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本周运势 本周运势

不孝才子是什么动物生肖_不孝子指什么生肖

tamoadmin 2024-06-17 人已围观

简介猪, 是关于猪的传说 猪为六畜之一,中国人与猪的关系非同一般,人们的肉食大部分来自猪。猪的一身是宝,供人采用。作为一个农业国,猪更是与亿万农民有着不解之缘。人们推举十二种动物为生肖,自然会采用与自己生活最密切的动物来作代表,猪成为生肖当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关于猪当上生肖,民间还有一个传说。 古时有个员外,家财万贯,良田万顷,只是膝下无子。谁知年近花甲之时,却得了一子。合家欢喜,亲

不孝才子是什么动物生肖_不孝子指什么生肖

猪, 是关于猪的传说 猪为六畜之一,中国人与猪的关系非同一般,人们的肉食大部分来自猪。猪的一身是宝,供人采用。作为一个农业国,猪更是与亿万农民有着不解之缘。人们推举十二种动物为生肖,自然会采用与自己生活最密切的动物来作代表,猪成为生肖当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关于猪当上生肖,民间还有一个传说。

古时有个员外,家财万贯,良田万顷,只是膝下无子。谁知年近花甲之时,却得了一子。合家欢喜,亲朋共贺,员外更是大张宴席,庆祝后继有人。

宴庆之时,一位相士来到孩子面前,见这孩子宽额大脸,耳阔有轮,天庭饱满,又白又胖,便断言这孩子必是大福大贵之人。

这肥胖小子福里生、福里小,自小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习文武,修农事,只是花天酒地,游手好闲,认为命相已定,福贵无比,不必辛苦操劳。哪知这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父母去世,家道衰落,田产典卖,家仆四散。这胖小子仍然继续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直到最后饿死在房中,这胖小子死后阴魂不散,到阴曹地府的阎王那里告状,说自己天生富贵这相,不能如此惨淡而亡,阎王将这阴魂带到天上玉帝面前,请玉帝公断,玉帝召来人间灶神,问及这位一脸富贵相的人怎么会饿死房中,灶神便将这胖小子不思学业、不务农事,坐吃空山,挥霍荒*的行为一一禀告。玉帝一听大怒,令差官听旨,要胖小子听候发落,玉帝道:“你命相虽好,却懒惰成性,今罚你为猪,去吃粗糠”这段时间恰逢天宫在挑选生肖。这天宫差官把“吃粗糠”听成了“当生肖”。当即把这胖小子带下人间,从此,胖小子成为一头猪,既吃粗糠,又当上了生肖。

另有一说是猪靠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生肖,在天宫排生肖那天,玉帝规定了必须在某个时辰到达天宫,取首先到达的十二种动物为生肖,猪自知体笨行走慢,便半夜起床赶去排队当生肖。由于路途遥远,障碍也多,猪拼死拼活才爬到南天门,但排生肖的时辰已过,但猪苦苦央求,其他六畜也为之求情,最后终于感动了天神,把猪放进南天门,当上了最后一名生肖。这样,马、牛、羊、鸡、狗、猪“六畜”都成为人间的生肖。

公元前659年

他接他爹的班

考不取功名的后果

是接手自家酒馆

这是一段流行歌曲歌词。时间是唐朝,故事的主人公因科举不第,无奈当掌柜。而我讲的故事发生在明代,主人公才华横溢。可恨并非考不取功名,而是时运不济、怀才不遇。

明成化六年,苏州市井百姓唐广德家,添丁进口。唐广德沉浸在初为人父的喜悦中,为这男婴起名:唐寅(据说唐伯虎寅时出生)字伯虎。古人兄弟姊妹排行次序:伯、仲、叔、季......十二生肖有寅虎之说。唐父想必是想用字来解释名,前后呼应。

唐广德经营着一家小酒馆,生活算得上小康。但那时代商人没啥地位,所以,唐广德希望儿子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恐怕普天之下父母对子女期望大抵如此,即使今天,父母也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上好的学校、以及报各种兴趣班。

待到唐伯虎稍大些,唐父把儿子送去当地最好的私塾。而小伯虎,也相当争气,学习成绩超好不必说,还能过目成诵。被称为神童。

然而,这位神童顽劣、调皮。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个位小唐神童故事。

讲小唐神童故事之前呢。我想起了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童年故事。

我想,那大概是夏季的某个午后,丝丝微风时不时吹过,小王戎和一群小伙伴一块玩耍,忽见路边李子熟了,果实诱人。玩伴都跑去摘,唯有小王戎坐在一旁树荫下休息。有人不解问道:“为何你不去呢?”小王戎回答:“路人那么多而不摘。李子必定是苦的。”那群小伙伴从树上,下来,吃李子时,发现太苦。自此,王戎识李的故事,流传开来。

无独有偶,时间过了一千多年。小唐神童和几个小玩伴,发现邻家李子熟了,相约去偷摘。我想这一定这小唐神童组织的,几个死党纷纷去了。由于个子小,小唐神童踩在死党肩膀上,想登上墙去。不料掉进粪坑,爬出来后,小唐神童强忍臭味,默不作声。待到第二位死党扑通掉粪坑,爬出来后,那孩子想告诉后面的同伴,小唐神童将食指放在嘴边,嘘!接着大家纷纷掉坑,无一幸免。大家相视而笑。

唐父看着这位从粪坑出来的熊孩子,居然没有责怪。我想唐父爱这个孩子的一切,包括调皮。而且,时不时在来往客人间展示儿子随手涂鸦的作品,听着客人赞扬,心里那叫一个美。

就是唐父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让唐伯虎遇见了人生中影响他性格最大的一个人。

此人,典型的:“颜值不够,才华来凑。”因右手多生一指,? 常自嘲貌丑。他就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而且,比唐伯虎大十岁。

俩人相识后,唐伯虎称他:“大哥”。这也算是一段因画结识的忘年交吧。或许,文人之间,不只是有文人相轻。更有互相赏识对方才华而结下的友情。当年李白和杜甫也有十一岁之差。然而俩人的情谊并未因年龄而差生距离。杜甫那首《春日忆李白》有这样的诗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我们天各一方,彼此想着对方,何时才能在一起畅饮,谈论诗文。可是,别时容易见时难,然而情谊并未因距离而衰减。那种心有灵犀的默契,早已达成,那些诗文唱和,千年流传。

祝枝山将这位小弟引荐给非常有名的大画家,沈周。儿子学画画,唐父自然全力支持。沈周比唐伯虎大三十岁。却也是忘年之交。沈周相当喜欢这位天分极高的孩子,虽然未正式收为徒弟。却愿意倾囊相授。

祝枝山时常带着这位小弟,吃喝玩乐。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体验一把,或者外出写生。唐画祝字绝配啊!

画累了、写累了。去茶楼酒肆歇歇脚,品尝下阳澄湖的螃蟹,俩人痛饮。谈诗论文聊字画,好不自在、快活。

十六那年,唐父看儿子书读的也不错,便逼迫儿子去考试。唐伯虎心不甘、情不愿参加了那场院试。这一考,还考了个第一名。唐父心花怒放,仿佛看了希望的曙光。而唐伯虎,洋洋得意地同时,却不想去参加什么科举,实现父亲光宗耀祖的梦想。

是啊!功名之路太枯燥。整日关在书房里读书不说,还要有三灯火五更鸡的勤奋。哪有我现在自在,怒马鲜衣、烂醉花间。有祝大哥的陪伴,有沈周老师对我绘画的指点。”我想这是少年唐伯虎内心独白。

少年唐伯虎衣食无忧。在自古繁华富庶地苏州,过着随心随性的生活。

唐广德,看着贪玩的儿子,看着自己日渐增多的白发,想着那个让儿子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梦。内心百感交集。却又束手无策。

为了让儿子收收心,给儿子操办起婚事。我想唐父也是无奈之举吧!毕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时间若回到三百多年前的南宋,陆母也曾为儿子无心仕途着急。这位陆母是陆游的母亲。没错,这个年少贪玩的孩子就是陆游,那位著名爱国诗人,临终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陆放翁。

陆游娶妻唐婉后,俩人你侬我侬,忒煞情多。这位唐婉,不光温柔体贴,还能和陆游诗词唱和。

年少的陆游,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呢?可恨天也妒。陆母看见儿子,整天和唐婉在一起,也不专心读科举考试之书。心急如焚。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唐婉没有为陆家生下一儿半女。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时代。这点无疑是致命的。在母亲威逼下,陆游不得已写了休书。从此,一段凄美爱情就此诞生。

不知道唐广德,知不知道这段故事。但是,他为儿子的婚事忙里忙外。他希望用婚姻拴住儿子那颗躁动不安、贪玩的心。十九岁那年,唐伯虎娶妻徐氏。

有了妻,唐伯虎是不是就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呢?答案是,no!no!no!或许对于唐伯虎来说,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徐氏温柔贤惠,不光家务事是一把好手,还上得厅堂。唐伯虎作画写字时,她在一旁研墨。读唐伯虎的诗文,她也曾唱和。唐伯虎常常大醉而归,她准备好醒酒汤。灯火阑珊处的守候就是这么寻常。而最寻常地幸福,往往被我们忽视。一旦失去,才会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

日子就像平静的海面,波澜不惊,而一旦暴风雨来袭,海面也会掀起波澜。

就在唐伯虎二十五那年,平静地日子,一去不返。这一年,父亲病重不久病故,母亲也因悲伤过度撒手人寰。唐伯虎还没来得及悲伤追悼。爱妻又因操劳过度而亡,没几天,儿子也夭折。紧接着,又传来已出嫁妹妹自杀而亡的消息。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莫过于此!唐伯虎怔怔地跪在坟前,心里一遍遍说着:“白虎、伯虎,白虎、伯虎......是不是我的字和天上白虎星同音。所以克死了家人。”凉风时不时呼啸而过,吹着这里地一切,包括旁边的白杨树。白杨多悲风,萧萧愁!

此时的唐伯虎,一夜之间两鬓斑白。他在《白发诗》里写道;清朝揽明镜,玄首有华丝。怆然百感兴,雨泣忽成悲。”他才二十五岁啊!却两鬓斑白。转瞬间,孤身一人。外面的世界再精彩又如何?没有了家,没有了昔日的温馨与安稳。酒入愁肠,化为悲痛欲绝的泪。

此时的家,对唐伯虎来说,只是空荡荡的房子,陈设如旧,睹物思人亦是一种痛,这种痛,难以言说,却又割着内心。

或许家绝非一个栖身之所那么简单,而是内心栖息的地方。

而此时此刻,唐伯虎的内心孤单而绝望,心的栖息之所又在那里?

庄子曾在妻子去世后,鼓盆而歌。来表示面对生死那种豁达、乐观的态度。但我想说,庄子固然参透了生死,却显得不近人情。

我一直以为,人是有感情的,因为有感情,所以才哭、才会笑。纵使明白道法自然,一切循环往复。但又怎么脱离内心的情感?

唐伯虎日日用酒麻醉自己,醉了。又一遍遍在纸上写着白虎二字。是啊!干嘛要清醒啊!难道看人家,家人团员,享天伦之乐?还是喝酒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是这酒也没让人彻底的忘记愁。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这是唐伯虎《一剪梅》的词句,我想他在埋葬自己的青春,埋葬一切的美好与憧憬。

就在唐伯虎日日买醉,日渐堕落时。江南四大才之一的文征明走进了唐伯虎的世界。

这个少时愚笨,却勤奋读书的官二代。没有陪着唐伯虎日日买醉,也没有陪着唐伯虎哭泣到眼睛红肿。

他给唐伯虎提供经济支持,劝唐伯虎读书、考取功名。给唐伯虎做心理疏导,希望抚平唐伯虎那刻滴血不止的心。

之后,唐伯虎和文征明一起读书。他们相信书中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

或许,转移注意力,是对唐伯虎内心最好的治疗。

“对!父亲希望我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父亲含恨故去,心愿未了。我一定要发奋读书,让父亲含笑九泉。”我想,这是重新燃起希望的唐伯虎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公元一四九八年,唐伯虎和文征明去应天府参加乡试,唐伯虎高中解元。全省第一名。而文征明,名落孙山。却并未嫉妒这位才华横溢的朋友,而是表示祝贺,真心为其高兴。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朋友落魄时,倾力相助;朋友得意时,真心祝福。还有什么比这更真的情谊?

唐伯虎高中后,做事相当高调、或许,狂傲是他本性。若没有了狂傲,他便不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个唐伯虎了。

就在,唐伯虎春风得意,吹嘘自己多牛逼之时。文征明劝他:“我父亲说你很有才情,但为人轻浮,恐怕一事无成啊!”文征明希望他能收敛自己狂傲,告诉他,越是出名越要低调。然而得意之时的唐伯虎,那听得了这样逆耳规劝。居然写了封《与文征明书》信里大体意思是:“我轻浮、狂傲天生的。你要看我不顺眼,别跟我做朋友啊!”大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之意。

也正是他的轻浮与狂傲,让他在后来的人生中付出了惨重代价。当然,这是后话。

此时唐伯虎风光无限,还娶官宦人家的千金**为妻。古人四喜诗里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不到三十岁的唐伯虎将二喜尽占。可谓风光无限正当年。

唐伯虎,狂傲不羁是你的本性,张扬是你的风格。高歌猛进吧!这才是你,一个毫不掩饰、毫不做作的你!

待到第二年,唐伯虎准备进京参加会试。临行前,祝枝山、文征明前来饯行。祝枝山请来当时名妓为其助兴,他们推杯换盏之时,有名妓,歌舞表演助兴。其中就有沈九娘,这个将余生,全部用来陪伴唐伯虎的女人。

唐伯虎带有几分醉意地看着沈九娘,目不转睛,沈九娘脸亦微红。只是,此时连中三元才是唐伯虎的目标,酒席间,唐伯虎写诗道:“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是的!我要一鸣惊人,我要高中状元,让九泉之下的父亲欣慰。

祝枝山和文征明看到诗后,心里隐隐担忧,担忧这位朋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们劝告这位朋友,虽然,他们知道,那些话会被当作耳旁风。

临别前,唐伯虎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伤。他甚至高声吟咏道:“待到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祝枝山、文征明的一再叮嘱,淹没在唐伯虎的高声吟咏中。他们担心却未曾消减。

唐伯虎当时很是出名,甚至有了自己的粉丝,这个铁杆粉丝就是徐经。徐家不光藏书万卷,还很有钱。因为以上原因,俩人进京赶考费用,徐经全权负责。

俩人一路上吃喝玩乐肯定少不了的,毕竟,有钱任性。到了京城,还常常去拜访当时达官贵人。想必,是要为前程铺路吧!

考完后,一群考生聚在一块喝喝酒,吃顿饭。这也再正常不过。酒席宴间,有考生议论考题,并问:“唐兄,你答的如何?”喝的微醉的唐伯虎说了自己如何作答的,并夸下海口,“状元一定我的!”那种带着几分狂傲的自信。怎能不让旁人心生嫉妒?? 只是,此时唐伯虎不懂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路很顺的他,也无暇反思。

更多时候,人总是在得意时迷失自己,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甚至认为,天下的路任我行!

我想处在人生巅峰的唐伯虎就是如此,这世界上有这样两种人,前者,夜郎自大型的,后者,恃才傲物。而唐伯虎绝对属于后者。

盼望着,盼望着,张榜的日子到来了。唐伯虎和徐经,目瞪口呆,一遍遍看着排名,没有他们。他们傻了,说不出话,思维在那刻僵住了。

紧随其后的是,锦衣卫的枷锁,阴暗而潮湿的牢房。罪名,竟然是科场舞弊。一次次严刑逼供,每次都会问及:“你是不是贿赂主考官程敏政,买了考题。”徐经无法忍受毒打,居然招供了。

大牢深处的冤,何时昭雪?此时,可是一代明君,开创大明一代盛世的弘治帝在位啊!

牢狱里的徐经和唐伯虎,近乎绝望。泪水干了又湿。人生最可怕的事,从来不是死亡,而是等待死亡的过程。他们在恐惧与愤懑中度日,不知还能见到人生的几个明天。

一来二去,这事传到皇帝耳朵里了,英明的弘治帝,命令重审此案。

刑部、吏部联合会审后,查明了事件真相,随后。弘治帝恢复了程敏政名誉。将唐伯虎和徐经无罪释放。但是,前提条件是,取消参加科举的资格。

一切像一场梦,梦醒了,心灰了。

唐伯虎没有柳永奉旨填词那样的幸运。自然也写不出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那样的词句。

他被贬为小吏,而且终身不能参加科举。这就意味着仕途再无希望。

落魄还乡,乡人十有九人堪白眼,就连娇妻也弃他而去。

唐伯虎孤零零地,一个人在深夜哭号过,也反复问着这个不公道世界。起码对他是不公道的。

醉酒后,他再度怀疑人生,这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狂傲的他写下这样的诗句:“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他想到了文征明、祝枝山的劝告。

在此之后,他寄情山水,饱览大好河山。孔子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我想唐伯虎就是仁者、智者。他在山水间找寻创作灵感、在山水间尽情释放着内心痛苦。

游历结束后,他已不是;“再挑灯火看文章。”而是游走于秦楼楚馆。他想忘记,忘记自己是谁都好。可是,记忆总是在念念不忘中再现。那就喝酒吧!大醉后,就可以入睡了。

“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这里是热闹,可是热闹是世界的。在灯红酒绿美女陪伴时,唐伯虎是孤寂的,这种孤寂源于心的破碎与绝望。

就在此时他再次遇见沈九娘。此时唐伯虎已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白发在摇曳的烛火中闪着微光。而沈九娘容颜如旧。唐伯虎叹息道:“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沈九娘看着这位自己敬重而欣赏的落魄才子,面露愁容,她说:“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呐!”她对唐伯虎讲起了自己故事,诉说着内心深处的凄苦。唐伯虎静静地听,伤心处唐伯虎陪着她哭。

那一夜,他俩聊了很多。两颗孤寂的心,发生了微妙变化。

没几天,沈九娘居然跟唐伯虎告白:“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复暮。”唐伯虎听后问她:“我仕途无望、而且很穷,你愿意跟我吃苦受穷吗?”沈九娘不假思索:“我愿意,我愿意用余生陪伴你。”唐伯虎听后深情而认真地说:“你等着,我来赎你。”

我问佛:“如何让心不再感到孤单?”佛说:“人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人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而唐伯虎,遇见了能使他圆满的另一半,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而是正巧赶上了。

唐伯虎疯狂作画卖钱,加上祝大哥的资助。他将心爱的女人赎了出来。

那一刻,唐伯虎和沈九娘是圆满的,因为心中有了彼此,有了牵挂和爱。爱从来不是追逐和占有,也不是物质和利益的衡量。而是,两颗孤单的心互相懂得。因为懂得所有才会有包容和理解。

唐伯虎在苏州,买了一处废弃已久的别墅。并和沈九娘居住与此。他和沈九娘一起,在别墅空地里种下桃树。沈九娘料理所有家务,只为让自己的丈夫安心书画创作。她为他铺纸研磨,为他端上饭菜。闲暇时,他们共赏桃花,携手走过别墅每个角落。

沈九娘默默陪着他,无怨无悔付出一切。他们的世界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天动地,有的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我想,对于沈九娘来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唐伯虎的世界阴霾渐散,因为沈九娘带给他的是爱、是暖、是希望。

云破月来,桃花弄影。这对夫妻对酌花间。她调皮地问他:“你如此潇洒狂放,为何不学李白,仗剑去国?”他说:“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到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时间静静悄悄,无声也无痕。只是,人生如逆旅,从来没有返程,只有最后那个归程。

公元1510年,苏州水灾,唐伯虎卖画生涯自然艰难。毕竟饭都快没得吃了,那有人顾及精神享受。还是先填饱肚子吧!

这时候由于穷,他们常常无米下锅。而沈九娘没有离唐伯虎而去。而是为生计终日操劳。她苦苦支撑着这个家。不久,沈九娘积劳成疾,唐伯虎急急忙忙请来医生,医生告诉他,沈九娘已病入膏肓。唐伯虎听后,如晴天霹雳一般。

之后,他一心服侍病榻之上的妻子不离左右。可是,死神还是未能放过沈九娘。1512年,冬至前夕,沈九娘紧握唐伯虎的手,用微弱声音说道: 承你不弃,要我做你妻子,我本想尽我心力理好家务,让你专心诗画,成为大家。但我无福、无寿、又无能。我要死了,望你善自保重。”唐伯虎边听边流泪,手紧紧握着。却有些微颤。

沈九娘死了?唐伯虎反复问,没有人回答他。而此时,天空中飘起了雪。

沈九娘走了,唐伯虎的心,比这万物萧索的寒冬还有冷。

第二年春,桃花依旧开了,只是伊人不在。当时共我赏花人,而今何在?唐伯虎走在桃树间,顾影自怜。

世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鱼与飞鸟的距离,而是,生死两茫茫。唐伯虎害怕相逢是梦中,因为欠她的太多,他害怕九泉之下的她,若有知为他而担心。

有些人一旦走进我们生命,就会留下刻骨深情。那个人离开后,我们也会在念念不忘中记一辈子。

沈九娘辞世后,唐伯虎不再去青楼楚馆,而是将刻骨思念埋葬在佛门之内。他开始读佛经、笃信佛教。

当他在《金刚金》读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时,感慨良多,自取号六如居士。

我想饱经沧桑的唐伯虎,在那一刻参悟了人生。却放不下对沈九娘刻骨思念。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转过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 我磕长头拥抱尘埃 不为朝佛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 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 我飞升成仙 不为长生 只为佑你喜乐平安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唐伯虎时常神情恍惚,想在佛经里找寻到一种解脱,可是念念不忘中,沈九娘身影时时浮现,似梦似幻。不觉间,泪水沾满衣裳。

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

杨柳晓烟情绪乱,梨花暮雨梦魂销。

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

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

思念化成诗句,读来断人肠。

不知是时间可以淡化一切,还是脆弱的心能在受到伤害后变强大。唐伯虎在修佛中心渐平静。只是,白发已满、日渐苍老。

公元1519年,马蹄声打破了桃花庵的平静。几个穿着丝绸衣服的人,对唐伯虎说明来意。原来是宁王听说唐伯虎很有才,想重金聘用。唐伯虎听后随之而去。

那一年唐伯虎四十五岁,或许宁王的重金聘用,唤起他内心建功立业的理想,又或者为生计所迫。

他在宁王府主要工作是教宁王妃子画画,时间一长他发现不对劲。宁王暗中招揽各种人才不说,居然还收留土匪、武林高手。唐伯虎从种种迹象里看出宁王的反心,却又找不出离开的理由。

宁王在为造反准备着,而唐伯虎想着逃离的方法。

他开始装疯、甚至丢下读书人仅存的那点颜面,裸奔于市。

唐伯虎疯了,宁王知道后,彻底抛弃了他。

后来,宁王真的反了,猖狂四十八天后,以失败告终。

唐伯虎经历这些后内心似灰。六年后,他贫病交加,死于桃花庵别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百年后,桃花庵的桃花开了又落,那些桃花仿佛静静诉说着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曾有一对夫妻居住与此,他们的生活里从来不乏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浪漫。

文章标签: # 唐伯虎 # 沈九娘 # 自己