、?传氏?等文字出现,说明了我国商代已建立了传递信息的?连?传制度。到西周(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年)已开始使用烽火传递紧急军情。套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22一公元前221年),已有供通信专用的马和马车,井且把传递文书称为邮传。孔子说:?德之流行速一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且》),说明当时的邮传已为人们所熟知,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于大修驰道,使我国古代邮驿有了更大的发展,并制定了我国第一部邮政法《行书律》。法律规定,紧急公文在收到后要马上传递,一般公文也要当天传递,"留者以律论之?。在当时已实行公文接力传递,速度很快。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代邮驿最发达的时期,已经建立了严密的官邮制度。

 官邮交通线以首都长安为中心,每30里设一个驿站,每个驿站都配备有驿馆,每个驿站有驿官和驿夫。据《唐六典》记载,在唐玄宗时全国设有驿站1643处,人员达5万以上。唐代通信由驿、步、烽燧组成。唐代对邮件传递的速度也有明文规定,陆驿每日70里,如遇紧急邮件每日可达吉百利。据记载,公园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远在3000里之外临潼的唐明皇在6天之内就接到了紧急军报,通过接力马传递的邮递速度达到每日500里。中国的邮驿一直沿袭到清末。在我国,邮驿的亭、站保存至今的有孟城驿和鸡鸣山驿等,其中孟城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驿站(建于明代,现在的设施为清代重建)

各大洲的第一枚邮票

 1.北美洲 北美洲的第一枚邮票 是美国半官方信局纽约专差邮局1842年2月1日发行的市内快递邮票,主图为华盛顿正面像,面值为3美分。 2.南美洲 巴西帝国1843年8月1日发行的牛眼邮票,全套为3枚,是南美洲第一枚国家政府发行的邮票。之所以称为牛眼,是因为邮票1.北美洲

 北美洲的第一枚邮票是美国半官方信局?纽约专差邮局1842年2月1日发行的市内快递邮票,主图为华盛顿正面像,面值为3美分。

 2.南美洲

 巴西帝国1843年8月1日发行的?牛眼邮票?,全套为3枚,是南美洲第一枚国家政府发行的邮票。之所以称为?牛眼?,是因为邮票图案总体像牛的眼睛。

 3.非洲

 非洲的第一枚邮票是毛里求斯英殖民政府于1847年9月21日发行的。全套2枚,主图为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像。毛里求斯在当时的大英帝国版图上,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点,但是在这里却产生了举世瞩目的世界珍邮。在 雕刻 邮票铜板的时候,由于疏忽人们把?POST PAID?(邮资已付)刻成了?POST OFFICE?(邮局),所以人们把这批邮票称为?毛里求斯邮局邮票?。这批邮票存世量极少,成为了著名世界珍邮。至今只发现了3个实寄封和3枚2便士、24枚1便士的邮票。

 非洲第一套国家政府发行的邮票是1860年由利比里亚共和国发行的,全套3枚,主题为自由女神像。

 4.大洋洲

 大洋洲的第一枚邮票,是新南威尔士责任政府(现为澳大利亚的一个州)在1850年1月1日发行的,全套3枚,主图为?悉尼风景?的圆形徽记。大洋洲的第一枚国家政府发行的邮票,是夏威夷王国(现为美国的一个州)在1851年发行的,全套为3枚,主图为表示面值的数字,均为蓝色。这些邮票多为在该岛居住的欧洲传教士使用,所以也被称为?夏威夷传教士邮票?,因为当时未被邮局记录在案,所以多年不为人知。大洋洲的第一枚国家政府发行的邮票1864年在欧洲首次被发现,其中2分票存世仅15枚,新票只有1枚,为世界珍邮。

 5.亚洲

 亚洲的第一枚邮票是印度信德地区(现为巴基斯坦的一个省)地方长官在1852年发行的,圆形图案分别凸压在红色、蓝色、白色胶纸上,票幅为圆形。枚国家政府发行的邮票是奥斯曼帝国(现为土耳其)在1863年发行的,全套4枚,主图为新月上签有帝国苏丹的拼合花押。

邮票收集方式

 (一)收集未使用的新票

 这是一种最普通采用的方式。比较方便,没有什么难度、经济负担不大。可以慢慢去收集。如果平时无时间在发行新邮票之日去买,可以每年买1本年册,这种装入定位册的邮票,既便于 收藏 保管,册子上又有邮票名称、发行日期、全套枚数、齿孔度数,以至邮票图案内容简介。

 (二)收集盖销邮票

 这是邮票公司为初 集邮 者发售的较廉价的邮票。是将未使用的新邮票,用邮票公司特备的邮戳盖销。其售价大约是新票的1/3左右。较高等的集邮家一般是不收集它的。这种盖销票在50和60年代广泛被人收集,目 前发行的新邮票已很难见到盖销票了。

 (三)收集使用过的旧票

 邮票

 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收集方式。它不用花太多钱,只是要费很多功夫去收集。其中有些高面值邮票在国内很难找到;到邮票市场去买,也不便宜。有人认为,使用过的旧票盖的戳越小越好。其实不然,首先应该要求邮戳盖得清晰,还要完整地包括时间、地点、便于以后研究邮史时使用。

 (四)收集混合票

 有一些初集邮者为欣赏邮票图案,收集时不管其是盖销票还是实用票,只要凑成一套便可以了。混合票又有几种方式;新盖混合、新旧混合、盖旧混合。不管是哪种方式,反正都凑成套了。这种方式不但在初集邮者的邮集中普遍存在,就是在某些集邮家的邮集中也存在。

 (五)收集一新一旧

 若只收集一套未使用的新邮票或实用旧票(盖销票)后,仍未满足收集者的 爱好 ,可以新旧两者各集其一。因为有些邮票,其新票与旧票难度各不相同。

 (六)收集四方连邮票

 收集四方连邮票,又可分为收集新票四方连、盖销票四方连及实用旧票四方连。其中以新票四方连最易于获得。实用旧票四方连的收集难度最大。

 (七)收集一个单枚票、一个方连票

 这种方式又可分为收集新票和新方连、旧票和旧方连。目 前日本邮票商还为这类收集者专门印制了贴票册。这种收集方式逐渐被更多的集邮者接受。

 (八)收集一票一封

 每收集一枚邮票,还同时收集一个贴有这枚邮票的实寄封(最好是首日实寄封)。

 (九)收集一票、一方连、一首日封

 就是收集一枚邮票、一个四方连邮票和一个首日封(实寄或不实寄)。

 (十)收集整版票

 有一些集邮者经济力量较强,专门喜欢收集整版的邮票。

邮戳是邮局盖在实寄邮件上的各类邮政戳记,包括邮政日戳、纪念邮戳和风景邮戳、内部业务用戳、宣传邮戳等。是邮政史的反映。收集邮戳是集邮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收集邮戳首先应当明确收集目的。如果是为了组编邮政史邮集,就应该对邮政部门所使用过的戳记广为收集,以便精心筛选,沙里淘金。如果是为了欣赏戳的艺术性和造型的美就要把精力放在收集纪念邮戳和风景邮戳上。特别是每发行新邮票时,邮票总公司和地方邮票公司总要刻制纪念戳。这种由邮政部门批准的,兼有邮票发行首日和纪念双重意义的戳记,收集起来,日积月累,就是一幅有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精美画卷。由于这种收集主要目的是欣赏戳印的设计艺术,因此,非戳类的纪念戳(纪念图章)也可一起收集。

邮戳的种类非常多,根据个人的喜好喜欢哪类就去收集哪类,否则收集不过来。收集的渠道可以购买,可以与各地邮友互寄交流,也可以到回收站购买整批的。一些比较热门的:少数民族地名戳,生肖地名戳,邮资机戳,邮资已付戳,机要戳,宣传戳,风景日戳。风景日戳只能和集邮者交流,或者去当地邮局请求盖戳。一般的信上是没有的。

1、普通日戳:指各级邮政业务部门日常使用的邮戳,就是通常用的普通组合戳,戳记表明收、发邮件的年、月、日、时间和地点,有的带有编号,如1号戳、2号戳或其他标识等等。一般的邮件上大多用此邮戳。

2、宣传戳:为宣传或纪念某一事件、事物而使用的邮戳,多数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其中一些有字钉可以更换时间,有的没有字钉时间是刻上去的不能更换只限当天使用,有的宣传戳只有宣传内容而无时间,可分普通日戳组成双联戳,也可分独立的组合戳。

3、纪念戳:是一种时效性极强的有特定纪念文字或图案的邮戳,以及经邮政部门同意由集邮公司使用的新邮首日戳,同时还包括专设临时邮局使用的也刻有特定纪念文字,图案的邮戳。重大节日纪念戳、重大事件纪念戳等等都属于此类。

4、临时戳:为宣传或纪念某一事件临时使用刻制,上面刻有“临时”或“临”字样。

5、专用邮戳:指邮局的专业部门或专设邮局所用的邮戳,其中前者如挂号、航空等标识性戳盖上后表明邮件的属性但无时效概念,也不能销票;后者如轮船邮局、火车邮局、流动邮局或临时邮局等戳,除了均刻有专用方面的字样外;同时也标明收件的日期、时间,甚至地点、船号、行车线路等等。

6、指示戳:指盖在邮件上向接收邮局或收件人说明情况或处理意见的戳记,也称“通知性邮戳”,其中以欠资戳、退件戳最为多见。

7、代资邮戳:指盖在邮件上表示邮资已付的邮戳,它包括注明“邮资已付”、“邮资总付”及盖有相应邮资数值等形式。有与日戳构成双联形式的,也有单独使用的。又可分为手盖戳和机盖戳两类,还有盖在纸上或印在纸上再粘到邮件上的“代票”形式。近些年来电子邮资机可以给出多种面值的邮资签条,其上还印有一些花纹、图案,也很受欢迎,有一些国家颇有取代普通邮票的势头。

8、内部邮戳:凡是不在公众正常使用的邮件上盖用的邮戳,多属于内部邮戳。如邮政公事戳、军邮邮戳、机要通信邮戳等等。内部邮戳也可分为普通、专用、纪念、代资等。

如果想用戳来组编一个专题戳集,那就要根据主题巧妙地构思,从大量邮戳中细细挑选。比如要组编一部百家姓戳集,那就必须大量收集邮政日戳,从中筛选出打头字带有赵、钱、孙、李?字样的邮戳。

收集邮戳的方法,可以用邮戳纪念卡贴上邮票,请求有关邮局加盖;也可以大量收集实寄过的旧信封,从中挑选戳印清晰完美的收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旧信封上所贴邮票比较珍贵,或者有较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特殊的纪念意义,还是不要剪为好。因为收藏这样一枚珍贵的实寄封,远比收藏一枚有用的戳要珍贵得多,它可以在很多类别的邮集中派上用场。

文章标签: # 邮票 # 邮戳 # 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