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本周运势 本周运势

手工制作十二生肖邮票图片简单_儿童手工自制生肖邮票教程

tamoadmin 2024-06-22 人已围观

简介1.中国发行的第一版生肖邮票值多少钱2.如何分辨中国邮票的真伪?3.古老手工艺的发展前景?4.关于邮票的资料寅虎的拼音是:yínhǔ。寅虎,是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形象化代表。寅虎是十二生肖之一。如下:1.历史发展生肖起源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221年),当时人们使用动物来纪年,也就是把每一年都对应一种动物。后来,在隋唐时期生肖被作为神话传说的基础,开始用于预测命运和人格特点,并渐渐成为一

1.中国发行的第一版生肖邮票值多少钱

2.如何分辨中国邮票的真伪?

3.古老手工艺的发展前景?

4.关于邮票的资料

手工制作十二生肖邮票图片简单_儿童手工自制生肖邮票教程

寅虎的拼音是:yínhǔ。寅虎,是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形象化代表。寅虎是十二生肖之一。

如下:

1.历史发展

生肖起源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221年),当时人们使用动物来纪年,也就是把每一年都对应一种动物。后来,在隋唐时期生肖被作为神话传说的基础,开始用于预测命运和人格特点,并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民间文化符号。

2.文化内涵

生肖是中国民间文化中十二种与年份相关的动物,分别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人们根据自己出生年份所对应的生肖来推测个人的命运和性格特点。

生肖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生肖代表着一种智慧、象征着一种价值观,也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社会心态。在这种文化中,人们通过生肖来表达对生命、幸福、健康和财富等方面的美好愿望。

3.周边产品

生肖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旅游纪念品、艺术品、文化衍生品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生肖邮票,每逢新年,中国邮政都会发行生肖邮票来庆祝新年。此外,一些生肖主题的手工制品、文化衫、文化挂件等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

4.影响

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其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还渐渐影响到了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传统年份开始时也会发行生肖相关的邮票或者纪念币,以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喜爱。

此外,许多西方企业也将生肖作为市场推广对象,生产出各种生肖主题的产品以吸引中国消费者的目光。

5.总结

总之,生肖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民间文化符号,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现代社会中,生肖也催生了很多周边产品和文化衍生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中国发行的第一版生肖邮票值多少钱

2012年第三轮生肖“龙”票的设计意图

————————————————————————

壬辰龙票,即中国邮政发行的“2012年生肖龙邮票图样”,由著名平面设计师陈绍华设计,在设计上基本参考了明清蟠龙的造型,是继1988年、2000年之后的第三轮生肖“龙”邮票。

壬辰龙票 - 简介

2012壬辰龙年生肖邮票由著名平面设计师陈绍华设计,其设计灵感来源于皇帝龙袍前胸织绣正金龙图案,并参考了清代琉璃九龙壁的造型及色彩。画面采用龙正面角度,是力求表现出龙的雍容与威严。

壬辰龙票 - 由来

龙票主要表达的是降魔祈福主题。据设计师陈绍华介绍,他翻阅了很多资料,最终选用手工绘制、电脑设色的方法来“画”这条传统龙。 “壬辰龙”威严庄重,着色喜庆,一身正气,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它的设计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这枚龙票图稿确定前曾多次征求各方意见,请知名专家学者、美术界人士、收藏界人士组成社会评委进行评议,最终在众多设计家的作品中,经过多轮筛选才确定了这款设计方案。

壬辰龙票 - 设计理念

蟠龙造型是古代龙图形发展到巅峰时期的“正宗造型”,甚至连盘绕角度,鳞爪造型都有严格的规范。选取蟠龙造型,正是希望凸显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带给人民的精神气度。

社会上有很多关于2012年的灾难传闻,而中国人传统上也认为龙年是大变动之年。作为中国神兽的代表,设计师陈绍华认为,壬辰龙票不宜做得太过温柔可爱,过多强调亲和力,会削弱龙的基本文化特性,也未必符合当代中国人的心境。从威严神力,再到代表中国的自信,一个刚猛有力、威严自信的龙型才是恰当的。

如何分辨中国邮票的真伪?

80版猴票是我国发行的第一轮生肖邮票,单枚面值8分,共计12张。它的收藏价值之所以高,是因为当年发行量相对较少,而且造型独特。第一套生肖猴票发行量仅500万枚。此外,由于该邮票是手工雕刻版,由著名画家、设计家和雕刻家联手出品,艺术价值也极高。30年,第一轮猴版票涨了17万倍。在刚刚开馆的天津邮政博物馆里,尽管珍邮如云,但是一版标价126万元的整版猴票还是非常吸引眼球,单价市价15000元/枚。如今,市场上已经很难淘到第一轮猴票。

古老手工艺的发展前景?

一、版别 鉴别邮票,首先要了解邮票的印刷版别,即不同时期的邮票印刷工艺的特点与区别。新中国建国初期,是采用雕刻版、胶版、凸版等印刷工艺来印制邮票。50年代末引进了照像凹版技术,邮票生产基本以影写版(即照像凹版)和雕刻版为主。80年代引进电子制版技术,影写版邮票由照像凹版改为电子制版印制。新中国还有影写版与雕刻版套印的邮票,简称影雕套印版,以及少量与胶版、凸胶套印的邮票。 现今市场上流行的假票基本上都是用胶版印刷的。用胶版仿印雕刻或影雕套印版印出的邮票,最大的缺欠就是仿不出雕刻版的立体感。雕刻版印制的邮票,图案上的点线及铭文的墨层高高凸起,有一种浮雕的感觉,手感明显,这是其他印刷工艺都达不到的。雕刻版印刷的原版是由专业雕刻技师用手工在钢版上精雕细琢而成,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即使雕刻师本人也难雕出两块丝毫不差的铜版,者更难望其项背。 影写版分照像凹版与电子雕刻版两种。它具有网纹细,层次丰富的特点,它的画面的细腻柔和与墨色厚实的程度也是胶版印刷所无法达到的。在放大镜下,胶版所印假票与影写版邮票的网纹、网点有显著区别,假票的网纹线数一般在每英寸120~210线,而影写版邮票的网纹线数每英寸在250线以上。目前北京邮票厂所使用的电子刻版机,更使影写的网纹达到了每英寸350线。胶版印刷是以网点的大小来显现色彩的深浅层次,所以胶版的网点是大小不一致的。而影写版是靠网点的深浅来表现色彩层饮的,所以影写版的网点大小是相同的。用放大镜观察,影写版邮票图案清晰,色彩柔和均匀,墨色厚实,字体坚实;而胶印版的假票,网点粗大,图案模糊,字体虚浮。有些假票,用肉眼细心观察,即可发现因分色制版技术不佳所产生的叠色、露色等漏洞。 二、纸张 集邮活动中最忌讳的是触摸邮票,这也给假票兜售者以可乘之机。因此,凭视觉来鉴别邮票纸张往往成为识别假票的突破口。我国的邮票用纸是国家邮政部门定点生产的厂家专门生产的。它是根据邮票印制工艺的要求及邮票本身的特性而制作的,其纸张物理指标及外观要求都较为特殊。这些专用的"涂料邮票纸",统称为邮票纸。由于"涂料邮票纸"不同于社会上所用的胶版纸、铜版纸,所以社会上出现的假票与真票在色泽上会产生差异。另外从纸张表面外观上也能观察到"涂料邮票纸"同胶版纸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只要我们对假票进行仔细地观察,就能辨别出赝品。 三、刷色 即邮票印刷所产生的票面色彩效果。刷色是印刷工艺,纸张、油墨等诸因素的综合产物。主要是由油墨决定的。印制邮票用的油墨是专门配制的,色相正,色泽浓艳;而伪造的邮票由于用普通油墨胶印,难免颜色发闷发暗,色相不正。又会因套色不准而产生叠色、露红(图案和文字伴有红色暗影)等纰漏。我国的邮票从60年代起,在相关造纸厂、油墨厂的密切配合下,专门生产了各类特殊纸张和特别油墨,这些印刷材料是伪造者所无法购置和仿造的。如天津油墨厂为印制邮票特制的颗粒在10微米以下的高级影写版油墨,还有为一套邮票中的某枚图案专门调配的油墨,这样的墨色效果是一般印刷厂所绝对办不到的。当然,对刷色的鉴别,需要专门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一般集邮者只能凭真假对照,或在放大镜下反复观察来识别伪造邮票。在一些可以利用的人工光源之下如紫外石英灯、日光灯等,假票也会显现出与真票差异甚大的刷色。

关于邮票的资料

来源:宝鸡日报 主持人:白德泉 崔晓波

本期嘉宾 孙忠印 凤翔县委副书记 

刘文华 凤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陈建平 宝鸡市旅游局科长 

赵德利 宝鸡文理学院教授 

艾满劳 凤翔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  

王 晓 凤翔县文化馆馆长  

胡新民 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泥塑工作室艺人  

杨 达 凤翔县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 

由于历史的恩赐,我们的民俗性文化可以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被推陈出新。民间工艺品就是其中的一类。随着假日经济的出现,这些民俗文化更加凸显出了它的价值。因此,如何使这一独特的假日经济现象具有充分的文化色彩,使这种单纯的物质消费过程,变为民族文化的再生产过程,让人们在闲暇中获得民族文化陶冶的同时,又能将我们拥有的民俗民粹当作一个产业来做,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毋庸讳言,传统的民俗产业在市场经济活跃的今天,愈来愈受到市场的关注。这种关注,始于假日经济。假日经济给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带来了众多的观赏者,民俗文化也丰富了假日经济的内容。缘于此,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产业。  

从我们宝鸡的情况来看,凤翔的泥塑、千阳的草编、陇县的刺绣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我们宝鸡的这些民俗产品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诸如枕头猪、泥塑羊、泥塑马还作为中国邮票的图案,印制成邮票发行,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知名度,并没有使宝鸡的民俗产品批量进入市场,形成规模。反倒是随着假日经济和旅游业的兴旺,各地的民间饮食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民俗村和农家乐等旅游项目。

但这些民俗村品种单一,除了饮食以外,没有其它民俗产品作为依托,民俗文化的内涵较低,而且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按理说,民俗村是展示民俗文化和民俗产品的一个大舞台,但同质化淹没了各地民俗产业的特色,对市民的吸引力渐渐变弱,也使刚刚起步的民俗产品失去了一个交易和展示的平台。那么,融入民俗文化的传统民间工艺品,如何才会走出乡村,吸引更多的游客?怎样才能使宝鸡历史悠久的民俗产品形成一个产业?本报热题热议栏目组,邀请各位嘉宾探讨宝鸡民俗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为宝鸡民俗产业的发展支招。  

民俗产品市场想象空间巨大  

主持人:凤翔的泥塑马、泥塑羊和陇县的枕头猪都被选为国家生肖邮票的图案。以这些图案印制的邮票在全国发行后,宝鸡的民间工艺品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促进宝鸡民俗业向产业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凤翔县在民俗产业的发展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从而使民俗产业成了凤翔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凤翔乃至宝鸡的民俗产业发展现状如何?民俗产业发展空间有多大?

邮票知识

(一)邮票图案:指邮票票面,一般由与邮票发行目的相关的图案、国名、面值 、说明文字及边饰等组成。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图案都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自已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地理、自然风光及珍贵的动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邮票图案。全世界已经发行30多万种邮票,图案的内容包罗万象。集邮者通过收集研究邮票图案能获得丰富的百科知识。因此,邮票图案是集邮者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邮票上的国名: 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国空或地区的名称。一般都以文字、缩写字母来表示国名。如:日本邮便、中国人民邮政。美国采用缩写字母USA、苏联采用缩写字母CCCP来表示国名。还有些国家用特殊符号来表示,如英国早期邮票采用英王头像作标志。英国现行的纪念邮票印有英女王头像以代替国名。识别邮票上的国名,可以了解有关国家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识。

(三)邮票面值: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邮资金额及货币单位。世界各国大多以表示邮票面值的阿拉伯数字和本国货币单位组成邮票面值。如美国普通信函邮资为22美分,邮票面值即由阿拉伯数字22和C分组成。中国人民邮政普通信函邮资为8分,邮票面值由阿拉伯数字8和分组成。也有一些国家发行无面值邮票,如军用邮票、公事邮票等。我国1938年晋察冀边区发行的抗战军人纪念邮票和1943年淮南区发行的“平”、“机”、“快”及“稿”字邮票都属于无面值免资邮票。美国自1978年至1985年间陆续发行一组无面值邮票,票面上印有“A”“B”“C”“D”字样,分别代表面值15、18、20、22美分。这是因为美国邮政部门要市调整信函邮资,但在印制邮票时,新的信函邮资未最后确定,不能往邮票上印新面值;但若在邮资确定后再印,邮票又无法供应。因此,才发行这种无面值的代字邮票。研究邮票面值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币值变化的情况。

(四)邮票上的齿孔:为了方便邮票的撕开,在整张邮票的各枚之间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后,单枚邮票边缘凹进的半圆形部分称孔,凸出的部分称齿,合称为齿孔。英国黑便士邮票问世时没有齿孔,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必须用剪刀一枚一枚剪开。 直到1854年英国才出现打齿孔的邮票。根据齿孔的形态,齿孔分为:光齿、毛齿、盲齿和漏齿。光齿:是在邮票打孔后,齿孔中的圆形纸屑完全脱落,孔洞边缘光洁,称光齿。毛齿:齿孔中纸屑未完全脱落,孔洞边缘不光洁,呈毛状,称毛齿。盲齿:在邮票打孔后,只有印痕,齿孔中的纸屑没有脱落,孔未通透,称盲齿。漏齿:应该打孔而漏打齿孔的,称漏齿。齿孔度数,是表示齿孔的量度,测量方法是把邮票放在量齿尺上,看在2厘米的长度内有几个齿和几个孔。如一枚邮票有12个齿和12个孔,那么这枚邮票的齿孔度数就是12度;如有11个齿和12个孔,那么这枚邮票就是11 1/2度。测量齿孔度数的方法是法国集邮家勒格拉于1866年提出的,一直沿用至今。测量齿孔度数是研究邮票的一项内容,也是鉴别邮票真伪和区分不同版次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邮票的齿孔大多数是11度、11 1/2度、12 1/2度和14度。

(五)邮票的版铭:在整张邮票纸边上印有邮票编号、版号、张号、色标、设计者和印刷厂名等,统称版铭。版铭是研究邮票的重要资料,因此,很多集邮者都喜欢收集带版铭的邮票。如:我国1981后4月29日发行的J63《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日本》邮票,在整张纸边上印有鸡、金鱼、风筝、天坛、蝴蝶等各种图案以及印有邮票名称、设计者、印刷厂名、版号、张号、色标等等。这些版铭被集邮家看作是重要的集邮资料。有的邮学家说,这是印刷厂送给集邮者的礼物,是研究邮票版式和邮票印刷的重要依据。

(六)邮票上的水印:邮票是预付邮资的凭证。为了防止伪造,在造纸过程中,用特殊方法加压在纸里的一种标记,称水印。水印是一种无色标志,多为简单图案。在一整张邮票上,只有一个水印图案叫全张水印。水印图案在全张邮票中重复出现叫复式水印,水印的图案多种多样,如皇冠、太阳、月亮、太极图等等。英国于1840年5月6日发行的黑便士邮票上就是以皇冠为图案的水印。1885年我国大清邮政发行的小龙邮票和1898年发行的蟋龙邮票是以太极图为图案的水印。邮票上的水印很容易识别,在阳光或灯光下仔细看邮票背面就能发现。对不太明显的水印,可在邮票背面略喷一点汽油,水印立即会呈现出来。汽油挥发快,对邮票和背胶并无损害,有经验的集邮家一般都 采用这种办法识别邮票上的水印。水印是研究和鉴定邮票真伪以及版别、发行年代的重要依据。

(七)邮票上的志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在票面底部印有邮票发行序号和年代,称志号。如1952年7月7日发行的,《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在邮票底部左边印有“纪16.4—1”“纪16”表示这套邮票是纪念邮票的第16套;“4—1”表示这套邮票有4枚,这是第一枚。邮票底部右边印有“(78)1952”,(78)表示管枚邮票在纪念邮票里的总编号,“1952”是这套邮票的印制年代。我国首次便使用“纪”字头发行邮票,是从1949年10月8日的纪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始,到1967年3月10日纪124《向32111英雄钻井队学习》邮票止。其间共发行“纪”字头的纪念邮票124套。特种邮票的表示方法与纪念邮票相同,只是将“纪”字改训“特”字。从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发行的邮票取消了这种志号。从1970年8月至1973年10 月发行的邮票,在邮票底部左边又印上新编的连续号,右边印有印制个代。例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邮票底部左边的“(1)”,是连续编号,“1970”是印制年份。从1974年开始,邮票编号又使用“J”表示纪念邮票,“T”表示特种邮票。例如,1974年5月15日发行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底部左边印有“J1(3—1)”,“J”表示纪念邮票,“1”是第一套。(3—1)表示这套邮票共3枚,这是其中第一枚。邮票底部右边印有“1974”是印制年份。邮票志号是新中国邮票上特有的标志。这种志号对收集邮票很方便,不必查看邮票目录就能了解每枚邮票的印制年份、全套枚数、总编号。

(八)邮票品相: 集邮的人都非常讲究邮票品相。所谓邮票品相,就是邮票的相貌。衡量一枚邮票的品相有以下几点:新票:票面完整,没有破损,没有折痕,图案端正,颜色鲜艳,不褪色变色;齿孔完整,不缺角;背胶完好。 旧票:票面完好,不揭薄,邮戳清晰,邮戳销于邮票一角(约占票面的1/4左右),这样的邮票为上品;邮戳轻印不损害票面美观为中品;邮戳重油影响图案美观为下品;如果是研究邮戳,以全戳为好,要能看见邮戳上的地名、年、月、日、时。这主要由收藏的目的来定。在收集邮票时要注意邮票品相,不要用手抓取邮。用手抓取邮票易折角断齿。手上有汗,接触邮票会使票面失去原来的光泽。要使用镊子。集邮用的镊子尖端扁平、圆滑、无绣、松紧适度。邮票品相好坏,是相对而言的。一般的邮票容易得到,就可以挑选。凡是图案相同的,可以比较一下品相好坏,尽量把品相次的剔出去,把好的收藏起来。如果一枚邮票极为难得,能收藏一枚已经很珍贵了,对品相则不必苛求。倘若非品相好者不取,那么,就很难如愿以偿了。常见的邮票品相不佳有以下几种:(1)破损 在撕邮票时,用力过猛,把邮票边缘撕破(在分撕邮票时,按照齿孔多折几次,用力要均匀,不宜过猛)。(2)折痕 在用镊子夹取邮票时,用力不均,造成折痕。信销票的折痕大多数是因为贴票时或在信件传递过程中受折而出现的(一般的软折痕用水浸泡后重新压平,可以消除)。(3)齿孔不全 齿孔短缺,有部分漏齿、缺齿、断齿。(4)揭薄 在揭取邮票时,由于浸泡不透,造成票背纸质受伤变薄或揭成两层。(5)擦伤 信件在邮递过程中,邮票画面被磨损。(6)霉点 邮票受潮或背胶变质引起发霉,形成霉点或黑色斑点。(7)墨渍 墨水或墨汁被弄到邮票上(把食盐放在热水里,将邮票浸泡一下,墨渍会褪去)。(8)油墨过浓 盖戳时油墨过浓,使邮票图案弄得模糊不清。(9)指纹 用手拿取邮票时,手指上的油渍或汗液弄脏了画面。(10)褪色 邮票长时间受灯光或太阳光照射,使原刷色褪色或变色(注意邮票不宜长时间被强光照射)。为了保持邮票清洁、完好、美观,对以上容易损伤邮票品相的可能性要防止。

文章标签: # 邮票 # 发行 # 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